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书心得
微文呈现整理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书心得(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书心得 篇1
今日我读完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它讲述的是:有一艘船叫“邓肯号”,属于爱德华·格雷凡爵士,他是16位苏格兰贵族之一。爵士和他年轻的妻子以及他的表兄麦克少校此刻正在“邓肯号”上,“邓肯号”是一艘新近建成的船,正在尝试启航,在归航途中,瞭望台上的水手突然发现一条大鲨鱼,那种鲨鱼叫铁锤鲨,铁锤鲨是海上恶霸,爵士派人去扑捉铁锤鲨,并刨开他的肚子,发现铁锤鲨的肚子里发现有一个酒瓶,里面放着几张残缺的纸张,分别用英语、德语和法语写成的三张纸条,爵士开始研究起来,最终,确定他是格兰特船长的'求救信。
“邓肯号”回到苏格兰,格雷凡爵士要求英国政府组织救援队去解救格兰特船长,他让海伦(爵士的妻子)留在家里,格雷凡爵士去伦敦不久,有一位少女和一个男童来求见格雷凡爵士。海伦太太见到姐弟俩,她(他)们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女孩名叫玛丽·格兰特,男孩叫罗伯尔·格兰特。
因为英国政府不肯出兵救援,所以,格雷凡爵士决定自我组织远征队,去寻找格兰特船长。远征队的成员有:格雷凡夫妇、孟格船长、麦克少校、玛丽、罗伯尔、雅各博士、水手威尔逊、水手莫拉迪、大副奥斯汀和其他水手。她(他)们历经了千辛万苦,最终最终找到了格兰特船长,让他和他的儿女们团聚了。
我很喜欢雅各博士,因为他糊里糊涂上错了船,并且,关于他还发生了许多搞笑的事情。比如:他觉得晚餐应当加上点水果,他走进森林,一会儿就抱来了一大堆像橘子一样的果子,他吃了一口,使劲不让自我叫出来。我给雅各博士起了几个外号,分别叫:“搞笑博士”、“运气博士”、“活地图博士”和“晚宴大厨”。他为什么叫“运气博士”呢?因为,他本来是法国人,结果错上到了“邓肯号”上,参加远征队,回到英国后,还娶了麦克少校的表妹,并带有嫁妆100万法郎。哎,他再也不能回到英国了。他为什么叫“活地图博士”呢?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真是博学多才的一位博士呀!并且他说航线的时候都不用地图,就像地图就在眼前一样。他为什么叫“搞笑博士”呢?因为他辛辛苦苦以为自我在学西班牙语,结果却学成了葡萄牙语,哎,真是糊涂呀!
罗伯尔年纪才12岁,是远征队里最小的一个队员,他很英勇、坚强、好学。他的教师就是雅各博士。我很喜欢他在“血战群狼”中很英勇的表现,他为了报答格雷凡爵士和塔卡夫就骑上塔卡夫的坐骑引走了围困他们的近百条红狼,这使格雷凡爵士对他刮目相看。
塔卡夫是一个巴塔戈尼亚人,他是一名向导,他是一名勇敢的向导,遇到危险不会抛弃他的顾客。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书心得 篇2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一部文学巨著。该书的主要内容是:格利纳凡爵士与几名人员还有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特坐上“邓肯号”去寻找格兰特船长,途中他们与地震拼搏,与大水抗衡,被匪徒算计,与土人周旋,历经重重考验,最后终于找到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在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麦克那布斯少校了。我佩服更羡慕他的聪明机警,沉着冷静。要是没有他,恐怕爵士和巴加内尔他们早就冻死在冰天雪地中了。要是没有他,爵士他们到现在也不知道艾尔通其实是流犯头目。要是没有他,恐怕罗伯特早已成为雄鹰的晚餐了。总之,关于他的好的事件是数不胜数,举不胜举。
我也很喜欢巴加内尔,他可以称作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中的最幽默的“幽默大师”了!有一次,巴加内尔画了一幅纽约的地图,标名为“马德里全市图”。还有一次,他写一封信,他明明想写“my dream”,可写成了“my dark”,爵士一读,不禁大发雷霆,他翻译过来,加到句子里,一读,读成了一句不知道什么时候意思的话:这就是我的黑暗(This is my dark。)。就是这句话让我笑了几乎三天三小时。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读完后一定会让你读完再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百读不厌!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书心得 篇3
五一节,我有幸拜读了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书,在阅读过程中,我的心随着曲折离奇的情节而跌宕起伏,为书中人物的善良义举而感动,更折服于他们直面困难的勇气和高昂不屈的斗志。
这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又涤荡心灵的故事。“邓肯”号船主格里那凡爵士捕获了一条鲨鱼,在鲨鱼的胃中发现了神秘的漂流瓶,瓶里有几张被海水侵蚀得残缺不全的纸片,他们翻译了纸上的词汇,组合成了一封格兰特船长的求救信。于是,一次拯救义举就此展开,正直勇敢的格里那凡爵士,热情善良的海伦夫人,理智冷静的麦克纳布斯少校,学识渊博的巴加内尔,加上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勇敢坚强的儿女,怀着共同的心愿,踏着坚定的步履,走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奇幻之旅……
一路上,险象不断,奇遇不断,他们以超人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重重磨难,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挥舞着旌旗的英雄——格兰特船长,胜利凯旋。
故事读完了,可那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却时时浮此刻我的脑海,一个声音在我心中萦绕不去:他们靠什么成功营救了格兰特船长?是自始至终的勇气。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非凡起舞于勇气,有勇气者,方能成功。回想起自我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哪一次成功不是勇气的凝聚?哪一次胜利不是勇气的彰显?记得三年级时的英语棋比赛,由于对手的年龄都比我大,一开盘我就陷入了困境。不知是自我胆怯的关系还是别的原因,临到终盘我才得到70分。几个高年级的同学一边偷乐一边窃窃私语:“看他那棋,真烂,还参加比赛呢!”就连裁判也直叹气,摇摇头走开了。在困难面前低头可不是我的性格,即使到了最终关头我也不灰心不放弃。“走一步是一步,必须要抓住机会!”我暗暗为自我鼓劲,沉着冷静继续走棋,在比赛前一分钟,最终成功逆转了形势。那些嘲笑我的同学都瞠目结舌,连裁判也拍手叫好。我欣慰地笑了,美美地欣赏着自我的杰作,开心极了!感激勇气,让我在窘境中找到出路,迎来了柳暗花明!
人生犹如下棋,犹如一次长久的博弈,一路坎坷,一路荆棘,每跨越一步,都在考验我们的勇气。累了,怕了,有人退却了,沉沦了,躲进了“避风港”,躲进了“蜗牛壳”,他们放弃了拼搏,放弃了奋斗,殊不知,幸福也抛弃了他们,幸运之神也不再光顾,他们也终究无法享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愉悦。反之,“狭路相逢,智勇者胜”,像格里那凡爵士一行的勇者,他们为了营救格兰特船长,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前行,惊涛骇浪暴风骤雨考验着他们,他们无畏无惧,扼住命运的咽喉,最终品尝到了成功的甘甜。
清晨,我端坐在书桌前,在晨曦中读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与勇者一齐穿越惊涛骇浪;晚上,临睡之前,我读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与勇者一齐击退草原红狼……感激书中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开启了我阅读的大门,让我畅游了奇幻无穷的冒险之旅,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渡了科罗拉多河,领略了阿姆斯特丹岛的曼妙风光。那如同亲临其境的惊险经历,给我心灵全新的震撼,让我享受到了黄沙中淘出金子的喜悦,感受到了贝壳里采出珍珠的兴奋,在缕缕书香中,我犹如一个勇敢的棋手,怀揣瑰丽梦想,走出非凡人生!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书心得 篇4
近段时间断续地看完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虽是如释重负,为格兰特一家团聚,为格雷那万一行的义举圆满成功,为玛丽格兰特小姐与约翰的真挚爱情,为他们一行所遇的好人善举,为着他们共同构成的该书中最温暖人心的场景,而长舒了一口气。仿佛我也跟着他们,环南纬37度线,或乘船或骑马或步行,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地风里雨里,狼窝虎穴地闯过。这毕竟是小说,虽一行二十几人,经历无数劫难,却最终未折损一人,全都有惊无险的平安回到欧洲,这结局十分美满,我既喜欢高兴,又深觉遗憾,仿佛人生太过完满,便如同白走一遭。
此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有几个情节:
一、格雷那万一行在历经无数苦难爬上科迪勒拉山顶,却遭遇整座山尖下滑至平原的惨遇,还弄丢了小罗伯特,后来经历两天不屈的找寻,获得了巴塔哥尼亚人塔卡夫向导神赐的一枪,从鹰口下救下了罗伯特。
二、在阿根廷平原遭遇洪水,一颗“稳定”树如辽阔平原上一把深插大地的巨伞,拯救了七人,不仅提供了安全的住处,还如一片森林,提供了猎物,让他们一行人在下有凯门鳄的滔天洪水中,能够安居树上,继续怀抱希望。虽最后因受雷击起火,折倒入洪流中,却最终是救了众人。
三、在潘斯帕草原,格雷那万,罗伯特和向导三人去寻找淡水时,遭遇了红狼,这一次遭遇尤其惊心动魄,人类在旷野与动物群的对峙中,完全不占上风,但人类的智慧,团结与自我牺牲的美德,终究让他们有惊无险地度过这一劫。其中,塔卡乌这匹千里马也功不可没。
四、在新西兰落入土人之手最残忍,看到头领的妻子为丈夫殉葬,已心生悲哀,而六个奴隶被木棒击死殉葬,后又被群起分食,更是令人发指。你可以透过书页,感受到那令人胆寒与恶心的分食者的目光,在一寸寸割你的发肤器官,那目光是人性中恶的体现,是原始的动物本能。
但细看之后,又觉同情,土人被文明侵略围攻,进入无法生存的蛮荒之地。饥饿会令人发疯,文明人也不例外,文中如艾尔顿之类的流窜犯,即是文明人中的疯子,而这类疯子,即便是现在,又何尝少呢?
关于其中食人土人的迷信与愚昧,我觉得他们可怜又可悲,世代生活的地方被殖民者掠夺,不肯接受文明又不能驱赶文明,就在愈战愈少的困境中苟活着,一边苟活,还一边为权利争夺,迷信桎梏,相互残杀,等级倾轧……他们所有的强壮、智慧与权谋,都停留在对自身力量的控制上,没有更先进的文明,就没有生产力与竞争力,就只能逐渐衰亡,就像闭关锁国会令王朝灭亡一样。但就环境保护而言,土人们如动物般的习性,倒是与自然相安无事,不过人类如果能克制贪婪,有益的文明总会更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就如格兰特船长一样,把一个小小的荒岛改造得如天堂一般。
总的来说,这本小说虽过于巧合,过于完满,我却也收获了不少,如环球旅行般看了各地迥异的风情,如亲历般经历了数次惊心动魄的'险情,最后在多次悲观失望的眼泪后,迎来了喜悦的激动的泪。多愁善感的我,在他们父子父女三人团聚的时候,由衷的感动落泪。我不敢想,如果是我,我会做到这样的环球寻父,不畏死生吗?
看到结尾,终于明白,格兰特船长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让他的族人过上自由自在美满的生活才去太平洋海域寻找可以建立一个苏格兰移民地,一片无主之地。这部小说要彰显的是人间至善至美的亲情,友情,爱情,为他人而仗义倾力而助的侠义之情,为更多族人能自由生活的大仁大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