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2025/10/15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篇1

大三开始上锅炉原理的时候就开始听说大四短学期有一门让你痛不欲生的课程设计----锅炉设计,做到现在觉得确实是这样,大量的数据摆在你的面前,而关键却不是计算而是设计,这才是真正令人觉得头疼的地方!

刚开始拿到题目后坐在图书馆看书,一开始觉得无从下手,如此庞大的工程不知从何开始,而现在回顾设计的整个过程,只要按序就班的依照例子去设计,一切都会迎刃而解,虽然在设计的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一开始的那种迷茫的感觉已经不再,而这时候人已经深陷其中,茫然不见泰山,纠结于细节,对于整体完全失去把握,等到最后检查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而一开始也很难从检查中分析出错误的原因,这都是因为随着设计的推进,对于锅炉的认识已经被割裂为分隔的炉膛、前屏、后屏、高在、高过、转向、低再、旁省、主省、空预等各部分,而随着一遍又一遍的.修改与检查,这些部分被水蒸汽流程和烟气流程串联起来,虽然现在还难以既宏观又细微的去把握锅炉,但那种感觉有了,那种感觉很难描述,就跟考前复习一样,复习了一段时间你觉得你可以去考试了但其实心里还是没底的那种感觉一样,因为对于锅炉,还是似懂非懂,因为设计是按照例子一步一步来的,觉得能考试是因为我现在还有书在手,但书拿走或者没了例子,那种底气就没了。

刚开始是在图书馆笔算热力平衡,而这就为将来的大错埋下了伏笔,一是我当时的排烟温度用的是150度而不是120度,二是我的锅炉热效率算错了,这不禁让我坚信一个庞大的工程一开始一定要打好基础,和同学们多讨论讨论,否则就会成为“比萨斜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而我后来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时候还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小错,后来排烟温度总是难以校核通过,这是经强大的华老师指点才明白这个错误对于整个锅炉计算式多么的严重,做工程真的来不得半丝马虎,现在也明白国内很多的不好的工程很有可能就是从这样的小错开始的!

在算烟气焓温表和烟气特性表的时候发现这就是锅炉原理的作业,于是果断找出当年作业的Excel文件瞬间搞定,这时我一时到Excel实在是算这种大场面大问题的利器啊,我们自己计算时可能会搞错,但Excel不会,除非他抽疯了,事实也证明在Excel里关联数据就是检查修改的利器,一天从头到尾改十遍丝毫不再话下,前提是如果你的眼睛不累的话。说实话,在这段过程中每天早上九点起晚上一点睡,中间眼睛很少得到休息,确实有点吃不消,但这段时间也可能是我大学四年最充实的时光了,有时候不禁在想,当我毕业了回想大学四年,我会想起些什么呢?我真的不想最后老无所依,活在新闻联播里。我得努力的去给自己留下些回忆,等到某一天我已年老,激情不再,突然想起这段时间做锅炉设计的日子,想起这段日子痛并快乐着,应该会有一丝满足溢出嘴角吧!

当这些初始工作都计算完之后才是真正痛苦的地方,对于每一部分都需要进行结构的设计和热力计算,而且这两部分之间需要配合严密,而且主受热面的误差和辅助受热面的误差分别不能超过2%和10%,而且最后总的热量差不能超过0.5%,说实话,在刚开计算的时候,我真的很难相信最后的误差可以达到这么小,毕竟这么大的计算量,怎么可能将误差减到那么小,这不禁让我产生强烈的欲望想看看最后的结果会怎样,是不是真的能够达到这样小的误差,然而欲速则不达,一开始计算过快导致最后的排烟温度的误差达到5度,这样的误差已经很大了,于是只有重新回去再检查,这时候才发现自己热平衡计算时将计算燃料量算错了,幸好我在计算的时候将所有的数据都关联了,否则的话,从头开始算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实在让人有点抓狂!

在每一部分的计算过程中发现我们一直是在假设值与实际计算值之间纠结,努力的将他们之间的误差最小,而每一部分都是关联的,经常会出现这一部分已经校核通过了,但是当修改了另一部分的参数时,这一部分的校核反而不通过了,这才是真正让人崩溃的地方,这意味着每修改一次,就要将这一部分之后的各部分再检查一次。

最后检查的时候幸好有那葵花宝典以及葵花宝典的作者----华老师,最后我发现我出现了各种各样诡异的错误,很多错误我一开始都不知其所以然,而华老师却能根据检查表迅速的检查出错误,这果然是饱含经验之人与初涉深浅之人之间的差别啊,当我自信满满的意味我可以校核通过了,然后华老师居然能一秒钟就发现了我的错误,这是绝对的秒杀啊!还好在华老师的帮助下我的误差越来越小,我最后惊讶的发现这样庞大的一个工程到最后误差其实还是很小的,这真的让我感叹工程与科学之精妙美,这的是其乐无穷!

如果我一直能保持这个状态的话,我想我的人生会变得与众不同吧!

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篇2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C语言有了必须的了解。C语言是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C语言更是毋庸置疑。在上课之前,就经常听同学说,C语言很难学,确实,刚开始听课时觉得老师不知所云。但是,发现对后续资料的预习后,前面的疑团都迎刃而解,这让我对C语言的学习更有信心。

计算机最重要的就是上机操作,自己编写程序,在VisualC++运行,刚开始经常会出现错误,经过分析改正后,最后能够运行了,就觉得特别激动。

课程设计是一个把需求分析、程序编写、程序调试、撰写报告结合为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锻炼了我们缜密的思维和坚持不解的毅力,更磨练了一个队伍的团结互助的精神。只有通过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将课程设计的所有环节都顺利的完成。另外程序设计中我们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得我们独自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潜力了有了一个提高,这有利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同时这整一个过程,也使我们对程序编写的整个过程有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思想,因为需求分析、程序编写、程序调试、撰写报告这些过程是环环相扣的,绝对不可能独立进行。

课程设计是学习《C程序设计》后对知识的全面测试,刚拿到题目时不明白怎样去处理,觉得很复杂,经过和小组成员的讨论,上网查资料,逐个问题逐个击破,问题不再那么复杂。通过课程设计,我发现自己还存在很多知识漏洞,编写程序时,经常会出现低级错误,很多知识点都不熟悉。在今后的时间里,我必须要投入更多精力学习C语言,以课本为基础,请教老师,与同学讨论,参考资#料,上机操作,我相信我必须能把C语言学好。

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篇3

通过这段时间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通过设计实践,树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思和竞争意识,熟悉掌握了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也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计算、绘图以及对运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相关设计资料的查阅,对自己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具体做的过程中,从设计到计算,从分析到绘图,让我更进一步的明白了作为一个设计人员要有清晰的头脑和整体的布局,要有严谨的态度和不厌其烦的细心,要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一种精神。从开始的传动方案的拟定的总体设计中,让我清楚的了解了自己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也很好的锻炼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传动件,轴、轴承、联轴器大量的计算和最终的选择过程中,不但考验了自己计算过程中的细心程度还提高了自己快速资料的一种能力;在最后的绘图过程中,再次锻炼并提高了自己手工绘图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些许的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自己曾焦虑,但是最后还是解决了。才发现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现在把这个课程做完了才发现自己对以前学的知识点有了更好的理解,知识只有放在实践运用上才能体现他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被大家接受,所以这门实践课是很有必要开设的,也是大家很有必要去认真做的。

在这个过程中,要谢谢老师对我的教导,在老师的讲解下让我对整个设计过程以及绘图过程有了很好的了解,对我后面的整体的设计和绘图的进行有了很大的帮助。

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篇4

本学期实时测量技术实验以电子设计大赛的形式,老师命题,学生可以选择老师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并且组队操作其他的事情(包括设计总体方案、硬件、软件设计、焊接、调试等工作)。趣味性强,同时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我们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之所以使用avr作为我们的执行核心,不仅是因为老师说avr现在是社会上应用比较多的单片机,也因为想通过使用avr锻炼自己的c 语言编程能力,养成良好的编程风格。不管怎样,这些都是一种锻炼,一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把这个当作基础东西,只有掌握了这些最基础的,才可以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很少有人会一步登天吧。永不言弃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与队友的合作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彼此都付出,彼此都努力维护才能将作品做的更加完美。而团队合作也是当今社会最提倡的。曾经听过,mba之所以最近不受欢迎就是因为欠缺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技巧。

电压电流测量装置虽然结束了,也留下了很多遗憾,因为由于时间的紧缺和许多课业的繁忙,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最起码我们没有放弃,它是我们的骄傲!相信以后我们会以更加积极地态度对待我们的学习、对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激情永远不会结束,相反,我们会更加努力,努力的去弥补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优点,去充实自己,只有在了解了自己的长短之后,我们会更加珍惜拥有的,更加努力的去完善它,增进它。只有不断的测试自己,挑战自己,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和快乐!to us, happiness equals success! 快乐至上,享受过程,而不是结果!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珍惜每一分一秒,学到最多的知识和方法,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个是我们在实时测量技术试验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以后都将受益匪浅的!

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篇5

对于此次课程设计,我早在寒假就借了linux相关书籍参看,但上面讲的主要是有关linux操作方面的资料,编程方面讲得很少,而且在假期中也并不明白课设的题目是什么,因此此次课设基本上都是在开学后的这两周内完成的。

以前做过的软件方面的课设如C语言课设、数据结构课设都是在假期完成的,由于自己是一个十分追求完美的人,因此几乎每次都花了将近大半个假期的时间来做,如C语言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做,分数当然也较高,有90来分。对于课程设计,我历来都是相当认真的,此次操作系统的课程设计当然也不例外。但是linux以前没怎样接触过,学校也没怎样系统地讲过,在刚接到题目时除了明白如何用gcc编译等等,几乎能够算作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时间紧任务重,要从对linux一无所知的状态到独立出色地完成课设,不下点苦功夫是不成的。那两周里我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就没离开电脑过,有时时间晚了食堂关门饭都没得吃了。最后,在这样近乎玩命地学习工作下,身体撑不住了,在第二周周三晚上我发烧了。但是眼看就要到检查的日期了,而我的课设也就快完工了。我不想因为看病而耽误下去弄得前功尽弃,因此只买了点药,继续在电脑前拼命……最后,总算赶在周五检查前做出了较满意的作品。

在周五检查那天,老师看了我第4题后,又抽查了一下我的第3题,其实也只是要我把第3题运行一下而已罢了。若放在平时,这绝对是小菜一碟,但当时正在发烧,加上一点紧张,居然把模块加载命令insmodfdev.o错打成insmodfdev.c了,由于这个低级失误造成心中慌乱,于是后面的一条生成设备文件命令mknod干脆就照着参考资料打上去了。于是老师认为我不熟,在那题上打了个半钩。当时心里确实感到十分地遗憾和沮丧,心想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分钟若把握不好,也同样尽毁十年功啊!

但最后,我最后明白,分数但是是个数字,知识才是自己的。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多年后我可能已经忘记这次课设最后打了多少分,但这些学到的东西却能够使我受益终生。除了知识技术上的东西,我更锻炼了自己的快速学习潜力;我学会了如何快速有效地从图书馆、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我尝到了在周围很多同学拷来拷去时孤军奋战的痛苦;我体会了夜以继日完成一个项目时中途过程的艰辛及最终完成后巨大的成就感……我更加深了人生的信心,以后应对任何一个困难的项目,我想我都不会惧怕,并最终能够成功地将其完成。

感谢老师,感谢此次课程设计。虽然在其中吃了不少苦头,但我毫不后悔,因为我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