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口语交际教案

2025/10/15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口语交际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口语交际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有益的动物,懂得保护有益的动物;

2、用标准的普通话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能力目标:1、通过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交流学会与他人互相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目标:培养对有益动物的爱心,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说说哪些动物对人类有益,怎么有益。

难点:讨论怎样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三、教学准备

1、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益的小动物”的图文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谜语: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青蛙)

一身黑衣裳,尾巴像剪刀。专门吃害虫,冬去春来到。(燕子)

一身花羽毛,嘴是手术刀。专门捉害虫,护林有功劳。(啄木鸟)

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著名。(七星瓢虫)

1、师: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多姿多彩的,有聪明能干的人类,有美丽神奇的植物,还有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今天,有几位小动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2、出示课件:青蛙、燕子、蜻蜓等捕捉害虫的画面。

3、师:快说说,它们在干什么?

4、是啊,它们还是我们人类的大功臣呢!板书:有益的小动物

(二)介绍有益的小动物

1、有益的小动物你还知道多少,请拿出你课前搜集的资料在组内交流一下吧!

要求:用一定的'句式说:(1)我是,能。

(2)我是,生活在。能。

(3)我是,长得,生活在,能。

2、自己选择一种进行说话训练。

3、全班交流。

(三)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1、师:刚才通过介绍,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小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现在请大家来看看这些小动物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2、出示课件,学生自读。

3、师:看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呢?板书:保护

4、出示课件,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如果这时你在他们身边,你会怎么做?

5、小组讨论交流。

6、全班汇报。

7、小结:是啊,很多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为我们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保护它们。

8、情景设置:有人在吆喝“卖田鸡啦!卖田鸡啦!”学生如何来劝说这位阿姨。

情境片断:何:边走边吆喝:“卖田鸡啦!卖田鸡啦!”然后走到一个小朋友身边,向他推销:“小朋友,要买田鸡吗?可新鲜了,今天早上刚抓的!”

学生:“不要买,田鸡是人类的朋友,我才不要买呢!”

何:“不买就不买,我在到另外地方去卖。”

师:小朋友,这位阿姨捉了田鸡来卖,我们应该怎么办呀?快想想办法。

学生开始讨论并奉劝阿姨不要卖田鸡,阿姨与他们争辩。

机动:刚才大家成功地劝服了一位在伤害小动物的阿姨,小朋友们真是了不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可以想些什么办法来保护小动物呢?小组讨论,

推荐最精彩的发言。

(四)总结延伸

1、师总结:是呀!有益的小动物是人类的大功臣,我们用自己的爱心与真心去保护它们,其实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有益的小动物,为它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家园吧!出示课件,朗读句子。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么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欣赏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3、每年4月至5月初期是全国“爱鸟”周,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有益动物,共创绿色家园;让我们争当环保小卫士,为美丽的地球妈妈贡献一份力量。孩子们,老师最后有一句话要送给你们:板书——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口语交际教案 篇2

实用的口语交际教案模板汇编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口语交际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口语交际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身的活动布置.

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筹划活动.

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筹划才干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黧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身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身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俺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俺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筹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扮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扮演;怎样扮演才干使节目更精彩.

重点讨论怎样演才干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局部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

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局部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筹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筹划的活动方案吧.

展示活动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

师生一起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筹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只锻炼了俺们的组织筹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胜利.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筹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身的家乡呢?今天让俺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俺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大胆想象

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同学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身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小组评议,互改

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赏评.

口语交际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让学生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同时培养口头表达、倾听的能力以及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课前准备:

单元导读后,可分组发放《“身边的艺术”调查表》,让学生边学习本组课文边留心积累。

“身边的艺术”调查表

组长 组员 调查途径 调查内容艺术形式 艺术品

与艺术有关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读内容,明要求

1.自己读口语交际的内容.

2.说说有什么要求?(向家大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品.讲跟艺术有关的故事)

[设计意图: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二、创设氛围,激发交流欲望

如:张贴优秀画作,播放经典乐曲,展示泥娃娃,手工编织,剪纸作品,或者多媒体演示与艺术有关的各种场面,使整个课堂有一个良好的交际氛围,从而激发动机,学生想说的欲望.

[设计意图:展现各种艺术方式或艺术品,创设交际氛围。]

三、联系生活,创设交际情景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收集的资料将学生分成三组:

艺术形式大观圆艺术品展览厅艺术故事大联播

2.把学生分好组后,引导学生交流.交流形式不拘一格,或找同桌.或小组.或班级,也可组成一个个临时的口语交际单位,可导游介绍.双人对话.问答,或多人讨论.辩论.评价等.

四、在个人陈述,同桌或小组交流展示“身边的艺术”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比赛。

要求:清楚,明白,最好能用上课内外积累的好词好句,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听候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教学建议:这是口语交际的重点环节,教师要做好分组调控,指导个别组的成员交流,注意体现对艺术的崇敬和欣赏,表达自己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课前准备:让学生带一张自己学艺、参加艺术欣赏活动的照片,或者带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入

课始,让学生展示充满情趣的学艺画面,并做简单的介绍。教师相机引导: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我们班的孩子个个多才多艺,见多识广,这是平时生活中我们留下的精彩画面。我提议让照片的主人来做画面配音吧!

[设计意图:课前展示学生收集的学艺画面,并提出配音的要求,为这次习作主要内容做铺垫。]

二、上台介绍

教师可请1到2名学生上台介绍照片内容,细说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教师将学生述说过程中引用的好词佳句一一板书,特别是感受和想象部分,要反复强调。让学生知道在叙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使情节展开,内容丰富,更加生动、感人。)

[设计意图:介绍发生故事和亲身感受,练习口头表达能力。]

三、小组交流

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带照片或艺术品的内容,将学生分成学艺组、艺术品欣赏组、艺术欣赏活动组等。

2.组内交流,互相提出优点,指出不足,帮助改进。

3.每组推荐1名代表,全班交流,提出修改建议。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取长补短,将艺术加工制作和鉴赏融合,交流不同的体验感受。]

四、指导选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与口语交际内容的联系,选出有价值的题材,鼓励学生用笔反映生活中妙趣横生的艺术。如:回顾”六·一”文艺汇演的欢乐,美术课上变废为宝的喜悦以及鼓号队的威武、雄壮等。

[设计意图:选材重点从学艺、艺术品鉴赏、艺术欣赏这几方面选择,要让学生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这样能更好表达感受。]

五、学生撰写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应用好词佳句。]

六、修改习作

教师引导学生赏识他人习作的成功之处,审视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修剪枝叶”甚至重起炉灶。

[设计意图:修改时可采用同桌修改,便于更好交流。]

七、赏析评改

1.学生修改完毕后,可以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析。

2.教师选择少量习作展示、点评。

[教学思考:教学时要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有说话的材料,交流时注意要激发交流的欲望,特别要联系生活,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