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科学教案

2025/10/15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科学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认识年历、日历,了解它们的用途并学会使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时间观念。

活动准备:

木偶老人,12个月份娃娃(头戴绿色帽子,身穿1~31 数字衣服的为大月份娃娃;头戴红色帽子,身穿1~30数字衣服的为小月份娃娃;头戴粉红色帽子,身穿1~28或者1~29数字衣服的为二月份娃娃,突出二月份的特殊性),人手一本日历,另准备录音机、《生日快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老人,引出话题

教师:这是年历老爷爷,他有12个调皮的孩子,现在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请小朋友帮老爷爷找一找。

幼儿帮年历老爷爷找月份娃娃,找到后按从小到大顺序进行排列。

二、通过操作,帮助幼儿认识月份和星期

1、认识月份。

教师:老爷爷告诉我一个秘密,他的12个孩子都有一个名字。教师按顺序介绍12个月份。

引导幼儿把月份娃娃按颜色分成两队,排出大的.月份、小的月份。教师指导幼儿看相同颜色的月份娃娃身上的衣服,看看各是几天,从中知道大的月份每月有31天,小的月份每月有30天,二月份有29天或28天。

2、认识星期。

幼儿分小组集体操作。

教师请幼儿找找12个月份娃娃身上的数字有什么不同?讲讲红色数字、黑色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每个月份中的红色数字代表星期六、星期日,也就是我们的双休日。一个月中有4个星期,每一个星期有7天。此外,国家法定的节日如国庆节、儿童节等也用红色数字表示。

3、引导幼儿感知日历与年历的不同处。

教师:老爷爷把他的12个月份娃娃编在一本厚厚的书里,现在请小朋友打开它,看看老爷爷的孩子是不是都躲在里面。

幼儿翻看,知道日历中有12个月份。教师指导幼儿翻看每一页,知道每一页上的数字代表一天。

教师小结:印有一年的月份、星期、日期、节气等的印刷品称为年历。把一年中的每一天都用一页纸来表示,上面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称为日历。

三、做游戏“找生日”,帮助幼儿巩固对日历的认识

请幼儿找出自己的生日在日历中是哪一个月的哪一天,谁找得最快就和这个月的月份娃娃交朋友。

教师播放乐曲《生日快乐》,请在某一月份出生的幼儿到该月份的月份娃娃那儿去过生日。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在日历或年历中找一找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的生日。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感受离心力现象。

2、了解一些生活中的离心力现象,激发关注自然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玻璃杯、用油泥做的小球。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旋转小桶的实验,并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这是什么?桶里有什么?如果将小桶的开口向下,桶里的水会怎样呢?

(2)教师演示,鼓励幼儿观察。

教师:小桶里的水真的会流出来吗?

(3)提出问题,鼓励幼儿想办法。

教师:怎么可以既让桶口朝下又不会使桶里的水不留下来呢?

(4)教师再次演示。

——教师一手拿桶把,快速地绕圆旋转桶。

教师:我有一种方法,请你们仔细看看。

——教师:刚才桶口朝下了吗?但是桶里的水流出来了吗?为什么呢?

(5)教师。

教师:原来当我快速绕远旋转桶的时候,就会有一种隐性的魔力,我们看不见它,只能感觉到。

2、教师出示玻璃和小油泥球,引发幼儿猜想。

(1)教师:这是什么?

(2)教师边说边进行简单示范。(只做旋转的示意动作,不要示范出旋转结果。)

教师:如果将小球放在玻璃杯中快速旋转,小球会怎样呢?

3、教师交代实验注意事项,幼儿实验。

(1)教师:旋转的时候要抓牢被子,按照一个方向快速旋转。

(2)幼儿实验,教师给与适当指导。

4、集体分享实验结果。

教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问什么小球会沿着玻璃杯壁旋转呢?

5、引导幼儿看教师用书,了解生活中的离心力现象。

(1)教师:这是什么?你玩过吗?

当旋转秋千没有旋转的时候,座位是怎样的?转动起来的时候,座位又是怎样的呢?

(2)教师:这一幅图上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这样东西呢?衣服放进脱水机前是怎样的.?旋转完后衣服又是怎样的呢?衣服中的水哪里去了?

(3)教师。

教师:原来物体快速旋转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它将旋转秋千的座位向外飞,也将脱水机里的水向外飞,让衣服里的水变少。科学家就是运用了这种力量的本领,让它帮助我们的生活。

科学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用电器是一种能量转化器,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2.知道电能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

科学探究

1.了解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成电能;

2.能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实验来研究能量的互相转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交流,并学会在交流中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2.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并进一步了解多种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2、难点:应用能量转化的观点描述生活中的变化事例。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能量转化的图片资料。电磁铁、大头针、铁丝、绳子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能量,如风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等。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制的小玩具。(出示简易电磁铁)除了电磁铁,老师还带来了大头针。(摇装有大头针的盒子)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演示电磁铁吸大头针?

师生共同演示操作电磁铁吸大头针。

师:是什么让这枚铁钉具备了神奇的吸大头针的能力呢?

生:电能。

师:板书(电能)电能让这枚小小的铁钉具备了吸铁的能力,也就是具备了磁能。(板书:磁能)像这样能量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其他形式,是能量的一个重要特征——能量的转换(板书)。

【评:思维从问题开始,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上课伊始,教师运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揭示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并产生了悬念,渴求新知识的获得。但实验时,利用实物投影可让学生看得更清楚一些。】

(二)探讨电能为我们做什么

师:在生活中,你们用得最多、接触得最广的能量是什么?

生(齐答):电。

师:请说说你家里有哪些用电器?它们把电能变成了什么?

生1:电风扇,电风扇把电能变成了动能、风能。

生2:电磁炉,它把电能转化成了热能。

生3:电灯,它把电能变成了光能。

【评:以学生熟悉的家用电器引出电向其它能量的转化,学生人人都有体验,很有发言的欲望。】

师:既然大家都想说说家里的用电器,那我们就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好吗?

生:四人小组互说。

【评: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师:好了,现在让我们走出家门,感受一下社会上有哪些用电器。你们坐过电梯吗?它把电能变成了什么?

生(合):坐过!

生1:电梯把电能变成了动能。

师:你们看过电影吗?

生2:看过。电影就是把电能变成光、声音、影像。

师:你们还知道什么用电器?

生:我坐过过山车,过山车把电能变成动能。

生:我玩过摩天轮,它把电能转换成动能。

生:摇控赛车把电能变成动能。

师:由此看出,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的转化器,它可以把电能变成其他形式的能,为我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评:从家用电器向社会用电器拓展,让学生体验身边能量的转化无所不在。】

(三)讨论电能是怎么来的

师:电对我们真的很有用,它是怎么来的呢?你知道吗?

生1:风力发电。

生2:水可以发电。

师:老师准备了几张图片,思考:它们是怎样转换成电能

的?

(出示图片:电池、核电厂、太阳能发电站、水力发电站、风能发电站、地热发电厂)

生1:电池把化学能变为电能。

生2:核电站把核能变为电能。

生3:太阳能发电站把太阳能转变为电能。

生4:水力发电站把水能变成电能。

生5:风能发电厂把风能变为电能。……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师:以上看出,电能是由各种能量转化而来的。

【评:开发学生的思维,由学生说出各种能量向电能的转化,让他们感受各种能量形式和电能的关系。】

师:下面老师也准备了一个活动:

师:(出示铁丝)请一位同学来摸一摸。记住你的感觉。

师:反复弯折铁丝。请刚才的同学再摸摸它。

生:(兴奋)“热了热了”。

师:伸出我们的双手,我们一起来搓搓手。

生:(搓手)。

师:有什么感觉?

生:热了。

师:又是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什么形式的能?(机械能 → 热能)。

【评:设计这一活动让事实说话,令学生亲身体验能量的转化,引出不一定通过电才能向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

师:请大家说说刚才这些例子中,手为什么感觉到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呢?

生:老师弯折铁丝的时候,动能转化为热能。

生:我们用力搓手的时候,动能转化为热能。

师:它们转化成热的变化要通过变成电吗?

生:不用。

师:由这些实验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生:一种形式的能量不一定要变成电能,才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

【评: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总结,则学生就会对所探究的知识没有整体、清晰的认识,产生一定的认知缺陷,同是也使得教学过程缺乏整体美。上述过程,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各种形式的能可发生相互转化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一个小结,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师:你能象上面一样,不转换成电,再举一些例子说明其它能量间的相互转化吗?

【评: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撇开电,学会筛选能量之间转化的事例。】

生:(小组讨论)

生1汇报:路灯。(太阳能变光能)

生2汇报:太阳能热水器。(光能变热能)

生3汇报:烧开水的时候水蒸汽把壶盖顶开了。(热能变动能)

教师板书。(用箭头标出各种能量间的转化)

师:下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能量的转换。划燃火柴,思考火柴的能量是如何转换的?做实验时,注意安全,小心烫伤!

学生小组实验。

生: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评:这儿的能量转换较复杂,可以换个能量转换简单的实验。】

(四)实际应用,加深巩固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图,有许多能量转换在里面。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到底有哪些能量,他们又是如何转换的呢?(出示图片)小组讨论。

生1:番茄的化学能转化成男孩骑自行车的动能,再转换成电能。

生2:烧水是电能转换成热能。

生3:太阳能转化成番茄的化学能。

师规范学生的描述:太阳光使西红柿生长,西红柿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体内;人吸收了西红柿的化学能转化成可以使脚踏车运动的机械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热水壶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热能有一部分使水和壶嘴发出声音,转化为声能。

【评:学生通过探究获取了新的科学知识,再进行强化训练,方能巩固消化。因此,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组应用性训练,让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能量的转换。】

(五)做小玩具,体会能量转换过程

师:能量的转换除了可以像刚才这样解释,还可以通过具体的模型来解释,比如刚才的电磁铁,老师这儿还有一个玩具“飞旋的扣子”(出示“飞旋的扣子”)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

生:想。

师:那我们来看看飞旋的扣子的制作方法。(出示PPT 飞旋的扣子的制作方法和玩法)边玩边思考这其中的科学道理。

生动手制作,玩,回答。

师小结:小玩具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换。前段时间有一个风靡一时的玩具,(出示溜溜球)其实这也是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换,所以说小玩具里也蕴藏着大道理啊!

【评:学生了解了能,又认识了能量的转换,再通过亲身体验,其认识将会更加深刻,更有意义。教师设计了制作玩具——电磁铁或“飞旋的扣子”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情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飞旋的扣子,学生不易理解动能是如何转化为重力势能的。可直接以溜溜球为研究对象,这种能量转换是很明显的,让学生有这种能量转换的意识。】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请同学们利用能量转换的知识制作出更好玩的玩具。

板书 能量的转换

太阳能

风能磁能 动能 热能

水能&nbs

p; 电能动能

地热能热能

核能光能

化学能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大家分享水果,体验分享到快乐。

2、能大胆、清楚地说出自己见到或吃过的各种水果的名称、形状、味道等特点。

3、能通过观察、触摸、品尝等方法,感知水果的多种多样。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常见的水果,参观水果超市,找一找各种水果。

2、物质准备:

1)多种多样的水果PPT,盘子,一次性手套

(2)准备一个“水果魔箱”,里面放有各种各样的水果。

(3)收集各种各样的水果。

(4)盘子,一次性手套,水果刀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进入水果王国。

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水果王国的国王,水果王国里有许多水果宝宝,你们想不想和它们做朋友呀!瞧,它们都躲起来了,它们在和我们玩游戏呢。

二、幼儿认识水果,了解其典型特征

1.看图猜水果宝宝

师:今天水果宝宝还要和小朋友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他们只露出了一点点的小脸蛋,请你们猜猜它们都是谁?

2.猜中以后出示水果实物通过摸一摸、看一看、尝一尝,感知水果的特点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箱看看藏起来的水果宝宝在不在里面好吗,我们一起呼喊它“XX,XX”快出来。

幼儿:XX,XX快出来

水果从宝箱里滚出来,师:哇,XX宝宝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认识XX宝宝吧。

(1)看水果,知道水果的名称,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

师:XX宝宝叫什么名字?

XX宝宝穿了件什么颜色的衣服?

XX宝宝长的什么样?

(2)摸水果,感知水果的表皮特征。

师:请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水果宝宝的表皮怎么样?水果宝宝的下面有什么?

(3)切开水果,了解水果的内部特征。

师:把水果宝宝切开,看看水果宝宝里面有什么?

(4)尝水果,了解水果的味道。

师:请小朋友互相尝一尝,水果宝宝的果肉是什么味道?

小结:我们在水果王国里认识了苹果宝宝、梨宝宝、桔子宝宝、香蕉宝宝。苹果宝宝长得圆圆的,有的红,有的青,表皮很光滑,果肉里有籽,果肉又酸又甜;梨宝宝上边小下边大,表皮上有小黑点,果肉里有籽,果肉又酸又甜,水分多;桔子宝宝是扁圆形的,表皮粗糙,果肉是一瓣一瓣的里面有籽,果肉又酸又甜,水分多,有营养;香蕉宝宝长得象弯弯的月亮,果皮是黄色的,果肉又香又甜。

三、感知水果的多样性。

师:小朋友,快来看,这里还有许多漂亮的水果宝宝的照片呢!都有些什么水果呢?(苹果、梨、桔子、香蕉、草莓、西瓜、樱桃、葡萄、芒果、桃、荔枝、……)

小结:水果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圆的、椭圆的`、长的、扁的;有各种颜色,红的、黄的、橘红的、紫的、绿的;还有不同的味道,甜的、酸的、又甜又酸的、又甜又苦的。并且要多吃水果能使身体更健康,所以我们要每天吃水果。

四,欣赏水果拼盘

师:各种各样的水果宝宝组合在一起可以做成美丽的水果拼盘,让我们看看水果拼盘里都有哪些水果宝宝吧。

请幼儿说说水果拼盘由哪些水果拼成

五、制作水果拼盘。

师: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切好了的水果,我们也把水果们变成美丽的拼盘吧,现在请宝贝们带上手套,制作水果拼盘吧

六、分享水果拼盘

师:宝贝们的水果拼盘做的真漂亮,现在就请宝宝们邀请你们的爸爸妈妈和你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水果拼盘吧,吃之前请你们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你的拼盘是用什么水果组合成的。

七、活动自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