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象》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两只小象》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两只小象》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延续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结合主题,体现同伴间的友好情感,我选择了歌曲《两只小象》,老歌新唱,动听的旋律犹如讲述着一则动听的故事,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歌曲中不仅表现了两只小象团结友爱、一起游戏的情景,而且这首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对幼儿来说也比较新鲜,所以试图通过这首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旋律后尝试接唱表现,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从而感受到动物之间友好的情感,进而演绎到人和人、人和动物之间友好的情感。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环节,从感受歌曲的意境中引起学唱的兴趣;从梳理歌词、欣赏歌曲节奏的氛围中感受三拍子音乐强弱弱的规律,结合肢体动作保持唱歌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分组接唱;在歌曲表演中明白朋友间的友爱团结。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音乐强弱弱的规律,尝试以接唱的方式表现歌曲。
2.在唱唱演演中明白朋友之间需要团结友爱。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受歌曲——引起学唱的兴趣
1.有两只小象,他们一起结伴来到了小河边,他们到底给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聆听歌曲,了解歌曲的意境。
二、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音乐强弱弱的规律,结合肢体动作保持唱歌的兴趣并尝试接唱
1.欣赏歌曲,引导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边听边打拍子。
2.小象在做什么?
3.学唱歌曲
4.分两组,尝试接唱(要求接得快,不拖拍)
三、表演歌曲——在唱唱演演中明白朋友间的友爱团结之情
1.鼓励幼儿自由两两分组,跟着这首歌曲的旋律来表演两只小象。
2.两只小象玩得可高兴了,吸引了很多的小象来到了小河边,我们一起来表现小象玩耍的情景吧。
《两只小象》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 通过听、唱演说感受表示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保护动物。
二、 能够用高兴、欢快的心情、演唱表示歌曲《两只小象》。
三、 通过歌曲学唱,培养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
课前谈话: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几个动物谜语,想不想来猜一猜?听好了
师: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只会吊嗓子。(公鸡)
师: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青蛙)
师:眼睛不大,细长尾巴, 以偷为生,谁见谁打。(老鼠)
师: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 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鹅)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大象》
真聪明,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音乐谜语想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呀。好,那就竖起小耳朵仔细地听,猜一猜,是什么动物来了?
2、师播放《大象》音乐
师:恩,有些小朋友已经猜出来,你来说说,你觉得是什么动物来了?
生:-------
(3、到底是什么动物来了呢?再来听一听,这段音乐最能表示什么样的动物?)
生:老虎、狮子、大象----------
4、听了这段音乐,你们为什么就会想到这些动物呢?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音乐听去好象很害怕,很繁重的大象是怎么走的呢?谁来学学。
师:噢,你是这样想的,还有跟他的想法不一样的吗?
生:听去好象很重一样-----
5、真的是大象来,大象是怎么走的呢?谁来学学。
6、跟真音乐来做一做
《二》、欣赏《小象》
1、导入:(大象随着缓慢的音乐、踩着繁重的脚步来到了我们教室,)
这时呀。小象婴幼儿也急着想来见我们。你们欢迎它们吗?(欢迎)表示一下呀!(贴小象图片)
2、你们听,这时小象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高兴地怎么样了呢?)它们还在干什么?(播放《小象》
生:很高兴,很开心
(3、对呀,它们还高兴的甩起鼻子,跳起舞呢。小象是怎么跳的呢?(生)来,让我们也学学小象,跳一跳。播放《小象》)
4、跳的真棒。刚才我们听了大象和小象的音乐, 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呀?生:一个很重,一个很轻 (谁的音乐重,谁的音乐轻呀;生:一个比较快,一个比较慢;生:小象比较活泼,顽皮、大象的脚步比较繁重---
说的真好,音乐家用不同的音乐表示了大象和小象,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小小的游戏,当你听到大象的音乐时,就学学大象走路那慢吞吞的样子;当你听到小象的音乐时,你就学学小象活泼、可爱的动作
比比谁的耳朵最灵
随机播放
<三>、学唱歌曲
导入:-看我们玩得这么开心,又来了两只小象。你们听,这是两只怎么样的小象呢?
1、播放《两只小象》。
2、谁来说一说;这是两只怎么样的小象?
生:高兴的小象,生:是两只可爱的小象,生:是要好的两只小象
3、从哪里看出这是两只可爱友好的小象呢?再来听一听。(师;两只高兴、可爱的小象还是一对好朋友呢?今天,老师也和这对小象成了朋友。)师范唱
4、你们想跟它们成为朋友吗?(想)小象说学会了这首歌再跟你们交朋友。
(自身念歌词)
5、谁能一个人来读读,看大屏幕一起来读一读。
6、着琴声轻轻地唱一唱(认真听)
7、会唱的小朋友当当小老师可以站起来唱唱,想一想,歌词有什么特点?
他们为什么要勾一勾鼻子呀?自身念念第二段歌词,(注意:握握手这一节奏)
唱唱第二段歌词,连起来唱唱
7、,唱着唱着小朋友你发现什么吗?(每句话的后面都有一个哟罗罗)
师:对呀,为什么每句后面都要有一个哟罗罗呢?生:这样好听一些;这样更能表示小象的高兴
(假如同学说不出老师就拿有“ 哟罗罗”与没有“哟罗罗”哪个更好的方法进行比较)
8、就让我们高兴的来表示一下吧。”
9、男女分组唱
10、假如能一边唱一边扮演我想会更开心、更有趣,想一想可以怎么扮演会更好?
11、小象有了自身的好朋友,那你们有自身的好朋友吗?
,就让我们,一边唱,一边和好朋友演一演,比比那对好朋友眼的最好。
播放《两只小象》
10、老师发现有几位小朋友表示可棒了,想不想看他们来演一演,请几对好朋上台扮演 。 说一说,你觉得怎样扮演好?
11、(同学 评价)看了他们的扮演想说点什么吗?( :看到你们开心的笑脸
老师也很想来表示,可以吗?生:可以。那你们就来当当小评委看老师扮演的怎么样?师扮演。)
12、朋友多,好处多,好朋友是朋友,同桌小朋友也是朋友,那我们就和同桌小朋友一起来扮演吧
<四>、提高意识
1、真是一群友好的小象,小象和小象是好朋友,你们知道小象还与谁也是好朋友呢? 生:---------
2、小象跟我们人类也是好朋友,在很早很早以前就会帮人们做许多的事。会做哪些呢-----------------
3、小象是我们人类的 好朋友,那我们要怎样对待他们呢?----------
对呀,我们要维护他们。要象对待自身的家人一样保护它们,维护它们。
五、组织教学
人于人之间更应该团结友好相互协助成为好朋友。就让我们小手拍着小手,让全班的小朋友都成为朋友吧。播放《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让我们小手拉着小手一起走出课堂,去认识更多的朋友吧!
师生再见。
《两只小象》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大象》
2、学唱歌曲《两只小象》
3、表演歌曲《两只小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大象》,感受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两只小象》,通过教师范唱感染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随乐曲(兔子舞、边跳边进室。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二、寓教于乐:
1、欣赏乐曲《大象》(提示学生大象的音乐应该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并能回答为什么是缓慢沉重的?、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所听内容;并讨论大象有些什么习性、怎样走路、与小象有什么区别等、
3、复听:自由活动:《大象》乐曲,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甩鼻等动作为主;
2、歌曲学习:听录音(由乐曲《小象》入歌曲《两只小象》、
1、教师范唱歌曲。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要有明显的强弱与优美感、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三、创造表现
1、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象》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四、完美结课:
学生们学会了《两只小象》,并且为歌曲编创了游戏,课堂任务完成的非常顺利,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非常浓厚。
教学反思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传统教学中被定位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无条件的服从,而新课程则把教学定为师生交流,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授本课第二环节时,歌表演“两只小象”启发学生自己用肢体语言表现“小象”可爱,走路,握手等动态,我自己也让学生们创编动作,一起与学生分享创编的快乐,达到了师生交流,积极互动的目的,在最后的环节中复习“布谷”时运用有效地辅助教材,使学生从视觉,听觉都得到了美的升华,使学生明白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使小动物也能安全幸福的生活着。启发学生扩展他们的想象,为小鸟设计一个家,最后把学生的创作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身边音乐的美,从而喜欢音乐,更喜欢上音乐课。
本课多谋体课件应用不到位,应加学习,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我们的教学。
《两只小象》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自然地随老师学唱歌曲,并积极扮演小象参加演唱活动。
2.借助老师体态动作,能够理解教学图片并理解记忆歌词,尝试创编各种动作与同伴演唱。
3.体验与同伴共同歌唱、律动、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
学会演唱歌曲,并在唱的过程中角色扮演
演唱过程中的动作创编
活动准备:两张小象图片,伴奏音乐,歌词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在活动开始之初,先用如下律动来展开
我有十个手指头,变成小鼓咚咚咚。变成小鸡叽叽叽。变成小狗汪汪汪,我有一双小小手,又灵巧来又能干,我有十个手指头,相亲相爱不分手。
带领幼儿一起做律动活动。结束之后适当进行评价,对表现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之后由这个问题来引入活动:那刚才大家一起用手指头变出那么多东西,那老师也给大家用手指头变出东西来,大家看着是什么啊?
展示出小象的图片来引入话题,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理解歌词,整体感知歌曲
(1)教师用手指做小象,引导幼儿也用手指做小象,并和幼儿用手指进行游戏。
(2)教师自然地演唱歌曲,之后提出如下问题:你听到了什么?他们在哪里走?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就象什么?见了面干什么?边提问边引导幼儿理解歌词。
(3)教师再分段演唱一遍歌曲,让幼儿有更加深入的印象
3.幼儿学唱歌曲
老师带领幼儿通过分段的方式,男女生分开唱的方式来让幼儿学唱歌曲。
4.幼儿边唱边结伴游戏
老师播放歌曲的伴奏,让幼儿在伴奏音乐中找一个小伙伴,结伴扮演两只小象,边玩边唱。
5.幼儿创编各种结伴游戏的方法,并替换歌词演唱
师:两个象宝宝在一起勾鼻子,握握手,玩得很开心,象宝宝和朋友在一起还会怎样呢?(引导幼儿创编新歌词)。
可能会一起觅食,一起跳舞等。
6.幼儿结伴做韵律
活动:“大象洗澡”
师:哟,妈妈好象闻到了汗味了,象宝宝们,快快和妈妈到河里洗个澡吧!(带领幼儿随歌曲做小象洗澡的动作)
活动延伸:
美工区让幼儿印画小象吹泡泡。
教学反思:
首先从选材上来看,小班孩子的特点好奇好动好模仿,他们喜欢小动物,喜欢模仿小动物的的动作和声音,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我选择了《两只小象》这首歌曲。这是一个四三拍子的歌曲,旋律很优美动听,从孩子课堂的表现来看,孩子是很喜欢这首歌的。
小百科:象有灰、白二种颜色,形体庞大,它的身高丈多。是牛身高的2倍,眼睛像猪。四脚像柱子粗柱,没有指甲而有爪甲。行走时先移动左脚,卧下时用臂着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