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悲惨世界读后感

2025/11/02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悲惨世界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悲惨世界读后感 篇1

走进维克多·雨果那个悲惨的世界,我遇到了两个好人,一个是卞福汝大主教,另一个是冉·阿让。

卞福汝大主教是个十足的好人,穷人眼中的上帝,病人眼中的天使。他仁慈,善良,把无限关怀倾注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我终于相信,人是可以改变人的。正是大主教的这种仁慈、善良,最终把冉·阿让彻底感化:当冉·阿让无家可归时,是大主教收留了他;当冉·阿让偷走银烛台又被警察抓回时,大主教却谎称这是自己送给冉·阿让的,最后还关切地叮嘱他:“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看到这儿,我仿佛听到冉·阿让那颗虚假之心震动破碎的声音,而那个碎裂的地方,重新生长出了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它正在扑通扑通地跳着,温暖的血液流遍了冉·阿让全身,让他获得了新生。

大主教的话语如启明星般,照亮了冉·阿让未来的道路,他不再迷失方向;彻彻底底地的蜕变成了一个好人:当上了市长,把城市管理得井井有条;面对走投无路的芳汀,是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帮她还清了债,还找到并抚养了珂赛特;看到将要压死的.割风老人,冉·阿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扛起了马车,给了老人重生;面对法庭上的那个无辜之人,冉·阿让毫不犹豫的说出真相;见到一名海员就要命丧大海,他挺身而出从船上跳下,不顾自身的救人;面对像猎犬一样的追踪自己数年的侦探沙·威,冉·阿让以德报怨,毅然放下手中的枪;面对汹涌澎湃的法国大革命浪潮,他不惧危险,冲锋陷阵;面对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珂赛特,他牺牲自己,成全年轻人的幸福……冉·阿让用一生来向我们诠释:怎样成为一个好人。

现在,我们很多人常常感叹社会上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人与人之间诚信缺失,并且为了保护自己,也不敢尝试去做一个善良的人。其实,善良是可以传递的,信任是相互给予的。

我们也应该像卞福汝大主教一样,把幸福传递给他人,把善意的信念传递给他人……这是大爱,这是大善,唯有用道德感化才是医治社会的良方!爱与善会滋润一切。

相信爱,相信善,让爱与善深深地融化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我决定学习卞福汝大主教和冉·阿让,做一个好人,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去温暖这个世界。

悲惨世界读后感 篇2

打开雨果的《悲惨世界》,泛黄的扉页已有残缺,但浓郁的书香依然扑鼻而来,我追随它的脚步,走进了那个悲惨而有幸福的世界。

主人公满脸胡子,力大无比的冉阿让经历了长期的牢狱之苦,当他终于获得了自由却衣食无着,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他时,一位贫穷的主教却给了他平等、关爱与心灵上深深的安慰,让冉阿让一次又一次在出狱后迷途知返,走上正义、善良之路……芳汀的小女儿柯赛特因母亲无钱抚养被寄养在贪婪丑恶特纳第夫妇家,芳汀死后,珂赛特被百般折腾,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与恐惧之中。正在这时,那位叫冉阿让的人不断帮助这个陌生的小女妖,尽可能的给她以人间的温暖与纯真……当法国发生了变动,珂赛特深爱着的一位青年马吕斯可能会在参加革命战争时战死,也是那位叫冉阿让的人几乎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他的幸福生活……冉阿让,虽然是一个苦役犯,却在主教大人的感化下,成为了一名勇敢、正义、善良的勇者。太多太多的感恩,一言难尽。

冉阿让,他让平凡铸就了伟大,他毫无保留地展现了人性最美丽的`一面,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冉阿让,那么有多少生命将会消逝?有多少悲剧将会重演?但是为什么冉阿让会有如此惊人的脱胎换骨的转变?是因为他懂得感恩,他知道去报答主教大人曾给过自己的温暖,他将它们储存在心灵深处最最柔软的地方,再用它们来温暖整个世界。

罪恶服役的冉阿让,善良正义的冉阿让,柔情似水的冉阿让,英勇无畏的冉阿让……我想当你翻开他的一生,就不愿再停留下来了吧!他用他的爱与感恩给了你、我,乃至整个世界最美的祝福,让我们相信有一颗真挚的感恩的心,就有一段亘古不变的爱的赞歌,温情的史记!

当珂赛特与马吕斯幸福地走上了婚姻的殿堂,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冉阿让已听到了上帝的呼唤。当两个孩子泪流满面的握着他苍老而又有力的大手跪在他身边时,夜漆黑,在黑暗中,可能有着一个纯洁的天使展开了双翅,等待着一个伟大的灵魂。

愿光明永远围绕我们的身边。

悲惨世界读后感 篇3

“夜,没有星光,一片漆黑,在黑暗中,可能有一个站着的天使展开翅膀,在等待着这个灵魂。”

我合上了这本书。

最近,我一直在读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著名小说《悲惨世界》。这本书描写的是冉·阿让的一生,从他出狱到又陷入困境,直到好心的卞福汝教主好心收留他,然后在主教的感化之下洗心革面……十年后,他靠自己的努力当上市长,并救助了许多穷人。但是,就连他的好意也常常会被人们误解……然而,在法国大革命的战场上,有人又看见了他的身影,他英勇无畏,冒着枪林弹雨去帮助人们……

多么悲惨的人生!冉·阿让当初进监狱只是用拳头砸碎了一块玻璃,拿走了一块面包!只是这样,他就在监狱里度过了19年!冉·阿让出狱后,洗心革面,想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是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他,冉·阿让的苦难遭遇是千千万万劳动者悲惨生活的缩影!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 被资本家残酷的奴役劳动人们,文中写道“是呀,什么样的苦都吃过,囚犯穿的红衣服,脚上拖铁球,睡觉只有一块木板,,受热,受冷,做苦工,挨棍子!病在床上也得拖着链子。还不如一条狗快乐呢!”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多么的糟糕!对待些犯人,用的方法是折磨,让他们连狗都不如,他们还是人!为什么要用那么残忍的'方式来对待他们?

这个社会上,还有什么公平的事?人人平等,不管是穷人还是贵族,他们都是人,只是物质上的东西让他们有了区别。然而,在法国大革命前,社会还停留在不平等社会,法国大革命之后,社会有明显的改善。

虽然我们现在提倡造就人人平等的社会,但是现在的社会真的是那样吗?我们这一代的人还是相当自私自利!面对他人的求助,我们不但不伸出援手,还躲避;骑车撞伤他人不但不背负责任,却逃之夭夭……这些是多么丑恶的行为!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整个社会都应当反省的!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整个社会将会变得更美好,我希望社会上不要出现像唐纳第夫妇一样阴险狡猾、贪婪卑鄙的人,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爱奉献给每一个像冉阿让一样需要爱的人,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处处充满爱。

悲惨世界读后感 篇4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交谈。自从治安大队14中队开展读书活动以来,同学们积极配合,不仅增加了自己的阅读量,更引发了读者们各式各样的思考。下面让我们走进众多优秀读者中的一位14治安 五区余科毅,看看他对《悲惨世界》一书的心得体会。

在雨果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居于首位的是这部《悲惨世界》,它将我们的视线聚拢在19世纪的法国,一个本该是传颂自由世界的国家此刻却处在她最黑暗的时候。那时的雨果正在为革命到处奔走呼告,而拿破仑的称帝 让他大失所望,对此大加抨击而被放逐。

而我们的故事也便由此开始,因偷了一条面包让侄子勉强度命的冉阿让被判刑19年,光阴似箭,冉阿让年华已逝,心中的愤怒早已转变为对这个社会的`仇视。

然而,雨果相信最高的法律是良心,于是小说出现了转折,冉阿让在主教的感召下洗心革面,成为那个黑色的悲惨世界里唯一一丝亮光。

追随着冉阿让的足迹不难发现有另一个人如影随形—警长沙威,他和冉阿让的冲突成为了最惹人深思的部分,因为在他眼里,冉阿让永远都是逃犯,永远都是可悲的24601号囚犯。但是,冉阿让救下芳汀,在她死后收养了 她的女儿等一系列善举也不断动摇着他。最终他无法调停理想与良心的冲突,选择了自杀。

在雨果眼里,拿破仑称帝扼杀了共和党人的理想,枉费了他们的努力,并且这成为了民众苦难的根源。而他所塑造的沙威这一形象则如同寓言一般,暗示着拿破仑的帝国尽管代表法律与正义,但不体恤民情,最终要走向 灭亡。而现实里拿破仑最终也被推下台,客死圣赫勒拿岛。作者要表达的主旨再明显不过:一个不能使人民幸福快乐,反而压榨刀俎人民的悲惨世界注定是要消亡的!

的确,珂赛特是冉阿让生命的重要支柱,我实在难以想像当珂赛特有了心上人之后,冉阿让内心那种巨大的失落与痛苦,在他生命的最后,他所能想起的还是和珂赛特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带着如此美好的回忆,他离开了这个悲惨的世界。

20xx年上映的《悲惨世界》的音乐剧结尾处,冉阿让在马吕斯夫妇面前安然合目后,背景音乐缓缓唱到Do you hear people sing?这正是主人公以及千万受压迫的穷苦人对那个悲惨世界的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