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幼小衔接系列活动方案

2025/10/17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小衔接系列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小衔接系列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的:

1.训练运用走、跑、蹲和站等动作技能,增强腿部、腰腹和手的力量。

2.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皮球(每人一个)。

2、平整、无障碍的空地。

活动规则:

1、听口令行动,不能够自己随意行动。

2、滚球时要用手推,不得用脚踢,皮球不能离开地面。

3、幼儿追球时要追回自己的球,不能够去抢他人的球。

玩法:

1.边走边滚球,幼儿每人1个球站在操场的一端,皮球放在自己的.脚下,弯腰半蹲手扶球。当听到“向前滚球”的口令时,幼儿边弯腰边走推球向前,慢慢的走向场地的另一边。

2.滚球接球,幼儿两两结伴,只拿1个皮球,应对面相距3米蹲下,一名幼儿手扶皮球。当听到滚球的口令时,手扶皮球的幼儿就将手上的球滚向对面的同伴。对面的同伴接到球则等待教师的口令。以此类推进行。

注意事项:

1、重点指导幼儿如何把握滚动的方向。

2、幼儿在场地上追球时,提醒他们不要跑的太快,以免摔倒或碰他人。

3、根据幼儿的能力配对,能力好的拉长距离,能力差的则缩短距离。

幼小衔接系列活动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xx年3月—7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

三、活动目标

一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二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0xx年2月—3月)

1、成立幼小衔接接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⑴认真学习纲要,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任务。

⑵结合各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兴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小衔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开“幼小衔接”活动。

⑶大班教师之间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指导策略的进行分享。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⑴在家长会上介绍《幼小衔接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能积极有效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⑵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

⑶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xx年3月—7月)

1、开展《我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

3、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⑴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⑵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⑶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⑷学习方面的准备:

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学习工具。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保证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落实目标责任制。

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幼小衔接系列活动方案 篇3

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家园联系,充分发挥家园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根据班级幼儿的具体情况以及阶段的教育任务,有计划、有系统地设计和组织内容不同、形式各异的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家长会的创新、实效不但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走进班级教育,理解并主动配合班主任工作的,还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沟通氛围,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建“绿色”环境。因此,幼儿园对幼升小家长会做出如下安排:

一、活动目标:

1、让家长更好的了解本学期班级中的基本情况、具体措施以及各项工作安排;

2、引导家长有效地配合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3、向家长建议性的讲解入小学前的各项准备事项。

二、会议时间与内容:

三、会议前的准备

1、各班家长会发言稿的准备

2、家长会发言稿的交流

3、家长会通知、签到表的准备

4、年段与班级家长会方案的制定

5、幼小衔接报告

6、各会场布置情况的检查

四、家长会内容:

家长会,是“告知”与“聆听”!是与家长携手,以期做得更好!在家长会上,作为大班的老师,我们要告诉家长: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老师在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希望您怎样配合?我们能为您家庭教育能力的提高给予哪些帮助?我们要聆听的是:对于我们的要求,家长有哪些困惑?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最感困难的是什么?最希望我们在哪些方面提供帮助?

1、介绍班级的整体情况,及班级孩子的整体发展情况(要求能每个孩子都点到一下)。

2、观看幼儿早操

3、观看幼儿跆拳道

4、亲子活动:母亲节亲子活动

5、家长互动

五、会议要求

1、班主任负责通知到每一位家长,要求每位家长参加(包括通知生病请假幼儿的家长,尽量争取所有家长参加此次活动)。

2、召开家长会时全园的教职工要参加,并统一着装校服。

3、教室整洁,展示用的幼儿用书等资料整齐摆放到桌上,黑板上有与会议相应的板书、板画。

4、班主任接待家长主持会议;配班教师做好家长签到、收集家长意见反馈表等工作。

5、耐心解答家长疑问。

六、环境要求

1、幼儿园整体环境

家长会前一天进行全园卫生大检查,特别是一些卫生死角要特别注意打扫干净。

家长会前进行全园环境检查,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班级环境

卫生间:卫生纸、洗手液摆放整齐;毛巾、杯子逐一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活动室:柜子的东西摆放整齐,保教人员个人的东西一律放在衣帽间;钢琴、电视机、办公桌上不摆放杂物。

幼小衔接系列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的:

1.提高头顶、脚走和手抛接等动作的技能。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和平衡性,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沙包(每人一个)。

2、平整、无障碍的空地,是跑道。

活动规则:

1.肩和头顶沙包行走时都不能用手扶。

2.行走时不能故意推、撞、踩他人。

3.结伴抛接沙包时不能往对方身上投。

活动玩法:

1.顶沙包,幼儿在场地上手拿一个沙包等待,教师先示范,将沙包放在自己的头上,全体幼儿也把沙包放在自己的头上。当听到跟着教师走的口令时,幼儿一个个头顶沙包放在自己的'头上,一个接一个跟在教师后面走。

2.抛接沙包。幼儿在场上分散站立,用双手将自己的沙包向空中抛起,待沙包落下时接住,再跑向空中,下落时用双手接住,如此反复。

注意事项:

1、活动进行时提醒幼儿不能拥挤在一起,要坚持必须的距离,防止互相碰撞和踩踏。

2、对游戏中表现好的幼儿及时给与表扬,对自由散漫、故意影响他人的幼儿要给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