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培训心得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绘画培训心得(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绘画培训心得 篇1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海南省幼儿园教师美术教学能力提高培训。培训前三天里,我们先是在吴官友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一些美术基础理论和技能。吴老师通过课堂实训和教学展示,对我们进行了绘画的基本技能如素描、色彩、简笔画理论方法和技能的提高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表现物体和光线的关系,人物的比例关系。用了幼儿园最常用的油画棒,学习尝试了平时很少涉及的画法:风景、花鸟;学习用更专业的方法和技能画人物和动物;如何创作简笔画。我学习到了画简笔画的规律和关键:角度和特征。知道了如何将绘画对象简单化,找出绘画对象最具代表性、最基本最突出的特征,并用流畅动态的线条表现出来。简笔画在幼儿园使用最多,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和工作帮助非常大。
我们还聆听了海南省军区幼儿园于娴园长的讲座《幼儿园美术领域活动》。在讲座中我收获很多,讲座更新了我的美术教育理念,解开了我多年来美术教学的一些困惑,坚定了我对自己教学的一些尝试的方向和信心。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教师要更新自己的美术教育理念,知道美术教学的核心要素是让每个幼儿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乐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而不止是美术技能的传授和简单的临摹。
要让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可将美感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例如可引导幼儿从大肌肉活动中感受身体的美,从人际交往中感受善行的美,从阅读中体验文学的美,从科学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从数学中感受秩序的美,色彩、图形、建筑的美,让幼儿发现美无处不在。学会欣赏,幼儿才能够表现和创造。
二、儿童在美术的发展上是自然发展的过程。不应过早地教授绘画技能,干扰幼儿的发展。
幼儿画画不是教会的,受制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教师所教的绘画技能是很难迁移的,幼儿的绘画技能是在大量表现表达的机会中自然成熟的。
三、幼儿绘画需要大量更多的观察,只要得到充分的观察,抛开绘画技能的标准和要求,幼儿天生都会用自己的方式画任何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四、幼儿绘画时,尽量少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按照范画来画。
范画临摹局限了幼儿的思维和对事物的认识,使幼儿的绘画模式化。而范画临摹对绘画技巧的要求,会使幼儿对绘画丧失信心和乐趣,导致常常有幼儿说“我不会画”。
五、最基础的技能技巧如点、线、面的学习。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我很少出示范画,一般都会出示各种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再讲绘画方法和技巧,可是常常有幼儿说不会画,或者画得不太好,为此我常常困惑到底要不要教技能,怎么有效的锻炼幼儿的绘画技能?
于园长在讲座中提到诸如点、线、面等最基础的学习,可融入到情景性强、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绘画练习中,采用多种表现形式和材料,用游戏的方式去练习。如果是内容、形式枯燥单一的练习会让幼儿失去兴趣,不能充分感受绘画的美和乐趣。可以欣赏一些有趣的作品再尝试模仿再创作:如吴冠中《小鸟天堂》。点的练习可通过手指点画,线的练习可用毛线沾颜料,面的练习可用棉签、海绵印画等更有趣的材料进行。我觉得这些可在集体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六、教师设计的美术活动,要让幼儿自主学习,给幼儿更多表现表达的机会,必要时才给予支持。允许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鼓励、倾听幼儿表述自己的画,理解、欣赏幼儿的作品。如欣赏活动可在每天的离园活动时进行,请几位幼儿来向大家说说自己的作品,可以提高幼儿的表达、欣赏作品和他人的能力。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在绘画理论、技能技巧和自身美术素养都得到了提升,对今后的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信心。
幼儿绘画培训心得 篇2
还记得做手提包的事,那天,我早早就准备好了材料,只要孩子照着我的样子自己粘贴起来总会了吧,可无论你怎么催他们就是懒得动一动,更让我忧虑的是,有个别孩子居然请别的小朋友帮他贴了。我深切地感受到提高幼儿绘画、手工兴趣迫在眉睫了,我知道绘画、手工可以培养幼儿的进取、仔细、合作的意识。可以说幼儿绘画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造。所以,幼儿教师应积极培养幼儿学习绘画、手工的兴趣。
小班孩子绘画、手工经验不足,大部分还只是处于涂鸦期,由于对色彩、作画材料、绘画手工方法等的陌生,绘画经验的不足使他们产生了对绘画、手工的恐惧心理、厌倦画画,或者表现出没有信心,活动时常常听他们喊:“老师!我不会画!”“老师!你帮我做!”为了培养幼儿的绘画、手工兴趣,我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配上好听的儿歌
从前常常用单纯的示范讲解的方法介绍作画步骤,这样单一的方式容易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现在我们采用生动、亲切的好听的儿歌作铺垫。
我在教撕贴画《迎春花》时,我就边撕边说,迎春花,开黄花,好像只只小蝴蝶,嘀嘀哒,吹喇叭,春来了。小朋友居然边读边撕撕得很认真,撕完后,还不忘在每张小纸条那里拧一下。我在贴时,担心又要像贴手提包一样不动了,我又说,迎春花,开黄花,好像只只小蝴蝶,蝴蝶蝴蝶飞哪里,飞到我的小窗边。孩子们居然边读儿歌边很快就贴完了。看来,孩子为什么那么感兴趣,我想儿歌帮了很大的忙。
二、作出正确的评价
以前,绘画完后,我一般只对画的好的孩子进行评价并发奖杯。对画的差的孩子我只是要求他们以后需要认真画。但发现成效不是很大,现在,我总是等他们全画完后,不管画得好不好,我总是一张一张的让小朋友来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好的小朋友及时发奖杯,画得有进步的,我也尽量发奖杯,如果实在画的差的,明确告诉他,没画完的,要求他及时画完,然后再贴奖杯,如果实在乱涂乱画的,提出严厉批评,要求以后必须认真听讲,这不,到画柳条时,别的班级老师帮着画柳条,我却没有帮他们画柳条,让他们自己画,我还以为个别孩子又要不动了,没想到,虽然画的不够好,但起码,有很多孩子只要有芽尖的地方全画出了柳条来了,我终于明白了,让孩子明确自己画的不好的原因,也就有了以后前进的目标,所以说,作出正确的评价,为提高孩子以后绘画水平起到了关键的导向作用,同时,培养了孩子的绘画兴趣。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今后我将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为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作出应有的努力。
幼儿绘画培训心得 篇3
1、以表扬为主,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对独具个人创作特点的尤其多加鼓励。以建议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
目的:增强自信心,承认和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2、在家中开辟一面墙专门悬挂孩子的作品,或开辟一个角落供其创作。
目的:使孩子感受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3、每逢家中亲戚朋友过生日鼓励孩子作画相送,以此让孩子表达感激之心。
目的:以孩子自己用心创作的作品代替用钱购买的礼物。
4、为孩子提供不同规格的纸张和多种绘画材料。在使用大块油彩时可用成人旧衣物作为工作服使用。活动完毕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打扫。
目的:让孩子尽情工作,避免不愉快争吵。
5、当孩子解释自己的画时注意倾听,遇有不解的地方及时提问。
目的:表示对孩子的尊重。
6、当孩子因叙述能力有限无法讲清自己感受或现实情景时请他画下来,以利于孩子再次归纳思考,并组织想要表达的语言。
目的:同时是一次口语复述的联系。
7、如孩子情绪过于紧张激动,伤心郁闷,成人可以用画画的方式与孩子对话,起到发泄疏通的作用。
目的:让孩子在平和的气氛中恢复平衡。
8、在孩子作画时可以放些轻音乐,有益于孩子发挥想像力。
目的:让孩子享受艺术的创作过程。
9、带孩子参加成人聚会或与孩子无关的活动时携带绘画用具。
目的:以防孩子感到枯燥乏味。
10、挑选孩子的作品进行收藏,标上日期,题目以及孩子特有的解释。
目的:记录孩子精神成长的财富。
幼儿绘画培训心得 篇4
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在画面上,它可以随着人们的感情、文化素质、性格、经历而产生变化。根据画面的需要而产生或刚或柔、或畅快或持重或明朗或暗晦、或跳跃或平静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线条是复杂的哲理、深奥的绘画语言,是绘画的基础之一,但也是儿童最简单和最直接地表现自己的一种绘画语言。
小班初期的幼儿正处于绘画活动的第二阶段————象征期,他们绘画并不是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只是为了在绘画过程中体现愉悦感,所以,教师在指导他们绘画时,应侧重培养幼儿的绘画活动的兴趣,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他们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来实践的。对于孩子来说,美术活动确实是一种表现、宣泄自己情绪、情感的游戏,只有当孩子愉快的或宣泄在画纸上对他们个人来说有意义的痕迹时,游戏的同化思维特征也会在美术活动中得到演绎。
一、注重欣赏活动,丰富幼儿美的感知。
小班幼儿对很多新鲜事感兴趣,我们要把握时机,丰富幼儿美的感知。我把以往大班幼儿的线描作品布置了一个展览,组织幼儿参观,他们在欣赏哥哥姐姐的作品时,产生了羡慕之情,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动手欲望;我还让他们直接参观哥哥姐姐作画,接受哥哥、姐姐赠送的绘画作品,激发他们的参与感,使他们对美术活动有了最初的认识。由于幼儿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比较接近,孩子最容易从同伴之间获得学习、产生灵感。每次绘画活动后,我让孩子们通过相互间的欣赏、评价,引发他们相互学习,提高他们的审美力和绘画表现力。
二、在涂鸦乱画中培养兴趣,增强信心
乱画是小班幼儿绘画时的显著特征,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有的能力,在线条画教学中我们应强化这种能力,使他们一开始就感到自己是有能力进行绘画活动的,从而树立一种良好的学习心境。我们让孩子拿着粗、细不同的黑线笔,随心所欲地在纸上乱画,当他们无意中画出长线、短线、点线、粗线、转弯的线、乱七八糟的线……我带着赞赏的口吻说:“哦!这是长长的线,这是雨点的线,这是电话线,这线跑的真快呀……你真行,能画出这么多种的线。”或者用鼓励的口吻:“你能画比跑步跑的快的线吗?”“能”“你能画排队排得很整齐的线吗?”“可以”“你可以在粗粗的线旁边加上细细的线吗?”“可以!”孩子们的回答是充满兴奋和信心的,他们在“乱画”中思维更活跃,手更灵活,理解老师的揭示和模仿别人的能力大增,当学习结束的时候,虽然画面上只有些没有什么意义的线条,但他却蕴藏了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信心!在乱画的基础上,我们再启发孩子画出各种各样的线,使他们从无意的流露转为主动的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明确的告诉孩子,只要是从他们笔下画出来的任何线条都是最漂亮的,而且画得越多就越值得鼓励。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会专注地画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线。线画得越多越好,越是奇形怪状就越值得鼓励和表扬。如孩子画了一些线圈,我们还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毛线团”“龙卷风”“大大泡泡糖”再如孩子画了一些折线,我们就给它取个名字“毛毛虫线”“楼梯线”“长长的卷发”……
只有在这种绘画游戏中,孩子们才能感无拘无束,没有精神压力,对绘画有兴趣、有信心。这时,孩子们画出来的线是主动的、有创造性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幻想尽情地发挥,画面开始丰富。当他们画他们喜爱的对象时,画面上绝不会出现简单的轮廓线,而是生动活泼,甚至是令人惊讶的画面效果。
三、在游戏中画出各种线条,提高表现力
作为教师,要注意创设游戏的氛围,抓住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将教育目的、绘画内容转化为幼儿喜欢的游戏,以游戏贯穿于整个绘画过程,通过形象的动作、语言,把枯燥的技能训练变成幼儿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轻松、自主、积极地进行绘画活动,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充分让幼儿在玩玩画画中体验作画的乐趣。如在《快乐的曲线》这一绘画活动中,这次活动是在游戏的环境中融入不同方向的曲线的练习,从活动的开始,我以“彩带跳舞”为线索,并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和彩带宝宝来跳个舞好吗?”孩子们对彩带一下子就充满了好奇,使他们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接着我又引导幼儿再次跟着音乐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
最后我让幼儿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他们都想把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同伴,气氛热烈又活泼。我让幼儿讨论之后,再次让幼儿自由舞动彩带,从不同方向感受不同的曲线,这样,就加深了幼儿对曲线的认识,而且幼儿每说出一种,我就请大家模仿,并马上记录,最后我们共同空手画曲线、ξ等。通过同伴间的讨论后,幼儿已能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来,伴以游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技能,我的记录,更加深了幼儿对曲线的认识及了解,通过由“感受——体验——参与表现”的这一系列艺术活动,使幼儿在各种感官的刺激下,大胆、快乐地参与活动中来。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创造了相对自由、轻松的活动情境。活动中,我根据节奏的变化示范了各种方向的曲线,并赋予一定的意义(如水草等),然后引导幼儿把自己体会的各种类型的曲线以组画或单个画的形式表现在纸上,让幼儿在动中体验,在玩中发展,充分体现了小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特点。
再如在《大雨小雨哗啦啦》这一绘画活动中,事先我布置了一个有小鸭子撑着雨伞的情景画面,然后我对孩子进行了故事导入:“小朋友,你们看,小鸭子今天为什么要撑着雨伞呀?”“老师,因为天下起了小雨。”“老师,如果小鸭子不撑雨伞就会淋湿的,还会生病的。”小朋友在下面七嘴巴舌地说。
突然,我听见何淇在说:“因为下起了哗啦拉的大雨。”她边说边做了一个下大雨的动作,我立刻表扬了她,其他小朋友见了都纷纷模仿起来,我也参与到孩子的动作中来,并且对他们说:“今天我们来和雨宝宝做个游戏好吗?”“下大雨啦!”小朋友一听,嘴巴里边学“哗啦啦”的叫声,边用手比划着下大雨的动作。“下小雨啦!”小朋友边学“滴滴嗒”的叫声,边用食指轻轻地比划着。我和孩子们兴奋地叫着、跳着……不一会儿,孩子的作品纸上画满了直直的、长长的、斜斜的、短短的、有趣的线条,孩子们自言自语地说着,无拘无束的画着,就连平时不敢落笔的黄佳楠、王诗语、殷梓洋也画出了各种各样的线条,还一边画着一边对我说:“徐老师,快来看呀……”他们边画边说,从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其次,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典型的拟人化特点,常常把一些无生命的物体想像成是有生命的,在他们的眼中水果会跳舞、太阳会说话、小草会点头等,我利用这一时期幼儿思维拟人化的特点,开展拟人化游戏。
如:在《水果娃娃》的美术活动中,在活动的开始,我先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果园里有很多水果成熟了,它们梳上漂亮的小辫子,伸出胳膊,伸出腿,高兴地在跳舞唱歌做游戏,我边听他们说边在黑板上画着,小朋友们看着我的作品,高兴地拍起小手,趁着这个机会,我再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这样让幼儿在说与做的过程中,丰富了幼儿的绘画经验,最后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在绘画的过程中,我发现何淇小朋友开始画的是苹果娃娃、西瓜娃娃在跳舞,由于画的比较大,没地方画梨了,她就转动纸在较空的地方来画,她高兴的对我说:“徐老师,快来看呀,我画的是翻跟头的香蕉娃娃。”并讲了翻跟头的水果娃娃的故事。这些事物的外形简单,通过主题赋予了拟人化的故事,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引导幼儿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进行绘画,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拟人画法最能满足幼儿的愿望,最易引发孩子的想象和创造的潜能,把本无生命的物体画的生动、形象,充满着童趣,充分感受到绘画带来的乐趣。
孩子的画是其心灵的语言,让我们蹲下身子去欣赏孩子们的线描画,用赏识的眼光去感受,你肯定会被其的真实、自然、可爱所感动。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远胜于教给幼儿绘画的技巧。让我们用美术的语言引导幼儿进入一个美丽的世界,陶冶他们的幼小心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总之,我们教师要贵在启发幼儿的兴趣,让孩子在线描画中获得情感的发展。去领略线描画无穷的艺术魅力。让他们自己去创造一个美的天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