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课标内容
有关10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比较重要,它是10以上数的认识和10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本节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学生可以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和相应的减法
2能用得数是10的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
10的组合和分成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用具
学具,一盒乒乓球,10个一角硬币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苹果,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边数边贴,并且用1,2,3标出)8,9。这些都是我们的.老朋友,在贴上一个苹果,它是多少?是怎样表示的?
2、把10和其他几个数字进行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3、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藏着10。(例如10个手指头;一盒乒乓球有十个;一元钱有10个一角等。
4、揭示课题:生活中有那么多10,今天我们就用10来分苹果。
出示课题:分苹果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师:老师今天带来了10个苹果,想把它分成两堆,该怎样分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分分看。
(1)师生共同参与分苹果,例如1个和9个。看到这两堆苹果,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1+9=10/9+1=10)
(2)还可以怎样分?同桌一起分一分,摆一摆,其中一同学把发现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
(3)全班交流找到的数学问题,并把问题呈现在黑板上。
(4)看到这些加法题,小朋友们能想到相应的减法题吗?开动脑筋,我们一起写一写。
2、小朋友还记得手指头游戏吗?老师出“1”,小朋友出?可以组成10?现在同桌互相考一考,玩一玩,看看谁是我们班的小机灵,做的又对又快。
三,练习巩固。
1、现在打开书本40页,我们来连一连。
(第1题: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连一连)
2、爬台阶
师:看,小老鼠正拿着1块大骨头引机灵狗上楼梯,总共有10级台阶,小狗爬到第2级,还有几级?.......你能用数学表示吗?
(1)同桌互相完整说一说,带上自己的描述性语言
(2)刚才你的同桌是怎样说的?
3、说一说,填一填。
(1)师:小朋友看到右边的表格没,你会填吗?
(2)同桌互相检查
(3)你能用像“机灵狗爬台阶”这样的故事来说一说小猫钓鱼吗?回去向你的同学、爸爸妈妈说一说。
四、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生活中你用的上吗?
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2题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并亲手将学习成果展现出来,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建立学习自信心。
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10的加减法。
初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倾听和叙述。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计算器为人们解决具体计算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板书课题: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
⊙回顾与整理
1.估算。
(1)什么叫估算?一般怎样估一个数?
①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结果作出粗略的推断或估计叫估算。
②估算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这个数估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使它与实际结果相差最少。
(2)举例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估算各应怎样进行?
①加法估算是把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和。
例如:1586+3769≈6000
②减法估算是把被减数和减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差。
例如:5160-3178≈20xx
③乘法估算分两种情况。
a.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把另一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和这个一位数相乘。
例如:816×3≈2400
b.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把两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例如:816×33≈24000
④除法估算分两种情况。
a.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前两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求商。
例如:8632÷3≈3000632÷9≈70
b.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先分别求出除数和被除数的近似数,把除数十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大,就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小,就把被除数左起第二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再求这两个近似数的商。
例如:538÷62≈9(538≈540,62≈60)
898÷31≈30(898≈900,31≈30)
(3)如何用估算解决问题?
预设
生1: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实际。
生2:估算购物要带的钱、制作物品要用的原料要估大些。
生3:估算座位能坐多少人要估小些。
……
2.复习用计算器计算和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
(1)回顾对计算器的认识。
(组内交流计算器各键的名称及作用)
(2)教师读题,同桌合作,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一个按键,一个观察、指导,每完成一道题就进行交换,教师随机出题,集体订正答案)
(3)借助计算器找规律。
①如何借助计算器找规律?
a.用计算器独立计算。
b.观察算式特点及计算结果找规律。
c.用计算器计算来验证规律。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填空选择专项练习
一、填空(18分)
1、 的4倍是( ),( ) 的是20。
2、一个数的比4.5多20%,这个数是( )。
3、等边三角形的边数与正方形边数的比是( ),比值是( )。
4、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5、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4小时,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速度比货车快( )%,货车速度比客车速度慢( )%。
6、在3:2中,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 )。
7、甲数的等于乙数的` ,乙数比甲数多( )%。
8、一块三角形菜地,边长的比是4:3:5,周长是168米,其中最长的边长是( )米。
9、抽样检验一种商品,有48件合格,2件不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 )。
10、把7/8:1.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1、某商品在促销时期降价20%,促销过后又涨20%,这时商品的价格是原来价格的( )%。
二、判断(5分)
1、某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7:8,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 )
2、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与面积相等。 ( )
3、一个数增加15%以后,又减少15%,仍的原数。 ( )
4、海尔电器厂今年的产值比去年增加120%万元。 ( )
5、把500克糖加入5千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 )
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7、六年级今天缺席4人,出勤46人,出勤率是92%。( )
三、选择(5分)
1、0.3的倒数是( )
A、 B、3 C、
2、把5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和水的重量比是( )
A、5:100 B、5:105 C、1:21 D、21:20
3、同一圆内半径是直径的( )
A、 B、2 C、π
4、甲数的是24,乙数的是24,甲数与乙数的比较( )
A、甲数大 B、乙数大 C、一样大
5、a、b、c三个数都大于零,当a×1= ×b= ×c时,最小的数是( )
A、a B、b C、c
6、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5克盐和10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百分比是( )。
A、大于30% B、等于30% C、小于30% D、无法确定
7、甲乙两股长1米的绳子,甲剪去 米,乙剪去 ,余下的绳子( )。
A、甲比乙短 B、甲乙长度相等 C、甲比乙长 D、不能确定
8、已知8X + 8 = 24,则4X + 3 = ( )
A、11 B、10 C、9 D、8
9、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 ,乙车行了全程的 ,( )车离中点近一些。
A、甲 B、乙 C、不能确定
10、用汽车运一批货,已经运了5次,运走的货物比 多一些,比 少一些,运完这批货物最多要运( )次。
A、8 B、9 C、10 D、11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加法(三年级实验教材数学说课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位算。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复习检查(全班做,请学生板演)
364287
+72+88+49
结合扮演情况进行评议。
二、新课
1、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框出下面部分。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加法计算的问题?
——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类一共有多少种?
列式算式:376+284
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师:同学们看看教材第18页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
归纳: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3、师:请同学们用竖式算一下
学生独立计算(同时教师板书)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