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读书的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寒假读书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寒假读书的心得体会 篇1
短暂的寒假眨眼间就挥之而去了,在时间的流逝中,我慢慢地长大了,享受成长的酸甜苦辣。多了一岁,就多了一份懂事。
这个寒假,我学会了保持健康,由于健康是最重要的。以前我总是不喜欢吃早饭,无论妈妈怎么样劝我,就是不吃。但是现在即使妈妈不叫我吃早饭,我也会很自觉地去吃早饭。早饭是三餐中最重要的,爸爸说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所以我要乖乖地吃早饭才行。晚上再也不随便吃夜宵了,由于不可以撑着胃睡觉呀!不仅如此,我还要求全家人都要注重自己的健康,弟弟总是挑食,但是在我的督促下,他也渐渐在改掉挑食的坏毛病了。
劳动对人的健康也是有很大的利益。在家里的时候,我会帮忙做些家务事,虽然很简单。但是偶尔扫地,倒垃圾,整理东西,擦桌子之类的劳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呢!
除了保持健康之外,我还坚持看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嘛,所以多看些有益的书不仅可以帮我们消磨时间,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更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所以下学期,我要多看课外书,不要浪费时间在玩耍这方面上。
我学会了感恩,过年的时候给老师发祝福,抚慰老师的辛苦付出。我们要带着感恩的心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寒假读书的心得体会 篇2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既然人类对它有如此高的评价,寒假的阅读可少不了我。
在这个仅有30天的假期里,我读了不少中外名著,如:《鲁滨孙漂流记》、《海底两万里》、《福尔摩斯探案集》、《城南旧事》等。其中,《城南旧事》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所有事情都历历在目,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这本书其实就好似100阶楼梯,每往上走一步,就像踩到了记忆的按钮,想到的全是童年的“脚印”,听到的全是童年稚嫩的“音符”。
当读到“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时,我想起了我的一位玩伴:她总是喜欢问为什么,而我们呢又得给她解答,答完了又问……就这样,我们总是向“英子的妈妈”一样,回复她一句:“总是问,总是问。你不能自己去学习吗?”这样以来,总惹的我们失去玩乐的兴趣,她自己也再无兴趣玩下去了。又当读到“怕什么,她又不吃人”时,便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经历:我小的时候非常胆大,真可谓什么也不怕。有一次走在路上,我看见一个黄蜂窝,我想都没想变伸手去摸。幸好没有黄蜂,否则可就惨了。读到……这样例子太多了,就恐怕说上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说得完。
而在上一学期,我们学了《城南旧事》的作者英子,也就是林海英描写了她儿时对读书的渴望,才成就了我们去知道她的故事,从而回忆起以前的事情。这或许就是一些人读书的一个原因吧!语文园地里也让我们学了不少有关读书的名言诗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要不断读书,不断更换头脑中的思维,才能跟上21世纪的脚步,才能有自己成长、发现的地基。让我们畅读中外名著,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吧!
寒假读书的心得体会 篇3
寒假期间学校布置了一份作业让每位教师看一本书,并写下读书体会。对于我来说现在难得会捧起一本书来看,也许是因为在这个现实的生活环境让人变的越来越浮躁,静下心来看一本书往往变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假期正好久别的女儿回到了身边,于是想到了看一本对儿童教学的书,能吸取一些教育经验的同时也能完成了任务。于是在网上搜索,看到一本叫《卡尔威特的教育》推荐的人比较多,所以找来这本书,以下就是一些读这本书的体会。
书中讲述的是老卡尔.威特—位乡村牧师,他把出生时别人认为低能的孩子教育为天才的教育过程。这位乡村牧师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小卡尔出生时是个被认为有些痴呆的婴儿,但他八九岁就能自由运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了《但丁》一书,并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他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而是全赖于他父亲的教育方法,他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这本书,这本书中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学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卡尔威特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这本书在问世了三个世纪后,依然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我自己也正尝试按照老卡尔的教育理念去教育我的女儿,虽然现在还没有真正体会到书中教育的成果,但有些内容确实讲得十分有理。
寒假读书的心得体会 篇4
寒假我读了《感恩父母》这本书,书中讲述的故事不尽相同,但都是一个主题——父母对孩子的爱。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流下感动的泪水,灵魂受到触动。不禁让人想起自己的亲身体会,我的两个妈妈同样让人感动。
20xx年12月12日,婆婆出车祸住院了。之前半月,我利用周六时间陪娘家妈去医院检查抓药,病情刚有好转。两个妈妈一起生病让我措手不及。令人焦灼的还有工作,此时月考刚结束,接下来的一个月就是紧张地期末复习。
今年我刚刚从文科转教理科,重新备课很累工作本来很紧张,扔下工作不是我的风格。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婆婆有事的话我就失去了一个妈妈呀!哭过之后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理顺头绪,处理面前的事情。感谢同事们,安慰我,配合我调课,好让我照顾婆婆。我努力做到在校一心工作,在医院精心照顾病人。在这期间,我自己还在吃药,因为我只剩下八个血了。
令人感动的是我娘家妈妈,知道我婆婆住院后怕我受累,打电话让我安心照顾婆婆,并且在经济上帮助了我,这就是我的亲生母亲,在女儿犯难的时候,忘记自己的不舒服,在第一时间为女儿考虑。
令人感动的还有婆婆,她是烈士后代,坚强勇敢,凡是为别人着想。在我陪床期间尽量装得很轻松。同病室的陪床大叔大婶告诉我:“***一到深夜疼得自己默默地哭。”她怎能不疼呢?折了锁骨,五根肋骨,头部两个大包,留了很多血。她怕耽误儿子儿媳的工作,一直催促我们上班,让公公一人照顾就行了。车祸后第五天做的手术,糟糕的是婆婆年轻时做过手术不吃麻药,八个人按着做的手术,疼得把满口的牙咬得掉的掉,松的松。而这次手术要全麻,但是术后婆婆不是睡着的,而是嘴里哼哼着的,麻药劲儿过得很快。那得多疼啊,怎一个痛字了得。
后来我追问她,全麻也不行吗,怎么一出手术室嘴里就哼哼?她说怕全麻傻了怎么办,你们就剩下一个傻妈了,多拖累人呐。多好的妈妈呀,多么伟大的妈妈呀。在那一刻,我的心深深的疼了一下,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婆婆心疼,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忍着割肉接骨的疼的,这就是母爱!我该怎样孝顺她才好?然而考验还在继续,婆婆术后第五天发烧(本来快出院回家养着了)。一半身子热,一半身子凉,连烧了五天,烦躁的她,疼痛的她在我面前忍着不发脾气,那是怎样的不舒服啊。烧退后,我像哄孩子一样哄她,哄她喝下熬了三个小时的骨头汤,吃下我笨拙但用心做的饭菜。我不能替这个妈妈受疼,就让我尽我所能孝顺她吧!
我为遇到这样的婆婆感到庆幸,婆婆,我爱你!我会和你儿子一起孝顺你和爸。
爸爸妈妈你们放心,你的女儿碰到了这样的好人家。妈妈,婆婆说了,过几年,把你接过来住在一起,她还要和你遛弯呢。
让我们满怀爱意,感恩双方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