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2025/10/19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用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和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难点:

渗透在计算中要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的算理

教具准备:

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73=()+394=()+9054=50+()

68=8+()49=()+()82=()+()

2、随意说一个两数,再说出这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二、探究新知

例1、

1、出示例1的挂图,让学生观察图货架上有些什么,你可以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货架上有几种不同的玩具,每种玩具上都有价格)货架上的小朋友在说什么?(两个小朋友说在买玩具的事,左边的小朋友有35元,买一个大象的玩具,右过的.小朋友…………

2、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钱?(可以用减法算一算)

3、结合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35-2=35-20=

4、同学们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大家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5、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算式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35-2=33,35-20=15。左边是从3捆5根小棒中拿去2根,表示减去2,右边是从3捆5根中拿去2捆,表示减去20。

6、根据上面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练习十二第1、2、3、4题

三、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投影仪、自制投影片、录音机、磁带、写有算式的26个大苹果、六棵智慧树、2张写有算式的楼梯图、用来进行小组评价的三星(智慧星、创新星、合作星)、1张写有思考题的智慧王国图。

学具:写有口算题和思考题的练习纸(每人一张);每组准备1块小黑板、1支白板笔,用来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小印章。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1.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年级一班的小小玩具店正式开业了,我们先来看一下都有哪些玩具,好吗?[教师出示标有价格的6种玩具:大赛车(40元)、小轿车(2元)、飞机(6元)、布娃娃(30元)、小狗熊(3元)、大花猫(20元)。]

师:都有哪些玩具,价格是多少?(学生回答,要说明礼物是什么以及它的价格。)

2.这些玩具都有自己的价格,你们要想得到它必须怎么办?(生:用钱买)在每个组的信封里还有一样东西,倒出来看看是什么?(生:人民币)

师:数数看,有多少人民币?(学生合作数人民币,并报总数。)

1组:35元2组:35元

3组:29元4组:87元

5组:64元6组:38元

师:你们小组商量一下要买哪种玩具?

3.你能根据玩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总数,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提出数学问题:)

生1:我们组一共有35元,买一辆小轿车要用2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生2:我们组一共有35元,买一只大花猫要用20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生3:我们组一共有29元,买一架飞机要用6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生4:我们组一共有87元,买一个布娃娃要用30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生5:我们组一共有64元,买一辆大赛车要用40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生6:我们组一共有38元,买一只小狗熊要用3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这一环节的教学,从再现学生生活中购玩具的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也使学生在购物的情境中,自然地提出有关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4.要想解决还剩多少元钱?这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最后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5.展示大家列的算式:请每组的代表把小黑板放在前面。

1组:35-2=2组:35-20=

3组:29-6=4组:87-30=

5组:64-40= 6组:38-3=

交流合作 学习新知

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a.我们先来帮1组算一算。挂起1组的小黑板:35-2=

b.那么35-2得多少,应该怎样口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分组讨论。)

c.请一个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可随机进行引导。

(生:先不看十位,先看个位,5-2=3,再把3和30合起来,就是33。)

d.你的这种方法很好,说得也很明白。(这时,教师再征求一下其他组的意见,如果都是用的这种方法,再请一个小组派代表说一说。)

e.这个过程大家都明白了,谁能用上先算再算比较简单地说一说。

(先算5-2=3,再算3+30=33。)

师:说得好不好?鼓励一下。你们能不能学着他的样子说给同位听一听呢?

f.先请一名中等生说,再请一名学困生说。

g.教师根据出现的算法与学生一起进行小结,教师板书口算过程(略)。

h.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算出了这道题。看看其他组的算式,有没有和刚才这道题类似的。

生:29-6=和38-3=

同位合作一人一题说一说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请一位同位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订正。

2.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a.过渡:我们再来看2组的这个题35-20=。小组讨论一下。

(教师走进小组与学生一起学习。)

b.请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生1:先不看个位,先看十位,30-20=10,再用10加上个位的5就是15。

c.师:你说得非常好,谁能比他说得更简单一些。

生2:先算30-20=10,再算10+5=15。

师:和他们方法一样的同学起立,进行表扬。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征求学生不同的意见。)

如果没有其他方法了,让学生集体说,教师把刚才的口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略)

d.拓展练习:

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组的算式,有没有和刚才这道题类似的。

生:87-30=和64-40=

对桌合作一人一题说一说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指两名学生说,进行集体订正。

e.知识应用:

师:前两天,鹿老师去逛书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价格是26元,可是我只带了10元钱,同学们知道我遇到什么难题了?

生:老师遇到的难题是:钱不够了,还需要带多少钱?

师:谁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难题呢?

生:还需要带16元。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从书的价格26元里面去掉老师已经带的10元,就是还要带的钱数。我列的算式是:26-10=16,所以还需要带16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师:谢谢你,明天,我就再带上16元钱去买这本书。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对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师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这一环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小结:我们来看一下刚才的这两组口算题有什么特点?同位商量一下。

生:第一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第二组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师:大家比较一下,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

课题三《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同点和不同点?

生1:都是减法,被减数都是两位数。

生2:都是把两位数分成了整十数和一位数,如果减数是一位数,就从一位数里减去,然后再和整十数相加;如果减数是整十数,就从整十数里减去,然后再和一位数相加。(这一点如果学生找不到,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得出。)

师:在今后的口算中,大家只要掌握了规律,相信你一定能算得又对又快。

巩固反馈

1.口算练习。(共两组)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两种评估形式。

在做完第一组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比较上下两行算式的异同,这有利于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

76-4= 57-3= 68-5= 99-6= 85-2=

76-40= 57-30= 68-50= 99-60= 85-20=

(二)

99-50= 87-40= 98-5= 66-20= 36-3=

76-2= 48-4= 77-60= 58-6= 89-20=

2.综合练习:玩摘苹果的游戏。

教师出示贴有大苹果的六棵智慧树(每棵树上贴有6个写有本课所学两种算式的'苹果)。

如图:

并说明游戏要求:每个组的小黑板上贴有一个得数,是这个得数的苹果有6个。请小组同学合作根据自己的得数接力摘苹果,最后请听课教师评定。全对的小组可获得合作星。

(学生按要求玩游戏。)

2.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练习:玩爬楼梯夺智慧星的游戏。

教师任选两组学生进行比赛,根据口令同时接力做题,先做完的小组拔智慧星。

(先选出一名学生当主裁判,其余学生当副裁判,然后请参加比赛的两组同学作好准备,按要求进行比赛。最后由主裁判带着大家集体订正,评议。)

4.思考性练习:去智慧王国做题。学生随音乐做小燕子飞的动作来到智慧王国。

教师打开智慧大门出示思考题。

想一想:下面每个()里可以填什么数?

39-10>()

95-()<55

64-()=84-()

(这一题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留给学生课下完成。)

[巩固反馈阶段,教师设计的几组游戏性的练习题,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就自然地运用了所学知识,并把学生自评和互评融入其中,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课堂总结

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除法。

2.师: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发言。

3.结语:通过学习,同学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的口算内容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教材上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标明各种儿童玩具价格的情境图,由图中所提供的素材引出例题。在备课时,我感到这幅图设计的购物情境很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得比较紧密,但是,这幅图是静止的,不利于学生和教师操作。所以我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物的现实情境,并对教材作了进一步的改进。

情境引入阶段:我为学生准备了标有价格的6种玩具。新课引入部分,我采用一年级一班小小玩具店开业这一引子,创设了买玩具的情境。当出示以上6种可爱的玩具时,相信学生的眼睛都会亮起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很想玩这些玩具。这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钱。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打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人民币,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钱?(这里为每组学生准备的人民币有两种:10元的和1元的,总数都是两位数的。只准备以上两种人民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算法时,如遇到困难,就可以把人民币当作学具来摆一摆。)。然后让学生根据人民币的总数购买自己小组喜欢的玩具(每个小组只能购买一种)。在购买玩具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小组人民币的总数和所购买玩具的价格,试着提出数学问题。想买什么?买了以后还剩多少钱?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况且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人民币以及用数学的知识,能很快提出:还剩多少元钱?这个问题。这样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就会很自然地列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式。这样就出现了3个不同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和3个不同的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

学习新知阶段:当把6个组的算式都展示出来时,先从中抽取1个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作为例题进行讨论。当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及合作交流掌握口算方法后,再让他们通过同位合作(一人一道)完成另外两道题。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评价的互动机会。然后再从中抽取一个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作为例题进行讨论,方法同前。这次为了增加学生的交流和评价机会,另外两道题可以让对桌合作完成,并进行评价。最后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两组算式的特点以及口算方法的不同。这时教师可随机引出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知识应用阶段: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以上两种口算方法后,我采用了谈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环节:前两天,老师拿着10元钱去逛书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价格是26元,同学们知道我遇到什么难题了,怎么解决呢?这时学生就会用刚学的知识非常热情地帮助我解决难题。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真正地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这时教师再说几句感谢的话,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功感。

巩固反馈阶段:我先设计了两组口算练习题,分别采取盖五星章和小花章的方式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同时,我还把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融入其中,使评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然后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具有比赛性质的摘苹果和夺智慧星这两个游戏,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并在最后让学生通过做律动(火车开了),到智慧王国进行了思考题的练习。这样不仅能体现练习的层次性,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课堂总结阶段:还是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自主探索,提出问题。

1、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师:看货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后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师:货架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说出题意)

师: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元呢?(用减法算)

师:你知道这么列式吗?(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信息反馈,抽象算法。

师: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题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师:谁来说一说35-20又是怎样摆出来的呢?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结算法。

师:你能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吗?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在个位上去减还是在十位上去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8 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独立完成P69 练习十二的1—3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67页例1,及68“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和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渗透在计算中要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探究新知,构建方法。

1.解决小男孩提出“我有35元,买一个2元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问题。(出示课件)

(1)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小结计算方法。

方法1.想一想:5-2=3 30+3=33(出示课件)

方法2.摆一摆小棒。

方法3.拨一拨算珠。

2.解决小女孩提出“我有20元,买一个35元洋娃娃,还差多少钱?”问题。(教学方法同上)

3.小结计算方法,在体验中选取自己喜欢的简便算法。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我会填。(出示课件)

2.完成P68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游戏:邮差送信。

4、摘苹果。

5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书中69页3题,70页7题。

(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必做题:69页1、2题。

2、选做题:寻找生活当中可以用本节课所学内容解决的问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

数学第二册第67页、第68页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用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培养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合作探究等能力。

三、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方法,理解算理。

四、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口算练习纸

五、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买过玩具吗?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1)班的."小玩具店"开业了,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主题图

2、谁来介绍一下这些玩具的名称和价格?

3、现在有两个小朋友来买玩具了,你们能根据她们提供的信息来解决这两个数学问题吗?(课件演示)

(1)读题目:说说已知哪两个数学信息,要我们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出式子:35—2= 35—20=

(3)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知,探索算法

1、尝试(有些同学能直接说出得数)

2、验证a 35—2=33 b 35—20=15分别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加法口算方法的迁移)提醒学生操作学具,用小棒或算珠摆出式子的意思。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如果学生有不同算法,应给予鼓励)

3、知识应用

(1)四人小组合作,并汇报总数(拿出信封里的钱,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钱?)

(2)每个小组商量一下要买哪种玩具?

(3)根据玩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总数,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

(4)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提出数学问题,并展示有代表性的算式)

29 — 6 87 — 30 64 — 40 38 — 3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小结:刚才这些题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

(有些题目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有些题目是两位数减整十数)

师:大家比较一下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如果减数是一位数,就从个位的数里减去,然后和整十数相加;如果减数是整十数,就从整十数里减去,然后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口算练习(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

76—4= 57—3= 68—5= 99—6= 85—2=

76—40= 57—30= 68—50= 99—60= 85—20=

反馈时选几题说说口算过程,并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异同?

2、开锁游戏(课件出示).

这里有5把钥匙,每把钥匙都能打开一把锁,只要你细心计算,就能成功.试试看.

3、游戏:爬楼梯夺红旗(课件出示)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你能自己编一道两位数减整十数吗?试试看.谁还能编一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77-5、68-7)当出现33-6时,问:你能很快说出得多少吗?

小结:当个位够减时,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不退位减(板书:不退位),当个位不够减时,就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退位减.你们回去可以想一想33-6怎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