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花圃》教学设计
微文呈现整理的《参观花圃》教学设计(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参观花圃》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会用 “四舍五入” 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商。
能运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在试商和调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发展数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试商和调商的算理。
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理解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的方法,尤其是初商过大或过小需要调商的情况。
根据除数和被除数的特点灵活选择试商方法,并能准确调商。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 分钟)
创设情境
播放一段美丽花圃的视频或展示花圃的图片,引出话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去参观一个漂亮的花圃。在参观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解决呢?”
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花圃里有 180 盆花,每 20 盆摆成一个图案,可以摆成几个图案?” 让学生口算并回答,复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接着出示:“现在有 154 盆牡丹花,工作人员想把它们每 22 盆摆成一个图案,可以摆几个图案呢?” 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20 分钟)
估算商的范围(5 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快速估算 154÷22 的商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可能的方法:把 154 看作 150,22 看作 20,150÷20 = 7.5,所以商大概是 7 左右。
探究笔算方法(10 分钟)
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154÷22。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试商情况。
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有的学生直接用 7 试商,计算过程中发现余数为 0,正好除尽;有的学生可能试商出现困难。
教师针对学生的板演进行讲解,重点讲解试商的方法:把 22 看作 20 来试商,因为 20×7 = 140,20×8 = 160,154 更接近 140,所以试商 7。然后计算 7×22 = 154,余数为 0。
教师强调:在试商时,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商。
讨论调商情况(5 分钟)
改变题目,如 198÷28。
让学生再次尝试计算,在试商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把 28 看作 30,试商 6,30×6 = 180,但 28×6 = 168,198 - 168 = 30,余数 30 大于除数 28,说明商小了。
组织学生讨论:“商小了怎么办?” 引导学生理解需要调大商,改为商 7。
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明白在试商过程中可能需要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来调整商。
(三)巩固练习(12 分钟)
基础练习(6 分钟)
完成课本上的 “练一练” 中的几道竖式计算题目,如 120÷18、238÷26 等。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生试商和调商的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解决实际问题(6 分钟)
课件出示问题:“花圃里新购进了一批花种,一共花费 435 元,每包花种的价格是 48 元,大约买了多少包花种?如果要准确计算,结果是多少?”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解题思路。
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出是如何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35÷48),以及在计算过程中是如何试商和调商的。
(四)课堂小结(3 分钟)
引导回顾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可能回答: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学会了用 “四舍五入” 法试商,还知道了要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来调商等。
强调重点
教师强调: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要注意正确试商和调商,认真计算,书写要规范。同时,要学会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相关练习。
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分享今天在参观花圃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学到的知识编一道类似的数学题。
《参观花圃》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竖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具体情境和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意识。
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试商、调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学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试商和调商。
教学难点
理解调商的算理和方法,尤其是初商偏大或偏小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5 分钟)
出示几道简单的除法口算题,如 80÷20、120÷30 等,让学生快速回答,复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
再出示一道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题目,如 56÷14,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复习竖式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提问:“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除数不是整十数,我们可以怎么计算呢?”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的方法,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情境引入,探究新知(20 分钟)
情境创设(3 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花圃的场景,呈现问题:“花圃里有 184 盆菊花,工作人员计划把它们每 23 盆装一个花架,需要多少个花架呢?”
自主探究(7 分钟)
让学生列出算式 184÷23,然后尝试自己计算。鼓励学生先估算一下结果,将 23 看作 20,184 看作 180,180÷20 = 9,估计商可能是 8 或 9。
学生在尝试计算过程中,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试商情况。部分学生可能会直接用 9 试商,发现 9×23 = 207>184,商大了。
小组合作(10 分钟)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商大了怎么办?”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调整商。在小组讨论中,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计算过程,尝试找出合适的商。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详细讲解调商的过程。因为 9 商大了,所以改商 8,8×23 = 184,余数为 0。强调调商的原因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当试商结果偏大时,要调小商。
巩固练习(12 分钟)
基础练习(8 分钟)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如计算 192÷24、216÷27 等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试商和调商的方法。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如商的位置写错、调商不当等问题。
拓展练习(4 分钟)
创设情境:“花圃要把 325 盆花运走,每次运 38 盆,几次能运完?” 让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并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堂小结(3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重点回顾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计算方法和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提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参观花圃》教学设计 篇3
《参观花圃》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参观花圃》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花圃》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能根据具体情境提出除法问题,并能正确解答。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解决参观花圃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经历估算、计算、检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实际问题中正确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如估算或精确计算。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情境再现与问题提出(5 分钟)
通过多媒体再次展示参观花圃的生动画面,引导学生回忆之前遇到的数学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情境。例如:“我们知道了牡丹花和月季花的摆放情况,现在如果有一批新运来的花共 320 盆,要平均分配到几个区域,每个区域放 38 盆,需要几个区域呢?”
分析与解决问题(15 分钟)
估算环节
让学生先对问题进行估算,思考 38 接近 40,320÷40 = 8,所以大概需要 8 个区域左右。
精确计算
学生用除法竖式计算 320÷38,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试商。这里把 38 看作 40 试商,商 8,38×8 = 304,余数是 16,说明商 8 小了,改商 9。
答案检验
让学生用乘法检验计算结果,38×9 = 342,342>320,说明商 9 大了,调整为商 8 余 16,因为剩下的 16 盆花也需要一个区域,所以总共需要 9 个区域。
巩固与拓展练习(15 分钟)
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包括基础的除法计算、根据情境提出除法问题并解决、需要进行估算和精确计算选择的题目。
例如:给出不同花卉的`数量和摆放要求,让学生计算需要的空间或工具数量;给出一些除法算式,让学生先估算商的范围,再精确计算。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互相检查答案。
课堂总结(3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在解决参观花圃相关问题中所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包括除法计算、估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答案等。
鼓励学生分享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
作业布置(2 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本相关练习,并写一篇数学日记,记录自己在解决参观花圃问题中的思考过程和学到的知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