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工作计划
微文呈现整理的职业工作计划(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职业工作计划 篇1
20xx年职业卫生工作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深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进一步强化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全面推动我市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
一、继续深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在20xx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针对本地职业病危害因素较重的水泥、陶瓷、汽车部件涂装、塑料彩印等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在宣传方式上采取新闻媒体报道、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材料、深入企业宣传、培训交流、在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看牌等多种形式充分宣传《职业病防治法》,提高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和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监测,控制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强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用人单位的劳动环境监督检查。力争使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有害作业点监测率到达100%,有害作业点监测合格率达到100%。加强乡镇、农村企业的监督管理,争取使乡镇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作业单位监督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有害作业点监测率到达100%,有害作业点合格率达到100%。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依据法律规定予以处罚或提请政府予以关停。
三、搞好职业健康监护,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继续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尤其要加强对水泥、陶瓷、铸造、家具制造、汽车配件喷漆,塑料彩印、化肥制造等重点行业的劳动者健康监护工作。争取做到上岗前体检率达到90%以上,在岗期间体检率达到100%,离岗劳动者健康体检率达到90%。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杜绝职业病病人的发生。
四、做好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工作。继续深入做好中小企业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从源头上防止突发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做好突发职业中毒事故演练工作,提高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将职业中毒事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五、加强农村农药中毒防治工作力度。加强农药中毒的防治工作,重点做好农药中毒预防知识得宣传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医务人员救治农药中毒技术的培训,提高其救治中毒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中毒死亡人数,杜绝生产性中毒死亡事故的发生。
职业工作计划 篇2
为了搞好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本公司的经济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工作计划。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确定本公司职业病防治由单位负责人总负责,安全部分工负责,相关岗位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制度。
2、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等有关情况,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使在本公司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工伤、职业病的劳动者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和服务的社会保障。
3、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难;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
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4、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进行申报,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填报好各种申报表。
5、本单位的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引进项目)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并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
6、对从事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作业等的特殊管理。
特殊管理包括对作业场所和作业人员的特殊管理。如作业场所的隔离、操作自动化,作业场所设置特殊职业病防护设备,包括工作信号,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医疗急救用品等。
特殊管理措施还包括对这类作业实施特殊的监管手段。如实施许可制度,即作业许可和人员许可。作业许可是指用人单位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必须符合国家有关
的特殊卫生规定和要求,取得卫生许可后,方可从事该项作业。人员许可是指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员,也包括这类作业的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和培训,身体状况符合要求并掌握特殊职业危害防护知识,取得特殊职业病危害作业许可后方可上岗;管理人员也应该参加专业培训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职业工作计划 篇3
南昌航空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第五届学生会于XX年10月30日组建完毕。本届学生会自成立以来,在学院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将继续发扬我院学生会的优良作风,促学风、抓特色、行过程文化。充分发挥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开拓创新,引领未来,努力打造高职精品学生会。
本届学生会,面对学院形势的各项变化,将加快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方法,在内部建设、制度完善、学院文明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扎实推进过程文化。为此,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XX年11月。
1)第一次三联会。
2)、完成两委会各部门副部长、干事的招新活动,加强内部建设,召开两委会全体成员动员大会,各部门自行组织聚餐活动。
3)、体育部组织高职学院第十届“gba篮球赛”,全学院各班进行比赛,加强学院学生体育锻炼,参加学校大学生体育文化节,选拔学生参加拔河、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赛。
4)、为了加强学院学风建设,自律部将组织人员对各班级进行上课考勤点到,对缺勤多者进行通报。
5)、科技创新部参加学校航空知识竞赛,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6)按照学院团委要求,办公室将协助团委宣传部开展廉政文化书法大赛活动。
XX年12月。
1)第二次三联会。
2)、文艺部着手准备学院元旦晚会活动,在此基础上,为了展现本院学生在文艺方面的天赋,将在元旦晚会之前开展一次“高职好声音”歌唱大赛,给每一个学生一次锻炼的机会。参加学校主持人大赛活动。
3)、权益保障部开展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加强学院寝室文明建设,促进寝室卫生、文化、安全、学习氛围、团结和谐的建设。
4)、体育部开展师生羽毛球比赛,促进师生关系融洽。
5)、为了锻炼学院学生的口才,科技创新部将在全院开展辩论赛活动。6)、自律部将继续抓上课考勤。
XX年1月。
1)、第三次三联会。
2)、由于进入考试周,本月自律部、宣传部将进行考风的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正规考试。
3)、1月21日将放寒假,许多学生安全意识会放松,这月是问题的高发期,为此,权益部将进行全学院的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大家的安全意识。
4)、办公室对本学期各项活动物品财物,进行登记在册。
5)各部门对本学期各项活动进行总结,为下学期工作做好准备。
XX年3月。
1)、第四次三联会。
2)、召开本学期第一次全体大会,不知本学期各项工作。
3)新学期新气象,自律部将开展一星期的学分建设活动。
4)、宣传本学期将开展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表彰宣传活动,对学习、思想品德、工作中优秀的人物、事迹进行表彰,活动将会以海报展板的形式展出。
XX年4月。
1)、第五次三联会。
2)、为了提高学院两委会队伍的各项素质,将会在上学期团委团干培训的的基础上,开展一次学生干部技能培训,外联部将会请学校的专业老师进行授课。
3)、自律部继续做好考勤工作。
XX年5月。
1)、第六次三联会。
2)、为丰富大家的课余时间,本月各部门将会陆续开展一些小活动。
3)、各部门举荐本部门优秀的干事作为培养考察对象,主席团将带着他们参加学校一些活动,熟悉两委会各项事务,为换届做准备。
XX年6月。
1)、第七次三联会。
2)、自律部抓学风、抓考风。
3)、全体成员为换届做好准备。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本届两委会工作将到六月底结束,本月底将会召开高职学院第六次双代会,产生新一届两委会委员。否则,换届将推迟到九月份初。
以上就是本届学生会本学年的初步工作计划,我们将会努力完成学院领导布置下来的各项任务,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扎实推进过程文化,使学院工作推上新的台阶。我相信本届学生会全体成员将会做的非常出色,我们的明天将会灿烂无比,请学院领导、老师、同学们放心。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第五届学生会
XX年12月2日星期日
职业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教育局关于20xx年工作调度研讨会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建设国家级示范校的工作重点,继续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凸显技能培养,技能实训课满足专业岗位需要,全面推进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进程。
二、工作目标
(一)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健全教师量化考核机制,使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
(二)发挥重点建设专业的示范作用,深化改革制药、汽车、电子、机加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行教学做一体、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三)广泛开展项目教学法、岗位模拟、工作导向等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使课堂教学职业化;
(四)深入企业行业调研,适时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打造重点建设专业的核心课程;
(五)强化学校教育科研引领地位,促进教学与科研一体化;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专业教师入企实践培训与兼职教师入校教学的双向交流机制。加大教师培训投入,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三、具体内容、措施
(一)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行政管理水平。
1、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抓常规、重落实。教务处督导科组织企业专家、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对听课情况进行反馈。注重检查教师组织教学的实效性。
2、修订学生成绩考核机制,增加学生德育(课堂表现)量化比重,引入企业参与多元评价。规范补考制度,严格实施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制度。
(二)以国家级示范校建设方案为目标,努力完成制药、汽车、电子、机加等重点建设专业的各项建设任务。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入企业行业调研,制定适合企业需求的“职业行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校内涵发展。
2、构建与“职业行为导向”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高标准建设优质核心课程资源,融“教、学、做”为一体,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3、积极开展岗位实践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根据中药制药、机械加工、汽车制造等行业职业岗位群对专业实践技能的要求,推行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的“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方法,配合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全面实现“教(课程讲授)、学(模拟实践)、做(实景实训)”一体化,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4、建立社会、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邀请企业共同进行课堂教学、校内实训的教学过程评价,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真正统一。
(三)通过“五课”教研活动,强化教师施教能力。
1、设计一堂课
通过导课、微课、信息化教学等平台,让教师宏观抓结构,微观抓操作。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完成自己的课程设计。
2、说好一堂课
开展专业部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师通过说课形式设计一堂好课。
3、上好一堂课
组织校内创新观摩课和优质课等评选活动,教师通过自身目标定位,申报上好自己最满意的一堂课。
4、评析一堂课
鼓励教师大胆参与听课后的评课活动,引导教师把握听课的四个关注点,即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关注教学策略的选择。
5、反思一堂课
通过系列教学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及时反思梳理。反思教学四大环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三大行为(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互动行为)。
(四)打破传统观念,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信息化时代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1、以中药制药、汽车运用与维修两个专业为试点,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鼓励教师通过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与指导。
2、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需求,结合企业岗位需要,推行仿真实训教学、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信息时代的职校教学方法。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1、以校本培训为基点,重点抓教师教学理念提升与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落实教师全员培训与测评工作。
2、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项技能竞赛和国家示范校建设等方面的专项教师培训。
3、落实专业教师入企实践制度,体验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了解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工作规范,获得相关工作经历,达到校企深度融合。
4、借助“青蓝工程”、“双师工程”、“名师工程”等活动,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技能优秀的教师队伍。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