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微文呈现整理的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1
6的乘法口诀是小学二年级乘法口诀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这节课中,一开始我首先引导同学们看信息窗,问“大家从这幅图中发现了什么信息”创设了缝沙包用几块布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使课的开始学生就处在积极地学习状态,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活跃。
在新知探究中,我以1个沙包6块布,6个沙包几块布?引入对6的口诀的编制,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试编口诀,让学生经历6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
让学生观察6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从中找出规律,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重视引导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多种感官协调下获取知识,在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使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主动学习。
以多种形式巩固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设计了集体背诵、同桌检查、教师抽查等方式巩固乘法口诀,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这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良好学习情感和应用意识。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2
本单元主要检测学生对1~6的乘法口诀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口诀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大部分学生对于口诀都熟记于心,计算时乘法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但是对于之前学的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还是有许多错误。对于平时看到过的题目类型还是做的很好的`,但是对于没有见过的题型,那么就有许多学生搞不懂题目的意思了,说明学生还是不够灵活。
主要错误:
1、在○里添上+、-、×
3○4=2○62○3=1○6两边都要填符号,学生习惯了式子与数相等,见到式子等于式子就有点蒙了,其实只要想乘法口诀就可以做出来了,说明口诀还没有熟到脱口而出。
2、判断
这种类型的题目比较少做,虽然我是逐题读的,但是部分学生还是搞不懂句子的意思,所以判断错了。大部分在这里错了一到二题,扣了两分。
3、按要求画图
画○表示出:2×4=8(用两种方法)许多学生对于这个乘法算式的意义没有理解,一种都没有画出来,有学生知道是表示2个4相加,画出来一种,4个2相加没有想出来。说明逆向思维还不够,如果看到图让他们写算式他们肯定不会错。
4、列式计算
4个6连加得多少?两个班有七、八个学生还是写成了4+6=10,说明对乘法的意义没有掌握好;两个乘数都是5,积是多少?有三、四个学生写成了2×5,可以看出他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3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通用12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4
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了解到乘法的基本意义,也有了五个五个数数的经验,因此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先出现5的乘法口诀能较好地凸现乘法口诀的教学。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就为学习2、3、4的乘法口诀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对于5的乘法口诀已经比较熟悉,一方面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能通过乘法的意义轻松的将加法算式改为乘法算式,另一方面5的乘法比较容易记,编口诀也不难。为了让学生学的更有趣一些,我对“5的乘法口诀”进行了适当的更改。
由于5的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开始,为了吸引学生我没有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而是用了孩子们都非常熟悉的手。在简单的复习之后使学生们动手画自己的小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恰当的引入了课题。而手掌每个同学都有,一只手掌有五个手指就是1个5,两只手就有10个手指,也就是2个5,并列出加法算式。以此类推,一直到5只手,也就是5个5,写出加法算式。让学生根据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且引导学生从1个5开始编出口诀,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先让学生说说意图,然后引导学生想到此处有几只手也就是有几个5,再让学生据此编口诀,通过乘法的
意义理解口诀的意思,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整节课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涨,效果也很好编完后大部分孩子都能背过5的乘法口诀。
作为一节课的承担者,在没有走进课堂之前,对自己的设计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当你真正课堂去实施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那样的不足:
首先此次课是赛课内容之一,赛课的重点是小组合作成效的.一个考察,虽然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求不是很高,但我们二年级的学生在此次课程的表现中还是不够好,虽然他们所有的小组成员是簇拥到了一起,但是有的还是没有把自己的真正想法大胆的说出来,让组员们进行商讨,有的甚至是自己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写写画画,已到达思考的效果,这就使得小组合作成效度有所降低,但大部分同学还是在积极的思考讨论。
其次,自己没有把5的连加示意图画的仔细,以至于没能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再次是板书没有安排恰当,以至于显得杂乱及没能达到更好的服务本节课知识的讲解。
最后是上课时间的把握上有一些误差,尤其是在请同学回答问题时,有的同学不够大胆,不敢站起来直接说出思考结果,这就的要求
在以后的学习中对这种同学多加训练。
当然作为一个才走上讲台的新老师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希望以后在教学中,能够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自己的课堂上,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所提升。
2012年12月22日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5
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对单纯的学知识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这也体现了在快乐中学数学,学快乐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这样的设计势必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新知。
对于新知识的教学我采用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数学活动贯穿始终,把原始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数学问题,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主动获取的精神,发展他们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给教学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学习乘法口诀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很长的记忆能力训练的过程。意义识记的基础是理解,机械识记的基础是多次重复。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机械识记占优势,因此在反馈中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使用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促使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加强对口诀的理解,从而熟记乘法口诀我在教学的最后的环节设计了走迷宫的数学游戏,想以此展现学生独特的方法和策略,但由于低年级孩子容易被课程外的因素吸引,当他们对一个数学活动兴趣盎然的.时候,他们的兴奋点就会多停留在那里,所以课堂上有放出去却收不回来的现象,使得走迷宫游戏中很多孩子没能按时完成。由此使我认识到,数学活动固然能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过多的活动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关注点偏离了知识点。
所以,数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是为突出重、突破难点而设置,活动不在与多少,要有实效;不在与难易,要服务于课程。
3的口诀编写的重点不是如何编出口诀内容是什么,而应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孩子明白3的口诀是意义感悟口诀的变化规律,加强学生学以制用的应用能力更加的重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