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篇1
《绿山墙的安妮》作者是加拿大的露西·莫德·蒙哥玛利。故事的主要内容是:绿山墙的卡思伯特兄妹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做农活,孤儿院却送来了一个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女孩——安妮。安妮天性活泼乐观,她因为天真和爱幻想闹了不少笑话,又因为善良和直率赢得了友谊和真挚的爱。她凭着努力考取了好大学,却为了留下照顾生病的玛丽拉,她又放弃了学业,在绿山墙附近当小学教师。
安妮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就是她十分乐观。她是一个身世凄凉的女孩:从小就父母双亡,邻居收养她到6岁。起初她先帮人家看孩子,后来被送往孤儿院,11岁才来到绿山墙农舍。经过那么多的悲痛、辛劳,这种痛苦我们能忍受吗?No!当然不能。但是,幼小的安妮挺过来了。她不但没有倒下,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这样的乐观我们有吗?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消息:一位绝症患者与一位体魄强健者去医院检查。护士竟粗心地把两者病单调反了。绝症患者一看自己没病,别说不失落了,生活开始充满色彩,就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那健康的人一看自己得了绝症,傻了眼,整天忧心忡忡,失魂落魄,被阴影笼罩,不久便去世了。这消息不知是否真实,但它充分说明:微笑,让生活更美好。
安妮学习很用功,值得我学习。她一忽儿在拼写上占了先,一忽儿又做对了所有算术题。她甚至会熬一个通宵去猛攻十进位小数,再一次名列榜首。这种争强好胜、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只要一碰到难题,我们不会想尽办法解决,只想等老师报出答案。其实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从别的角度去看,实在不懂可以虚心地请教他人呀。
安妮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成功之路。是的,让我们微笑着面对生活,微笑使生活更美好。《绿山墙的安妮》的确值得大家去看。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篇2
在老师倡导读名著的时间里,我读了一本名著——《绿山墙的安妮》。她那灿烂的笑脸,似一束温暖的阳光吹进我们的胸怀。她的天真纯洁,让我难以忘怀!,故事是这样的:在爱德华王子岛上生活着一对兄妹马修与玛瑞拉,他们本想从孤儿院里领养一个男孩做帮手,却因为同情鬼使神差地收养了一个名叫安妮的女孩儿,可就是这一个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语言的小姑娘,却给这一对兄妹带来了春天般的生机。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马修和玛瑞拉兄妹对安妮发自肺腑的疼爱和无私的付出,感人至深,而安妮纯真善良,热爱生活,坚强乐观的形象更让人掩卷难忘,作者塑造了女主人公安妮阳光灿烂般美好的性格,其中对大自然以及乡村生活的诗意描摹使人神往。虽然安妮从小失去父母,被孤儿院收养,可是她并没有成为一个性格孤僻内向的小孩,而是整天沉浸在自己美丽的梦幻和想象中。她想象自己也许是一个国王的女儿,被海盗偷了出来;看到镜子中的倒影,就想象那是另外一个被魔法捆住的小姑娘;听到山谷中传来的回声,就想象那是一个叫维奥莱特的喜欢重复她说话的好朋友。在她的想象中,顽皮的小溪在冰雪覆盖下欢笑;如果玫瑰会说话,一定会给我们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她还把自己的影子和回声想像成两个知心朋友,向她们诉说心事……
看着安妮的那些天真而充满着美好梦想的话与想象,你会感觉你进入了一个奇妙而甜蜜的通信世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神奇与快乐。安妮还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她对周围的世界,对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充满了爱心。她对亲人,朋友,同学,师长,都怀揣着一颗善良,纯洁,热忱的心。尽管有时候因为这些和她那丰富的想象力使她闹出了一些天真的'笑话,可她却一如既往。她对知识和学习都有一股狂热的劲头,那种积极向上,拼搏奋斗的精神令人感动。安妮是一个梦想家,但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她的一个个梦想都成为了现实。
总之,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而“红头发安妮”也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让我们向安妮那样,乐观向上,用积极的心态微笑着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冲破一个又一个难关,朝着我们美好的梦想奋进吧!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篇3
“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指《爱丽期漫游记》的主人公)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这是马克·吐温对“安妮”系列小说的评价。让我们跟着走进这个曾在孤儿院住了四个月、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女孩安妮;雪莉小妞的世界吧。
故事起源于一个叫马修的十分害羞的男人,他和他的妹妹玛丽拉想要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帮助干田地里的活,刚好斯潘塞太太想要领养一个女孩,就让她帮忙带一个回来。谁知,斯潘塞太太错听成了带一个女孩。安妮就这样第一次在火车站上以奇怪的面貌和大眼睛、无法言语的神情出现了。鲜红的头发,脸上长了很多雀斑,眼睛和嘴巴都很大,她的下巴很尖,棱角分明,这个女孩可把前去接她的马修吓得不轻,可是善良的卡思伯特却大吃一惊,那天她对安妮十分冷淡,安妮因此大哭一场。第二天,她就被玛丽拉小姐“还”回给斯潘塞小姐,可又不忍心让安妮去为一个铁石心肠的太太做苦工,于是收养了她,开始她的美妙生活。
安妮的童年非常糟糕。她出生三个月后父母双双夭折,她被好心的托马斯太太收养。尽管托马斯太太很穷,而且还有个酒鬼丈夫,安妮和托马斯夫妇还是一起生活到了八岁。在托马斯太太家里,她要帮忙照顾托马斯家四个比她小的孩子。后来托马斯先生被火车轧死了,安妮又成为孤儿,这时住在上游的哈蒙德太太留下了她,安妮帮忙照顾她的八个孩子,但没过多久她还是成了孤儿。这种悲惨的过去使安妮对现在的一切都感到满足。只要她有一个永远的家,哪怕十分破旧,她都愿意不惜一切地去换取。虽然一切并不美好,但她总是用乐观的眼光去看待。这种乐观的态度,才让安妮能开心的学习,积极的争取,努力的交友。有了许多的知心好友。她的`忠诚使她和黛安那并肩同行,患难与共,当组成“故事会”时帮黛安娜培养想象力。除了朋友外,安妮最喜欢的莫过于大自然了,她一切不满意的地方,在她所赏大自然时都会变得不再重要,大自然的万物都是安妮心中的“宝贝”。
安妮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使我迷上了她,她就象一朵向阳花,永远朝着阳光绽放。正像加拿大评论家所说:“小姑娘直率的天真,纯洁的幻想,是难以企及的美好的境界,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渴求。”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篇4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它的名字叫《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令我百看不厌。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马修和玛丽拉两兄妹因为年事已高,想从孤儿院领一个男孩回家的,谁知由于孤儿院工作的阴差阳错,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披着红头发的小女孩儿安妮。她的到来,使这个沉静的绿山墙里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也是因为她,给这个农家带来了种种生活上的乐趣。她凭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夏洛科镇的女王学院。可是她为了照顾养母玛丽拉,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
我从安妮的身上读出了许多让我学习的地方。比如自尊心强,责任心重,还有那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敢说,如果这三点缺了一个。这本书的结局将会发生毁灭性的逆转。如果安妮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那他最后是不可能考上女王学院,也不可能拿到那一份能维持她上完大学的`奖学金。再比如责任心重。书的结尾,玛丽拉的眼睛差点瞎了,马修也离开了他们。她为了照顾抚养自己多年的养母,放弃了去上大学的愿望。而是选择在白沙镇当一名乡村教师。我想,如果换了别人,可能就不是这样的结局了。
看到安妮那么坚持不懈。我想到了我吹竹笛时的一件事情。那时我才刚开始学习竹笛。有人知道吹竹笛特别费力。竖笛大家都吹过吧?吹竹笛要用的力,比吹竖笛要用的力大十倍。因为供气不足,导致大脑缺氧。吹了一会儿,我就有点头晕了。这时我的脑海里有两个小人正在争吵,第一个说:哎,别吹了,都头晕了。下来休息一会儿,就别吹了吧!第二个却说:你休息一会儿,赶紧继续再吹吧!我思来想去。脑子里突然想到了安妮想要考上女王学校前的那一段刻苦的时光。还是按照第二个小人的想法做了起来。休息了三分钟。继续吹了起来。于是那一次还课老师还表扬了我。我想。如果当时我没有继续吹起来的话。那么结果将“不堪设想”。
你读过这本书吗?如果没读过,我建议你赶紧拿起来读吧。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篇5
这几天,我刚把一本《绿山墙的安妮》看完了,心灵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这本书的主人公——安妮,她具有活泼、乐于助人的开朗性格,在学校里是个爱学习、比成绩、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她奋勇拼搏、奋发向上……再回想起我:好吃懒做,不开朗,学习成绩也不好……比比安妮,再比比我,在安妮身上,我看到了我以前从未做过的也从来没有想过事,我和安妮的差距为什么就那么遥远呢?
除了这本书的主人公带给我的深刻反思,书里的.内容更是一环紧扣一环,令我的心也随之一起一伏,有了深刻感悟。
比如说那次安妮和戴安娜想玩次跳床“游戏”,可不幸的是,巴里小姐那时还在床上。当时的情况是,巴里小姐还是戴安娜唯一的学钢琴的学费资助人,因此导致,戴安娜的学钢琴计划泡汤了。可安妮为了朋友,主动去向可怕的巴里小姐承认一切都是她的错,把一切责任全部推到了自己身上!
安妮竟能为朋友而这样做,去帮她说情,现在有多少人能不计得失的做到这一点?
再比如说,书的最后,安妮在绿山墙的养父——马修,不幸逝世了。她唯一的亲人玛丽拉的眼睛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了,什么家务活都不能再做了。安妮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弄得几近崩溃。当她看看大学通知书,再看看玛丽拉布满血色的眼,她竟然毫不犹豫的留下来!
安妮竟能为了玛丽拉,而牺牲自己从小就想上大学的愿望,留下来照顾玛丽拉。等待她的一切是多么的可怕,可她却还能做出那样的选择。可我呢?为了从大人手中拿到钱可是“不择手段”啊,一点都没有考虑大人们的感受和挣钱的辛苦。从安妮身上,我对未来的自己又充满了希望!
感悟人生,多么简单的几个字啊,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几个字的真正奥秘、含义呢?我在安妮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以我以后要更加的努力学习、奋斗!安妮,我要做和你一样坚强勇敢,懂事聪明的好孩子!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