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歌颂家乡的演讲稿

2025/10/21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歌颂家乡的演讲稿(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歌颂家乡的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家乡的山水,至今让我难以忘怀,那甘甜清澈的水,喝下去感到一丝丝清凉。故乡的云,至今让我浮想联翩,小时候,我经常问妈妈:“是谁把棉花挂在天上的?”

在我的故乡的时候,我一有空就到广场,房前屋后和我的小伙伴玩。随便采点野花,椰果,做个小蛋糕什么的。顺便采一些牵牛花苞,当喇叭吹,然后再采些种子,随便找个地方埋下,说不定,现在他正在成长呢!故乡的山上有一条路,那也是我们的天下。每到傍晚,那条小路上的花和狗尾草必定少了许多,因为我们把它们做成花环,戴在头上呢!不过这些只是一些平常的事,当然,我最梦寐以求的是故乡唯有的食物:稀豆粉,烧饵块和煎鸡枞。烧饵块配花生酱,煎鸡枞配白米饭,而稀豆粉配油条则是最佳拍档,那味道,到现在都没忘记。

家乡的山,连绵起伏,高高地矗立在地上,山上栽满树,郁郁葱葱,枝叶繁茂,尤其是夏天。故乡的水,像镜子一样明亮,像绿宝石那样美丽。打上一看,水就像钻石一样透明。绿色的山加上一条银白色的“丝带”,就像翡翠上面嵌了钻石似的。我的故乡,那里有大片的牵牛花,可是,那里俗称“彩云之南”,怎么会少了云呢?那里的云千姿百态,最招人关注。他一会儿变成一座村庄,一会儿变成绵羊群

家乡的山,故乡的云,我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们见面呢?

歌颂家乡的演讲稿 篇2

说起长江、黄河、天安门……我们总会很自然地想到自己的祖国母亲——伟大的中华民族!

提起山城、雾都、吊脚楼……大家也不难联想到当今最年轻的直辖市——西部新星重庆!

展开历史的画卷,昔日的祖国,曾经傲立东方,我们为此自豪;昨天的华夏,也曾忍辱百年,我们为之哀歌;然而今日之中国,已然是青春焕发,我们为之雀跃!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底蕴,屈辱而沉痛的历史沧桑,及时如春雨的西部开放,重庆与祖国风雨患难,荣辱与共。

我是幸运的,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我们这一代不曾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苦难,不曾看见过祖国母亲昨日的沧桑,但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了解到了民族的兴衰,亲眼看到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年来,西部开放了,重庆直辖了,我们的山城又迎来了新的春天!山城的儿女们拆危房、建新楼、修公路、创品牌……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从“拆危攻坚战”到“半小时主城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路通了,城“亮”了;从改组国有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到宏扬巴渝文化、红岩精神,“城市形象宣传”工作正式启动!当前,按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规划,重庆正在构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为富民兴渝、加快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而奋斗。重庆与世界接轨,著名的《财富》杂志将重庆列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第四大城市!

看!最多的机遇在西部,最好的发展在重庆,最美最真最温馨的地方还是我们自己的家乡!我是重庆人,我深爱着这片土地!但这爱是什么?它不是信誓旦旦,而是关注,是勤奋,是上进,是努力,是拼搏,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于是,我收起了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出来时的那一份不安和躁动,我把全部的精力都融入到三尺讲台的辛勤耕耘中,把所有的关爱都倾注给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爱的付出所给予我的也是爱的回报,而且我所收获的“爱”远远地超过了我的付出!

记得前年的暑假,为了排练参加重庆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的舞蹈,我带着孩子们天天在舞蹈教室里摸爬滚打,练习基本功。当时天气很热,教室里连一盏风扇都没有,孩子们训练变得十分辛苦。第一阶段的训练结束后,我望着孩子们那一张张被地毯磨红的小脸蛋,看着他们磨破了皮的膝盖,我感动了……而我也在排练过程中中暑,声音也嘶哑了,只能靠手势和口哨来指挥训练。一位学生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看到这种情况后,每天都给我和孩子们送来绿豆汤和预防中暑的草药,不管我怎么推说,她都一直坚持,从不间断,直到我们的训练结束。两年多了,至今我还记得当我对她说“谢谢”时她回答我的那句话——“有什么好谢的?,大家都是重庆人,你还不是为了孩子们!”我还能说什么呢?一个“谢”字怎么表达出我内心的感受?一个“谢”字又怎能承载那份深情?

“大家都是重庆人”,多么质朴的语言!多么温馨的话语!多么实在的家乡情……

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有着如此质朴的兄弟姐妹,有着如此深沉厚重的关爱与支持,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几年来,我渐渐地成长了,在工作中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我多次被评为市级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还被推荐为全国十佳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候选人……在荣誉面前,我深深地明白,如果不是祖国母亲的培养,如果没有家乡父老的关爱,也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自豪,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我要用最美的语言,歌唱我伟大的母亲!我骄傲,我是山城重庆的孩子!我要用满腔的热情,拥抱这个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拥抱这个正在催生无尽现代神话的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拥抱这个正在不断创造人间奇迹的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城!我们的新重庆正在开发中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歌颂家乡的演讲稿 篇3

我的家乡叫响水,位于江苏北部,黄海之滨,灌河南侧的黄淮冲积平原上。拥有1378平方公里面积。它依河临海,沿海高速、204国道、306、307省道以及通榆大运河贯穿县境,水陆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

家乡在我这个12岁孩子的眼里是非常可爱的,可爱之处是由于家乡有值得夸耀的特产。

我的家乡有一个响水人引以为豪的特产—四鳃鲈鱼。外地客人来到响水自然要品尝一番鲈鱼做的佳肴。鲈鱼生长在海水中,在淡水中产卵。由于灌河处于入海口,水质由淡水与海水混合而成,适应它的生长习性,因此在灌河的四、五月份到处可见四鳃鲈鱼,常见的是三五斤,大的可达数十斤。鲈鱼肉质洁白肥嫩,经烹调后,肉似蒜瓣,汤汁呈乳白色,清香可口,还具有一定食补作用,能入药可治水气风痹,并有安神、化痰止咳和伤口愈合等作用。

家乡有一条长长的河,一座大大的桥,河叫通榆大运河,位于县城西边,直通北京,桥叫双园大桥,站在桥上,望不到河的尽头,只觉得河大桥也大,桥下,不时会有几只船,穿流而过。河的旁边有一片广大无边的田野。夏秋两季,放眼望去,有大片大片的玉米地,有大片大片的小麦田,有大片大片的水稻,还有大片大片的蔬菜……

家乡还有一处海中仙境—开山岛,它是盐城市唯一的山,唯一的岛,它位于“苏北黄浦江”—灌河出海口的主航道南侧,海拔36.4米,总面积13000平方米,离海岸7.5公里。登岛举目远眺,只见水天一色,海鸥翔集,白帆点点,漫步海岛山径,只听涛声阵阵,海风习习,宋代书画家米芾游海口登望海楼,看到白云从浪峰处涌起,烟雾缥缈,脱口而出《蝶恋花》“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霭霭春和一海市,翱戴三山,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来赞美眼前的美景。岛上还建有房屋一百多间,设有小型发电站、餐厅、会堂等公共设施,是海上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你们说,这样的家乡我能不爱吗?

歌颂家乡的演讲稿 篇4

我的家乡在灵宝市豫灵镇庙上村,今天我给你们说说我家乡的变化吧!

家乡的路以前是土路,坑坑洼洼,天晴有风时尘土飞扬,下雨天满是泥泞,遇上没素质的司机,车飞过去溅得人满身泥,凹凸不平的土路给人们出行带来了许多的不便,瞧!以前的土路变成了现在的水泥路,平坦极了。我们村里还安装了路灯,晚上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再也不怕黑了。

听爸爸说我们村房屋以前基本上都是土木结构,现在通过新农村建设变成了红砖水泥房,有的人还盖起了二层小楼,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以前吃水要打水井,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有的家庭还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洗澡方便多了。对啦!我们村还被做为示范村,市委书记还来我们村参观过呢!

我们村人以前吃的是粗茶淡饭,而现在鸡、鸭、鱼、肉在餐桌上也都很常见了。以前穿衣服是很朴素的,而现在大家都注重形象了,瞧!村口的老爷爷、老奶奶们正在跳舞呢,老奶奶们衣着鲜艳,真叫人眼花缭乱。

我们的家乡变化真大,我更爱我的家乡了,我的家乡明天一定会变得更好!

歌颂家乡的演讲稿 篇5

谁不说咱家乡好?在我的心里,生我养我的家乡——毕节是最美的。这里有闻名遐迩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气势磅礴,流金溢彩;素有“天然花园”之称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灿若织锦,百里飘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原明珠”——威宁草海,碧波荡漾,鹤鸣鹭飞。还有集奇山、秀水、异石为一体的大方“九洞天”,被称为“乌江第一漂”的纳雍“总溪河”等自然风光,加上赫章“可乐遗址”,毕节市“大屯土司庄园”等国家级重点文物,美不胜收,使人流连忘返。这就是一块孕育着希望,充满着激情与活力的土地——毕节。

其实,家乡也曾贫穷过。20xx年前的毕节,我们的先辈吃的是粗杂粮,穿的是破衣裳,住的是茅草房,多数人家一年没有半年粮。就在先辈们忍受着贫穷与落后之时,忽如一夜春风来,毕节大地放光采。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景-涛爷爷,为生活在这里的五百多万人民指明了生存发展的出路,提出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构想。毕节试验区从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xx年来,全区人民一直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充分发扬“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使毕节逐步走出困境,走向辉煌……

如今的毕节,历经数十载的风雨历程,从泥泞和坎坷中走来,正抖落一身的风霜,微笑着前行……江河在奔腾中书写着它的恢宏,蓝天在宁静中袒露着它的旷远,而岁月就在悄然中见证着它的历史。

如今的毕节!依旧铿锵前行!杭瑞高速、夏蓉高速、成贵高铁、“隆黄”铁路以及在建的毕节“飞雄机潮都在为毕节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时代浪潮中,乘风破浪,排礁远航。

诗人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是的,我们含泪,是因为我们对比、惊叹、感恩;我们深沉,是因为我们思虑、开拓、创新。二十余年的脱贫史、发展史告诉我们,“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将会使毕节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