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记者演讲稿

2025/10/21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记者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记者演讲稿 篇1

20xx年9月13日,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所以,当噩耗传来的时候,我是不信的。但残酷的新闻迅速出现在了各大媒体平台——重庆电视台的直升机在执行航拍任务时不幸坠毁,机上4人全部遇难!我的同事宋昊恩和蒋亚,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蒋亚和宋昊恩是重庆广电航拍事业中的黄金搭档,有人说,“他们就是为航拍而生的”。他们多年来所拍摄的《鸟瞰新重庆》,以其超低空穿行、横跨90度的拍摄画面令人惊叹折服,成为所有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心目中的经典。

每一次航拍对于宋昊恩和蒋亚来说,无疑都是一场战斗。他们必须透析重庆各种地形地貌,制定详细计划,应对各种气候。一天可能会飞行9个小时,在狭窄的机舱里,蜷缩着一动也不能动。昊恩患有高血压,但降压药有利尿作用,为减少飞机的.起降,他在航拍时从不吃药。蒋亚因为高强度的航拍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一疼就是一整夜。

20xx年9月13日中午12点多钟,昊恩给我发了一张他在飞机上拍摄的照片,说天气不理想、有点失落。我万万没有想到,那竟成了他留给我最后的聊天记录。十几分钟后,飞机失事了。有着雄鹰梦想的昊恩和蒋亚,将他们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云层之上。

最初看他们留下的最后的影像时,这画面上写着美,写着国家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而现在,我看到这画面上分明写着记者的责任和担当。而在中国,用生命践行承诺、用忠诚守护使命的记者又何止宋昊恩和蒋亚……

20多年妙手著文章、创新做公益的俞佳友,18年始终冲在新闻第一线的高思杰,历时9年写数篇内参为一起冤案平-反坚持不懈的汤计……他们之所以有如此的人生高度,是因为他们把根扎在了最厚的土壤里。

新闻界前辈穆青有句名言“勿忘人民”,因为人民在哪里,新闻就在哪里!做记者27年,我深深地知道,生在今天的中国,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无数的新闻在前面等着我们。

记者演讲稿 篇2

20xx年7月,我接到来自恩施大山深处一位孤儿的来信。虽然他成绩优异,但却因为年迈的爷爷拿不出上高中的学费而面临辍学。他常常因为没钱吃饭而饿上一天,他说他有办法,只要拼命做题就不觉得饿了。他说他很想读书,想当一名老师,但这辈子可能都无法实现。这个绝望男孩儿名叫胡军。

十几年前,我外出采访认识了一位从小被父母抛弃、没有双臂的孩子,我带她去吃麦当劳,她小声对我说,自己从来没想过可以去麦当劳,因为那是有爸爸妈妈领着的孩子才会去的地方。可能是她太不好了,不配有爸爸妈妈吧。这个自卑的女孩儿名叫江福英。

20xx年10月15日,我接到一位小姑娘的电话,“简然阿姨,我好想看书!老师正在教我们写作文,如果我也能看看作文选该有多好啊!”这个女孩儿名叫黄雅倩,是一名盲童。

21年,7000多个夜晚,我听着故事,不知不觉中也成为故事中的人物,成为影响故事发生、发展的人。

胡军,我在恩施大山深处找了他四天三夜,他的故事引发了全国听友的爱心热潮。在听众的帮助下,八年后的今天,他以优异成绩完成大学学业,走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他的第一堂课,我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倍感欣慰却泪流不止。他的故事让更多山里孩子相信,就算身处困境,也要敢于梦想!

江福英,我们从麦当劳开始结下难解的亲情。十多年间,身为孤儿的她在众多“妈妈”们不舍不弃的心灵沟通与爱的鼓舞下,成长为一名优秀运动员。20xx年,在北京残奥会上勇夺五十米蝶泳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去年,她结婚了。我作为妈妈出席婚礼并致辞。这一天,她终于相信:就算是一名孤残孩子,也值得拥有幸福!

为了黄雅倩和她的同学们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拥有阅读的权利,我们发出了倡议:“用我的声音,做你的'眼睛——为盲童录制有声读物。”5年来,已经有全省百万志愿者加盟到志愿服务中来。20xx年5月6日,30名盲童在志愿者的陪同下在上海参观了世博会,受到了贵宾礼遇。这是世博史上第一次接待盲童团队,引起全世界媒体的注目。我们让更多人关注到社会对每一个平凡生命的尊重。

21年主持夜间谈话节目,披星戴月走夜路,有人说:“你特别喜欢黑夜吧?”不,我喜欢光明。所以,当你倾听并参与到这夜幕下的故事中,你不由自主地就踏上了与听众在黑夜中携手寻找光明的路程。

20xx年,湖北广播电视台“简然·爱基金”宣告成立。作为媒体人的我们不仅倾听故事、报道故事、追踪故事,更是故事的参与者,是美丽梦想的缔造者。“不做旁观者,我是建设者!”这是湖北媒体人的庄重誓言!

故事每夜都在继续,寻找光明的路我们要携手走下去!

记者演讲稿 篇3

1944年6月,中国共产党邀请21位中外记者赴延安采访,xxx亲自担任新闻发言人,接受连珠炮式的提问。美国记者爱波斯坦赞叹说,中国的新闻之门正在打开!在这之后的70年间,从这扇门走出来的一代代新闻人在激情、担当和梦想的照耀下,脚步稳健,愈行愈远。记者,在笔下坚守道义,在前行中彰显正义的力量!我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多年,始终认为:选择了记者,就是选择了一种使命。因为记者,是社会的良心!

十四年前,我负责南昌电台温馨港湾节目的采编播工作。有一天接到一位听众的求助电话。她声泪俱下告诉我,她两个儿子患上血友病,大儿子刚刚病逝,还来不及悲痛,小儿子又因为出血不止造成左腿感染,需要截肢。现在医药费又告急,她完全陷入了绝望。放下电话,我带上采访机直奔九四医院血液科。来到病床前,看到的是一张青春却苍白的脸。二十岁的小伙儿虚弱的眼神里只剩下对生命的.渴望,蓬勃的生命就要在最好的年华凋谢,让人心疼!来到医生值班室,我了解到小伙危急的治疗状况:左腿感染坏死,必须尽快截肢。虽然血友病人手术风险极大,但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谁也不愿放弃!

随后我和孩子母亲来到他们的家,位于永外正街一处狭小拥挤的房子。桌上的咸菜剩饭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家庭的窘迫。临走时,我将随身带的四百多元钱全部塞进了孩子母亲的手里。在当晚的节目里,我播放了采访录音,讲述了这个家庭的遭遇。节目播出后引起极大反响,当晚就有的哥的姐开车把钱送到电台。当我们筹集到八千多元善款送到医院时,母亲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当时就要跪下。儿子及时手术了,整整五个小时,我一直陪着母亲守候。孩子活着被推出来,母亲又是哭又是笑。然而,三天后,孩子最终没能闯过术后危险期,走了。得而复失的母亲撕心裂肺地哭喊着:我没有儿子啦,什么都没了!望着悲痛欲绝的母亲,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无助、无能和无奈。我默默地陪着她流泪,不忍也不能打扰一个母亲失去儿子的悲痛。

故事并没有结束。之后的日子,我有空就去看望这位母亲,带她一起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正能量的影响下,孩子母亲逐渐走出了阴霾,20xx年开始她主动参加志愿活动,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xx年她成为一名遗体器官捐献者,20xx年又成为一名无偿献血者。她总是说,我已了无牵挂,也没有别的办法感恩,只有用血肉之躯去回报社会!

这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故事,在我们的报道中,生命重新有了一种姿态。尽管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力量是微薄的,但力量可以汇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无限延伸!

在我们这行,贫困出新闻,大难易成名。但切肤的伤痛岂能成为煽情的工具,悲惨的灾区怎能成为个人的秀场!我不愿在灾难中做个新闻狂欢者。曾经,我跑过监狱,看望死缓的罪犯,告知对他家人的帮助,让他安心改造。曾经,我跑过医院,抚慰产后抑郁的母亲,让她快乐起来。曾经,我跑过妇联,给遭受家暴的农妇寻求司法途径,为她捍卫尊严!

记者,用忠诚记录时代,服务人民。我们有信念,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我们有力量,充分发挥新闻工作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我们有责任,保持媒体公信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记者,是社会的良心!

记者演讲稿 篇4

从桂子山背起行囊开始人生第一站是给大型企业法人当秘书,第一年评职称时组织部门犯了难,既靠不上工程师,也靠不上经济师,大家说应该靠新闻出版,我以为我要么当老师要么当秘书,压根没想到去从事新闻行业,没想到一语成谶。我在新闻行业一干就是二十年。

从事新闻行业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忙,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星期六星期天,真正是白加黑,5+2,记忆最深的是夏天关起门仅穿裤衩写稿,冬天跺着脚赶材料,没有奢望有一台空调,半夜累了,就把办公室的凳子拼在一起躺一下,还生怕睡过了头,影响第二天上午的送稿。夏夜醒来,凳子上留下了人字形的汗迹,冬夜经常浑身发抖,要围着报社跑几圈才暖和起来。

新闻的'特点是大众传播,你写的每一篇稿子白纸黑字,无形中责任重,压力山大,一篇稿子就是自己的一次重生。有时吃饭睡觉也在想着稿子上的事,经常为一个词、一个句子给编辑部打电话。

仓促中人到中年,估计要在新闻行业干到退休,一辈子就干一件事新闻。

就这样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