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昆虫记》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名著《昆虫记》读后感(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名著《昆虫记》读后感 篇1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费了十多年时间写成的巨著《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的书,知识十分丰富,语言异常趣味,读起来异常过瘾。
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无论强大还是柔弱,都应当得到平等的尊重。昆虫,这些飞行于天地之间,自古以来就与我们生活在一齐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与我们却很少去关注过它们。因为:它们的生命是那么弱小,那么卑微,那么微不足道。读了这本书,心中深深受了感动,原先众生平等,每种生物都有自我的精彩,甚至远远超过了我们人类。昆虫们和我们一样,也在不断地说着话,唱着歌,跳着舞。在属于他们的乐园里。在城市或田野中行走时,一座被遗忘的花坛,或是一段尚未整修的河堤也许都有它们的身影。或许连草根底下也会成为它们的乐园。
你听,瑟瑟演奏的螽斯,尽兴弹琴的蟋蟀,狂热唱歌的蝉儿。你看,雪地忙忙碌碌的瓢虫,优雅翻飞的蝴蝶,身影矫健的蜻蜓,它不是都显得很欢乐吗?在这个动物王国中,一汪水洼能够养育许多蜻蜓或是影子幼虫;一滴露珠就能滋润一只小甲虫,一块石头下的缝隙就能成为一对蟋蟀供给一个安乐的家,昆虫无处不在地谱写着或艰辛或顺利的生存的故事。只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它们的笑声和窃窃私语,忽视了它们的舞蹈罢了。
这些小小的昆虫,我们难道不应当去观察、发现它们吗?只要你仔细的观察,它将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收获。
例如:夏天生活在树上的`蝉儿,你或许会对它喋喋不休的歌声厌烦。可是你明白蝉的一生吗?蝉,经过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日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厌恶它歌声中的烦燥浮夸。因为它掘土四年,此刻忽然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美丽的翅膀,能在温暖的日光中沐浴。那钹的声音能高到足以歌颂它的欢乐如此难得,而又如此短暂。
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地球不应当被人类霸占,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日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
读罢《昆虫记》,才真正感悟到生命是平等的。
名著《昆虫记》读后感 篇2
暑假里,学校像往年一样给我们布置了课外阅读的作业,《昆虫记》就是其中一本书。我一点都不开心,昆虫嘛,不就是一些脏兮兮的小虫子,这有什么好看的,可是没办法,这是必读作业,我只好硬着头皮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我被这本书里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原来我们眼中微不足道的昆虫有那么多奥秘,昆虫的世界是如此有趣和神秘。《昆虫记》是法国作家亨利·法布尔写的,他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写成了这本书,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昆虫记》是与众不同的,它是法布尔利用业余时间去仔细观察昆虫,非常详细地记录和描述了各种各样昆虫的生活习性。比如蜣螂(屎克螂)是怎样滚屎球的?食尸虫虽然以恶心的腐肉为食,但却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天牛是破坏树干的罪魁祸首,它们躺在树干中吸收养分,并以碎屑作为食物……
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黑腹舞珠照顾孩子的故事。黑腹舞珠是一种狼蛛,当小宝宝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狼蛛妈妈把这些卵放在卵袋里,需要时刻挂在身上三个多星期。在有阳光的时候,狼蛛妈妈用自己的后足支撑着卵袋,并轻轻地转动它,让它的每一面都能晒到太阳,而等到狼蛛宝宝生下来之后,狼蛛妈妈还要日夜不停地驮着自己的孩子长达七个月,狼蛛妈妈可真辛苦呀!这也不禁让我想到妈妈把我抚养长大也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小时候遇到我生病,为了让我快点好起来,妈妈也是整夜不休息地照顾我。
真没想到,昆虫的世界是如此丰富。《昆虫记》这些精彩的内容,正是因为法布尔不向困难屈服,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经过多次实验后,才能获得的宝贵成果。以后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也要向法布尔学习,仔细观察,勇于探索,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严谨、坚持不懈地向自己的理想努力。
名著《昆虫记》读后感 篇3
我是一个特别喜爱昆虫的女孩,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叫《昆虫记》。这本书的作者,一一法布尔,一个对昆虫如此痴迷的专家,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昆虫记》是法布尔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才写成的,它详细而又确切地记录了许许多多昆虫的生活习性、生存技能等等。它把我带进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昆虫世界:蜣螂忙忙碌碌地制作粪球、滚动粪球;固执的松毛虫坚持列队出行;小蜘蛛利用蛛丝飞向各个地方;萤火虫用麻醉剂对付猎物;螳螂竖起前腿,好像在祈祷和平;拥有勇气的舍腰蜂在烟囱里搭窝筑巢……
其中美丽的'萤火虫那一篇,让我印象深刻。萤火虫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肚子的顶端会发出光亮。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萤火虫竟然是一种肉食动物,它的主要食物竞是蜗牛!在吃蜗牛时,萤火虫先要给蜗牛打一针“麻醉剂”。这个工具是有两片锋利的大颚组成就像两个弯曲、锋利的“獠牙”。萤火虫用这个“獠牙”,在蜗牛身上刺五、六下,蜗牛就动不了了。当我读到这些信息时,我简直惊讶的目瞪口呆,同时,我的心里一阵惊喜,因为我又知道了一个知识。
《昆虫记》这本书,充分的满足了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让我更加亲近自然,热爱科学,让我对昆虫越来越感兴趣。我常常蹲在草丛里、花丛中……这儿是我的乐园。
记得那一次,我在迷迭香丛中,看到不知名的蜘蛛,不过我并没有大喊大叫,而是半蹲下来仔细地观察着这只蜘蛛,只见这只蜘蛛在找到合适的地方后,便开始织网了,它先抽丝并搭出一个丝架,然后又在丝架上横拉了一根细丝线,最后小蜘蛛又回到白色丝垫,它爬得很快,一边爬一边抽丝。每走一趟,它就在架子上做一条辐,不一会丝架上就有很多辐了,一张网就织好了……在无限的静谧中我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我赞叹于神秘的大自然,好奇于可爱的昆虫,更折服于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及可贵的探索精神。如果你看了这本书,你也一定会对它爱不释手。
给你推荐一本好书——《昆虫记》!
名著《昆虫记》读后感 篇4
当我再一次翻开《昆虫记》时,依旧被里面对昆虫的细腻描写所吸引。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了50多种文字,知道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昆虫记》问世之后被看做动物心理学的诞生,还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据我所知,法布尔是一位法国的昆虫学家,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他的家境贫穷,导致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的'这种精神是我所敬佩的,也是我所应该学习的。回头想想,自己的学习环境远远比法布尔的学习环境好,但是自己却没能好好的珍惜,甚至不知足。经过法布尔过年的奋斗,《昆虫记》的第一卷终于在18xx年问世。18xx年,他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这“荒石园”就是法布尔观察昆虫和做实验的地方,一呆就是xx年。我只能说我不得不佩服法布尔的这种执着与坚持。他为了昆虫竟蛰居“荒石园”长达30余年之久,也是在这里,《昆虫记》的后九卷问世。
法布尔在我的眼中,是个值得尊敬与学习的人。他的耐心与毅力是惊人的,可以花上自己一生的时间去研究昆虫并记录。这已经远远的超出只是对昆虫有兴趣并喜爱而已,有一个人愿意为了一样东西或一件事情可以奉献出自己的生命,绝对是可亲可敬的。虽然法布尔已经逝去,但是他的一生绝对有意义的。让法布尔倾尽生命所换来的《昆虫记》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法布尔也将成为大家的榜样。
他将永垂青史。
名著《昆虫记》读后感 篇5
无意中整理书架,看到了一本《昆虫记》,连自己都诧异,我努力回想是什么时候买的,毕竟已经与那东西毫无瓜葛好久了。
再一次阅读,《昆虫记》虽然没有小说的好看,没有笑话的幽默,没有童话的美好,但它很真实的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
《昆虫记》的作者是让·亨利·法布尔。他以散文式的文笔向大家讲述了许许多多的昆虫的景况,有关昆虫的进食﹑保护自己﹑养育后代等等,都做了详尽的描述。法布尔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五十余年深入到昆虫世界中,用毕生的经历对昆虫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真实﹑细微﹑详实的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和特征,用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真实而形象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非常喜欢《昆虫记》中的那些小昆虫们,它们一个个是那么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布满着灵性,让我看了之后觉得十分可爱,就连讨厌的粪金龟都让我看了觉得妙趣横生。我更佩服法布尔的毅力,因为《昆虫记》这部书共31个片段,长达二三百万字,再加上作者细细观察这些昆虫,不知道需要几个春秋才能完成这部着作,而且《昆虫记》不但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着作,更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它让我了解了为自己喜爱的东西而付出一切去追求的精神,了解了一种追随远离尘嚣世界的高雅情趣,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尊重。
作者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呢,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所以,以前老师叫我们写观察类的作文时我也总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题材。最后,我看了《昆虫记》才明白了: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瞧,即使是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如果你问我:“这本书真的有这么好看、有趣、并且生动吗?”我一定不假思索的回答你:“当然了,不信你看看。它会带你一起闯进一个奇妙、充满幻想的昆虫世界。”
法布尔让我了解昆虫世界,而昆虫则让我永远记住法布尔!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