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水》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水》有感 篇1
说来惭愧,其实原本是听哔哩哔哩的up主braska的不系舟,后又被推荐水上灯的。
这位up主在简介文案里的原书摘录,倒一下子震撼了我。
“总而言之,我不能和这个世界同流。”到底是怎样的女子,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我不由得在网上搜索起来。
本书的女主角水上灯,本名叫水滴,奈何出生时父亲便死了,母亲和整个家族认为她是一个不祥之人,便抛弃了她。水上灯怀着对整个社会的恨意,她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她最终成长为汉剧名角,但那些爱她的人因她而死,而她最终也变成了一个汉口卖茶叶蛋的老婆婆,没人会相信,她曾经是几十年前的名角水上灯。
作者方方说:这世上最柔软但也最无情的利刀便是时间。时间能将一切雄伟坚硬的东西消解和风化。时间可以埋没一切,比坟墓的厚土埋没得更深更沉。又何谈人心?脆弱的人心只需时间之手轻轻一弹,天大的誓言瞬间成为粉末,连风都不需要,便四散得无影无踪。
也许,我们也曾如水上灯一般,对某些人或事怀着满腔恨意,但若必须如水上灯这般,害得爱她的人死了,自己曾经如此璀璨的人生也变得平淡无奇,究竟还要不要去恨呢?
谁都不得而知了。
读《水》有感 篇2
今天,我们学了《水》一课,这时本学期最后一篇课文,同时也是让我感触最大的一篇课文。
作者马朝虎,用孩子的口吻,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缺水的生活。他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在雨中洗澡,他感到很痛快;第二件是取水纳凉,他感到很幸福。而且,他巧妙地运用反衬手法,用有水之乐反衬缺水之苦,让我们这些读者更能深刻地体会到水的珍贵。
是啊,水非常重要,中国也是个缺水的国家,虽然水资源有2.8亿立方米那么多,但人均水资源量在全世界排名121!这时一组让人多么震惊的数据啊!所以,我们务必要珍惜水,而且是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河水水位降低、饮用水变咸、贫困地区严重缺水等已经为我们敲起了警钟,因此,不要让全世界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
因为人类浪费水,所以世界有许多缺水的地方,让我们来听听缺水地区的一名小姑娘的心声:
“我的家乡一年下不了几场雨,家里用水很节约,一家人用一个盆里的水洗脸。吃饭从来不吃菜,因为还要洗,浪费水。自己从来没有洗过澡。要打水的话,就要借别人的马车去十几里路的一口古井里打水,水又苦又黄。上学还要自己领跑十几里路去打水,上学路上忍着不喝,怕喝光,放学回家路上会渴死。”
一个宁夏小姑娘稚嫩的声音震颤了许多人,缺水的生活竟然如此痛苦,我也感受到了人类的无助和渺小。而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反省以前浪费水的行为呢?是不是该用另一种行动,去珍惜珍贵水资源呢?
大连市中山区的袁秀云老大妈七十多岁了,每天向小区的居民宣传节水的意义和方法。有一次,她看到用一个人在用自来水叫花园,她就责问道:“你知不知道现在大连缺水多严重啊?”问得别人哑口无言呢。她还在居民大院里放了个水缸,主动把淘米水倒进缸里,其他居民看见了也纷纷效仿,这些水后来被用来浇小区的花草树木。
社会中这样的袁大妈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浪费水的人士,如果再这样持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我们更要及早行动。
水,一种平凡的东西,但它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巨大贡献,是无法评估的。珍惜身边的每一滴水吧,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这样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人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幸福。
读《水》有感 篇3
《潜水钟与蝴蝶》是一本只用左眼眨动所写出来的书。在这本书中,我看见了一位生命的勇者,在痛苦与绝望的折磨中,以他坚强的意志与创意,高唱出嘹亮澎湃的生命之歌。
作者多明尼克.鲍比原本是法国Elle杂志的总编辑,开朗健谈,他的生活原本是这么的幸福快乐。然而,幸运之神不知何时悄悄离开,在他四十四岁的年底,健壮的他突然脑干中风,全身瘫痪麻痹,成了「准植物人」。他不能言语,不能动弹,全身唯一能和外界沟通的,就只剩下左眼还能眨动而已。这对走在时尚尖端的鲍比是多么残忍而痛苦的`打击呀!然而,鲍比并没有屈服,他靠着别人指字母,指对了他就眨眼睛的方式,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写下了这本回忆录。鲍比以行动告诉世人,虽然他的身体被禁锢在潜水钟里,但他努力的舞动自己的人生,他的生命就像蝴蝶一般,能展翅飞向自由蔚蓝的天空。
《潜水钟与蝴蝶》这本小小的书,没有华丽漂亮的语词,却是以血泪一个字一个字雕刻鲍比的生命,纪录着他在绝望中,仍然勇敢的用文字唱出高亢的生命之歌。可惜的是,在这本书问世的第二天,他就力气用尽,离开了人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鲍比对生命的诠释,他曾说:“灯塔,一个勇气的象徵。它代表了无数大爱和坚韧勇气,为海上勇者打通明亮,白天雨天无所不在,永永远远矗立於那。这就是灯塔的愿望与期望。”我觉得鲍比就像灯塔,他坚韧的勇气与强韧的生命力,宛如一座矗立的巍峨灯塔,依偎在海平面,勇敢的俯看著远方,为黑暗的海洋点亮了一盏明灯。
看完鲍比的故事,我深深的相信:人,只要活着,就是有无限的潜能。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的挫折与打击,只要以恒心和毅力坚持,不向命运低头,成功是在彼岸等着我们的。阅读这本书,让我最感动的是鲍比和家人的感情,尤其是他八岁的小女儿在遥远的地方为他祈祷的画面,一直烙印在我脑海,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亲情的重要。鲍比就是因为亲情的温暖抚慰,使他孤单无助的生命开出更灿烂美丽的花朵。亲情是勇敢的力量,家是最温柔的港湾。幸福的我,一路上都有家人的呵护照料、关怀陪伴,我想,我应该要更懂得珍惜,珍惜我身边的一切幸福,更用心的为我的生命讴歌。
生命的勇者其实在每个角落,努力的奋斗著,为自己留下最伟大的「生命之歌」。《潜水钟与蝴蝶》不只是一本书,更是一本以肢体奉献一生的伟大纪录,是用生命的乐章谱写生命真谛的生命之歌。
读《水》有感 篇4
张旖天,一个普通的名字。再集中注意力瞧上一阵,又有一股淡淡的味道。我揪着好奇心点开她的文章——《永隔一江水》。
她的文笔含蓄简练、清新流畅。她心头的一抹淡淡的忧伤透过笔尖,在这一文字里得到尽致的演绎。这一文字,如一首诗,铿锵的韵律吟诵着古典之美;如一幅画,优雅的笔触渲染着秀逸之感。
她的父亲可以说是很宠她、爱她的,即使离她很远:最初是海南,后来是重庆,又或是再后来的云南、贵州;却事事为她办好:买CD、买衣服……又即便衣服不是那么和身:“我慢慢把它拿起来,塞到衣柜的底层,弯腰的时候,那时候尚且懵懂的我,第一次想起父亲,感到酸楚难当。”
她的父亲其实也是很苦的。他有父母、有妻子、有孩子,是个聪明、骄傲的男人,可打拼这么多年,却依旧连养家能力也没有。他不放弃,一站站奔波,绝不因为鼻子碰灰而停下脚步,也不因为模糊的未来而害怕。他是一个坚持奋斗、有责任心的男人,当然也是一个悲伤的男人。他痛苦,怕自己的女儿也会走上他的道路,怕她付出惨烈。余光中,他的烟头在夏夜的凉风里一明一灭。他说,她是他活下去的希望。是呀!都说孩子是父母的灵魂,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的精神支柱。
文章中,有两句话贯穿全文。开头,她写道:“爸爸、爸爸,永隔一江水。”结尾,她写道:“无论生活与希望如何相违背,而我们却从未永隔一江水。”
其实,谁又知这江水是深是浅?也许是深的,因为她与她父亲的距离遥远,有着地理上的距离——这是半个中国的距离。也许是浅的,无论生活与希望如何相违背,但他们的心与心是连在一起的,像藕断了可丝还连在一起;心在一起,感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变淡、距离不会因为空间的转移而变远。
周云蓬继续唱着:“我的生活与希望,总是相违背。你我是和两岸,永隔一江水。”
——后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