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快乐的小公主》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快乐的小公主》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快乐的小公主》教案 篇1
【活动来源】
大班幼儿不但喜欢倾听故事,而且对各类故事内容的理解也有很大的进步,有了强烈表演故事的愿望。在表演区,他们喜欢将自己装扮成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故事。
随着主题活动“开心大王”的开展,我们在表演区投放了有关故事《快乐小公主》的材料,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行表演,从而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及运用能力,丰富表演游戏的知识。
【层次目标】
层次目标一:乐于参加快乐小公主的表演活动。
层次目标二:能通过商议与同伴分配表演角色。
层次目标三:能根据扮演的角色进行大胆的表达、表演、表述。
【游戏准备】
前期经验:对故事内容较为熟练,对故事中角色的对话能较为熟练的复述。
材料投放:小公主的头饰、服装,小动物的头饰。
情境创设:布置形象逼真的故事场景。
【操作目标】
1、能利用提供的道具材料,对扮演的故事角色进行自我装扮。
2、通过表情、肢体语言辅助表演小公主的特征。
3、能在同伴或老师的提醒下,将故事中的角色对话说完整。
【观察重点】
1、重点观察扮演小公主的幼儿是否能通过表情、肢体语言辅助表演小公主的特征。
2、是否有抢说或者忘记说的情况。
3、能否在教师和同伴的提示下将故事中角色的对话说完整。
【指导建议】
1、鼓励幼儿自己协商分配角色。
2、能对自己表演的故事角色进行自我装扮,如:带上相应的头饰、服装,等等。对自己表演的角色及所要叙述的对话做到语言、动作适宜。
3、幼儿自主游戏。在表演的过程中,当幼儿抢先说或衔接不上时,同伴或教师给予肢体语言的提示。
【材料投放】
【玩法示范】
【分析及整改措施】
活动前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的内容,包括故事中有谁?你觉得它应该怎样装扮自己更好?游戏前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理由哪几个角色?带领幼儿分析、模仿不同角色的声音特点及肢体动作。
游戏过程中幼儿对各类道具的使用不够恰当、合理,道具使用完后不能及时的整理好,需要老师的再三提醒。
【幼儿讲述】
杨博羽:我和蔡佳萱在娃娃家表演小公主时,感到非常的快乐和幸福。我们都把自己打扮得非常漂亮,还可以跳舞、吃东西。
蔡佳萱:我和好朋友在表演小公主的时候,我学会了很多有关小公主的知识,感到非常的满足。
【幼儿活动实录】
在今天的区域活动开始前,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近期每个区域的最新工作。当说到娃娃家最新工作是“快乐小公主”的表演时,杨博羽和蔡佳萱两名小朋友就非常兴奋地开始小声讨论。(活动前教师对每个区域近期最新工作的介绍,成功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开始了,杨博羽和蔡佳萱,两位小朋友一起来到了娃娃家。杨博羽小朋友先将找到了两个公主的头饰,她自己戴在了头上一个,然后分给了好朋友一个。
“蔡佳萱我们快来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没美不美?”(能适宜地选择道具对自己选择的角色进行装扮。)
“我们既然都是快乐的小公主了,应该再找些东西来进行表演。”蔡佳萱说道。于是她们又找到了雪花和手绢,分别拿在手中开始了舞蹈。两人的表演非常投入。(能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适宜的肢体动作的表演。)
“两位小公主不但要快乐的`舞蹈,也要说一说自己快乐的心情及自己遇到了哪些快乐的事情。”(教师进行了适宜性的语言指导。)
接下来她们进行了对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大约5分钟后,杨博羽说:“公主都跳舞跳得口渴了,该去买饮料了。”说着两人一起来到了餐饮区,刚才使用的道具扔在地上不管了。(幼儿没有良好的操作习惯,不能将自己使用的道具材料及时整理。)
【分析与指导】
◆幼儿方面
在表演活动中幼儿能对自己扮演的故事角色进行自我装扮,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说出故事中的角色对话,说明她们对故事内容的掌握还是比较好的,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
活动结束后分享环节,幼儿都能对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大胆的叙述,很好地说出了自己的体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教师运用的教育策略
游戏前,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有哪几个角色?带领幼儿分析、模仿不同角色的声音特点及肢体动作。
在分享与交流时,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话题,如:谁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帮助幼儿从中感知自己和他人表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
在幼儿表演的过程中,当幼儿抢先说或衔接不上时,给予肢体语言的提示。
【价值分析】
幼儿在表演游戏的过程中,能更熟练地操作道具,学会通过自身的声音特点和声音控制以及肢体语言变现故事角色;当出现抢先说或者忘记说的情况时,能够在别人的提醒下坚持表演,体验了分享、合作、交往、沟通的社会情感。
大班《快乐的小公主》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给予也是一种快乐。
2、了解让自己快乐的方法,生活中保持快乐的心情。
活动准备:
磁带、课件(娃娃表情图、故事图片)、幼儿自己开心的照片。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给予也是一种快乐。
活动难点:了解让自己快乐的方法,生活中保持快乐的心情。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做律动《快乐天使》,引入快乐情景。
2、出示“表情图”。
提问:小朋友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不开心?不开心好不好?为什么?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小结: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经常不开心对身体不好,所以我们要让自己快乐起来。
3、放课件,逐一出示图片:通过幼儿观察、提问和讲述。师幼一起建构故事。
(1)、这是谁?住在什么地方??她的表情怎样?为什么不快乐?谁会愿意做她朋友呢?
(2)、小老鼠会对小公主说什么呢?会带小公主去哪呢?
(3)、小公主看到这么多小老鼠会怎样?她会说些什么呢?小老鼠会怎么说呢?
(4)小公主真开心,她怎样做的呢?她把自己的好东西送给了别人,自己感到怎么样?为什么?
(5)、小老鼠又怎样做的呢?他们在一起玩的真开心。
4、听录音,幼儿完整的听一遍故事
小公主住在哪里?她为什么不快乐?小公主后来快乐了吗?她是怎样找到快乐的呢?
5、引导幼儿讨论:假如你有不开心的时候,用什么方法使自己快乐呢?
师幼一起讨论寻找快乐的'方法,重点:给予、帮助、分享、使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快乐。
6、欣赏自己开心的照片,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经验,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心,相互模仿同伴开心的样子,
小结:我们有很多方法使自己快乐,快乐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生活中要保持快乐的心情呦。
大班《快乐的小公主》教案 篇3
大班《快乐的小公主》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快乐的小公主》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快乐的小公主》教案 篇4
设计背景
大班幼儿已有较好的交往能力,也有与人交往欲望。然而好朋友之间也经常会有不愉快的时候,不懂得好朋友怎样才是快乐的。因此,学习本课,让幼儿体验朋友的快乐,知道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对他们与人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品格的完善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小公子由不快乐到快乐的心理转变过程,感受小松鼠的可爱、有趣、快乐和富有爱心的性格特征。
2、展开对故事情节的想象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懂得真正的快乐在好朋友的关怀中,在好朋友的微笑中。
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真正的快乐在于好朋友的关怀和微笑。
难点:理解故事的内容,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围绕“什么时候你最快乐”进行谈话,引出课题。
2、利用课件讲故事,采用关键中断法,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提问:
(1)小公主为什么不快乐?你能想办法让小公主快乐吗?
(2)小公主送给小松鼠金手镯,它们会把它当成什么?会怎么玩?
(3)小松鼠是怎样玩呼啦圈的?小老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看到小松鼠那么高兴,小公主的心情会怎样?
3、讲述完故事,引导幼儿讨论。
(1)宫殿和七彩房子,小公主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小公主为什么把贵重的金手镯送给小松鼠?她是怎样的一位小公主?
(3)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4、引导幼儿说说怎么样才能让好朋友更加快乐?
教学反思
本课以动人的情绪感染幼儿,孩子们沉浸在故事中,为小公主的境遇而悲伤,为小公主拥有朋友、拥有快乐而高兴。情感的共鸣与交流贯穿于整个活动中,使孩子们在动脑想办法的过程中,也深深理解了有了朋友才有快乐,好朋友在一起应该这样做才能快乐的道理,只是在表述时,仍有表达不完整的幼儿,需要加强练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