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西游记》读后感 篇1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的三个徒弟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里面我最敬佩的是孙悟空和唐僧。先来说说唐僧吧!他心地善良,在他的`眼里,全世界的人都是好人,他区分不出人、妖,有时简直到了顽固的地步。正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人们都认为吃了唐僧肉会长生不老,妖怪就想方设法,想把唐僧抓起。害得唐僧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重重磨难,这时就得靠他的大徒弟——孙悟空了。
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五百年前大闹天宫,天庭派十万天兵天将还是对付不了它。它聪明机智、神通广大、火眼金睛、除妖降魔……一看就知道是人是妖。三打白骨精时,白骨精第一次变成了姑娘,被他认了出来,第二次变成一个老太婆,又被他认了出,第三次变成老太公,孙悟空一棒打死了它。最后,白骨精化成了一堆白骨。别看它这么厉害,其实它也有搞笑的一面哦!大战红孩儿时,它被火烧着了,衣服上,裤子上都变黑了,它吓得哇哇直叫。 猪八戒可是个大胖子。一对能扇风的猪耳朵,一张丑,陋而又滑稽的脸,还有一个西瓜肚,天天扛着钉耙,老想着美食,可真是个吃货!沙和尚挂着一串黑佛珠,满面都是胡须,每天扛着担,挑着,就数他最勤劳!
《西游记》读后感 篇2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着日出送走晚霞……”这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部流传千古的绝世佳作,早已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每个人都能说出几个故事来,可见这部作品的魅力。
《西游记》主要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的故事;第二部分写的是唐僧的`身世、由来;第三部分写的是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取得真经返长安,论功行赏的故事。故事中,字句精妙绝伦,美妙到极致,深受人们的喜爱。
经过我一遍又一遍的品读,我的感受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当看见悟空漂洋过海,学习法术时,我明白只有经历苦难才能成功;当悟空被压五行山时,我明白了贫苦人民的困难;当读到大圣三打白骨精,却被人误会时,我感到悲伤……
读完此书后,我思绪万千,这部书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道理,激励我们一个个奋发图强,我会让更多的人来品读这本名著。
《西游记》读后感 篇3
我在寒假里看了许许多多的书,但我最喜欢看的书是《西游记》。
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唐僧无数次错怪悟空,说他不该杀生,唐僧还老念紧箍咒惩罚悟空,但悟空依然在唐僧遇难或者受苦的时候去帮助他,即使唐僧老爱批评他,但他不被那些打击影响到,所以我觉得孙悟空很坚强。
唐僧见到有人遇到困难,就会尽全力去帮助他,不管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所以我觉得唐僧很善良。
猪八戒不太喜欢干活,一见要干活就头疼,或者就找理由不干,猪八戒还特别喜欢长得亭亭玉立的女人。有好多漂亮的女人都想跟唐僧结婚,唐僧不愿意,而猪八戒刚好相反,他还认为那是一件喜事儿呢!我觉得猪八戒淳朴可爱。
沙和尚爱干活,孙悟空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行李一般都是沙和尚拿着的,所以我觉得沙和尚很勤劳。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观音菩萨帮了他们很多的忙,比如说:帮助孙悟空重新回到唐僧那里,还帮孙悟空降妖除魔。
在师徒四人取真经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难,我觉得他们很坚强,这样才能取到真经,九九归真。
《西游记》读后感 篇4
我喜欢看书,尤其爱看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它是四大名著只有之一,讲的是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唐僧师徒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能取得真经他的几个徒弟功不可没,最大功臣我觉得应该是人称“齐天大圣”的孙悟空了,我也最喜欢他。孙悟空神通广大,有能辨识妖怪的`火眼金睛,还有七十二变的本领。每次唐僧落入妖怪的手里,他都能把唐僧平平安安地救出来。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三打白骨精那段,狡猾的白骨精先后变成了一家三口来迷惑唐僧,还好孙悟空及时赶到把妖怪给赶跑了,可是这个糊涂的唐僧中了白骨精的离间计,不分青红皂白就用紧箍咒把孙悟空给赶走了,然后自己也被抓了,最后还是孙悟空不计前嫌地把唐僧给救了出来。唐僧的二徒弟是猪八戒,他肥头大耳,挺着个大肚皮,背着个九齿钉耙,成天叫着称自己是“天蓬元帅”,是个好吃懒做的家伙,不过还挺可爱的。唐僧的三徒弟沙僧是个憨厚老实的人,挑着个担子从来都没喊过累。作者把每个人物都描写得活灵活现。
师徒四人都有他们的长处、短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要学习他们的长处,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