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大胆向同伴介绍父母的工作。
2.萌发热爱、和尊敬父母及劳动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父母的工作,知道自己爸爸妈妈都在哪里上班,都做些什么工作。
材料准备: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录像片断。
活动过程:
1.出示父母工作时的照片,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前几天,小朋友了解爸爸妈妈工作情况,有的小朋友还参观了爸爸妈妈工作的单位。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2.提出小组学习、交流的要求。
交流讨论: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3.小组交流活动:幼儿分组围绕话题开展交流活动,组长记录幼儿的'发言。
4.让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5.幼儿讨论,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是件辛苦而又快乐的事。
6.讨论: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想爸爸妈妈及其他劳动者表达我们感谢的心情?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于汽车的结构、种类有简单的了解。
2、学习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行为。
3、知道这些多功能的车与人们之间的密不可分的生活关系。
4、简单了解紧急电话的用途
5、激发幼儿表述的愿望,能大胆的正确的表述自己的见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幼儿可以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各类汽车,并且了解每种车的特殊功能和用途,(如消防车是用于灭火的,邮政车,是用于运送信件的),认真比较各种特殊车之间的外型与功能的不同(如消防车是红红的,有梯子,而救护车却是白色的,等)
说明:由于幼儿生活经验贫乏,有些车型的特点不是很明确,有的时候也很难分辩出各种车的真正用途,以致于在生活中感到好奇和困惑。因此,应对各种车的外形和结构有所感知!
难点:幼儿可以用完整,明了的语言,说出各种车的特殊用途,并能说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要用什么样的车!(如。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到消防车等)
说明:幼儿年幼无知,语言不流畅,只有时常纠正,改变幼儿的说话说“后半句”的习惯,才会真正的让幼儿说出完整,明了的句子,积极的讲解才会引起幼儿的重视并能主动地响应,真正地“导之以行”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用完整话语的引入才会真正的使幼儿用恰当的词语说出心里所想,所感。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各种车型的图片》
2、提供若干场景的图片如:“受伤现场”和“路边花草枯萎”。
3、收集各种车辆的模型,及玩具
4、各种车辆的卡片
5、紧急电话的图片及红绿灯的图片
6、各种特殊功能车的声音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及车模型
认识这些特殊功能的车辆;如:洒水车、消防车,救护车、垃圾车、吊车等,老师在把车模型拿出来与幼儿分享,老师进行提问,让孩子们说一说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车,并且说出这辆车的用途
2。猜谜语
教师和小朋友们玩“猜谜”的游戏。
教师用语言引入:“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能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现在老师要换个方式考考你们,那就是我们来玩一个猜谜的.游戏好不好?那规则就是,请你听清楚老师出的题目,然后回答这是什么车?明白了吗?那好,现在请听题咯。”
——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洒水车)
——大嘴车,大嘴车,边吃垃圾边开车。请问这是什么车?(垃圾车)
——盖楼房时运重物,长长手臂真神气。(吊车)
——失火,救人都要它来帮忙。(消防车)
——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警车)
——可以救人的车子。(救护车、警车、消防车。)
——信件信件用啥运。(邮政车)
——警察拿枪保护它,银行门口经常停。(运钞车)
3。交流
让幼儿说一说你还看见过哪种车?谈一谈车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倾听,适当的介入幼儿谈话,引导幼儿说出完整的语言(如:我见过公交车,公交车是给人带来方便的交通工具)
4。观察比较
——出示消防车、警车、救护车图片
让幼儿观察这些车的构造,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样的?
小结:这些车都有圆圆的车轮。消防车和警车的叫声不一样,消防车是红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专门用来救火的。
警车上白色的,专门用来抓坏人的。救护车上有红十字。
观察这些车的车轮,有些车的车轮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车子有两个,四个车轮或六个车轮等。
提示幼儿:中班幼儿仍然保留着直觉行为性思维的特点,对自己行为的计划性、预见性较差。因此,生活中的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据此对幼儿进行自我安全保护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拿出安全知识图片让他们在看看、讲讲、议议中初步懂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了解哪些是危险动作,怎样做才是安全行为,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地自我保护的方法,逐步建立起新的安全文明的行为方式。
活动延伸
1、听各种车的声音
让幼儿仔细听,辨别出几种不同的汽车(有消防车、救护车、警车和卡车等)
说明:经常听一些声音,会让孩子们的注意力有所提高,激发孩子们爱探索的精神
2、紧急电话及红路灯
教师用话语引入:有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他们是很有用的,你们知道吗?
幼儿自由回答
出示110120119的图片让幼儿说说,这些电话都是什么电话?在什么情况下拨打?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纠正引导
出示红绿灯图片让幼儿说说在过马路的时候遇到红灯时怎么办,绿灯怎么办,黄灯怎么办?
学习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
说明:教给这些紧急电话和交通安全知识,是让幼儿们可以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常识
活动结束
听音乐,小朋友们自由模仿开汽车的动作。
教师:小司机们,我们出发吧!
活动反思:
汽车产生浓厚兴趣和特殊的感情,汽车能发声,能行驶,能将人或物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幼儿每天都能看见各种不同的汽车。他们爱观察车辆,特别是中班的幼儿已能辨认出一些常见的汽车,而且喜欢把各种汽车玩具拆拆再装装。于是,我就设计了这节“关于特殊功能车”的教学活动。活动流程:通过图片,认知车的外形及名称——通过谜语,了解特殊车的功能——通过交流,使幼儿可以用完整简单的语言说出车的特殊功能——通过观察比较感知各种车的外型不同——通过互动游戏,巩固加深了幼儿对各种车特殊功能的理解。
老师在黑板上出示各种场景的图片,幼儿手中哪着各种车的卡片,让幼儿想一想,(如,有人受伤了需要什么样的车,发生火灾了,需要用到什么样的车)让幼儿到前面来自己粘贴,这样互动游戏可以提高自我参与学习的乐趣,并能巩固加深幼儿对特殊功能的车理解。
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学习、复习、巩固对各种车辆的了解。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各种汽车的名称和用途,增强了幼儿的社会性常识,揭开了幼儿的在生活对各种车的好奇与困惑!顺利完成了活动目标。活动中有三名幼儿参与不积极,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多观察、留意,因而在活动中感觉有些跟不上,需要在今后多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各种豆子技能目标 尝试简单的排序,在操作中学会保护自己。
2、情感目标:在跳跳、做做、玩玩中体验春天的快乐氛围,喜欢春天的美好。
活动重点:
认识各种豆子。
活动难点:
将蚕豆和豌豆如何有序排列。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细铅丝、每组一份蚕豆和豌豆、春姑娘的花环、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 跳"春"的律动。
师:"我是春妈妈,愿意和我跳个舞吗?"
师: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春天来了?(小花、蝴蝶、柳树等)师:我们和春妈妈一起来跳个舞。
2、做"春"的礼物。
(1)剥一剥。
①提出操作要求:把豆宝宝放在红色篓子里,剥下的豆荚放在蓝色篓子里。
②幼儿操作开始剥豆子。
(2)比一比。
指导幼儿认识蚕豆和豌豆,教师小结 :蚕豆长的大,豌豆长的小;蚕豆是扁扁的,豌豆是圆圆的。
(3)排一排。
师:"看,老师把豆宝宝变成什么了"?"仔细观察项链上的`豆宝宝是怎么排队的"?
教师示范做项链,师:"先拿一个蚕豆宝宝穿进去,再拿一个豌豆宝宝穿进去,要小心点,最后把铁丝两头连接起来。一条豆宝宝做的项链就做好了。
启发幼儿思考,"豆宝宝还可以怎么排队呢?"
(4)做一做。
①幼儿动手操作,把豆宝宝穿在铅丝上,教师提醒幼儿使用铅丝时要注意安全。
②先做好的幼儿和教师讲讲豆宝宝是怎么排队的,教师帮忙把铅丝两头连起来。
活动延伸:
秀"春"的礼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用相机给幼儿留念。(放各种节奏的音乐,让幼儿跟着节奏走场展示自己的作品 。)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手段了解碧螺春茶的特点和采制过程,体会茶农的辛苦。
2.知道碧螺春是中国的一大名茶,激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1.活动室布置成碧螺春茶坊、背景音乐《渔舟唱晚》。
2. 已沏好的碧螺春茶人手一杯、盛有碧螺春茶的盘。
3. 碧螺春PPT。
4. 自编儿歌《东山碧螺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活动,激起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到了碧螺春茶坊。瞧!我们的桌子上已经泡好了一杯杯碧螺春茶,我们一起来品尝?
幼喝茶,教师巡视,个别提问。
2.师摇摇铃鼓提问:什么味道呀?
幼a:苦。 师:嗯。
幼b:苦。 师:你也是苦的。谁尝出来不同的味道。
幼c:甜甜的,还有点香。
师:你尝一尝是甜甜的,闻一闻是香香的!嗯!真香,你们闻一闻,香吧。
3.师小结:其实,小朋友说的都对,碧螺春刚一入口确实有点苦,但是慢慢品一品,就会感觉苦中带点甜,闻一闻,还有一股清香味道。我们再来细细的品味这苦中带甜的碧螺春吧。
幼再次品茶。
二. 了解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感知茶农的辛苦。
(一)了解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
1.师手托碧螺春茶盆:瞧!这就是我们东山的碧螺春茶叶,你知道它是怎样制成的吗?
(1)幼a:先要把茶叶采下来。 师:那你去采过茶叶吗?你是怎么采的呢?幼:脖子里挂个勾篮,一只手拿树枝,另一只手采茶叶。追问:要采茶的什么(嫩芽)。师出示嫩芽图。那你一个上午采了多少嫩芽呢?
(2)除了把嫩芽采下来还要做些什么呢?
幼b:还要拣呢。 师:那你拣过茶叶吗?你是怎么拣的呢?师:拣成一个芽一个叶,我们东山人喜欢叫它一旗一枪。出示图片(一旗一枪)。
(3)茶叶拣好了,接下来要什么了呢?
幼c:最后还要炒制。你看见过茶农炒制茶叶吗?炒制茶叶也有很多讲究的。都有哪些步骤呢?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步(杀青,东山话叫扑青),第二步是粘揉(),第三步是搓团,最后一步是干燥。
(4)谁能把碧螺春的采制过程完整的说一说的?
幼儿:先,接着,最后炒制,炒制的时候也有很多讲究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2.师小结:小朋友看一看,采制碧螺春有几个步骤,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可真不简单呀,有那么多步骤,那么繁琐,茶农们真不简单,碧螺春茶真是来之不易呀。
(二)结合茶农采制碧螺春的过程,体验茶农的辛苦。
1.老师这里拍了一些茶农采制碧螺春茶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结合图片介绍茶农一天的劳作:清晨天刚蒙蒙亮,茶农们便上山采茶了,他们的脖子上挂着沟篮腾出两只手不停地采摘嫩芽,采的腰酸背痛,累的衣服都汗湿了。中午该下山吃饭了,可是为了多采一些,茶农们便匆匆吃些早上家里带来的饭菜或者面包之类的东西,继续采,傍晚下山,又要拣茶叶,拣得眼睛都酸了,晚上匆匆忙忙的吃好晚饭,就开始炒茶,锅子真烫,茶农只穿一件单衣,都热得一身大汗,手上都烫的起了泡,辛辛苦苦一天也就只炒制这么一点碧螺春茶叶。
(1)提问:你看了这些图片,听了这段茶农的劳动情况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感受)?
幼a:茶农很辛苦。 师:哦!你是这么想的。
幼b:茶农很辛苦。 师:哦!你们的'想法是一样的。
幼c:茶农很可怜等。
(2)追问:孩子们,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茶农很辛苦呢?
幼a:天刚亮就上山采茶叶了。 师:哦!茶农老早就上山采茶了,那是你还在睡觉呢!
幼b:采茶叶很累,勾篮把脖子都挂酸了。 师:是呀!采茶时鼻子肩膀好酸,茶农们的颈椎病肩周炎都复发了。
幼c:炒茶时锅子很烫。 师:是呀,他们只穿一件棉毛衫,我们却还穿着棉袄。
幼d:手上黑乎乎的。 师:是呀黑黑的手上都烫出了泡,真让人心疼。
幼e:老奶奶都在拣茶。 师:本来年纪大的人都不干活了,可是这些老奶奶拣茶拣得眼睛都酸了,好辛苦。
幼f:他们还把饭带到山上去吃。 师:恩,我们都在学校、家里吃热呼呼的饭菜,茶农们为了多采一些茶叶,就在茶山上吃冷饭或干粮。
幼g:总说。
师:是呀!茶农们真是太辛苦了,他们这么辛苦为了什么呀?
幼:为了赚钱,师:茶叶多少钱一斤?为什么会那么贵?幼好喝,提神醒脑。
(3)小结:是啊!茶农们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天,累的腰酸背痛,手上都烫出了泡,只制出了这么一点点碧螺春茶,碧螺春茶真是来之不易呀,他还提神醒脑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可不能浪费了,再来细细的品一品这来之不易的碧螺春茶吧。
三、拓展认识、激发感情。
1.茶农们辛辛苦苦采制的碧螺春茶清香、甘甜,提神醒脑,真不愧有“下杀人香”的美称,成为中国名茶之一。那你在电视里看见过家乡的碧螺春吗?
幼a:吴侬碧螺春世博会指定用茶。
师:是呀!碧螺春真不愧是中国名茶之一,在这么重要的世博会上,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喝到咱们东山的碧螺春,作为东山人感到(高兴、自豪、开心)。
幼b:
师:哇!我们东山最好的茶叶碧螺春都上电视啦!
四.自编儿歌、感情深华
1.作为一名东山人,我为家乡有这么好的碧螺春茶感到骄傲、自豪,忍不住要用东山话来夸一夸碧螺春。
2.带领孩子们向科任老师夸一夸。
附儿歌: 东山碧螺春
东山碧螺春,真正好!
看一看,卷得来!
闻一闻,香的来!
喝一口,甜的了!
全是农民伯伯做出来,
采里辛苦,吃里甜,
啊!
真是“吓煞人香”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