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岗位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会计岗位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会计岗位心得体会 篇1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务必亲自实践。所以在大学生完成全部课程之后,学校会安排实习。对于我们会计专业的学生,平时只看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实习对我们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系统的掌握了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编制报表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透过这次的实习,我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并有了以下的深刻体会。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最重要的
透过实习过程我发现,单单是掌握理论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够的,从刚进大学开始我们就在学习会计理论,能够说是十分熟悉了,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很吃力,感觉自我好像从来没学过会计知识,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实践对工作的重要性。
二、工作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会计工作本来就很繁琐,实习过程中我更是深有体会。在开始实习的.时候,整天对着枯燥无味的账目和一大堆密密麻麻的数字,让我很头痛,以致于简单的填写凭证、记账都会错漏百出,试算不平。出错越多,越是心浮气躁,越是心浮气躁,出错就越多,构成恶性循环。到之后,指导会计师找我谈话,悉心的教导我,加上我自我的努力,我最后能够独立耐心的完成任务了,因此,我体会到,在会计行业切忌粗心大意,心浮气躁,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
三、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在大学的时候,我总觉得我的理论知识已经很扎实了。主观的认为所有工作都大同小异,只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就都能应付。但是在会计实习过程中,我才发现自我真的是井底之蛙。平时所学的根本不够用,细节方面更是错漏百出,例如:书写的技能,如金额的大小写、日期书写的规范性等等。还有就是根据相关的实习数据资料,在填写原始凭证、记账、编制各种账表时屡屡受阻。想想原因,多半是因为平时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经不起实践的考验啊。这也是我实习过程中得到的一个教训,所以扎实的理论是前提。
以上就是我这次会计实习的心得与体会,这次实习丰富了我的阅历,让我能全面的了解这个社会。我相信,只要努力奋斗,我的未来必须会很完美。
会计岗位心得体会 篇2
一、对会计学的认识
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则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基础会计中对知识的介绍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对会计核算流程的介绍更是有先后顺序的,而不像中级财务会计那样是独立成体系的。正是这样,所以刚开始学习时要按照章节的先后顺序由前向后逐渐学习,最好不要打乱顺序,从而人为增加学习难度。
还记得在刚开始学习时,总是抱怨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专业术语要去记,当时就想着把学习重点放在后面几章,前面的那些理论性的东西有时间翻翻就可以了。庆幸自己当时只是想想而已,通过学习前面那些理论知识,我对会计的定义由“死板”变成了“灵活”。看后才知道,会计的学习中,活学活用才是实质。而所谓活学活用,是指课程内容不要理解过死,如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账户分类等。具体说如我们做一笔会计分录,并不是说一成不变,而是要定期调整账户的记录,使账户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而在调整时,要用权责发生制等。
二、对会计学习的感触
1、要细心
说到会计学习,这绝对是一项不容马虎的过程。不能抱着只背背定义就可以了。要想学好这门课,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严密的分析。尤其是在向我们介绍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核算和财务成果的核算、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中涉及到的各个账户的.适用范围是决不能只理解表面的意思,而要结合前面的知识来准确地认识每一个细节。
2、要注重细节
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以上一次老师给我们的一个小小的平时测试测试为例。如:月末结转已销甲产品的生产成本,此时,借方为主营业务成本,贷方应为库存商品—甲产品。我学的时候这一部分就有点马虎,之后随着其他的事情一多,我慢慢就把要多练习类似的题疏忽了。考试时抱着一种侥幸的心里,结果感觉自己被本年利润账户和利润分配账户弄的团团转。全是自己当时不深入理解所致。
3、要深入了解
对于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账簿组织、账表结构以及有关数字的来龙去脉,都要细致的了解和掌握,不能嫌琐碎,不能烦躁,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学。例如,我们在确定所发生的费用是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时,一定要弄清是厂部发生的还是车间发生的。再如,累计折旧账户是固定资产的被抵调整账户,记账时应做减法,即与资产类账户的记账规则相反等等。
4、要注意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除了课本之外,还要多看其他相关的书籍,多思考,拓宽自己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面,了解会计分录中的业务内容和流程。记住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注意会计科目分类:资产类、成本类以及损益类中的损类账户中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以及损益类账户的异类账户中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报表方面和试算平衡方面注意平衡算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此外,还要学好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房产税等常用税种的相关规定和常识。
5、要勇敢坚持
学习会计时有时我会觉得很枯燥,没有了以前做完一道题后成就感,记不完的定义,还得挖掘其中的内涵。特别在复习备考阶段时,许多人都很茫然,但坚持下来就是成功,没有哪门课是坐享其成就能出色的。
6、要对老师有一个充分的信任
就我而言,我觉得会计学原理老师的课讲得通俗易懂,举例也很形象,总能使人轻易地进入课堂学习的那种氛围,感觉那才是真正学习时的一种状态。此外,老师总是鼓励大家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即时答错也不影响平时成绩,只要是自主发言。这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大家的自信心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了整整一学期的会计学原理后,我的感觉用受益匪浅这个词来概括是毫不扩张的。特别是对于我以后的学习来说,我心里也有了“数”。对于会计这个专业来说,总有人持怀疑的态度,毕竟现在学习会计学专业的人那么多,,自己怎么可能成为招聘会上的宠儿?何况自己所处的学校既不是211也不是985,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虽然这个专业目前学习的人很多,但精通的人却不多的事实。所谓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现在的我应该珍惜在校的学习机会,趁着自己年轻,打好基础,为以后找工作加大自己成功的筹码。
会计岗位心得体会 篇3
转眼间来公司已经将近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中,在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尽职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也顺利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同时,自身在各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不仅学到了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还学到了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这是比任何东西都宝贵的人生财富,并将受益终生,在此,向公司的领导和同事表示感谢!
作为公司工程的造价人员,在此期间,我充分的认识到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工作的差距,也使自己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现根据项目的进展对自己的主要工作做一下回顾和总结:
1、工作情况:在这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中,我主要完成了中成-九都名郡人防地下室、1#楼、6#楼的钢筋图形输入及对人防地下室的初步成本估算,在工作当中,对软件使用也有新的发现和技巧,特别是在建设方的角度如何使钢筋、砼工程量的计算最小化同时和施工现场对比如何使计算结果更加的合理化;比如:箍筋根数的计算,软件默认的是向上整取1,而根据我们现场观察,实际中应该是向下整取,这样同一根梁最多就可能差两个箍筋,对于整栋楼甚至整个项目,最后钢筋工程量的差别也是巨大的。
2、对于工作新的认识:由于工程成本控制设计到项目的许多环节和专业,如:前期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管理、合同管理等,每个环节都要求相应人员去高质量地完成相关工作,对于预算工作,我觉得态度决定一切,对于工作如果没有一个好态度,一切也就无从谈起,只有以认真的态度、以主人翁的精神去对待自己的工作,才会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3、工作中存在不足:由于自身工作时间的局限性,对于有些细节方面处理地不是太准确,因为预算工作有一部分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不过我相信经验上的不足可以通过勤奋来弥补。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尽职尽责,争取做一个优秀的公司员工,为公司的发展也为自己价值的实现去努力!
会计岗位心得体会 篇4
这学期会计模拟实训的操作课程已接近尾声了。经过这次实训使我提高自身的手工操作能力及巩固我们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使我们对会计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本次企业会计模拟实训流程分为十个步骤:第一,建立账本;第二,识别、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第三,填制记账凭证;第四,填制科目汇总表;第五,登记会计账簿;第六,进行产品成本计算;第七,编制试算平衡表;第八,结账;第九,编制会计报表;第十,整理装订会计凭证、账簿。
经过这次实训,使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会计,让我对于会计最初的观点也有了本质性的改变!会计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需要的.是细心、耐心,恒心。虽说记账看起来象小学生会做的事,可是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涂或用橡皮擦涂涂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红线,再用黑笔在上面改正,记账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结名称,不能乱写或写错,否则总账的借货就不平衡了。这并不是像平时写作业或考试时出错了扣分而已,要是在以后的工作中,那就失乎一个企业的账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所以我们决对不能有丁点马虎,一定要学会细心,耐心。
总之,这次实训对我来说可真上受益匪浅,不仅对会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实训过程中也发现自身的一些不足。比如:自己不够细心,经常看错或抄错数字,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在编制分录中出不够熟练,今后还得加强学习。在实践中巩固知识,也为我们今后走向社会奠定更好的基础。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