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 篇1
当大雪覆盖这片土地,久违的寒冷沁入心脾。一个人站在窗前看铺白的世界,偶尔飘进的雪花在接近身体的那一刻消失不见,不经意的软弱像刺扎进心里。我的未来是否会像这可爱的精灵一触即逝,你说我的未来有你,定会美丽如秋天的银杏,柔软却坚若磐石。
家乡第一次飘雪,你把我包成粽子状放入被子,在我的耳边轻轻的说外面有大虫会咬宝宝。我吓得蜷缩在被子里枕着你的爱入眠。一夜,白了这个世界,也暖了我的心灵。清晨醒来看到窗外的白雪,光着脚丫子跳下床就往外跑,你把我拖回卧室,用眼神告诉我不穿鞋子别想出去。我盯着窗外在奔跑的哥哥,想要逃跑,你的眼神让我乖乖缩回到床上,看着你为我穿好鞋子,认真的系好鞋带。那时的你就像暖阳,让我突然回到春天,忘记外面已是银白的世界。
“去吧,和哥哥一起玩,等会儿我们堆雪人。”你说着给我穿好外衣,看着窗外轻轻拉我到门口。
第二天,雪融了,骄阳照射大地,雪人只剩下两个眼珠,在一片的水渍里显得那么突兀。我放声大哭说雪人不要宝宝了,你把我揽进怀里,拍着我的背说明年它会回来的,会带着它的宝宝回来的。
我的眼泪鼻涕和笑混合在一起,活像剧院的小丑。你为我擦去眼泪和鼻涕,看着远方不再言语。
直到上大学我才知道原来你的童年里也有雪仗的影子,只是情景依旧,人已非。
我冷的一阵哆嗦,在离你千里的地方。窗外依旧飘雪,寒冷一次又一次的抚摸我的皮肤,我多想你把我包成粽子放进被子,即使这个粽子已经长大。想念的你的怀抱,想念你温暖。
回家,你已不再年轻。鬓角的白发告诉我你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单手抱起我的妈妈,眼角的皱纹再也无法抹平,心里的爱却是满满的没有缝隙。离去,你说送我,用那辆承载着二十年记忆的摩托,我一再的说不。你笑着叹气说这并不丢人。
你可知,你已年过半百,身体的发福预示着你年青不再。早晨的寒气你已不能承受,路上的安全也是我最为担心。我宁愿你说我嫌弃你,我也不愿你再为我受累。眼角的泪水只为你而流,因为爱的太过深切。
妈妈,我永远记得你说过即使你作为乞丐,也会让我吃饱穿暖。原谅女儿有时的不敬,你可知只有这样我才能安心。
我只是换个方式爱你,只为你的安好。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 篇2
在寒假期间,我在新华书店看了这样一本书《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完这本书让我有一次勇敢去改变这个世界,曾经的伤痛和苦闷让我身心疲惫。它概括的内容都那么令人震撼,这样更想令我迫不及待地往下面的内容看。
我流着泪,静静地坐在床上,细数前尘。虽说少女情怀总是诗,但心中总会有一种淡淡的伤。不时,我翻开抽屈,数点往事记忆;思绪如泪如潮,泪又在不经意间从我眼眶中又有溢出,又在下一秒随手抹去,这是原本的我吗?有人说:时代记忆中的感受,你怎会懂?
记忆中的苦,若都是福,记忆中的甜,就更不用多说了,放下过去,还有什么不能释怀的呢?放下回忆,也许我们都会更加幸福。坚持追逐,做一次勇敢的自己。怀念忆往事的人,总有些烦事,让我的内心莫名其妙……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正是这个时代留给我们的美好记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记忆。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表达,表达自己的开心与伤感。尤其是留念的伤感,情真动人的心动,更是永恒的美丽。
心在流浪,何必在意咫尺与远方,看看他人的行走,你也会寻找到一片感动,岁月已换上容颜,在时光流逝后,我们也许不会再去回忆那美好的梦想,叶演绎不出那最真实而纯真的梦。
每个人都有忆旧情节,读了这本书后他总会勾起我当年的回忆,他就像捧在手心中的水,一摊开就会流走,但永远都不会流干。我们的记忆将永远在心中。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初中生,对这些事并不非常上心,每一次的伤痛都会一闪而过,但我也有一丝淡淡的忧伤,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呵呵!也许真的是这样吧,既然这样,为何不仿让我们回忆如隐如现呢!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是龙台应、蒋勋等人以忆旧文字为题的一部散文集。“在书中你能够找到深藏于心灵襞褶深处的震撼,还能找到久违的温暖于心的梦想。因为这本书追念随风逝去的岁月,感怀永远不再来的青春,伤怀无法抹平的苦难,要坚持前往,对生活满怀希望”这句文章中的话将内容概括了一下,将我们引入了这本书。
记忆并不总是甜蜜的,它是五味杂陈的,苦的,涩的,酸的,辣的,有很多种味道,可是,就因为他是复杂的,多变的,才格外令人着迷,留恋。
这本书里讲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坚持追逐,作勇敢自己。第二部分——纯挚情感,莫名的感动。第三部分——心在流浪,不在意处何方。第四部分——感慨今天,想到曾经。第五部分——趁现在,活出自己。第六部分——回忆曾经,不留遗憾。这六大部分统统都写了作者们回忆往事时涌露出的莫名情感。
这本书引我走进了作者们的心扉,感受到他们的酸甜苦辣。其中我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是《现在是最好的状态》,文章的末尾写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结果!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美好和挣扎。人生不会等我们准备好,想快乐要扑上去。活着的甜美,不在于享受完美,而在于享受挣扎。过去,带着虚幻的美好。未来,可能不会发生。只有挣扎的现在,才是最好的状态。回首往事,历历在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回忆不是为了重温过去,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现在”。这句话在我读过这本书后,理解更深了。把握今朝,奋发有为,当成为我们青年学子的重任。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 篇3
这是一部由台湾作者的作品集成的集子,大约刊登于2011年左右,大多刊登在台湾各大纸媒。因为其距今时间短,连出版也就两年的时间,所以是当下了解台湾风士人情的一个窗口;因为有一些大家,如龙应台、蒋勋,也有一些文坛小将,或成熟或清新的文笔,是我们认识台湾文坛的一个契机,认真书写的态度让人不得不赞叹台湾作者的专注。
这本集子里大多写的都是小事,一些细枝末节的感触,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作者平日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看这些文章时,我有时会想,如果我来写会是怎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肯定不会写得这么饱满,感情这么丰沛。经验是其一,但更多的是缺少一双观察的眼睛,生活处处皆有学问。有一篇叫《热臀记》,看后掩卷笑了许久,佩服作者那些细密如发的心思。我天天坐公车,经常会遇到热臀的情况。尤其到了冬天,冰冷的板凳经过上一个人捂热,坐下后倒也舒适;但是到了夏天,就有些有口难言,有时上一个人印出的汗渍会清晰地留在座板上,犹豫良久,也不愿坐下,仿佛会粘了上一个人的体味。这篇文的作者应该也经常坐公交车,他遇到的我也遇过,他想的我也想过,只不过,他写成了一篇美文,而我把这些感触一挥而散。或许,这就是差别。
整部作品虽然由不同的人写就,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文字没有激进和愤懑,通篇散发出的是宁静和平和。虽然也写了苦难,虽然也有痛苦,但也只是一种淡淡的苦和痛。想起蒋方舟前不久写过一篇文章,她去拜访台湾一位出版社的社长,社长介绍他的儿子念了哈佛等名校圆满毕业后,最终却选择做了一名西餐师,社长介绍这件事时引以为豪,因为他认为儿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西餐师同样可以是一个名校毕业生的梦想。在台湾人看来,那些小,小事情、小感悟、小情绪、甚至梦想都可以小到微小,每一个小都让人尊敬。因此,这部集子几乎没有大,多是一些普通人的小感悟和小生活。台湾作者赖钰婷写过一部作品《小地方》同样是记述了一些名不经传的小地方,没有因其小而忽略了它的美。
这部作品有一个突出的特色,每一篇文章的结尾都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犹如喝了茶,前面一直平平淡淡的,到最后却味道醇厚起来。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 篇4
如果你是一位三个孩子的母亲,照顾家庭无法工作,丈夫又无所事事,你会怎样?
如果你是一位游子,远在国外却因为重重隔阻无法回家,你会怎样?
如果你是一位地震中的幸存者,亲人全部罹难,周围的人还质疑你是不是克死丈夫的命,你会怎样?
如果……
也许我问及这些问题的时候,很多人会说:生命中哪有那么多的如果?可是,这些如果,都是我们生活周围的也许某个人的真实。在我捧读《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时,我看到了很多很多这样的真实。这些真实,被很多优秀的体验者体验到,又被这些优秀的体验者用优美的笔触表达出来,被有心人搜集到一起,变成了昨天对我心灵的一次洗礼。
说洗礼,一点也不过分。工作之后,每天接触着这样那样的事情,不断地在解决着这样那样的事情,也在闲暇时间里听着社会上对这个政治事件、那个官方评论的点评,心一直处在一种浮躁的状态。
浮躁得久了,常常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有时候只是在机械地重复着一些事情,有时候只是忙到不想再忙时不禁追问“我到底在忙什么?”然后,在某些时候,我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抱怨“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如此平淡和乏味?”在抱怨之余,又开始给自己寻找刺激,继续浮躁着,继续忙碌着。
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某天看电视,电视里一个女孩问主任医师一些事。主任医生看着她:“你很激动。”“我是很激动。”“那就说明你有杂念。”原话也许不是这样的,但匆匆而过间,这几句对白却深深地影响着我。当时,我也在为自己的工作中的一些事情激动着,也在为自己的一些想法激动着。这是杂念吗?我当时追问自己。但后来,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激动着,整理着自己的想法,不断实践,并最终获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
将最近一段时间取得的成绩电话里向一位长辈汇报。他听完后,并没有给我鼓励,而是说:“你现在有些浮躁了。”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却完全出乎我当时的判断。原以为,这些事情的汇报,会让长辈觉得我在努力奋进。但是,他的判断却明显地告诉我,我现在所做的事情,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生命。又想起了电视里的对白:“你很激动。”“我是很激动。”“那就说明你有杂念。”
反思自己最近的状态,然后发现,确实在最近两个月里,一本专业方面的书籍竟然还没有读完。看似很忙很忙,看似很充实很充实,实际上我在逃避,逃避着一些该承担的。唯一的不同是选择逃避的方式。无论我现在多忙,都是在掩耳盗铃而已。反思着,觉得自己确实是很浮躁了。
就在这时,包裹到了,是一本书,书名《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书名明显地吸引着我,让我忍不住想继续“浮躁”。利用一个晚上,快速翻阅了全书,书中的不少语言如刀锋行过石头一般,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也刻在了我的心上。
放下书的时候,已经很晚。整个人一片宁静,而内心里多了一种隐隐的痛。我不断地追问着如果,不断地感慨着各种人间的无奈,为他们的命运为之一叹的同时,我又找到了自己的初心。
很感谢《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它让我又一次整理行囊,看清了自己的路,继续前行。也许,这就是优秀散文带给我们的力量?已经很少阅读散文的我突然觉得,是该找些时间和空间,让自己的心静一静了。将又一本美丽的散文集中发人深省的故事收入心中的同时,我知道,如果,还是如果,我们每个人还是要在自己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只是这种前行,减少了浮躁,增加了从容;减少了肤浅,增加了深沉。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