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苏设计教案

2025/11/0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苏设计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苏设计教案 篇1

苏设计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设计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设计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动脑筋,想办法”。这篇主体课文写了苏红不小心把参加比赛的画弄脏了,又在爸爸的帮助下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张美丽、有情趣的画的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课文行文简洁流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结构严谨,呼应对照严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课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道理的同时,要抓住“满意、端详”等重点词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3.认识本课“苏、祥、幅”等13个生字,学写田字格中“参、详、奖”等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图画导入,设疑激趣

1.课件演示苏红的画并质疑:你看到了什么,发现图上什么地方画得最有趣?(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画上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狗。)

2.为什么画上多了一只小花狗呢?这只小花狗是怎么来的?带着疑问学习课文《苏红的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注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同桌互助学习,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3.分段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并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再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不小心把参加比赛的画()了,在()的'帮助下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张()的画。

三、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1.深入读文,体会情感。

细读课文,找出文中带有“满意”的两段话,读一读,体会这两个“满意”的不同内涵。

(1)出示第1段话:“苏红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①学生齐读这段话,想一想“满意”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能体会到什么?先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然后全班同学交流。

②这句话中的哪两个词语说明苏红对她画的画很满意?

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满意”和“端详”说话。

④说说苏红的内心感受。

⑤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出示第2段话:“苏红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给画增添了不少情趣。苏红满意地笑了。”

①学生齐读这段话,联系上文想一想苏红是怎样把画弄脏的?把画弄脏后心情怎样?有感情地读出有关句子。

②爸爸为什么让苏红在弄脏的地方画一只小花狗?读出有关句子(“仔细”“……弄脏的地方,很像……花斑。”)说说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③“苏红满意地笑了”中的“满意”包含了哪些意思?(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小结过渡。

2.再读课文,升华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9自然段,想一想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学生齐读这句话。

(2)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说明爸爸和苏红肯动脑筋?课文中所写的“坏事”指什么事?“好事”指什么事?(要求学生画出文中的句子,然后小组内互相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3)说说苏红和爸爸是怎样把坏事变成好事的?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四、诵读全文,交流体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交流学习本文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9苏红的画

坏事———好事

动脑筋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学习《苏红的画》,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出字音。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歌诀、字谜、换偏旁、加减偏旁等方法识字。

三、指导书写

1.学生把要求会写的字按结构分类。

2.指导学生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

(1)让学生谈谈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应如何占格。

(2)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评”字,学生先书空,然后在生字本上认认真真写“评”字,同桌互相检查,师生共同评议学生的写字情况。

(3)按照上面方法指导学生写“拾、脏、梯”3个字。

3.指导学生写上下结构的字和独体字。

四、学生练写

1.要求学生把本课中的10个生字再分别写3个,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2.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纠正、指导,对写得好的提出表扬。

五、课外实践

收集古今中外少年儿童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的故事,筹备召开一次故事会。

苏设计教案 篇3

1、引导学生欣赏、设计、制作风格独特的鞋。

2、引导启发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鞋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出来。通过创作活动,训练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3、结合班级或学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鞋展活动,体会鞋与环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图片和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设计风格不同的鞋,并尝试将自己设计的鞋制作出来。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自己设计的鞋,用不同材料制作出风格奇特的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由《灰姑娘》的故事引入到鞋。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鞋,鞋对于我们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设计制作鞋。

二、教学新课。

1、欣赏讨论鞋。

我们一起来欣赏鞋的图片。

同学们一定要看仔细这些鞋的'造型,了解它的特点和装饰的纹样。

2、分析创作。

让学生说说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鞋。

3、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制作鞋。

三、作品展评。

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评。

苏设计教案 篇4

一、游戏引入,初识象形字

1.组织游戏:(出示课文插图)

(互)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

(2)小组同学一起合作,把你们看到的用简单几笔画下来,看哪一组画得多画得像。

(3)请一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2.引人新课:

(1)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样记录这些事物的吗?(示象形字)。

(2)猜猜看,这些古代字符分别表示图上的哪些事物?

门)这些古代文字逐渐演变,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现代汉字。(示现代汉字)

二、识读字、词、儿歌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木会读的字多拼几遍拼音。

(二)识读字、词。

1.自读生字。(示生字)

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同座互读生词。(示生词)

要求:词儿连读。

3.小组学习,查读字、词。

要求:小组同学互相帮助,让每位同学把每个字、词都读准。

4.全班查读字、词。

(l)查读字,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重点指导:川chuan 什chen

(2)查读词:正音,词儿连读、读好听。

(指名读、齐读)

重点指导:

a.“竹子,石头,燕子”第二个字是轻声。

b.“竹子”:看,绿油油的竹子,品读。

“泉水”:听,泉水流动的声音,品读。

“燕子”:说,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吗?品读。

(三)识读儿歌。

l、自读儿歌。(示儿歌)

要求:读准,读通顺。

2.指名读儿歌。

3.听录音读儿歌。

4放音乐自由练读儿歌,练好后读给好朋友听,请他给你提提意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5、齐读儿歌。

三、识字、写字:舟、竹、石、川、燕

1.认读要识写的生字。(不带拼音)

2.小组学习:讨论如何识记字形?

3.重点指导“燕”字。

(1)你有什么办法记“燕”字?(适时教学新偏旁“四点”,指正“燕’懒笔顺)。

(2)师范写“燕”字。(边写边说如何把“燕”字写好看。)

(3)生描红。

4.全班交流其余4个字的识记方法。

5.自学笔顺图。

6.描红,观察各字的重点笔画。

7.书写所学生字。

[说明]

《识字3》一课是苏教版标准本实验教材小语~年级下册中的集中识字课型,是以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看字形演变识字。此课要求学会9个生字,l个只识不写的字,认识3个新偏旁;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我们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儿歌来巩固树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到儿歌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儿歌是为了结识字提供语境,而不是阅读课文,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于是,我们把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三大块:一是游戏激趣,引入新课;二是读准字、读好词、读通儿歌;三是识记字形、写字训练。接着,我们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设计各环节具体的`学习方式及教学过程。

1、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开课时的游戏设计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在观察、画画、猜象形字的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来历,同时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坚持“先自学而后教”、“专教那些学生不会和相对薄弱”的原则。在识读部分采用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自读生字,同座互读词,小组合作学习查字、词,自读、听读、练读、好朋友互读儿歌等形式。在记字、写字部分采用小组讨论记字;自学笔顺图、自己描字、自己观察掌握如何把字写好看等过程,让学生充分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只对难读准的字,如“川、什”加以示范,对不易理解、读好的词,如“竹子、泉水、河川、燕子”加以点拨,对难记、难写的 “燕”字加以指导,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锻炼了自学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各方面得到发展。

2.求实。

对于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力求扎实。识字“实”:我们安排近20分钟时间识字,从初读的读准字音,到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到训练词儿连读,然后到小组学习查读字、词,人人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