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方案 篇1
一、实施目标: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得课内与课外知识能更好地相结合,本学期要求四年级学生以阅读《草房子》这本书为主,以阅读儿童读物为辅助刊物,进行阅读活动。所要达到要求如下: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做出笔记,每学期不少于16次。
3.通过开故事会、优美文章诵读等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不少于30万字。背诵、积累优秀诗文:本学期最少背诵古诗10首,优秀文章片段10篇,名言名句10首。
二、推荐书目:
1.必读书目:配套课文的课外读物《草房子》。
2.选读书目名称:一类:《安徒生童话》《阿凡提的故事》《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世界童话名著》《成语故事》、《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天方夜谈》《四库全书》《小学生作文》《小雪花》二类:《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儿童文学丛书》《熟读名言300句》《居里夫人》《冰心儿童图书获奖丛书》《鲁宾迅漂流记》《中国少年百科全书》《熟读古诗100首》《中国历史故事》《宇宙之迷故事》
三类:《西游记》《童年》《爱的教育》《中外探险故事》《格列佛游记》《三剑客》《哈利玻特》《凡尔纳科幻小说》《三国演义》《格列特的.女儿》《安妮日记》。
三、阅读安排:
1.阅读时间:早自习时间,课后自由读。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为大阅读课。语文教师在阅读前,做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方法,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自己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2.活动要求:
阅读笔记:以摘抄为主,兼顾练习写读后感或提纲型笔记,读书卡:每次要把所读过的书在卡中有所记录。手抄报:办有关读书方面的内容,一月一次。
四、活动评价:
1.选出一些认真的笔记向大家进行展览。
2.每月最后一周的阅读课进行学生摘抄交流。
3.班级开展讲故事、朗诵比赛、诵读古诗比赛等活动。
4.学期结束评出一些知识小博士进行表彰。
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方案 篇2
一、理念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建立一种崇尚书籍、尊重书籍并充满书籍气息的文化氛围,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核心。一个人的阅读水平往往与其精神世界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个学校中,师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习惯直接影响着学校文化的丰富度。在一个国家范围内,民众的`阅读量和阅读习惯则经常决定其国民素质的优劣。因此,雪野中学语文组秉承这一理念,积极组织和开展以“畅游书海,享受浓郁书香”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
二、目的
通过本届读书节活动,我们希望实现以下两方面目的:
1、加强学校的读书氛围,促进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
2、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良好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水平,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三、主题
本届读书节的主题为“畅游书海,享受浓郁书香”。
四、时间
本届读书节的时间为20xx年9月至12月。
五、组织机构
为保证本届读书节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得以有效地开展落实,我们特成立了第X届读书节组委会,成员包括:
主任:XX
成员:XX
六、筹备工作
(一)成立组委会
1、确定成员
2、讨论并审议本届读书节活动主题及相关主题活动。
3、制定各项工作计划,明确责任部门的任务要求,安排具体实施计划。
(二)宣传发动实施阶段
1、运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宣传推广读书节,创建具有良好的读书氛围。在学校内各处,如宣传橱窗、展板、校门、教学楼和图书馆等处,张贴标语、口号和横幅等宣传资料。
2、扩展学校的阅览环境,更加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类阅读资源。
3、各班级都应该创造与“雪野中学读书节”相适应的班级氛围(包括板报、宣传画、名人名言、读书计划等)。
4、图书馆向全校宣布并分发师生可供阅读的书目。
七、组织原则
本届读书节的主导理念是:全面参与,全校关注。
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方案 篇3
活动主题:
探索阅读之美,享受书籍的快乐
参与对象:
所有学生
指导老师:
班主任团队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书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他们的知识和视野。
4、通过本次活动,在班级中倡导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内容:
(一)创造书香浓郁的读书氛围。
(1)制作书签,征集书中名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每天带头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
(3)班级共同制定读书宣言,号召每个学生走进教室后先阅读。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阅读,并认真记录好的词句。
2.每周一篇童话、一首儿歌、一个成语故事,每天分享十分钟所阅读的内容,通过班报和口头宣传向同学们介绍新书、好书或好文章,引领班级阅读热潮。
活动流程:
1、讲故事引发阅读热情。
2、学习名人阅读小故事。(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名人阅读小故事)
3、阅读知识考试(1、四大名著及其作者;2、名著人物猜谜)
4、分享阅读经验(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
5、朗诵诗歌:《书之歌》。
6、孩子们演唱:《读书郎》。
7、分享阅读格言(同学轮流分享阅读的格言)。
8、精彩图书推荐。
活动总结:
通过举办此次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了解更多关于阅读的小故事,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其中蕴含的乐趣。此外,学生们在交流中还了解到许多自己未曾接触过的书籍,并提出了更多的阅读计划。
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应该以关注学生内部动力的生成,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阅读氛围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使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开拓学生视野,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通过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指导阅读方法,使他们会读;使他们多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读书口号:
我读书我进步
三、活动措施:
1、激发读书兴趣。为孩子提供可阅读的书目简介,让孩子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召开“我爱读书”主题队会,充分使孩子体会到读书的诸多好处,调动读书的积极性,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创建读书角。在教室的里造一个迷你小书吧,给小书吧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由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到学校的图书馆为全班学生选书,借阅时既要满足孩子的兴趣教师又可以相机做一些选书指导。每个同学至少带来两本书,使小书吧拥有一定数量的书籍。通过招聘的'方式选出认真负责的图书管理员对所有图书进行登记在班级借阅,每周可以更换一次。
3、进行读书指导。通过阅读课或语文实践课对学生进行读书的指导。可以从书目的选择上,从阅读的方法上等等。做好读书笔记。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的前提下,指导孩子们在阅读中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或写下自己的感受。每周进行展览评比,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把优秀读书笔记在阅读长廊中展览。
4、勤练笔。为配合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准备一个小练笔本,每周末写一篇练笔,内容不限,题材不限,只要是有感而发即可,逐步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在教室西面的墙上创建一个读书专栏。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推荐好书的小报,撰写的读后感、好作文等贴在“书香小筑”里。定时更新作品,在书香小筑里,孩子们可以和书中的主人公对话,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感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写作的乐趣,读书的妙趣。
5、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展示的平台。口头交流是一种直接、省时,参与面广、收效快的学习方式之一。开展“天天诵读”活动,由学生推荐,在黑板上设立一角,提供经典美文和古诗等。要求每天过关。语文课开始时,可在课前5分钟说话训练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还可以从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阅读评比:
1、制作一份阅读评价表,实行星级评价。
2、定期开展班级读书活动,组织朗诵、故事赛。评比“读书之星”。
3、每半学期开展校园读书之星评比活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