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演讲辩论
创意说明:
对于本文而言,深入理解邓稼先的内心世界,深刻认识邓稼先的精神品质乃是全文教学的重心和核心。这是一篇科学家写科学家的文章,二人是同行,是老友,同时又都是卓有成就的世界名人,要深刻认识邓稼先其人,不但要对比文中所提到的奥本海默,还可以联系本文的作者以及我们所了解的其他科学家来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演讲辩论,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活泼的形式来认识人物,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影响和造就。
〖教学步骤
一、熟读全文
二、联读《我的信念》《伟大的悲剧》《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等课文
三、思考一个问题:科学有无国界?
邓稼先是祖国的好儿女,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同时,我们也看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科学家离开自己的祖国到国外去发展自己的事业,譬如本文的作者杨振宁就加入了美籍,而居里夫人出生于波兰,求学及从事科学研究却在法国,这些科学家是否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当《伟大的悲剧》中斯科特落后一步到达南极,看到飘扬着的挪威国旗而怏怏不乐地插上自己祖国的国旗的时候,我们几乎能够看见他心中的创痛,而《登上地球之巅》中的中国登山队员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为整个人类赢得了挑战自然的胜利果实,《真正的英雄》中的七位“挑战者”的遇难成了整个世界共同的悲剧和全人类共同的伤痛。科学到底有没有国界?
四、查阅资料,小组讨论
五、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
六、教师作结
此次辩论不求“标准答案”,只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客观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态度,在深入理解邓稼先的同时,促进自己的品德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
【资料整合平台】
课文背景资料
关于作者与邓稼先的友情杨先生与邓稼先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们两家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华园两家人又住隔壁。邓父邓以蜇和杨父杨武之是多年深交的老友。少年时代的邓稼先与少年杨振宁总在一起打墙球,弹玻璃球,甚至还比赛爬树。上中学时二人同在北平崇德中学,杨振宁比邓稼先高两级,后来他们两人又是西南联大的校友。解放前夕,邓稼先和杨氏兄弟又都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邓稼先就与他们分开了,不过他们的友情却一直保持着。
课文扩读材料
使用建议:和邓稼先一样,徐悲鸿不仅有着卓越的成就,还有着高尚的品格。他们同样的平和谦逊,同样的无私纯正,同样的执著忘我,同样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使命感,对祖国同样的忠心耿耿,一片赤诚。这两位伟人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事业领域,却在做人与做事方面为我们作出了共同的表率。教学时,可将此文提供给学生进行联读,思考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方向。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所特有的,让不少人羡慕不已、让不少人向往心仪!款款走来。静坐于小桥流水人家中,绵长的情调,幽远的诗韵,不经意间便浮上心头。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江南小镇的早晨,你觉的小镇的早晨怎样?
江南是我们的家乡,生活在这诗梦般的小镇上,怎能不让我们有别样的情怀?(边出示图片边过渡)你最喜欢小镇早晨的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翻开书,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再细细地读读你找出的这一段话,找出你喜欢的句子。
你读懂了什么?或者你还有哪里不懂的?做好记号(出示)
交流体会品位,感受小镇早晨的美
(一)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1、指名读
出示一些句子
思考:⑴想想这一段写出小镇早晨的什么特点,划出总起句。
⑵结合插图想想,课文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小镇早晨这一特点,用“△△”标出。
2、交流讨论得出:恬静:河水、小船
结合理解“恬静”
交流喜欢的句子
3、重点研读“河水”和“小船”的句子,用“??”标出表现小镇早晨恬静的'词语,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交流,指导朗读,(用上插图)
(1)穿镇而过的小河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
(你感觉怎样:)
(2)河水清澈透明,河面波光粼粼(你见过这样的吗,你想说什么?)
(3)小河上横跨……摇过
(在这样清澈的如玉带般的河面上不时有小船从……,你感觉怎样?)
5、感情朗读:让我们边读边想象小河、石桥、小船组成的图画,感受一下小镇早晨的恬静美丽吧!(自由读,齐读,试背)
6、归纳阅读步骤:
(1)找出总起句,想想小镇早晨有什么特点;
(2)想想课文抓住哪些景物写小镇早晨的特点;
(3)读有关词句,体会课文怎样具体体现小镇早晨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老师从你们的读中,的确感受到了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这恬静中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一种美。
我们在作者的笔下,似乎看到了小镇的早晨,淡淡的霞光,净得透明的小河,有趣而悠闲的乌篷船,现在,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向大家介绍这恬静的小镇。
(二)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被木船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早晨又是怎样的?
(区分)唤醒惊醒
a.一声惊叫声把我从睡梦中()。
b.清晨,妈妈用亲切的声音()我。免得我上学迟到。
哪些句子你能体会到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自读找出后小组交流
出示一些佳句
(三)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小镇的早晨又是紧张的,
学生自读后向大家介绍小镇早晨的紧张,体会紧张之美
(四)练习
把“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小镇的早晨是紧张的。”合并成一句话
小结导入 最后一小节。练读最后一小节。
小桥流水,很多个夜晚,幽幽的湖水伴我入梦,盈盈笑意中仿佛一段娓娓婉约的古老故事,就在青石板铺成的街头向我走来。是啊,我爱我的小镇,那么,你呢?生活在这样的小镇,你想说些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提到教学设计,大家太熟悉了,从我们当老师的第一天起,就和它打上交道,我在准备这个稿子时在百度里输入“教学设计”四个字,出来的结果有3690万条,可见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今天要谈的,是我们在一线遇到的一些想不到的问题,或者说是平时不注意的问题。借着太原市第一届教学设计大赛,要出一本“优秀教学设计”集,我们在座的各位有一些人是参与了这项活动的,这本书中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本次大赛我县共参与了45份教学设计,而一等奖的只有4名(语数各两名)。我想在皮皮上(格式)问题不大了(不是没有了),但在瓤瓤里(书写内容)上问题依旧很大(甚至可以说非常大),原因来自多方面:如三维目标不全面、不具体、不可测;如目标的表述不规范;如缺乏对这些问题的培训与指导.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单元教学首页
按照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的表格来看,共分为两大块内容:“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与“教学目标”。由于教学目标我们还要在课时首页重点讲,所以我们这里只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中的两块内容——“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老师们平时遇到的是什么问题呢?第一,不知道具体写哪些方面的内容。第二,从教参中抄写“单元概要”,而且抄得很有理,教参还能出错啊!其实这部分内容是在我们的学科是应该有一个比较规范的写法。要说明属于课程标准哪部分的内容,要列出课标中相对应内容的具体要求,最好将对应的条款都写出。要写出本单元教学内容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及前后联系,能够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分析,并初步理解编者的意图。能对本单元的教学提出主要的教学建议。
2、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分析,特别是要能够结合本县本校的实际,以及学生的真实状况,如果能列出具体的数据更好。教师非常认真、详细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是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础,反映了教师正在把新课程的理念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二、教学设计首页
有关课时教学首页,其内容包括有“班级”“授课时间”“章节”“第几课时”“课题”“课的类型”“教学仪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难点重点”“使用教材构想”“参考资料”等部分的内容。在全全下校的过程中,其中栏目填写齐全与否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但我们看到的情况往往也就是老师们忽略这些细节,不是缺这
就是缺那。尤其是日期,很多老师是不想写的,这在每年的评审职称时也常常遇到,有的就很不幸地被确定为“假教案”,只要是假教案的就一票否决。“使用教材构想”是新增内容,很多老师在填写过程中很困惑,我想大家这里要记住四个字——“增、减、改、调”,只有遇到这几种情况时才会需要填写这部分内容,也就是说这部分内容不是每节课都要填写的,如果每节课的教案都写,我们真不知道要教材还有什么用。我们学科是个特例,老师们在备课时,特别是精备课时,都会对教材进行一些变动,甚至很彻底,有的上完一节课都找不到一点儿教材的影子,所以这里就需要进行填写。下面我们着重谈一个重点——“教学目标”的制定及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目标的基本内容及书写要求
基本内容包括:
A、应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训练要求;
B、让学生经历怎样的`学习活动过程, 在体验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C、学习知识的兴趣、科学态度和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书写要求包括:
A、目标的表述正确规范;
B、目标的内容全面准确;
C、目标的要求具体可测;
D、目标设计要关注差异。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初中信息技术之电子邮件) 知识与技能
1.能举例说明电子邮件的特点及其地址的组成;
2.知道免费电子邮箱的申请过程并能申请到自己的电子邮箱;
3.能独立进行电子邮箱的登录及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包括添加附件);
4.有基础或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尝试使用同时给多人发送邮件、抄送、密送邮件等操作。(拓展目标)
过程与方法
5.通过“异质分组进行学习交流” ,学生之间能“取长补短”针对性地解决各自在学习上的困难与问题,提高学习效益;
6.通过“利用公共邮箱实现信息共享”的实践活动,体验电子邮箱在合作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
7.在使用电子邮件的过程中,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增强个人信息的安全保密意识。
2、数学学科教学目标的类型
数学学科的总体目标再细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这里我们着重分析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认知领域可分为六个层次: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知识是对以前学过的事实、方法、过程和理论的记忆,属于最低认知水平的学习结果。领会是指能够借助于转换、解释和推断等三种形式来把握学习材料的意义。运用是将习得材料应用于新的情境以解决问题。分析是将整体分解成构成成分和理解其组织结构。综合则是将部分组成新的整体,以产生新的模式和结构。评价是指对学习材料做出价值判断,属于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把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进行了一个分类,我们大致可以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六个层次不易掌握),这些关键词对于我们写教学目标有着很强的指导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我们把教学目标定得过高或
在教学设计中,几乎每一位教师都在设计教学目标。我们学科大致是这种情况,当然其它学科也普遍存在,那就是把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抄到教案本上。但我们往往发现,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常常是含糊不清、难以观察、缺乏层次性和难以操作,很多老师抄完都不知那上面说得到底是什么,无法发挥教学目标的功能。有不少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经常有:“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理解??的知识”、“让学生对??感兴趣”、“学生学会??”等等,这里出现的掌握、理解、感兴趣、学会,都发生在学生的头脑里,根本无法观察到。所以我们主张用知觉、记忆、理解、创造、欣赏、热爱等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述语来陈述教学目标,然后再用可以观察的行为作为例子,即列举反映在心理变化的行为样品,使这个教学目标具体化。
三、教学设计续页及尾页
教学设计的续页及尾页包括很多栏目,主要是教学设计的流程,这部分内容切忌写成课堂实录,在这次“首届教学设计大赛”中出现了不少这样的作品,表现为:“师:??生??”、“提问:??回
答:??”等。其次是“当堂训练与达标检测设计”,这在我们的学科里非常重要,要紧扣教学目标,形式灵活多样,体现低起点、多层次学以致用,作业量适当。建议大家借鉴“作业布置”要求,只要出示相应的内容即可。教学反思可以分“课例呈现、归因分析、改进措施”三部分内容来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写好六个字。在“整体交互”的语文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经历发现的过程。动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体会萨沙三次发问的心情,引导感情共鸣。
教学难点: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
1、助读课件。
2、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已读懂读通了课文,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认识了14个生字,写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
2?听写含生字的4个词。
3?背投:“森林中一家四口在游玩,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可是这个孩子却不服气,”板书课题。“他做了什么事,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
二、深读课文
1?快速读课文,把写野蔷薇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通过对比阅读,谈个人感受。
2?萨沙和你们一样,也想做一个强者去保护弱小。课文从第三段开始给我们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自由读3~9段。
3?指导读好萨沙的三次问话。
(1)读3~4段,背投萨沙的话,讨论此时萨沙是怎么想的。
(2)读5~6段,对比阅读,体会萨沙不服气,不承认自己弱小的心情。
(3)读7~9段,背投萨沙和妈妈的话,体会人物心情。
4?分角色朗读3~9段。
5?萨沙不甘心做最弱小的,在生活中他是怎么做的呢?引导说出例子。
三、指导写字
1?观察6个生字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由学生提出最难写的字,写时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评价。
3?学生交流其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自己写。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