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生态环保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生态环保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通过环保活动,帮助全体学生树立和巩固绿色环保意识,进一步优化、美化我们的校园环境,进一步督促自己的环保行为,并且通过学生带动家庭、社区,争创环保教室、绿色校园,绿色家庭。
二、活动主题:
传播绿色文明,参与环保行动。
三、活动安排:
(一)发动宣传阶段。
1、师生共同设计绿色环保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2、布置手抄板:以环保为主题。
(二)开展系列活动。
1、创建班级“绿色角”,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
2、举行环保知识讲座,在教育教学中,增加环保的教育活动,要求每周必须有不少于10分钟的环保知识教育。
3、成立“护绿”环保小组。
(1)水管员一名,负责对班级学生在洗手等用水时进行监督,杜绝浪费现象。
(2)纸管员一名,负责监督班级学生一张纸两面用,不乱撕作业本,不用白纸叠飞机等,每星期抽查一次学生的作业本,一查页数,二查纸是否两面用。
(3)电管员一名,负责及时开关灯。
(4)粉笔管理员一名,负责监督学生不浪费粉笔,
(5)教室墙壁管理员一名,负责管理教室环境整洁、美观,不乱丢杂物,墙壁无脚印、污迹,无灰尘。教室地面管理员两名,负责学生不随便在教室丢弃果弃、纸屑、食品包装袋等废弃物。
(6)修改液管理员一名,负责监督学生不得使用修改液。
(7)公共场地管理员一名,负责监督学生按时打扫,保持干净,保护好环境区及校园的绿化。
(8)纪律管理员一名,负责管理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不说脏话;无打架斗殴、相互辱骂现象。
(9)每天记录在校园内能主动拾捡纸屑、食品包装袋等废弃物的同学名字,并给予表扬。
(10)环保小组成员每天把监督检查情况汇报给班主任,班主任再对有浪费现象的学生进行教育。
4、在积极开展好校园绿色活动的同时,引导学生小手牵大手。美术老师指导每个学生设计一张“护绿”公益广告,张贴在自己的家门口,向家人朋友宣传环保;班主任和科学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种一盆植物,为家庭增添一份绿意。
(三)评比总结阶段:
利用班队课评选“环保之星”。
生态环保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增强青工环保意识,供电分公司团支与人民路街道修竹社区一齐,携绿方环保科技发展(大连)有限公司举办“小行动·大环保”系列青年环保宣传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9日
三、活动地点:
修竹社区海派优座
四、活动主题:
小行动·大环保
五、活动人员:
街道宣传部领导、大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供电分公司公司青年志愿者、大连绿方环保科技发展(大连)有限公司骨干、社区居民。
六、活动资料:
1、环保分类
对现场飘过行人的再生资源(如矿泉水瓶、易拉罐、纸质宣传彩页等)收集,并讲解回收再利用的步骤,现场演示回收分类方法。
2、环保社区的理念宣传,环保会员卡的办理
对现场人员及周边百姓进行环保社区的理念宣传,并让百姓对自己所持的会员卡的使用方法加以了解,激励大家用心办理。绿方环保带给部分纪念品现场发放。
3、现场兑换环保物品。
七、活动必要设备:
1、环保便民兑换超市车现场停靠(2h左右)绿方带给
2、积分卡兑换产品准备绿方带给
3、办理会员卡纪念品绿方带给
生态环保活动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依据XX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和我校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围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开展环境教育,目的是提高我校学生的现代文明素养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活动主题: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三、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日至6月20日
四、总体要求:
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规范学生的环保行为。如校内外不吸烟、不乱丢、不乱倒、不乱吐、不乱写乱画,不高声喧哗,不损坏树木花草,自觉节约资源等。
五、活动内容:
(一)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环境保护是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决定着我国环境保护的前途,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兴衰。我校环保主题教育月活动,就是促进学生们从自己日常学习、生活中具体的小事入手,身体力行地参加环保行动,培养良好环境意识、环境情感、环境道德和环境习惯。
1、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举行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6月3日完成)
2、发好倡议。由德育处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动员和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3、开展“四个一”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开好一堂主题班队会。以“绿色、生态、文明”为主题,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上好一堂生态课,传授生态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一次直接的生态环保教育和科普宣传。二是开展一次黑板报比赛。以“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家园”为主题,以学校为单位,组织一次黑板报比赛。三是在一至五年级学生中开展一次“我的心愿”环保宣传语评比。优秀作品布置在校园里。四是发一份致家长的倡议书。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以校为单位,向学生家长发一份倡议书,动员学生家长人人支持参与环保活动。同时,各校要充分利用宣传窗、文化长廊、校园公告栏、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等阵地,开展环境保护宣传。
(二)开展生态环保体验活动,践行文明与生态和谐发展
1、开展“垃圾回收”行动。各班开展“你丢我捡”、“小手拉大手”等活动,逐步消除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等现象,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开展“分类处理垃圾”、“变废为宝”等活动,所得资金作为班级活动经费。
2、开展“环保小卫士”行动。以“保护环境”为行动核心,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好“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爱我绿色家园,共建生态文明”、“让爸爸妈妈少开一天车”、“扮靓美丽的家园”等绿色行动,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生态道德观念,提高生态文明素养。
3、深入开展“亲近大自然”调查行动。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和实践活动课,请家长带好孩子开展“亲近大自然”活动,让孩子深入景区、公园、商场、企业等场所开展实践调查行动,体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开展“环保小卫士”评选表彰活动,形成长效激励机制
组织学生参加争当“环保小卫士”、并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把评选过程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激励的过程。
生态环保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主题
参与环保五大行动,建设生态文明xx
二、活动范围
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工地、进学校、进商场、进企业、进酒店、进医院、进交通、进农村、进景区等12个领域。
三、活动时间
20xx年—20xx年
四、活动内容
(一)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和环保宣传“十进”活动。
1.“进社区”。由县市政园林局牵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环境友好型社区(小区)”创建活动,创建办设在县市政园林局。
环境友好型社区(小区)创建标准:
(1)倡导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固定、醒目、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持续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和环保宣传氛围。
(2)社区容貌整洁、环境卫生优良,道路、灯饰、垃圾箱等基础设施完好,垃圾袋装,日产日清,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得到有效利用。
(3)社区内企事业单位污染排放达标,无废气、扬尘、油烟、燃煤、噪声等扰民问题。
(4)社区建立有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居民环保公约得到切实遵守,社区环保志愿者队伍发挥实际作用。
(5)社区公共城区全面绿化,公共设施采用节能环保装置,景观用水循环利用,古树名木挂牌保护。
(6)社区定期举办环保讲座和环保宣传活动,居民能够积极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节约用电,循环用水,主动选用绿色环保产品。
2.“进家庭”。由县妇联牵头,相关单位配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绿色家庭标兵户”创建活动,创建办设在县妇联。
绿色家庭创建标准:
(1)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积极主动获取环保知识,自觉维护公共环境、选择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规范自身的环保行为。
(2)积极参加各类环保公益活动,每年参加环保活动3次以上。
(3)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关心环境质量,关注环保民生,热心宣传和传授环保知识及技巧,积极主动对身边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在社区(小区)起到环保示范、带头作用。
(4)家庭成员能够践行节水、节电、节约能源等日常环保行为。
3.“进机关”。由县机关事务局牵头,相关单位配合,在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机关”创建活动,创建办设在县机关事务管理局。
生态文明示范机关创建标准:
(1)倡导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固定醒目位置设置形式多样、便捷实用的宣传标识牌,持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2)大力倡导机关节约用电、用水、用纸,全面普及电子办公。
(3)停车熄火,带头使用绿色大众交通工具。
(4)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4.“进工地”。由县城乡建委牵头,在建筑工地开展“扬尘控制示范工地”创建活动,创建办设在县城乡建委。
扬尘控制示范工地创建标准:
(1)提升环保理念,倡导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固定、醒目、生动活泼的方式,持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2)加强污染控制,工地实行全封闭施工,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认真落实出入车辆冲洗制度,严禁带泥上路,对场内道路进行硬化,对场内裸露地面进行绿化、美化,严格控制施工噪声,严禁乱运乱到建筑垃圾。
(3)施工现场禁止焚烧各类废弃物,有效控制施工污水排放和生活垃圾。
(4)不断完善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和环保规范行为培训。
5.“进学校”。由县环保局、县教委牵头,全面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园丁、绿色使者、学生环保记者等环保评选活动,创建办设在县环保局。
绿色学校创建标准:
(1)按照绿色管理的要求,将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贯穿于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总结中有明确具体的环境教育内容,有计划地开展全校性的面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改科研、教研和师资培训等。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