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毕业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毕业演讲稿 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平堡中心小学20xx 届全体毕业生向六年来含辛茹苦、关心、教导过我们的所有领导、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敬礼’
六年的岁月,二千一百九十多个日日夜夜,听起来似乎是那么的漫长,一心盼望着毕业,而当我们今天真正面对离别,又觉得它是那么的短暂。此刻,我不知用什么词来形容我烂漫美好的小学生涯,仿佛昨天才步入小学的大门,今天又奏起了别离的笙箫。一片真情,两行热泪,四季苦读,载着我们五彩的梦,结束了六年的小学生活。此时此刻,除了前进,我们没有别的方向,除了坚持,我们没有别的信念,除了感谢,我们没有别的语言。 六年的时光,我们从懵懂走向成熟,从无知走向理智,从浅薄走向充实。
也正因如此,记忆中留下了那么多生动的细节,那么多精彩的片断。临近毕业,亲爱的.校园,尊敬的老师以及手拉手肩并肩的同学们,都将成为抹不掉的回忆。怎能忘记学校为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而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体操训练,我们挥汗如雨在运动场上;兴趣小组活动,我们飒爽英姿在校园;六一儿童节,我们轻歌曼舞在舞台上。还记得,《喜迎十八大诗歌朗诵》,为了朗诵成功,我把整篇诗歌背下来了。轮到我们表演时,我们充满激情,抑扬顿挫的朗诵,博得了雷鸣般的掌声。是友谊与团结,让我们快乐成长。怎能忘记我们全体师生为赢得各项比赛的胜利积极准备时忙碌的情景;怎能忘记教室中同学们孜孜不倦的身影;怎能忘记课堂上老师那谆谆无诲的教导;怎能忘记伤心时老师亲切的话语;怎能忘记落后时老师热情的鼓励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也许我们曾经
任性,让您难过,也许我们曾经调皮,让您伤心,但请原谅我们,那是我们经历儿童,走过成长的真实故事。同学们温馨的笑容、老师慈爱的目光、班级温暖的氛围,让我们都走过来了。如今我们学会了去爱、去坚持。学习是我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会保持母校的优良学风,不断地充实自己。“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想所有拼搏的汗水与理想的希冀,都会化做频传的捷报,如期而至,飞到你们的案前。我知道,那是对你们无私奉献最好的回报我们也会时刻铭记自己曾经是一位平堡中心小学的学子,今天我们为生活在平小而骄傲,相信明天平小定会因我们而自豪。 现在,我向六年级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我们最敬爱的领导、老师们三鞠躬 (全体起立)一鞠躬,感谢您,六年来的谆谆教导;二鞠躬,感谢您们,六年来的辛勤操劳;三鞠躬感谢您们伴我们成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离开母校,改变的是身份:小学生变成了中学生。不变的是情谊: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
将来,不管我走到哪里,小学生活的这些镜头与片段,都会永远的地浮在我的脑海里!都会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中!再见亲爱的母校,希望我们能永远彼此的怀念对方。
20xx年6月27日
毕业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可爱的小朋友们:
上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并有幸作为家长代表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家长对天鹤幼儿园的老师和员工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三年来对孩子们的成长倾注的智慧与汗水、爱心与热情!
乘着风儿的翅膀,聆听着鸟儿的歌唱,踏着时间的旋律,小朋友离开天鹤幼儿园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们心中有一千个不愿,一万个不舍。
三年前当我牵着你的小手,迈着蹒跚的脚步走进幼儿园的大门。眼前的一切对你来说,是那样的陌生和新奇!只有老师和蔼可亲的笑脸让你感到温暖和熟悉。亲爱的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祝贺你们幼儿园毕业了!三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很短暂,即将告别幼儿园,你心里是不是有一些舍不得呢?感谢永远都是主题,感谢老师像妈妈一样爱护着你们!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让小朋友渐渐长大!感谢老师们陪伴着小朋友吃饭,陪护小朋友休息,拉着小朋友的小手做游戏!围绕亲近自然,环保小主播,学做主持人,感谢老师无怨无悔地教育你们!感谢老师的慈爱、宽容、智慧,让小朋友学会感恩、理解、思考!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让小朋友终生难忘!
童年是人生乐章中最动听的音符,生命画卷中最美丽的风景。不管未来有多长久,请珍惜相聚的每一刻;不管多少个春夏秋冬,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希望小朋友学会珍惜,懂得感恩。爸爸妈妈希望你们能够自信。你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经常对自己说"我一定行"。记住,你们的`老师、你们的爸爸妈妈永远会陪在你们身边,为你们加油!爸爸妈妈还希望你们能够有一颗爱心。希望你们能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拥有了这一点,你们才能拥有更多的快乐,才能做一个有责任的顶天立地的人。
小朋友们,你们像是花季的蓓蕾,你们像是展翅的雄鹰,你们更像是一颗一颗种子,勇敢地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
最后,祝愿大(2)班的每一位小朋友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
毕业演讲稿 篇3
大学生毕业演讲稿——离别宣言 岁月匆匆,大学四年转瞬即逝。从眼眸里抽出细细雨丝,然后纷纷扬扬的撒下。我即将离开我的大学生活。走过楼兰,走过荒滩,只是为了那句“路在脚下,明天会更好”。
虽然即将与相处四年的同窗好友分别,但却无法把自己和属于花季年龄的回忆全都忘掉,因为在那个美好的年龄,我们已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做了一次交换。
含着泪,回头读起身后的脚印,这些脚印离学生时代越来越远,伸向远方。即使脚窝泥泞,步履蹒跚,但我还是毅然的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曾经失去的,我不会注入太多是眷恋,太多的叹息;将要得到的,我也一定不会迷惑,不会迟疑。因为每个清晨的太阳都是崭新的,明天还要继续。
红阳在头顶散射着年轮的波,灵性鸟蹲在枝头目送我的背影,为我祈愿一路平安。真正令我魂牵心动的是那梦流浪的地方,生命在律动,风景在行走,情调目光里不仅映射着浪漫,而且还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梦想就是他的.翅膀,有梦想的人,随时都会跳起来,拍拍翅膀,到他想去的地方尽情的遨游。看!山那边如今又是香草萋萋,满庭芳菲了。白云将载着我到那梦开始的地方,实现我的梦想,实现我的价值。
在此,我由衷的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使我学会了各种生活技能和懂得了怎样为人处事。祝福我的母校××大学明天会更好!同时,我也由衷的感谢四年来同学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各位朋友的关怀。认识你们是我的人生一大财富,真诚的祝愿各位一路走好!
毕业演讲稿 篇4
亲爱的师弟师妹们、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能够参加你们的毕业典礼,我已经深感荣幸;而让我站在这里发言,则受宠若惊。心里激动却又紧张:我何德何能,可以在你们完成学业即将远行之际,代表学长送去我们的祝福与希冀?
我平时从来没有主动回忆过自己的毕业,倒不是因为毕业前两天丢了伴随我四年的一辆自行车心里很搓火;主要是一回忆就会不由自主的感到恐惧,惊叹时间流逝速度之快,而自己不知不觉已经太老。我从化学学院毕业过两次,一次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xx年,我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五年后,xx年,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我在北大读书一共九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化学楼里面度过的。每次回到化学楼,都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心里踏实。心里踏实的时候,想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触动心灵的深处。但是,就算触动了心灵的深处,我的这个发言很未必能让人记住,起码我不记得我的毕业典礼上那些发言的人都说了些什么。更糟的是,我已经想不起来是谁发言了。
在这里,我想以一个师兄的角度,通过自己的经历,谈谈毕业后的生活与工作。我想谈三个方面。
第一,兴趣与工作。
胡适先生在1932年北大毕业典礼上演讲时说过:“人生的道路上满是陷阱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
他还说:“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有三种防身的药方是值得一试的。”
第一种: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种: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
第三种:你总得有一点信心。
本科毕业十六年来,我对胡适先生当时的这三个药方佩服地五体投地。
第一个药方,由于我的职业,倒是很好地解决了。我总是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个药方,非职业的兴趣。我的本科阶段,学习不算最用功的,花费了很多时间搞各种各样的事情。我有一个爱好,一直伴随我的生活,就是照相,所有的钱,都花到了和照相有关的地方。以至于我博士毕业前来回纠结了很长时间,我是当一个科学家呢,还是做一个摄影师呢,还是做一个摄影师呢,还是做一个摄影师呢……可以看得出来,我当时特别想把摄影当成我的职业。后来,我在加拿大碰到了一个退休的化学教授,我和他聊起了我这个纠结,他告诉我说,把摄影当成一个爱好,可以很快乐,时时体会这一兴趣的美妙;但是,如果真的把摄影当成职业,也许就没有机会享受摄影的乐趣了。我想想,也是,如果当一个自由摄影师,估计有了上顿没下顿,养活老婆孩子都困难;如果开一个婚纱影楼,天天拍那种照片,估计看见相机就会恶心;如果做一个新闻摄影师,估计发现自己大部分作品被压着无法发表早晚要精神分裂。所以,我决定,还是回归学术界,业余时候拍拍照,挺好。有的时候,这些非职业的兴趣也可以很严肃,比如我在北大教了三年本科生的选修课《摄影的科学与技术》,是我上过的课里面我自己觉得教学过程最快乐的。也是我的课里面旁听学生最多,事实上其他课没有旁听的学生,只有这个课,旁听的学生和正式选课的差不多一样多。
实际上,除了摄影和学术生涯的纠结外,我早些时候还有过在历史与化学之间的抉择。本科保送北大,我最想上的是考古系,挖墓、探险,多么让人神往的经历……我第二想去的是历史系。第三,才是化学系,因为化学竞赛的原因。但是最后我还是怂了,乖乖地在三个志愿上都写上化学,就成了你们的师兄。回头看,这是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了。我本科毕业上研究生的时候其实还犹豫了一次,我想报考化学史的研究生,就跑去问徐光宪先生。徐先生是可以带化学史的研究生的。他听我瞎扯了一通后,对我说了一句话:“小黄,趁年轻多做点业务吧,化学史你退休了研究还来得及。”我想了想,还是把考古和历史当成我的兴趣,或许也可以当成我值得一辈子研究的问题好一些,就继续读化学研究生。实际上,我现在所研究的课题中还有和考古直接相关的,真是命运的安排,也挺好。
第三个药方,信心。我毕业离开化学学院后,进入了一个非常不同的领域——光学。之所以进入一个我并非科班出身的专业,主要还是想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能力。我大概花了8、9个月的时间,才渐渐地能和我那些同我背景相差很远的同事开始正常的对话。但是,一旦跨越了这个障碍,在往前走,就很快了。后来,我有换了专业,进入生物工程领域。在后来,我回到北大,开始独立工作,又换了领域,现在正在学习生命科学。只要有信心,没有学不会、做不来的。我和我的学生们说,我希望你们以后都尝试一些在我的课题组里面没有涉猎的东西,不要谨守在我的课题组研究的范围内,这样连我都不容易超越,怎么超越外面那么多的竞争对手?超越了我,才证明我是一个好老师。你们和我都毕业于这个学院,我有信心战胜我面前的一个个困难,我相信你们也会有同样的信心,战胜自己面起的困难!
第二,做什么,不做什么。
我们的校友、师兄、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教授,现在是我的领导。他跟我说过好几次,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知道做什么,但是更重要的是知道不做什么。听上去有一点儿奇怪,但是我通过自己的经历,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价值连城的建议。我们的精力、时间都不是无限的,那么,做什么、不做什么呢?很多事情,大家都说应该做的,也许并没有做的必要;很多事情,大家觉得不值得做的,也许可以做一做。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个人色彩的判断,但是如果时时知道做这样的判断,也许也可以走的快一些、好一些。
我自己有过很多错误的判断。比如我曾经很追求过多发表文章,把自己装扮成为一个高产的科学家,可是若干年过去,回头一看,都什么呀,垃圾,大部分都是垃圾。由于做这些事情,做得还很投入,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做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现在看来就是最大的浪费了。什么样的事情值得做,如何取舍?我想借用一个前辈的话。我的第一个博士后导师Yariv教授是个大牌教授,很有名,不仅仅学问好,还成功创办了企业,有一个公司曾经以30亿美元的价格卖掉,是一个成功的将知识转化为社会价值的例子。他的有名,还在于写了几本教科书,是光电子学领域和激光领域经典的教材。其中一本书,前言里面讲到,他年轻时候当兵时,他的长官在上战场前的教导:“If it is beautiful, wear it around your neck。 If it serves a useful purpose, carry it on your back。 If it is neither, get rid of it。”做任何事情,也不过如此。
化学学院的大牌教授施章杰也有同样的深刻认识。他跟我说,要做的东西“要么上书架,要么上货架”。我时时刻刻都在反问自己,现在在做的东西是真的有用的吗?还是在污染环境、浪费时间、误人子弟?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