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2025/11/03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半日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增进家园互动,达到家园共育。

2、丰富幼儿的认知,使幼儿了解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3、让幼儿懂得体贴妈妈,关心妈妈,为妈妈做有意义的事,给妈妈过快乐的节日。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二、活动准备

1、家长自带剪刀;

2、白纸、海绵纸、双面胶;

3、音乐《我的好妈妈》。

三、重点

1、通过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学习生活情况。

2、加强家园联系,增进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情况。

3、通过亲子游戏活动,提供一个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感情的机会。

四、活动过程

1、早接、晨间锻炼

2、综合复习课、手指律动、主题教学活动

3、早操活动、亲子游戏(小脚踩大脚)

4、制作亲子作品。

(一)歌唱《我的好妈妈》;

(二)亲子作品(制作鲜花,送给妈妈):

⑴教师介绍美工材料,制作过程。

⑵提醒注意安全使用剪刀。

⑶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鲜花。

⑷将亲自作品送给妈妈。

⑸教师给妈妈、幼儿拍合照。

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篇2

重点:

懂得感谢关心自己的人。

难点:

能注意力集中地观察阿姨的劳动。

目标:

1、 能注意力集中地观察阿姨的劳动。

2、 懂得感谢关心自己的人。

准备:

1、幼儿事先做好的大红花。

2、事先请保育员、营养员协助做好准备。

活动过程:

1、 介绍观察任务:

通过谈话,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

“这么冷的'天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为什么还要去上班呢?”

“幼儿园里有哪些人不怕冷,很早就来幼儿园工作?我们分组去找一找、看一看。”

两位教师分别带幼儿去寻找。

2、 观察保育员、营养员的工作:

到厨房参观,引导幼儿观察营养员的工作。

观察保育员是怎样不怕冷而辛苦工作的。

师幼共同小结:营养员、保育员阿姨真勇敢,为了让小朋友能吃上干净的、香喷喷的饭菜,她们在冰冷的水里洗菜、淘米,不怕寒冷,真了不起。

“营养员、保育员阿姨真辛苦,我们应该对她们说些什么呢?”

幼儿声音响亮地对阿姨说一句感谢的话,送上自己做的大红花。

3、 经验迁移:

——“我们怎样做个不怕冷的好娃娃呢?”

小结:早上起床,快快地穿衣、洗漱、吃饭,准时上幼儿园。

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

2、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关心他人,能积极主动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问题分析:

我和同学已经有了近一年的接触,发现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有了一定的劳动意识。

在学校基本能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但在家庭中,却缺乏劳动意识,过于依赖家长,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不能积极主动的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因此,召开"家里的事帮着做"的主体班会,进一步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使学生体会父母的劳苦,学会关心他人。

活动准备:

1、课前以一些生活现实为背景排演小品;

2、以:母亲节”为题材请同学们为自己的母亲献礼;

3、收集自己在家中劳动的`资料,制作成展板;

4、练习各种家务劳动技能;

活动人员:

1、本班51名同学和正副班主任;

2、聘请部分学生家长;

主持人:4人

整体设计:

1、利用生活小品,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的兴趣,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启发明理;

2、结合生活实际,部分学生汇报自身的家务劳动小技能;

3、请家长夸一夸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提出学生倡议;

活动过程:

一、对话引入,启发活动兴趣。

a:xxx你知道“母亲节”是那天吗?

b: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呀!

a:你在那一天送给妈妈什么礼物啦?

b:我的礼物最珍贵,是——(神秘的),反问:“你都送给妈妈什么礼物了。”

a:我呀,我送妈妈一枝花,开在心间的花朵,还为他送上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你听!(放录音)

b: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在家里我们时刻享受着爸爸妈妈的爱、爷爷奶奶的爱,在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下,我们快乐成长!

a:你看,我们每长高一寸,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展示父母照顾孩子生活的照片和家长下班后的安排)。

b:我们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不懂事情到步入校门,我们正在渐渐长大。

在学校,我们要做好学生,在家里我们更应该做好孩子。

a:同学们,在"母亲节"这一天,一些同学为爸爸妈妈送上了这样的礼物。

1、出示a剧:(a剧主人公说:“我今天过得真快乐!同学们,你们跟我一样高兴吗?”)

2、b剧主人公上场,:找b说:“我的好朋友来了,我要找他玩儿。

唉,小红,等等我,我们一起玩儿去!”

b剧主人公:“我今天可没时间,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呢!”

b剧上演(b剧主人公说:“我今天也很快乐,同学们,你们说对吗?”)

a:两个同学都度过了快乐的一天,相比之下,你觉得那位同学过得更快乐?更有意义呢?

学生讨论发言

二、深入生活,技能展示:

b: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吧,今天我们三(3)班的同学把母亲节那天献给家人的礼物都带来了,你们看!

劳动小技能展示:

1、图片展示:在家里收拾房间。

2、技能展示:洗手绢、洗袜子、叠衣服、扫地、擦桌子、择韭菜、做水果拼盘(以组为单位同时展示)。

b:昨天我们在父母的呵护中小心长大,今天我们将张开小翅膀练习飞翔。

从生活小事学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成为父母的小帮手,回报他们的爱。

三、家长与孩子互动,激发情感,提出希望:

1、演唱:《小乌鸦》(放音乐)

小乌鸦:我爱我的家,更爱我的妈妈。

我在温暖的家庭中健康成长,大声:“妈妈呀!”

全班:我们爱你!

家长:孩子呀,我们也爱你!

2、家长结合学生生活表现,夸一夸孩子;

b:父母那么爱我们,用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创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倡议:(宣读倡议书,出示展板)

b:现在,你知道了吧!这就是我送给妈妈最珍贵的礼物,也是我们三(3)班同学送给所有幸福美满家庭的礼物。

同学们,快快加入我们的倡议吧!(学生贴名字,放音乐)

班主任:同学们,你们的倡议太好了,我和王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倡议,行吗?(教师贴上自己的名字并进行讲话)

a、b:母亲节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自己或同伴的妈妈,知道母亲节到了,要让妈妈更高兴。

2、快乐地寻找礼物送给妈妈,能用简短的话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3、体验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PPT;每个妈妈的照片;事先录制好妈妈期望得到的礼物。

活动过程:

一、母亲节到了——妈妈真高兴

目的:了解熟悉自己或同伴的妈妈,在倾听中知道妈妈真高兴,因为母亲节快到了。

1、(出示一张照片)这是谁?(妈妈)

2、(不断变化的妈妈照片)看看她们又是谁?

鼓励幼儿指指说说这是谁的妈妈,了解和熟悉自己或同伴的`妈妈。

3、妈妈们今天真高兴,你们觉得妈妈遇到什么事情会很高兴呢?

猜猜说说让妈妈高兴的事情。

4、你们听,妈妈是怎么说的,她为什么很高兴?

PPt的录音(最近我特别高兴,因为我要过节了,你们猜猜我要过什么节?)

引导——母亲就是妈妈的意思,母亲节就是所有妈妈的节日。

5、谁可以过母亲节呢?

快乐对话顺口溜:妈妈妈妈要过节,什么节?“母亲节”

小结:知道所有的妈妈都可以过母亲节,所以每个妈妈都很快乐。

二、选礼物给妈妈——让妈妈开心

目的:快乐地寻找和选择礼物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

1、母亲节到了,怎么才能使妈妈更高兴呢?

2、你想给妈妈送什么礼物?

(PPT很多礼物)快乐的看看说说名字?

3、幼儿挑选一样礼物送给妈妈。

有这么多的礼物,你想给妈妈送什么礼物?

引导——幼儿能用简短的话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画面互动:用不同的画面来回应幼儿的选择,加深幼儿选送礼物的兴趣。(如:妈妈的笑脸、吻、掌声等)

重点指导——教师随机牵引,根据幼儿的选择用短小儿歌回应,如:妈妈妈妈我爱你,送你……,妈妈拍拍手(亲亲你、抱抱你)真开心。

三、听听说说——妈妈最喜欢的礼物

目的:倾听妈妈的声音,感知让妈妈高兴的不同方法。

1、宝贝们给妈妈送的礼物,妈妈都很高兴。问问妈妈还想要什么礼物让自己更高兴呢?

2、幼儿倾听妈妈的声音

播放妈妈的录像,听听说说妈妈还想要什么礼物。

(妈妈想要的礼物是紧紧地抱抱她;妈妈想要的礼物是大声地说“妈妈我爱你”……)

小结:原来一个拥抱、一句话……都是礼物,都能让妈妈更高兴、更幸福。

3、还有很多妈妈也想说话,我们到教室里去听一听。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开展的庆祝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深刻地体会到妈妈工作很辛苦,要从内心去体谅妈妈,理解妈妈的付出,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也是让孩子体会爱、接受爱,让孩子更多的去爱他人,从小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主动参与此类活动的主动性。我们感受到德育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让孩子从小懂得关爱、懂得回报。让感恩教育多溶于生活学习中!让家长渐渐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让学生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3、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准备节目,搜集故事,收集名言,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邀请父母参加班会活动。

4、场景设计,渲染环境,奠定情感基调。

三、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开始:

甲:亲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乙:亲情,人间最美的情感。

合:一(3)班“拥抱亲情”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回顾篇——走近亲情

1、我名字的故事

(1)甲:我的降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庭未来的曙光。

我的名字是父母理想的编制。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自己名字中蕴涵的意义。

孩子的名字融入了父母多少的期望!学生通过向父母了解自己名字中蕴涵的期望,从而感受父母深深的爱。

2、我成长的足迹

(1)乙: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呀——亲爱的爸爸妈妈。

(2)课件出示一组家庭照片,学生讲述他们成长过程中自己遭遇疾病和挫折时,父母为之作出的牺牲和为之付出的血汗。

(3)诗歌朗诵《妈妈的爱》

孩子的成长过程凝聚了父母无穷的爱;感人的生活场景能勾起孩子的美好回忆,真情交流使他们再次体会朴实的亲情,引起情感的共鸣。

3、父母写真

(1)甲:母亲的皱纹,父亲的白发,是父母操劳的见证,是爱的涓涓印痕,是亲情无偿。

〈三〉、拥抱篇——体验亲情

1、亲情赞颂知多少

甲: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

乙:因此,酬劳不是她的目的`,收获不是她的动机,她是人性闪耀的光辉。

甲:多么质朴的情感啊!古今中外,有多少赞颂父母的歌、词;有多少演绎亲情的故事;有多少歌颂母爱的名言。

乙:让我们尽情歌唱或朗诵赞美父爱、母爱的歌曲和诗文,讲述古今中外关爱父母的故事,课件展示关爱父母、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四〉、行动篇——回报亲情

1、确定回报方案

(1)甲:记得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爷爷在抗日前一年得到妈妈病逝的消息十分悲痛,他写下了这样一片感人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请班主任老师给我们讲讲这篇文章。

(2)班主任讲《回忆我的母亲》

(3)乙:故事让我们感动,榜样为我们引路,名言伴我们同行。

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我们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呢?

(4)学生讨论交流,并确定回报父母关爱的最佳方案。

2、实施回报方案

(1)给父母一份惊喜

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父母,如自己设计的贺卡或小制作;给父母洗洗脚;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最佳成绩或获得的喜报;一封感谢父母的信……

(2)帮父母做家务事

每天在家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向父母表示关爱。

(3)陪父母聊聊天

每天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自己的心情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

3、倾听父母的感受

(1)甲:听了大家的回报方案,我们的家长十分的感动。

下面请妈妈、爸爸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2)爸爸、妈妈谈感受。

(3)乙: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您们对我们的肯定,您们放心吧,感谢您们对我们的爱,我们也一定把爱回报,回报给你们,回报给社会,回报给伟大的祖国。

(4)合:最后让我们伴着美妙的旋律把手中的红花献给在座的家长。

(5)齐唱歌曲《爱的奉献》。

爱是亲情书写它独特魅力的过程。

利用讨论使学生明白:积累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回报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要有一颗孝心;关爱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中。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