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最新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5/11/0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最新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最新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

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100倒数到50

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你是怎样想的?”

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二)新授:

1、教学例七:

(1)教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

(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横看、竖看、斜看)

特点: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②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③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递减到1。

(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

(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

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

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

3、比大小。

(1)十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2)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进行练习,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集体订正。

最新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谁?后面呢?”

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前、后。(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前、后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

(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轮船上面有什么?大货车前面是什么?小汽车后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第9页,完成书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并订正。

三、活动

1、拍手游戏。

(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做个老鹰抓小鸡的小游戏。

小华做老鹰,小林、小东、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衣角,开始游戏,老师提问,小东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个面?看图再说一说,老师找学生起来,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完成书本第11页的练习二的第1、2、3题。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最新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借助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数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多种方法计算整十数之间、整十数与一位数、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数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1、自主练习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下面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一位先生在南极,不怕冰天和雪地,身穿黑色燕尾服,里面套着白衬衣。这位先生是谁呢?(企鹅)它生活在哪里?(南极)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南极?(学生介绍)大家愿不愿意多了解一些有关企鹅和南极的知识呢?那可要听好了。(P19)

现在,南极的小主人欢迎同学们到冰雪覆盖的美丽的南极大陆上做客。(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能告诉大家南极的小主人都有谁么?(板书企鹅、海豹、贼鸥)

二、新授

(一)教学红点标示的内容

1、数一数

(1)仔细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企鹅、海豹、贼鸥各有多少只)

(2)咱们先来看一下企鹅,这么多的企鹅,大约有多少只呢?同学们想怎样来数呢?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数出企鹅的只数,一会儿汇报给大家。

(3)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一只一只地数,二只二只地数,五只五只地数,十只十只地数,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4)到底谁说得最接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多数同学喜欢用十只十只地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数较大宗物品时也可以用10个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来数一数。

2、摆一摆

(1)刚才我们用了数一数、估一估的方法,现在你能用你手里的学具摆一摆吗?如果一根小棒代表一只企鹅,你能用小棒摆出100只企鹅来吗?

(2)你摆出了吗?说说你是怎样摆的?谁能想个好方法,让其他同学可以一眼看出有100只。

(3)10个一是10,1个十是10,2个十是20,……那么10个十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

3、拨一拨

(1)你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10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你能否拨出50、70、100么?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100的?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就是说百位在十位的左面,我们说在百位上拨出一个珠子就是100。

(二)教学绿点标示的内容

1、刚才我们数了企鹅的数量,现在我们来数一下海豹和贼鸥的数量?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用刚才我们学过的方法数出海豹和贼鸥的数量,然后用小棒表示,集体交流,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

2、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它们的数量?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式来进行拨珠子,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

(三)练习

自主练习1: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分别估出题目中物体的数量,再数一数,看看你估得准不准,最后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了估算,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了数的组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2—6

[教学过程]

1、自主练习2:我说你数

一人说出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数,既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既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2个2个地数或5个5个地数,等等。

2、自主练习3:数一数,填一填

根据图意自己填空,集体纠正答案。

3、自主练习4:看图,说一说题目的要求

你能试着连一连吗?先让学生说一说气球上各数的组成,然后再进行连线,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小猴不能连73,而连37?

4、自主练习5:估一估,说一说

2008年青岛作为奥运会的一个比赛场所,将进行帆船的比赛,现在就有许多的选手来到这里参加训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训练的情况。啊!这么多的帆船,大约有多少条呢?谁能估一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5、自主练习6:小游戏

(1)找一名同学一起做示范。

(2)同桌两人进行互相猜数游戏,学生体会数的大小。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并正确使用。

最新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4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朋友吗?今天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看看动物朋友。

(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森林里可真热闹!你们知道今天是谁的生日吗?

生:是大象过生日。

师:让我们齐唱一首《生日歌》,祝大象爷爷生日快乐!

生:(唱歌,有的还站起来表演动作)

师:我代表大象爷爷谢谢大家的祝福!

二、主动探索,经历过程

1、统计客人情况。

师:你从图上看到了些什么?

生1:大象家来了很多客人。

生2:我看到小狗、小猪和小猴都来了。

生3:我看到两棵大树,有4只小猴子爬在树上。

生4:我看到有一只小狗在妈妈袋袋里。

生5:我看到有的动物手里还拿着鲜花。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从图上看,大象家来的客人比较多,排列得有些乱,不容易一下子看出来各有多少。你能想个好办法让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来了哪些客人,它们各有几个吗?

生:我们让小狗家站在一起,让小猴家站在一起,让小猪家站在一起。

师:这个办法好!我们先来把客人分一分类。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这些小客人的头像,我们来给它们排一排队。

(请六个学生上台自由组成二人小组合作排小动物。一个人指着图上的一只动物,另一个人就拿一个它的头像贴在黑板上。)(老师提供的动物头像是有多余的,供学生选择。)

生排列的结果如下:

狗狗狗狗

猴猴猴猴猴

猪猪猪

师:三种小动物的队伍都已经排好了,谁来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几只。

生:小狗有4只,小猴有5只,小猪由只。

师:(根据学生数的结果板书:)

(4)只狗狗狗狗

(5)只猴猴猴猴猴

(3)只猪猪猪

师:看着这张图,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小猴家来了最多。

生2:我知道小猪家来的最少。

生3:我知道大象家一共来客人12个。

生4:我还知道小猴比小狗多1只。

生5:小猴比小猪多2只。

师:像刚才这样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统计。

通过刚才的统计我们比较清楚地知道了大象家来客人的情况。

(板书课题:统计,并注上拼音)

2、统计鲜花情况。

师:在这张图上,我们还能统计什么?

生1:可以统计大象收到的鲜花。

生2:可以统计动物们穿衣服的情况。

生3:可以统计哪些动物在树上,哪些在树下。

生4:还可以统计哪些动物在大象的左边,哪些在右边。

师:我们就来统计一下大象收到鲜花的情况。

生:(小组活动: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张作业纸,一个1号信封,里面放着大象收到的五种颜色的鲜花。请小组合作,先按照颜色分一分类,再把同一种颜色的花排一排,贴在虚线方框内,最后数一数各有几朵,填在括号里。)

师:(巡视指导,把各组的作业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评价各小组的作业)

学生作业中有的小组把花横着排列,有的小组竖着排列,还有一个小组是斜着排列的(见下一页),老师也肯定了他们独特的排列方法。

师:经过这样的统计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大象收到黄花3朵,红花5朵,绿花4朵,紫花2朵。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生1:大象收到的哪种颜色的花最多?哪种最少?

生2:大象一共收到多少朵鲜花?

生3:红花比黄花多几朵?

生4:紫花比绿花少几朵?

生5:大象最喜欢哪种颜色的鲜花?

紫黄绿红

紫黄绿红a

黄绿红aa

绿红aaa

红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