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大学生夏令营心得体会

2025/11/02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学生夏令营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学生夏令营心得体会 篇1

董卿云:“从某种意义上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我与NIBS的遇见,不说刻骨铭心,却也终身难忘。

有太多的话想说,有太多的话想说,提笔却忘言。

在NIBS的每一天都带给我很多惊喜,有惊有喜。曾在电话中跟朋友调侃说:“我这一天天过的,每天都是大喜大悲,跌宕起伏,没有一天是平淡的。”它像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扇走出学校,走出课本,走进科研的大门。在这的每一天,我的视野都在不断地开阔,同时我的固有观念也在不断被冲击。不知不觉的,我的左右脑装入了许多新的东西。

“很多PI通过你的表现,谈吐等等就能一眼看出你适不适合做科研,即使你是很努力的,即使在面试中你表现的很好,但努不努力是一回事,适不适合又是另一回事”;

“关于适不适合做科研和喜不喜欢做科研,如果你不适合,那么我想这个兴趣也不会长久”;

“说句比较牛气的话,我们还真没把诺奖当回事”;

“我不想一来就给你们安排好人带你们,你们先看看,这一个月重要的不是学习实验操作,学会了之后不用很快就会忘记,我希望你们在这一个月里能明白和体会到书本上的知识与真正搞科研的区别。”

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刷新了我的认知。

从前一直知道搞科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能耗费十年,二十年,甚至科研工作者的一辈子。如今才能深刻理解这一句话。初来乍到,师哥得知我们在NIBS要待一个月时,接着说了一句一个月得不出什么成果。当时大脑很懵,有些难以置信,现在渐渐明白当时师哥的意思。实验马不停蹄地做,数据大量的分析,然而研究出成果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像一场不知道终点,路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马拉松,许多人都在跑,你也要加油,时间是唯一的裁判。NIBS的真正魅力就是在与世无争的五环外潜心搞科研。

进入NIBS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心里告诉自己不能怂,不能跟没见过市面一样,这些来了这就都忘干净了,只记得惊叹和享受了。“还以为你是来吃苦的,结果却是来享福的。”NIBS何人?一土豪也。所里的福利太好,我整天跟朋友炫耀我在这里天天有空调,饭也超级好吃,西餐厅很梦幻,少女心满满,饮水机随处可见,还有给配备台电脑······所里太壕,实验设备高端。最喜欢NIBS的年会,感觉自己都要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报告很精彩,KTV大赛很high,年会已经美好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在NIBS最美的遇见是人,其他summer,PI,师哥师姐。井柏然在花少中说过一句话,其原意大体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在一个月里快速发酵感情本就不是一件易事。这一个月下来,与大家相处的每一刻都历历在目,从客套到互黑,从拘谨到恣意,各个都是大佬,能力非凡,自信满满,成了我这个暑期最美的遇见。

大学生夏令营心得体会 篇2

通讯发达的时代里最大的好处,便是一封来自NIBS的邮件,即可开启一段独特的旅程。

20xx年7月17日当我推开NIBS的大门,这个暑假便开始截然不同了。通体的红砖,黝黑的刻字,古典与现代相互融合是我对NIBS的第一印象。NIBS不愧为“科研的圣地”,远离了市中心的繁华与喧嚣,独处一片安逸地段。干净舒适的休息区,悠雅别致的西餐厅,简洁独特的健身室,曲径通幽的后花园,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永远都是以科研为中心,学术自由,言论自由,形成了一个属于NIBS自己的、得天独厚的环境,给在其中的生命人安了一个家,如果是真心痴迷于科研,想专心做一名学者,无疑NIBS便是天堂。

一段旅程,外出,用眼睛看,耳朵听,大脑用来思考和记忆,在NIBS学习尤其如此。我在z老师实验室进行暑期训练,第一天,张老师就跟我们探讨了研究方向、今后发展之类的问题,让我倍有感触。张Lab以药化为主,虽然有许多问题不能透彻理解,但是却给我的学术生涯开辟了一条别开生面的.研究途径,不失为一次崭新的学习体验。师姐是一个很漂亮、很温柔的人,总是耐心地解答着我的问题。我跟着师姐研究小分子和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养细胞,测酶活,Western blotting前前后后做了许多遍,终于在离开之前做出了较好的结果。做实验的日子过的总是最快的,在这种大环境的熏陶下很容易潜移默化的学会许多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我觉得这种收获才是最关键的。

来到NIBS Summer Training,怎能不提年会。时尚前卫的中信金陵酒店确确实实让我们地欢畅了四天。篮球比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还有summers的演出都让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NIBS,依然年轻,充满活力。当然,年会的重点还是在于各位PI的学术讲座,各种研究项目、学术成果纷呈,连走廊上的poster也能给你实实在在地上一堂课,虽然大部分只是接触到一些皮毛,但却足以让我收获到感到充实,同时也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最高平台之一的水平。

五周的时间说长其实也不长,到这里已经快结束了,与其说来NIBS是学习,不如说是体验,收获的不仅是学到的科研知识,半路结实的伙伴、博学多闻的师兄师姐、平凡而伟大的生活,这些才是我此次NIBS之旅最值得典藏的记忆。

大学生夏令营心得体会 篇3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在NIBS五周的学习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了,回想起我在学校期盼着暑期训练活动开始的场景仿佛昨日。我在这五周的时间里,殷畅师姐带领我完整地体验了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从看文献,到进实验室收集果蝇母本,做cross,剖肠道,染色,分析实验结果,最后得出结论的完整科研过程。我曾经挣扎于第一次看英文文献的茫然,也曾经因为实验技术迟迟不能过关而烦恼;但我更沉浸于实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趣味,和一个人主持整个实验的成就感。NIBS让我更加确信了自己对科研道路的坚守和热爱!

NIBS是一个做科研的圣地,在这里,PI们不用考虑社会上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不用拘泥于上下级的限制,他们也更不会把追名逐利作为工作的目标。在这里,我们面对的是最纯洁、最神圣的科学,我们工作的动力是内心对生命深深的求知欲。记得王所在座谈会上跟我们说:“我是第一个发现转录因子在膜上的人,这一刻,只有我和上帝知道,我是最快乐的。”

作为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必须要学会克服各种困难。对我来说最大的短板就是阅读了,尤其是在我还没有学习过很多专业课的时候,看中文文献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是英文文献了,简直是天方夜谭!在开始的几天,说实话在我每天打开那几篇paper的时候,面对各种从未谋面的生词和复杂的文意,内心都是崩溃的'。但为了之后的实验,我必须了解自己所做的课题,所以我强迫自己硬着头皮看下去。在每天的实验技术训练完成之后,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paper。开始的几天当然是十分辛苦的,但之后随着我对专业词汇的逐渐熟悉和对课题内容的不断了解,我看paper的速度逐渐加快,从开始的三天一篇,到后来一天一篇,随后半天一篇,我的阅读能力在逐渐提高,信心也不断加强。当然,我的阅读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接下来的大三一年里还要不断加强,希望在明年参加NIBS推免面试的时候能轻松地在两小时内完成一篇paper的阅读。

除了科研工作,在NIBS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在年会的舞台上,PI们不仅可以展示各个实验室的学术成就,更是所有同事们展示自己个人才华的大好机会。KTV大赛上有同学们动人的歌声,更有师姐优美的舞蹈。在各种球类比赛上,充分地展示了大家强健的体魄,正应了王所那句话:“做科研的人不仅要Mentally strong,更要Physically strong!”同时,我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结识了很多朋友,大家互相分享着彼此的生活,讲述着自己的经历,这难道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吗?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着喜欢的事!

20xx年7月17日,我抱着一颗忐忑又憧憬的心来到NIBS。20xx年8月18日,我怀着希望和梦想暂别NIBS。在这短短的五周里,NIBS为我带来了我最理想的生活。最后,我要由衷地感谢我的导师袭荣文老师,和一直带我殷畅师姐,还有所有实验室里帮助过我的师兄师姐们,你们包容了我的无知和迟钝,以榜样的姿态带领我不断进步。

自从与王所的座谈结束后,我就不断地问自己那个问题:“What make you happy?”现在终于有答案了:“It is the secret of science,and the peace in my heart!”

大学生夏令营心得体会 篇4

怀揣着科学梦想,今年夏天我有幸作为暑期学生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杜立林实验室参加暑期科研训练,感受科研圣殿的氛围,聆听研究所老师科研“大牛”的talk,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志同道合小伙伴们一起学习交流,我感到无比幸福和充实。经过近5周的科研训练,我感触颇多,感受最深的就是NIBS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以及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师生平等交流科研思想,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和严谨活跃、追求创新卓越的科研精神。而且在NIBS各位老师特别是杜立林老师及各位学姐学长的的悉心帮助和指导下,我在科研思维、实验技能、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了一定提升,使我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生命科学研究,什么是国际一流的科研。这让我坚定了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决心。

生命科学最吸引我的就是其中的未解之谜,我的梦想是做一个“puzzle solver”,解谜的人。这次暑期科研训练,我有幸在杜立林老师实验室学习实践,这让我收获了很多。暑期科研培训期间,杜老师为每一位暑期学生都设计了一个minor project,让我们能体会到独立做课题研究的感觉,而不是跟在师兄师姐后面一味做bench work。我做的课题是利用chrispr/cas9技术敲除裂殖酵母中的'wtf基因。我们打算通过实验室之前建立起的体系,设计单一的gRNA一次性敲除酵母细胞中wtf基因家族的15个基因。这对于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酵母相关研究的我来说,这个课题要做出理想的结果还是有难度的。在拿到这个课题之初,我就感觉到它的设计非常精巧,杜老师还亲自给我讲解这个实验,让我理顺其中的逻辑,并在实验出现问题时给予了很多建议和指导,在每一个暑期学生身上杜老师都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他睿智严谨中透露着平易近人,有着科学家的人格魅力,这让我非常感动和钦佩。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在张师姐的指导下学会了一些实验技能。在做简单的pcr实验时,我却两次加错体系导致实验失败。我觉得很愧疚,师姐总是耐心指导并对我进行安慰。从实验室几位学姐学长师姐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她们传授给我了实验的经验与技巧,并在实验进程不顺利的时候告诉我要调整心态,重新开始。张学姐做实验时井井有条的科研好习惯也深深影响了我,她干净整洁的实验台和严谨的科研思维提醒我要进一步规范自己的科研技能。还有其他几位师兄师姐也对我有很多帮助,他们非常热心,耐心解答了我的问题并送我一些实验试剂。我觉得杜老师实验室的科研氛围很好,我们每周三、周五都要开组会,大家积极进行学术交流,气氛活跃,而且大家乐于互相帮助,我感觉这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初步的科研实践让我体会到了做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苦乐,也让我认识到科学的严谨。研究生命科学有时需要很多重复性的工作,虽然有些枯燥,但是科学发现的产生离不开熟练的实验操作,并要面临多次失败。科学素养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升华。

8月3日至6日,我们这些summers有幸参加了一年一度的NIBS年会。在年会上各位PI老师的talk都非常精彩,逻辑清晰,新颖独特,成果累累,让我这个新手也能听懂大半,能跟着科学家的思维进行互动。我觉得NIBS各位PI的科研工作创新性非常强,是站在该领域前沿进行创造,是国际一流的科研。即使我自己对各位大牛PI的研究领域了解不多,也想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科研,什么是好的科研。年会上的PI报告完全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值得一提的是,我就读大学学院的院长是NIBS的毕业生,这次作为嘉宾在年会上作报告,让我感受到NIBS是一所能培养真正国际一流科学家的科研机构。

在生活方面,NIBS更是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食堂饭菜物美价廉、丰盛可口,研究生部老师温文尔雅、细致周到。并让我们住在了最好的两人间博士生公寓,在每天回公寓时还有班车送,科研之余我们可以到体育馆进行健身和羽毛球比赛等,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很快就要离开NIBS了,我有些恋恋不舍。在NIBS的五周是我人生中宝贵并最值得铭记的一段经历,因为,这是我的科学梦开始的地方。感谢这段时间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期待有机会与你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