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教案《按规律排序》

2025/11/04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教案《按规律排序》(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教案《按规律排序》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序,能用语言表述排序规律。

2、理解环形规律排序的特点,发展思维的多样性。

3、能与同伴合作练习,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流程:

1、导入引发兴趣。

2、自主学习,探究排列规律,尝试操作。

3、理解环形规律排序的特点。

4、课件演示结果,幼儿验证,结束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一一间隔"排序的经验、两人一组合作的经验。

2、教具:《童易软件》"按规律排序"。"小路"人数一半;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压膜图片若干,空篓子若干。

学具: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纸片、空篓子、胶棒若干,各种水果、食物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播放《童易软件》,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自主学习,探究排列规律,尝试操作。

1、播放课件,师生共同观察三条不同排列规律的"路",请幼儿说说排列规律。

2、幼儿"铺路",教师介绍玩法和要求。

(1)两个人一组完成。

(2)按规律把小路铺完,并说一说规律。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师生共同检查结果,走过小路。归纳小结。

二、理解环形规律排序的特点。

1、情境导入:小熊请小动物吃点心,要说出盘子花纹的排列规律才行,请小朋友帮助他们。

2、教师出示"盘子",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多种排列规律。

3、幼儿操作"粘贴盘子花纹",说说排列规律。

教师播放课件:这些盘子的排列规律是什么呢?请你贴好花纹后和客人老师说一说。如果正确,客人老师就会送给你一份食物。

三、结束部分

课件演示结果,幼儿验证,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按规律排序》,目的在于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整个活动以收到礼物贯穿主线。分三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去发现图形排队是有规律的。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图形排队的基本特征。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第二个环节让幼儿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图形的排列特征。让幼儿感受了不同颜色,不同图形按规律排序的乐趣,也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

在活动中还设置一些分难易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幼儿园教案《按规律排序》 篇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进行排序。

2、能按大小颜色等交替重复的.规律玩排序游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吹泡泡”

2、学具准备:”吹泡泡“;橡皮泥若干,彩笔、各种颜色的短毛线若干。

3、《操作侧》第四册第5—6页。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大家一起来拍手,第一个幼儿拍1下,第二个幼儿拍2下,第三个幼儿拍3下,第四个幼儿拍4下,依次拍下去。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小樱子和小柚子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吹的泡泡(教师出示教具“吹泡泡”)。

1、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樱子组,一组为柚子组。2组幼儿分别操作学具中的红色泡泡和蓝色泡泡排列出有规律的图案。

2、师:小樱子和小柚子吹的泡泡到了天空中混合在了一起,我们一起给他们的泡泡排排队吧。

幼儿操作学具“吹泡泡”,按颜色、大小交替的规律排序。

3、交流小结,展示有创意排序的幼儿作品。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搓糖珠”的游戏。

第二组:做涂色练习。

第三组:玩“结绳“游戏。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五、完成《操作册》第四册5—6页的活动。

活动提示:

排序学习不要太机械,教师要变换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注意游戏性和趣味性,可适当增加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

生活中的数学:

1、完成《作业纸》第四册第9—12页的活动。

2、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如糖果、瓜子让孩子练习排序,增强找规律的能力。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幼儿园教案《按规律排序》 篇3

活动目的:

1、利用学具进行规律排序训练。

2、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六型学具人手一套和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排队找规律,引出课题。

幼儿按拍一下手拍一下肩、拍两下手拍两下肩的规律进入活动室。

2、:“请你照图继续摆”。

出示下列挂图,让幼儿观察数秒钟,启发幼儿说出规律,并继续往下摆。

(1)一长一短:两根学具棒、一根学具棒

(2)一红一绿:一根红学具棒、一根绿学具棒

(3)三种颜色三种形状:红圆、黄三角、绿正方形

(4)单双数:1、3、2、4、5、7、6、8

3、:“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请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规律排序(一种底色一种类别、两种底色两种类别……六种底色六种类别)。最后让幼儿自己定标准自己摆,培养他们的多向思维能力。

活动延伸:

按一男一女、一男两女、梳辫子不梳辫子、戴眼镜不戴眼镜、高矮等标准让幼儿排队出活动室。

幼儿园教案《按规律排序》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初步感知A物体与B物体有规律的排序模式。

2、发展思维的准确性,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3、发展幼儿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学具、优雅的音乐。

活动重点、难点

发现AB式的排序规律。

活动过程

1、听节奏做动作,摆棋子。

(1)教师做节奏表演,拍手、拍腿。规律为AB,拍3组。

提问:老师是怎样拍的?你试一试。(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如果拍手用红色棋子表示,拍腿用绿色棋子表示应该怎么摆?

请两名幼儿分别拿红色与绿色棋子来前面根据老师的动作摆放棋子。

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AB式的规律。

(2)请幼儿开阔思维用声音的方式表现AB式规律。反复练习巩固幼儿对AB式规律的认识。

(视情况可以请两名幼儿一名拍节奏一名放棋子进行合作表演)

2、好玩的火车

周老师有一辆漂亮的小火车看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观察小火车发现规律。

3、请幼儿自己也开一辆漂亮的小火车吧(幼儿练习排序)

(1)听音乐取学具。

(2)请幼儿用红绿两色,红色做车头按AB规律进行排序。

(3)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颜色按AB规律摆出一辆小火车。

4、结束部分。听音乐送学具。(提醒幼儿整理棋盒并检查棋子宝宝是否放好)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中为幼儿提供可以进行排序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