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2025/11/05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萌发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2、养成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

3、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空心与实心传声筒传出声音的区别。

活动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发现传声筒的作用。

活动难点:

主动探索发现两种纸棒传声的不同,并找出原因。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同的空心、实心纸棒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引导幼儿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分享合作玩纸棒的方法。

(出示纸棒)小朋友们看,老师用纸给你们做了个玩具,你们看一看,想一想它是什么样子的?(教师给每个幼儿发一个纸棒)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

提问:

1、请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刚才你是怎么玩的?

2、你们几个小朋友一起是怎么玩的?

小结:小朋友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玩纸棒的玩法。我们还发现了大家一起玩纸棒,纸棒的作用就变大了。

二、引导幼儿玩“悄悄话”的游戏,发现空心纸棒能传声音。

引导幼儿用纸棒玩“悄悄话”游戏。老师讲解游戏规则:“请一个小朋友来合作示范,把纸棒的一头放在好朋友的耳朵边,用嘴巴对准纸棒另一头悄悄的说一句话,你听到我说的话了吗?其他小朋友听到了吗?请你把刚才老师对你说的告诉大家,好吗”?

请你们每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人对这纸棒说悄悄话,一个人用小耳朵听,然后再交换,听听好朋友说了什么话。两个好朋友互相说说悄悄话。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引导幼儿说话时注意声音的大小,互相谦让,相互合作。幼儿自由结伴玩游戏,在操作活动中发现空心纸棒能传声。)

提问:

1、好朋友给你说了什么?声音从哪里传出的?

2、你给好朋友说了什么?声音从哪里传出的?

小结:小朋友真是爱动脑筋,发现空心小纸棒可以把悄悄话传到朋友的耳朵里,声音从纸棒里面出来的,原来呀,空心纸棒能传声。

三、引导幼儿探索实心纸棒,提出质疑、发现问题、寻找原因。

1、让幼儿猜一猜这个纸棒能不能传声,能不能做“悄悄话”的游戏?

2、(每个幼儿去拿一个实心纸棒)试一试“悄悄话”游戏。幼儿在探索和试验中发现问题,(这个纸棒是实心的)

提问1、这个纸棒和刚才那个空心纸棒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实心纸棒传话的声音不清楚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结:大家说的真好,小朋友又发现这个纸棒是实心的,声音被堵住了,传不出去。

四、验证两根纸棒传出声音的不同。

请两名幼儿再次用两种纸棒进行实验比较,验证两根纸棒传出声音的不同,鼓励幼儿寻找原因。

小结:小朋友真是又聪明又能干了,发现了空心纸棒和实心纸棒之间一个很大的秘密,原来,空心的纸棒传出的声音响亮、清楚,而实心的纸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实心的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

我们给这个空心的纸棒取了个名字叫“传声筒”。

五、结束

今天小朋友发现那么多奥秘。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空心管子可以传声,比如:-----有好多秘密。只要你爱动脑筋,都会发现的。

拿起传声筒,集体演唱“打电话”

活动延伸:

把“传声筒”带回班里给其他好朋友说悄悄话,再去发现传声筒还有许多神奇的玩法。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传声筒(通用12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传声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传声筒的传声现象,知道空心的管子传出的声音清楚。

2.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增强与同伴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

活动准备

1.空心、实心的管子若干 ,听诊器,不同的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利用游戏“悄悄话”导入,激发兴趣。

2.老师唱歌曲“悄悄话”,小青蛙在说悄悄话,我们也来找个朋友说说悄悄话。

(1)你和朋友说了些什么?

(2)你是怎么跟朋友说的?

二、展开

1.引导幼儿用纸筒结伴说悄悄话。

出示纸筒:这是什么?是什么样的?

2.老师用纸筒示范和幼儿说悄悄话,激发其他幼儿操作的欲望。

幼儿用纸筒结伴说悄悄话,互相听听说说。

你听清楚好朋友的话了吗?你感觉说话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

小结:这个长长的、园园的、空心的纸筒真神奇,它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

而且声音还非常的清楚、响亮,我们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传声筒。

3.探索实心和空心传声筒的不同。

(1)出示两种标记,幼儿认识。

(2)交待操作要求

给两种声音感觉不同的传声筒分别送上不同的标记。

(3)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指导。

(4)为什么有的听得清楚,有的听不清楚?

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的传声筒。

小结:贴上清楚标记的传声筒是空心的,能够传出声音;

贴有不清楚标记的传声筒里面塞了很多布条,这些布条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

4.游戏:长长的传声筒

(1)启发幼儿接成长长的传声筒。

(2)全体幼儿合作将传声筒接龙,玩长长的传声筒游戏,感受乐趣。

5.欣赏故事,了解其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1)出示听诊器:这是什么?谁需要用它?

(2)听诊器是谁发明的又是怎样发明,请听故事《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3)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是根据传声筒的秘密发明的,

你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图书上、网上找一找。

三、结束

教师进行活动小结,自然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幼儿通过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空心纸棒

教学过程:

一、玩空心纸棒。

1、观察纸棒。

老师:老师给大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小玩具,小朋友们瞧一瞧是什么样子的?

纸棒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空的。

2、玩纸棒。

老师:小朋友每人一根纸棒,想一想,如何玩纸棒?

二、用纸棒当“传声筒”玩游戏。

1、老师:刚刚老师看到有的小朋友用嘴巴对着纸棒说话,大家每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耳朵听,听一听你的小伙伴说了什么?

2、幼儿两人一组玩传声筒游戏。

3、提出问题:你们听到小伙伴说的话了吗?

4、小结:这根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我们说的话可以通过空心棒传出去,我们可以叫这个空心棒传声筒。

三、发现问题

1、提出问题:为什么从传声筒里传出的话有的清楚响亮,有的却听不清呢?

2、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教师出示小问号卡片给这个传声筒做一个标记。

3、把传声筒换成实心的,请幼儿听一听声音是不是清晰?

四、通过观察和比较,解决问题。

1、观察比较有问号的传声筒和没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

发现在有问号的传声筒里面被纸团堵塞。

2、小结:有问号的传声筒里塞有纸团,纸团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所以传来的声音就不清楚。

五、教学延伸:

幼儿动手制作传声筒,并进行连接,让它变成一个长长的传声筒。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在一次餐后区域活动时,两个小女孩把纸杯当小电话,模仿着大人聊天,只见她们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可高兴了。其他孩子们觉得好玩,也纷纷用纸杯当小电话玩起了打电话的游戏,忽然一个孩子说:"要是纸杯真的可以当小电话传声音那该多好玩呀!"孩子们听这个提议可兴奋了兴致盎然地说着"用纸杯做电话"的不同看法,我马上捉住孩子这一兴趣点,根据大班孩子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索特点,设计了本次的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预设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旨在通过科学的探索,引导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获得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科学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一)了解声音能通过棉线、铜丝、塑料绳的震动进行传递。

(二)学习对比观察,能对探索的问题进行预测与验证并作出准确的记录。

(三)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初步知道"传声筒"的玩法。

指导语:引导幼儿探索能让传声筒传声的方法。

(二)材料准备:

1.ppt多媒体课件:《奇妙的传声筒》《电话屋》。

2.两人一套幼儿操作记录材料(线绳连接的传声筒、细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操作记录卡)。

3.场地准备:园内较开阔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

(一) 出示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1.幼儿自由玩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探索传声筒玩法。

指导语:老师今天带来什么?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能不能传递声音呢?请两个小朋友一组找个舒服的地方试一试!

2.分组再次探索,发现拉直棉线震动才能传声。

指导要点:两个小朋友合作探索,发现要把棉线拉直、话筒贴紧耳朵才能传递声音;传递声音时棉线在震动。

(二)幼儿分组探索,引导幼儿探索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传递,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1.出示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学习记录。

指导语:瞧!老师还带来了两种不同的传声筒,一种用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另一种是用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请小朋友比一比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看看哪种传声筒传声的本领大?请小朋友来做小小裁判员,一边做实验一边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指导要点:介绍记录表格,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内容与方法。

2.幼儿两人一组合作实验,比较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那种传声本领最大,并把探索结果记录下来。

指导要点:请幼儿两人一组合作探索,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记录:连接物是否拉直、是否能感受到振动、是否能传递声音。

(三)分享交流,启发幼儿把传声筒传声的探索与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

1、幼儿交流实验结果。

指导语:请小朋友说说你们的探索发现,那种传声筒传声的本领最大?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记录的结果,大胆说出自己在探索中的发现。

2、播放课件,了解声音传递的秘密。

指导语:为什么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在拉直或不拉直的情况下都能传递声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秘密。

(知道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进行传递,铜丝硬振动快,声音就容易传递到另外一只话筒,所以铜丝不管拉直或是不用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软,松松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让声音随着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的震动顺利地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

(四)了解"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知电话传声的秘密。

1、激发幼儿寻找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电话传声的秘密。

提问: 请小朋友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应用了"传声筒"传声的原理?

2、观看课件《电话屋》,初步感知电话传声的秘密。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电话是如何把我们说话的声音传递出去以及如何接收的全过程。

四、活动延伸

(一)将幼儿制作的不同的"传声筒"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探索发现声音传递的更多奥秘。

(二)在美工区提供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不同的传声筒,通过尝试和改进更多的"传声筒"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