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2025/11/06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篇1

活动主题

远离灾害,一起行动

活动时间

5月7日—13日

活动内容:

1、组织流动宣传挂图的学习。

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减灾委编制出版的《5.12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挂图》(30幅)制作成展板进行流动宣传,届时我校将组织师生在校内进行观看学习。

2、学习《应急避灾手册》(以自然灾害、事故灾害为主要内容),积极发动学生向家庭成员进行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3、开展“四个一”活动:

(1)开展一次国旗下讲话(时间:5月11日主讲人:沈亚萍老师随后进行集体签名活动)

(2)5月11日下午第七节课时间,组织全校师生收看安全教育VCD:自然灾害自护自救,负责老师:各班班主任)

(3)出好一期主题宣传橱窗(负责人:许瑾老师)

(4)出好一期班级黑板报(主题:防灾自救5月18日检查)

(5)组织收看专题讲座(主题:远离灾害,一起行动时间:5月12日下午1:20开始,负责老师:各班班主任)

4、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5月12日14:28,全市将鸣放警报3分钟,纪念5.12汶川地震遇难同胞。在鸣放警报时间,我校开展师生紧急疏散演练。负责老师:各班正、副班主任)

希望各班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以上各项活动!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篇2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排练节目;课件制作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世界各地的大地震,给无数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及损失,说一说你了解到了哪些地震知识?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是怎么产生的,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防护?

二、活动过程

1、小组内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2、学生出示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知识,互相交流。

3、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例如,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有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因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而成灾,同时造成地裂,并引发火灾,又由于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可能会引起疫病曼延等。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4、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

(2)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3)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4)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5)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

(6)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

(7)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5、地震防护演习。

三、班会小结:说说你这节班会课有哪些收获?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危害性,提高防震减灾意识。

让学生掌握地震发生时的基本自救互救方法,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救互救精神,形成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教学内容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的定义、成因和分类

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地震灾害的危害性和影响范围

防震减灾常识

地震预警和避险常识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方法

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的防震减灾措施

实战演练

模拟地震场景,进行逃生、避险、自救互救演练

分析和总结演练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地震相关视频、图片或讲述地震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讲解地震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分类和危害。

讲解防震减灾常识,让学生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方法和避险措施。

引导学生讨论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的防震减灾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实战演练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地震场景的逃生、避险、自救互救演练。

演练前,教师详细讲解演练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演练的`安全和有效性。

演练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正确应对。

演练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交流,分享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总结归纳

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强调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实防震减灾措施,形成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实战演练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地震基本知识和防震减灾常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次班会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后延伸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地震基本知识和防震减灾常识的理解和掌握。

鼓励学生向家长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家庭防震减灾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