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检查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教学常规检查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教学常规检查方案 篇1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流程,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以下检查方案。
一、检查目的
监督教学质量: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监督,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教学效果的优化。
促进教学交流:通过检查,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与教学方法的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发现并解决问题: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检查范围
本次教学常规检查将覆盖全校所有年级、所有学科的教学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计划与进度:检查教师是否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按时完成了教学进度。
备课情况:考察教师的'备课笔记、教案设计等内容,评估其教学准备的充分性与创新性。
课堂教学:通过随堂听课、学生反馈等方式,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与师生互动情况。
作业与批改:检查学生作业的布置、完成情况以及教师的批改质量,确保作业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课外辅导与活动:关注教师是否积极参与课外辅导与学生活动,评估其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三、检查方法
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每学期初、中、末进行三次定期检查,同时根据需要进行随机抽查。
量化评价与质性分析并重:采用量化指标对教学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同时结合质性分析,深入挖掘教学工作中的亮点与不足。
多方参与,共同评价:邀请教学管理人员、同行教师、学生及家长等多方参与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与公正性。
四、检查结果处理
及时反馈:检查结束后,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被检查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整改落实:被检查教师应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认真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整改报告。
表彰先进:对于在教学检查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将给予表彰奖励,以资鼓励。
五、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校领导、教务处及教研组长组成的教学常规检查领导小组,负责检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的相关制度,确保检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强化宣传引导:通过校园网、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学常规检查重要性的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本方案的实施将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有力保障,我们期待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教学常规检查方案 篇2
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更是教师份内的本职工作。为了加强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益。通过教学常规的检查,一方面找出我校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我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同时,为学校领导实事求是地评价各教师的常规工作质量,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我们将通过学习和交流,促进我校教学常规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
一、指导思想
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业务,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工作实效;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
二、工作目的
1、落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措施,全面了解教师常规工作情况,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2、促进教师自觉、认真地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宗合素质;
3、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为教师的工作积分量化提供依据。
三、领导小组
教学常规检查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长等人员组成。
四、领导小组的职责和分工
1、工作职责:领导小组全体成员负责对全体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交换和通报。
2、分工情况:常规工作检查分工,按照学科类别分为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科组和文科组进行,检查人员原则上按照熟悉学科进行临时安排,做到既分工又合作。五、检查内容包括计划、总结、备课、教学反思、作业批改及记录、单元考试(成绩、试卷分析)、优差生辅导记录、学业后进生记录、家访记录、听课记录、临时任务和各种上交材料的整理。
六、教师教学常规检查细则
a、计划总结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各任课教师在期末有书面教学总结;各种计划、总结能按时按质上交教导处。
b、备课提倡超前备课,并要先有备课,再上课堂。可以参考《新课程标准教案》,不得全文照搬,必须切合本人教学和学生的实际。
c、教学反思:一课一得,认真书写。
d、作业布置以及批改语文每学月至少批改一个大作文,每周至少两个日记或周记;英语、数学每周至少批改三次;其他科目每周至少批改一次。
e、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按照进度及时进行单元测试,有成绩记录,对试卷认真分析并有记录。测试次数一学期一个单元一次。
f、优差生辅导、家访、作业批改记录、学业后进生记录按照要求及时上交检查记录。
七、检查形式
教学常规检查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均实行分组、分学科进行。
1、定期检查: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小组全体成员,每月对全体教师的常规工作定期检查一次,本学期检查不少于四次;
2、不定期抽查:不定期抽查分三种形式。一是学校常规检查领导小组成员,临时决定对全体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检查;二是学校领导随堂听课的时候,对上课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检查;三是分管领导平时对分管年级的教师进行的常规工作检查。
教学常规检查方案 篇3
根据xxxx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常规工作中“期末常规考核”的计划,检查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加强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益,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业务,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工作实效;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
二、工作目的
1、落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措施,全面了解教师常规工作情况,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2、促进教师自觉、认真地抓好课堂教学常规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检查小组
教学常规检查小组,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以及教导处有关人员组成。具体人员如下:
组长:翁xx
副组长:梁xx
成员:各行政中层、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
四、检查小组的职责和分工
1、工作职责:检查小组全体成员负责对全体教师的备课本、学生作业、校本研修记录(听评课、后20%学生辅导记录)、期末质量分析进行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和通报。
2、分工情况:常规工作检查分工,检查人员原则上按照熟悉学科进行临时安排,做到既分工又合作。
五、检查内容
教师备课本、学生作业一套、校本研修记录(听评课、后20%学生辅导记录)、期末质量分析
六、检查原则
检查过程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
七、检查要求
1、教师备课本:备课总数、详案数、反思数符合常规要求;备课本项目齐全;备课过程中要体现分层教学、关注后20%学生。
2、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双等级+日期;注重错题的订正和复批;关注学困生作业辅导。
3、校本研修记录:
(1)听评课记录:有简单批注和点评;关注全员研教活动记录。
(2)后20%学生辅导记录:计划明确;学生信息记录完整;“结对、帮扶”过程有记录(结对学生帮扶内容中应包含德育、学习两方面)。
4、期末质量分析:上交期末质量分析,关注学生一学期来的.“学习表现”和“学科质量”。
八、具体安排
1、检查时间:1月16日—17日
2、检查地点:各小组自行安排。
3、检查人员名单:(加粗的为各小组组长)
低语检查人员:
高语检查人员:
低数检查人员:
高数检查人员:
英语检查人员:
科学、综合检查人员:
音乐、美术检查人员:
体育、信息检查人员:
4、检查程序
学校采用四步循环检查法,即教师自查→教研组互查→教导处普查→学校抽查。每次检查后由检查人员写上评语,并进行集中反馈。集体检查程序如下:
①1月16日,各班派人以班级为单位把备课本、学生作业、校本研修记录、期中质量分析、任课教师教学常规考核表(期末)放到金生楼一楼会议室。
②1月17日:各小组自行安排时间、地点,开始检查,教案注意盖上教导处的章。
③检查并填表:检查小组共同检查并填写“xxxx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常规检查汇总表”。
④1月17日放学前:检查完毕后,检查人签名(勿代签),把表格上交教导处存档进行反馈。相关年级组长通知各班领回检查资料。
⑤教导处汇总检查情况
教学常规检查方案 篇4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确保教学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全面评估和提升教师的教学准备、实施及反馈能力,特制定以下检查方案。
一、检查目的
规范教学行为:确保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
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检查发现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强化教学反馈:及时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反馈与教学效果评价,为教师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促进教师成长:鼓励教师自我反思与相互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二、检查内容
教学计划与备课:检查教师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及课时教案的完整性、合理性及针对性。
课堂教学:采用随堂听课、教学录像回放等方式,评估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及师生互动情况。
作业布置与批改:检查作业的布置量、难度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批改是否及时、认真,有无针对性评语。
学生评价与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对教学方法的建议。
教学资料与资源:检查教师是否充分利用教材、教辅资料及多媒体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三、检查方式
定期检查:每学期初、中、末进行三次全面检查,确保教学各环节得到及时监督。
随机抽查:教务处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进行随机抽查,确保检查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自我评估:鼓励教师每学期末进行自我教学评估,撰写教学总结,反思教学得失。
同行互评:组织教师开展相互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
四、检查结果处理
反馈机制:检查结束后,及时向教师反馈检查结果,指出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表彰奖励: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树立教学榜样,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整改提升: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教师制定整改措施,跟踪整改效果,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五、组织保障
成立检查小组:由教务处牵头,组建由校领导、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的检查小组,负责检查方案的实施与监督。
加强培训指导: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明确检查标准与流程,确保检查工作的规范性与公平性。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进一步规范我校的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