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美术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美术教案 篇1
课题: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欣赏*表述
教材简析:
这是本学期唯一的一节欣赏*表述课。通过一学期的美术学习,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美术鉴赏能力,但怎样正确、完整的进行表述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在教学设计上我打算第一节先由教师搜集要欣赏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用简单的话来表述;第二节由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以向同学介绍的形式进行欣赏、表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和植物的颜色与纹样。
2、引导学生感受动、植物的颜色与纹样的美。
3、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如何感受美好的事物并正确的进行表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漂亮的动、植物的图片,制成电子幻灯片。准备基辅艺术家表现动、植物的写实的、色彩鲜艳的作品。
2、学生收集有着漂亮颜色或纹样的动、植物图片资料、事物或标本。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教师放幻灯片展示多姿多彩的动植物世界。
在大自然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它们的颜色和纹样真漂亮,你看出来了吗?
二、发展阶段:
1、植物主题的欣赏:
先展示不同的花的幻灯片,这些美丽的花朵都有什么形状的?具有哪些漂亮的色彩?针对你最喜欢的一种说一说。
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把话说完整,尽量的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完全。
2、动物专题的欣赏:
教师展示动物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花纹、颜色等特征,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并根据自己对这种动物的看法与喜爱程度进行谈论。
3、表现动、植物的绘画作品的欣赏:
电脑展示卢梭的表现热带雨林动、植物的绘画作品,请学生欣赏。用学生能接受的话语简介卢梭及其代表作及作品风格。
画家卢梭在他的画中画了什么?你喜欢他的画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欣赏后的感受。(参考书上小朋友的表述)
4、写一写:
用拼音将自己这节课欣赏的感受写下来,回家请家长写上意见。
布置回家收集有着漂亮花纹或纹样的动、植物的图片资料或实物、标本。
第二节
一、引导阶段:
学生分小组共同欣赏每人带来的动物、植物的图片资料,实物或标本,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颜色和纹样,并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二、发展阶段:
学生以向大家作介绍的形式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欣赏作品的感受。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鼓励学生描述、解释作品,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评价。
教师评价时重点看学生是否在课前收集了资料,并观察动物和植物的颜色和纹样。在课堂上能否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用拼音写一写,并加上画:
自己或同组同学带来的资料是什么样子的?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课后拓展:
1、留意身边的动物、植物,欣赏它们的颜色及纹样。
2、欣赏以动物、植物为题材的艺术家的作品,想一想,这些艺术家为什么要表现动物或植物呢?
3、用绘画与拼贴等方法表现漂亮的动物与植物,大胆加入自己的想象。
札记:
欣赏课在旧课本里有很多,但在新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通过一学期的美术学习,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美术鉴赏能力,但怎样正确、完整的进行表述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新教材更重视学生自己收集材料及学生表述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观念来设计教法。
美术教案 篇2
[优秀]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 篇3
绘画中级班—白桦林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①了解白桦林的基本常识、生长环境、结构特征等
技能目标:①掌握水粉的绘画技巧,背景与主体之间的先后处理的主次关系,感受白桦树的独特表现形式
审美和情感目标:①让孩子们深切感受色彩间的穿插融合,感受色彩大家庭之间的冷暖对比关系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掌握水粉绘画技巧,以及画面的主次关系。
教学难点:白桦树的造型表现形式和色彩的运用。
教学准备:图片、卡纸、铅笔、水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言:同学们,老师展示几幅图片让大家欣赏欣赏,聪明的小朋友告诉老师,图片上是什么。
2、(学生看图片)“老师给你们看的图片都是什么呀?”“这些树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么?”
二、传授新知识
(一)图片讨论
1、看过这么多树的图片,老师先不告诉你们我们今天要画的是哪种树,我先让小朋友们根据图片给老师讲讲这些树在造型上的特点以及你们所了解的关于这些树的知识.
2、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想法.
3、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老师从你们那学到了好多知识呢.
4、好,现在老师来揭晓我们今天要画的主角:白桦树。
(二)播放白桦树的图片
5、现在我们重点来讨论和了解一下关于白桦树的特点和知识。
6、教师总结学生们的发言以及自己所普及的知识。
小结:好,今天我们小朋友们的发言都非常的积极,也都回答得特别棒。说了这么多,我发现好多小朋友以及等不及要拿起手中的画笔了,那我们就开始画出美丽的白桦林吧。
三、学生大胆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在学生作画期间,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抓住了白桦树的特征以及前后色彩明暗的区别。
四、作业展评
五、教学小结:
今天的学习让小朋友们很好的了解了白桦树的造型特点,还有一定要牢记我们在作画时主体和背景的主次关系。回家记得温习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好,下课!
六、课程介绍:
各位家长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课程是《白桦林》。这堂课主要是通过水粉来表现,让孩子们在了解了基本的白桦树的造型后通过水粉技法来表现白桦林的特色和美丽。运用水粉时学习到了两个知识点:背景和主题的主次关系、冷暖色的熟练运用。这堂课的学提高了孩子们对于水粉的认识。
绘画中级班—太阳之神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神话传说关于太阳神的故事,了解相关的美术历史典故。
创意想象,抓住太阳这一形象的特征,对画面进行分解和整合。
技能目标:通过点线面结合创意各种装饰花纹装饰画面。
以太阳神为主题,进行主题创作和想象,打破原有的造型禁锢,开发创意思维。
审美和情感目标:提高孩子审美情趣,了解西方神话故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抓住太阳的形象特征,对画面进行分解和整合。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进行装饰花纹。
教学准备:图片、卡纸、记号笔、丙烯、水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言:“小朋友们,我们每天早上都是几点起床的呀?外面的天亮了我们就起床开始全新的一天了对不对?”
2、“那小朋友们知道大地上的光芒石谁散发出来的呀?”学生回答
3、嗯,很好,是太阳给了我们阳光。
二、传授新知识
(一)关于太阳的传说
1、“小朋友们都知道哪些关于太阳的传说呢?知道的举手说给老师听听。”哪个小朋友说的好,老师就给他一个“故事大王”的称号
2、学生讲述关于太阳的传说故事。
3、大家说的都非常好!
(二)太阳神图片
4、光听故事还不过瘾,老师还找了些太阳神的图片给大家欣赏欣赏。
5、(学生欣赏图片)看完图片小朋友跟老师说说太阳神的特点。
教师讲解关于画面的分解和整合,并让学生进行创作
6、太阳神的分解和整合我们学习过了,现在老师让你设计一些有创意的花纹。(提示点线面的结合)
7、好,刚刚我们想了很多有创意的点子,现在小朋友们就将这些创意画到你的画中吧。
三、学生大胆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评
五、教学小结:
今天太阳神的创意同学们完成的都非常棒,希望你们继续加油,进行创意美术。今天的课结束了,下课!
六、课程介绍:
各位家长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课程是《太阳之神》,通过本节课,让孩子们了解神话传说关于太阳神的故事,了解相关的美术历史典故。他们还对自己的画面进行了分解和组合,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创意思维,孩子们自己进行主题创意,打破了原有的造型禁锢。同时孩子们通过点线面结合创意各种装饰花纹装饰画面,锻炼了他们线条的能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①了解淡彩画的绘画表现,认识荷花的生长形态
技能目标:①学会画荷花,掌握花盆的透视表现手法,学习画淡彩画
审美和情感目标:①提高孩子审美能力,学会多种绘画技巧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认识荷花的生长形态.
教学难点:淡彩画的绘画表现,花盆的透视表现.
教学准备:图片、卡纸、油画棒、水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言:“老师又想来考考小朋友们了,有一种植物啊它的花很漂亮,它的叶子还可以这太阳,最最关键的是它的果实还可以吃哦,而且很有营养价值。不知道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可以猜的到老师说的是哪种花呢?”
2、(学生思考回答)“恩恩,很好,还是有同学说对了的,它就是神奇的荷花。”
二、传授新知识
(一)荷花科普
1、“通过刚刚那个小谜语我们已经领略到了荷花的神奇,那如果让你们来形容荷花的长相你们怎么形容呢?”
2、学生讨论
3、学生回答,教师帮助科普荷花的知识以及总结荷花的生长形态及造型特征。
(二)花盆的画法以及透视原理
4、展示花盆图片,讲解透视原理。
小结:好,荷花和花盆的画法我们都了解了,那今天我们到底用什么材料来表现他们呢?今天啊,老师要交大家一个新的绘画方法—淡彩。
6、教师播放淡彩图片,让学生感受淡彩画。
7、总结淡彩画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
三、学生大胆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素材进行作画。
四、作业展评
五、教学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绘画手法——淡彩。今后我们还有很多有趣的绘画手法等着小朋友们来学习哦。今天的课就结束了,下课!
六、课程介绍:
各位家长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课程是《盆中的荷花》,首先孩子们学会了荷花造型的表现形式和生长形态,以及花盆的透视关系。在色彩方面,我们今天学习了淡彩的绘画手法,大大的丰富了孩子们作画的表现形式。同时本次课的学习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①认识长颈鹿,了解长颈鹿的生活习性,观察长颈鹿的身体形态
②观察、联想窗外的风景,打破常规构图
技能目标:①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元素组成长颈鹿,并注意长颈鹿的动态表现
②联想创意构图,打破常规,创意窗外风景
审美和情感目标:①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和动物交朋友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图形元素,注意长颈鹿的动态表现。
教学难点:联想创意构图,打破常规,创意窗外风景。
教学准备:图片、卡纸、记号笔、水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言:同学们,有没有仔细的看过窗外的世界啊?
2、学生回答讨论,:其实窗外的世界是很美好的.让我们来一起探索窗外的世界吧。
二、传授新知识
1、以窗外世界为题材展开联想。
2、导入图片,教师:同学们看看这是哪种动物,长长的脖子。。。。。。。
3、学生抢答。
提问:现在,哪位同学给老师总结一下长颈鹿的特征?
4、好,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那老师就放几张长颈鹿的图片给大家看看,让你们饱饱眼福!
5、平时同学们都是直接就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今天我们要透过方方正正的窗户来画窗外的长颈鹿。
6、图片欣赏,老师归纳长颈鹿的特征以及透过窗户画物体的原理,让学生们有兴趣去透过窗户画外面的世界。
小结:看了这么多的图片,长颈鹿看来我们小朋友已经非常熟悉了,那我们就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把窗外的长颈鹿画的最有精神,最漂亮。
三、学生大胆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根据老师给的范画和思路作画。
四、作业展评
五、教学小结:
今天阿,我们用了以前没有学过的不规则构图画出了窗外的世界和美丽的长颈鹿,同学们都抓住了长颈鹿的特征,很棒!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了,下课!
六、课程介绍:
各位家长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课程是《窗外的长颈鹿》,通过打破常规的构图使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散。同时通过本课程,让他们了解到了长颈鹿的生活习性和身体形态,丰富了他们课外知识。运用简单的图形元素组成长颈鹿,又兼顾了长颈鹿的动态表现锻炼了他们多种绘画技巧。
绘画中级班—夜色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①学习黑夜的画面表达方式,认识黑夜里的色彩,了解黑夜中的色彩给人的直观感受
②学习处理黑白关系和明暗关系
2.技能目标:①初步学习统一的排线方式,掌握线条排列的技法、笔触的方向性,初步培养线条基本功
②透视关系的深入解说,了解美术构图中的一些基本透视
审美和情感目标:①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冬天的夜晚,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掌握线条排列技法。
教学难点:了解美术构图中的一些基本透视。
教学准备:图片、卡纸、油画棒、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言:“小朋友们,有没有在晚上出门散步欣赏过夜晚的风景啊?”
2、学生回答。“有着月光的照耀,我们会发现啊夜晚的景色跟白天可是大有不同哦。”
二、传授新知识
(一)播放夜晚的图片
1、通过白天和夜晚图片的对比,:“小朋友们,告诉老师,白天和夜晚的这两张图片你们分别看到了哪些颜色?”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老师总结夜晚的颜色。
(二)学习线条
4、现在小朋友们每人拿出一支笔和一张纸按照一个方向的排线条给老师看看,看看哪个小朋友拍的有整齐又均匀
5、“从左向右越来越淡、从上往下越来越重。”通过这样的命题锻炼学生排线的能力。
小结:很好,刚刚我们练习了线条的排版,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小朋友们离小画家是越来越近了。
6、图片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近大远小)
7、总结夜晚景色颜色的特点以及排线需要注意的重点。
三、学生大胆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根据构图的基本原理先画草图,然后用油画棒进行排线。
四、作业展评
五、教学小结:
压夜晚的景色同样让我们着迷,而且今天我们学习了很重要的透视和排线法,希望小朋友们回家多多练习。今天的课结束了,下课!
六、课程介绍:
各位家长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课程是《夜色》,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了夜晚的色彩,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还锻炼了他们处理明暗关系和黑白关系的能力。在技能方面,今天孩子们学习了初步的排线手法、笔触的方向性,培养了他们的线条基本功。还对透视进行了深入的解说,让他们了解了一些美术中基本的透视关系。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教学,体会中国民问泥塑玩具的天真质朴之美,了解泥玩具的塑造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尝试制作不同造型的泥塑玩具。
应会:学会手捏成型技法,制作造型可爱的泥玩具。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捏绘泥塑玩具,了解祖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手捏成型的制作技法,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缤纷
特色与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仿照民问艺人的风格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泥塑玩具的造型设计及捏塑技巧,着色时民间装饰味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小时候,你玩过哪些玩具?
二、资料交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们想了解我们的祖先童年最喜爱的泥玩具吗?
四、分析探究。
1、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分
析探究。
2、分析比较:
我国民问泥玩具主要表现哪些题材?各地的'泥玩具有什么不同特色?它们的造型都夸张了哪里?又概括了哪里?它们的色彩有哪些特技法学习?
3、教师展示一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在这一组作品中,你能找到哪些我们以前学过的技法?
4、仔细观察细节的表现,如羊角、小驴的尾巴、帽翅等小装饰,运用了哪些技巧。
五、造型训练
提出作业要求:
模仿民间玩具的造型和色彩,创造一个可爱的泥玩具。
六、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加强个性辅导,以点带面。
七、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评价。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