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大班语言教案

2025/11/08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理解小蛇助人为乐的愉快情感

2、欣赏绘本画面,理解小蛇散步时发生的故事

3、通过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活动准备:

PPT课件、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小黄老师有个好听的故事要和大家分享,小朋友快看看谁来了?(小蛇)

师:前几天一直在下雨,小蛇哪也不能去,只能在家里。今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小蛇高高兴兴出门去散步。(图2)

二、引导幼儿欣赏绘本画面,感知故事内容

1、集体欣赏图3-6,感知故事的发生、发展(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2、集体欣赏图7-16,通过小蛇和小动物们的语言交流,大胆猜测故事的发展,仔细观察小蛇的表情变化。(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模仿,重点小蛇心地善良愿意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小动物们,心情很愉快。)

师小结;小蛇用自己的本领帮助他们很愉快,那它帮助了哪些小动物?(小蚂蚁、小蜗牛、小壁虎、小老鼠、大狗和大象)

3、集体欣赏图17-24,猜想小蛇的行为,观察小蛇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小蛇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很开心。)

师小结:故事中小蛇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大家心情很愉快。

三、游戏活动

《给你捶捶肩》,让幼儿体会帮助别人的愉快心情,并用语言表达出来,知道得到了帮助要说“谢谢”。

知道故事的名字是《小蛇散步》,向小蛇学习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别人,这样我们也会很开心。

四、结束活动:迁移和总结

师:观看照片,看看他们在做什么?你会怎么帮助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小结: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还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大家也会更喜欢你!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积极创编故事情节。

2、通过说说、画画神奇的汽车激发创造的愿望、发展求异思维。

3、能大胆参与讨论,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

活动重、难点:

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积极创编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玩具出租车、各种动物的图片(长颈鹿、大象、刺猬、鱼、鸟等)、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结合玩具出租车边讲故事边提问,理解和想象故事情节。

1、这是什么?小猴的出租车能让森林里的小动物满意吗?

2、小熊为什么摇头?请你帮小猴来想个解决的办法。

3、鸡蛋宝宝为什么不愿上小猴的出租车?你说小猴该怎么办呢?

4、你喜欢小猴和它的出租车吗?为什么?

二、自主选择操作材料,创编故事情节

1、谈话引起幼儿创编故事情节的兴趣。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创编故事,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特征想象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可以解决的办法;鼓励幼儿将创编的故事与同伴分享)。

3、请部分幼儿将创编的故事情节与大家分享。

三、扩散想象、自由表述,说说理想中和现实中的`特殊车辆。

1、如果你去乘这辆出租车,希望它有什么特殊功能?

2、事实上科学家已经发明了有各种功能的特殊车辆,你知道有哪些?

3、观看图片上的特殊车辆。

四、延伸活动:动手画画神奇的车。

1、幼儿把自己想象中的车辆画在纸上。

2、交流。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与月亮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节日。

2、激发探索月亮奥秘的兴趣。

3、简单了解月亮的圆缺现象。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月亮的圆缺变化的原因

活动准备

主题活动录音带大班(秋季)1盒,录音机1台,每个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书《数星星》1册,彩色水笔1盒。

活动过程

1、 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镰刀.谜底是什么?(月亮。)

2、 谈话活动。

提问:“月亮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

3、 倾听故事。

(1) 播放录音故事《月亮姑娘》,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发生了什么事?”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2) 指导幼儿翻看主题活动图画书《数星星》第29—36页,教师再完整地讲述一遍故事。提问:“月亮姑娘刚开始做衣裳时是什么样子的?后面变成什么样子了?”“月亮姑娘一共做了几件衣裳?”“月亮姑娘为什么有时胖、有时瘦?”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地回答问题。

(3) 播放故事录音带,让幼儿边看主题活动图画书,边跟随录音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及月亮姑娘试衣服的表现。

4、 绘画活动。

请幼儿翻看主题活动图画书《数星星》第37页。启发幼儿想象:“如果请你给月亮设计一件衣裳,你会给它做一件什么样的衣裳?”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作画,并相互欣赏和交流作品。

教学反思

1、导入活动时,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用猜想、认识、理解的过程,激发幼儿的兴趣及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

2、在活动中,特别是在想象讲述中体现个别差异性问题,能力弱的幼儿可以简单讲述;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较详细讲述,他们在自己原有的能力上进行了提升。

3、这是一个老教材上的童话故事,进行重构后,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给与孩子更多关于科学方面的.信息。

4、在听故事之前,我先进行设问,为幼儿听故事提供了指向性,能让幼儿有目的的听故事。然后教师运用图画书,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结合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我给幼儿创设了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延伸活动绘画,是本活动的补充和再思考,让幼儿对“变化的事物”保持探究的欲望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提高了幼儿问题意识。

小百科: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教学建议:

1.应简单、有效地让幼儿知道操作的方法,使他们尽快进入情境。

2.在熟悉材料的使用方法后,可启发幼儿不受原制作法的局限,创造性地变化材料的用法,使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各项活动内容也可根据需要交叉或同时进行,使活动丰富多彩,更有吸引力。

3.尊重幼儿的想像,不要以成人的所谓“合理性”来苛求孩子。幼儿的想像是精彩的,也是幼稚的,对此,要欣赏、宽容。只要幼儿

能“自圆其说”,就要加以肯定。指导的重点在于:促使幼儿喜欢想像,鼓励多角度想像,想得新颖独特。

4.可采用幼儿喜欢的讲故事方式。如可使用扩音器讲故事,讲的.人有精神,听的人也更能集中注意力。也可对着录音机讲故事,再放出来自己听或让大家听。

编故事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一种途径,然而好题材难找,幼儿编讲的积极性难以调动,是目前教师最感困惑的问题。我认为如果教师想让幼儿从被动变为主动,从部分幼儿参与到全体幼儿参与,就不能固守“主观赐予”的做法,不要牵引幼儿围绕一个中心转,这样教师累,幼儿也累。为此,我尝试让幼儿利用沙子、水、毛线、棉花、易拉罐等物品随意“做”出各种抽象、虚幻的画面。这种具有不确定性的画面给予幼儿充分想像的空间,增强了幼儿的编讲兴趣。而老师则成为热心听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积极交流。

这类活动有以下特点:

① 简易好玩。这些作品的制作过程简单、好玩,既是学习又是玩乐,这样的活动怎么会不吸引孩子呢?

② 富有想像。由于画面含义是不确定的,全凭编讲者自己去搜索、去解释,所以编讲者有很大的自由度,有任意发挥的余地。

③ 面向全体。这类活动能人人动手,人人编讲,避免了少数幼儿参与,多数幼儿旁听的现象。因为没有压力,又没有划一的要求,所以特别适合那些能力弱和胆怯畏缩的孩子,使他们也能轻松参与。

④ 形式多样。这类活动的组织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也可以是个别活动。这些活动能吸引孩子反复做、反复讲,所以也适合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活动 沙子讲述的故事

材 料:沙子、玻璃板(边缘打磨过)、幻灯机。

做 法:

幼儿分散操作。将沙子任意、不规则地撒在玻璃板上,有的地方密,有的地方疏,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然后将玻璃板平稳地放到幻灯机上,屏幕(或平整的白墙)上就会出现沙画的影子。这是什么地方?好像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哈,看出来了,是有趣的事情,我来讲给你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