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微文呈现整理的《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
2、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一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大家都知道,鸟在空中飞,鱼在水中游,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鱼会游到纸上吗?课文中鱼游到纸上又是指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把课文读一篇,从课文中找出答案,不懂的地方在书上做个记号。
二、“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是谁说的?是在说谁?这是个怎样的年轻人
三、为什么说这位青年举止特别?举止特别的原因是什么
(“举止”是行为动作的意思。“举止特别”指一个人的行为动作独特,与众不同。)
四、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词句训练,朗读训练,在朗读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子,以读促解,以解促读。)
(课文第七自然段中“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这说明他描画得细致入微。“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这又说明他画得像,捕捉到鱼的动态了,所以出神入画。这些都缘于那位青年专心致志地观察、一丝不苟地反复描画,才使得女孩那样惊奇,大家围观、赞叹、议论。)(“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词你想到那些与它意思相近的词?)
(“他老是一个人”如果把“老是”去掉还可以怎么说?大家赞叹着,除了用赞叹,还可以换什么词,为什么用赞叹,不用赞美,赞赏,称赞?)
五、“先游到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鱼游到纸上”与“鱼游到心里”之间有什么关系
(谁能用关联词“因为┅┅所以┅┅”或“只有┅┅才┅┅”把鱼游到心里和鱼游到纸上连成一句话?)
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教师引导学生谈主要方法(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青年画鱼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观察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
七、小结
【板书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忘我的境界
一丝不苟
融为一体
鱼游到了心里──鱼游了到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青年“画鱼”“观鱼”重点句的品读,能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并能体会、学习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能通过观看插图想象人们议论的情景,运用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说一句或一段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并积累下来。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体会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情导新,听词温故。
1、导语:很高兴今天的这节课有我来大家上,新老师给你们上课你们高兴不?那就给我点掌声鼓励一下我呗!(学生鼓掌)谢谢!等会儿上课如果有同学表现好我们也把这么热烈的掌声送给他好吗?(生:好)今天让们继续来学习(板书:27、课鱼游到了纸上)
过渡:昨天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词,老师想看看大家是不是都会写了,有谁敢接受打挑战上来听写的?
2、听写部分带生字的词语。(聋哑、清澈、花港、一丝不苟、厂徽)
我们一起来看看个这同学的字写得怎么样?生1: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工整)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些词语中哪个字最难写?师范写(徽)(生2:不好)
小结:在写汉字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到这个字各部分的宽窄,还要注意每一部分的避让规律,将笔画搭配得当,这样你们就能写出工整漂亮的汉字了。
3、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读完之后看谁最聪明能用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住一两句话就够了。
小结:同学们你们看用词语串连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个好方法。今后大家也可用这个方法。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吧!请同学们读课题说说课题中哪个字给你的印象最深刻。(生:游)为什么是游字?(生:鱼应当是画到纸上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二、体会青年画鱼的句子,品“鱼游到了纸上”
1、师:那就赶快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青年是怎么把鱼画得像在纸上游动的?请你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青年画鱼的句子。板书(画鱼)(生汇报)
3、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好孩子(一边说一边打开课件)
课件出示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谁愿意来读读这段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下这句话给你了怎样的感受?)
4、下面谁来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
(我体会到了青年画画很认真,我体会到了青年的画技很高超.)
师:有相同体会的请举手,你是从哪儿感受到他画鱼认真的?(一丝不苟) 你能读出这种认真的来吗?请多名同学试读。学生评价从你们的读中我感受到青年画鱼时是那么专注,是那么一丝不苟。
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他画鱼技术高超的?(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读出你的感受来。(学生评价读)
同学们再来看看这段话还有一个关联词呢?你发现了吗?有时……有时……造句
师小结:你看在句子中恰当地运用关联词语会使们的句子看起来更流畅。
6、刚才那么多同学读了这段话,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青年画的鱼都有哪些动态?咱们开始。师范读句子。
师:睁开眼睛,你看到了鱼的哪些动态?(生发言)
8、真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啊!怪不得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了起来,PPT出示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9、同学们再来看看这句话,作者是抓住了小女孩的哪些方面来描写的呢?作者在这里抓住了小女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让我们体会到青年的'画画得好。这种写作方法我们今后在习作中也要学会去用。(出示:动作、语言、神态)
10、师:小女孩的这一叫可谓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围观的人纷纷议论着,赞叹着,(出示课文插图)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完成PPT练习(学生汇报)
这一声声赞叹都汇成这样了一句话(板书:鱼游到了纸上)这是一句称赞别人的句子是吧?那如果我要说这个人把鸟画得活灵活现,我该怎么说?(生:鸟飞到了纸上)那如果是马呢?(生:马跑到了纸上)孩子们真聪明!
三、体会青年忘我的境界
1、青年听到我们的赞叹声,议论声了吗?为什么?因为他是聋哑人,找到可以证明这一点的句子读一读。除了这一点还有什么原因?
(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是啊,此时此刻青年和鱼已经融合在一起了,已经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境界了)
2、太阳下山了,大家都准备回家了,可他还在那里静静地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他还可能忘记什么?(生:回家……)但他唯独没有忘记(金鱼),他手里所画的,眼中所见的,心中所想的,都是金鱼。难怪我们的作者说他举止特别了,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境界。(板书 爱鱼——忘我)
三、体会青年看鱼的句子,悟“鱼游到了心里”
过渡:当我的把小女孩的话“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这句话告诉青年时他怎么说的?(生:先游到了我的心里)青年是通过什么方法让鱼游到心里的。(板书:看鱼)
1、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写青年看鱼到忘我的境界的?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生:汇报)
2、谁来把自己画的句子读一读.师相机出示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3、说说从这句话中哪些词可以感受这个青年的忘我呢?(老是 呆呆地 静静地 从来)你能读读这几个词吗?重点指导静静地!
他不只看鱼是静静地,他还在什么时候也是静静地,对,画鱼。你们看他不管做什么都会静下心去做,多专心多投入的一位青年啊!
谁能把青年的这种专心投入的神态读出来。多人试读。从你的读中我看到了一位正在专心致志地画鱼的青年。你们可真会读书孩子!
5、师:还可以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看鱼到了忘我呢?
生说师出示:(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从这句话中,那些词语给你的印象深刻,你从这些词中感受到青年是一个怎样的人?生汇报(坚持不懈)请你读出这份坚持不懈的精神来。
师:一整天就是指从早上到晚上,而且每个星期天都来,一年有52个星期天呢,那么他观察了五十来天!这五十来天不管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他从不间断,让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共同来感受青年的这份投入与坚持吧!(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师小结:孩子们,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那位青年就是这样坚持不懈地看鱼的,他记住了鱼的特点,记住了鱼的形象,记住了鱼的动态,所以我们说鱼游到了他的心里。(板书:鱼游到了心里)
四、讨论“鱼游到心里”与“鱼游到纸上”的关系。
青年通过反复的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原因,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
你能用一个关联词把“鱼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的关系表示出来吗?
五、谈收获,升华情感
1、从青年画鱼的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呢?
(出示:一丝不苟、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2、师总结: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件事情、某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生活中只要你瞄准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努力,相信成功的大门会向你敞开的。
六、作业
小练笔。请同学们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试着写写身边的人,并适当
的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写一段话。
七、板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
看鱼画鱼
鱼游到了心里鱼游到了纸上
(因)(果)
爱鱼忘我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3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在第一课时认识生字、理解新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本节课力求体现以读为主、自读自悟的教学理念,通过作者对聋哑青年看鱼、画鱼的描写,感悟青年勤于观察、刻苦练习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悟表达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时我从整体入手,了解内容;紧扣课题,理清主线题目;精讲重点词句,长文短教体会作者感情变化;把握时机,有机渗透写法;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要像作者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用心去发现,善于发现,并把观察的事物记录下来,注意积累,那么作文时就有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一丝不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关键句段读懂鱼为什么会游到了纸上。
2、以读促思,以读代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聋哑青年忘我的学习态度,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与人合作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课前准备】
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板题:鱼游到了纸上)看了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呢?大胆推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请带着问题自由读书,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二、自主读书
1、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互助。
2、检查认读情况,指导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字:港澈壶缸徽聋
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自由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5、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二课时
一、置境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
画家用娴熟的技法将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在画纸上,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些美丽图画是如何被画家用美的眼神捕捉,并用生动的画笔画在纸上的吗?
2、学生讨论,进行简单归纳
细致地观察
→绘画美丽图画
认真地做画
设计意图:先由美术大师的画引入,让同学们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谈谈画家为什么能够画出美丽图画?初步认识到:细致地观察、认真地态度才能画好画。再引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课文,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整体感悟,质疑问难
1、上节语文课上,我们进行了预习,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课文,让我们一起读课题。
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2、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文章以《鱼游到了纸上》为题,而不是《鱼画在了纸上》,并想一想为什么说“鱼游在纸上”?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意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三、主动探究,互动生成
1、谁现在已经明白课题《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是的,这个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仿佛鱼已经游到了他的纸上。
课文的哪一个小节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呢?
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七小节,画出特别能体现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仿佛鱼已经游到了他的纸上的词语和句子,并且把你的感受写在边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批注文本,是落实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形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看问题,从而保证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3、谁先来交流,谈谈你找到了哪些语句说明鱼已经游到了青年的纸上
(课件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什么叫工笔细描,什么叫挥笔速写?再请你读读这段话,找到能帮助你理解的语句来体会。
(工笔细描时的`样子和绣花的姑娘作比较。谁见过姑娘绣花?能给咱们介绍介绍吗?
结合前后句子,体会一丝不苟)
4、是啊,这位青年画的鱼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难怪一个看画的女孩惊奇地叫了起来。
(1)谁来读?谁再来读?齐读。
(2)体会句中好词妙用: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直接体现出金鱼画得好?
师:这个词好在哪里呢?咱们来用一用就知道了。
如果说一个画家鸟儿画得好,你怎么说呢?小猫画得好呢?
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即学即用。这里“游”“飞”“跳”等动词把画画得好表现得很生动、形象。
5、四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发出了赞叹……
练说:可以任意挑选一句来说……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连连点头赞叹道:“()。”
一位漂亮的姑娘()赞叹道:“()。”
6、小女孩的惊呼也好,围观人们的称赞也罢,这都表现了青年的鱼已经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让我们再一次好好品位鱼游到了纸上那一幕。一起读。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以读为本,读悟交融,读进来,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语言,体会用词的准确,感受人物的形象。
四.研读文本,深化认识
1、读到这里,老师心里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青年画鱼能这么传神,鱼为什么会游到他的纸上?别急着回答,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青年看鱼专心,鱼已经游到了他心里的语句。
2、你找到了哪些句子,能和我们一起来交流吗?
句一: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你觉得哪个词,最能读出他的专心?老是(特别)、呆呆(入迷)、静静从来不说一句话。(认真)
读出来
(2)、青年这样安静,这样认真。他出神地望着水面,看到了什么呢?……青年看鱼真是专心呐!
(3)、读出青年的这份专心。谁能将青年忘我的那种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句二: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忘我的境界是怎样的?
(1)、任何反应
老师有个问题,青年没有任何反应是因为他是个聋哑人,听不到,不能说话吗?看来,青年看鱼画鱼这样认真投入,才是他没有任何反应的原因。
(2)、融为一体仿佛游鱼就是那个青年,青年就是那条在水里游动的鱼
(3)、能把青年和游鱼融为一体的感觉读出来吗?
句三: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1)、太阳快下山整整一天
(2)、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这段话,请你们顺着老师的话读下去。
句四: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每个星期天、一整天、忘了……忘了……
(2)、春雨绵绵、夏日炎炎、冬雪纷飞的日子里,青年忘记了(),忘记了()。
(3)、是的,正如课文所写的,青年看鱼画鱼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回家,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一起来读好这段话。
从你们抓的这些重点词句可以知道,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让我们也一齐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忘我的境界吧
设计意图:反复地阅读作者平实、直白的描写,寥寥数笔勾画出青年观鱼成癖,画鱼如生的人物特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写作手法:通过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并总结出青年为什么能让鱼游到心里、游到纸上。
五、把握中心、揭示写作特点
1、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当作者把小女孩说的话写给他时,他是怎么“回答”的?
(媒体出示)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这句话的意思是()
a他心里老想着鱼。
b他很喜欢鱼。
c他对鱼的特点非常了解,在心中已经形成了金鱼清晰、准确的形象。
2、运用:同学们听说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吧,它讲的是宋朝画家文与可画竹的故事,谁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说说它的意思?
3、___鱼游到了心里,___鱼到了纸上
这两句话有什么联系呢?(课件出示)老师找到了一些词语,请你们选择一组,用它们将句子连起来,可以加上一些字,使句子更加通顺。
因为……所以……只有……才……先……然后……
4、我们对这位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青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位……的青年
师小结:这位青年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是他的心灵并不残疾!这种热爱生活、执着追求的精神难道不也值得我们敬佩吗?
5、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
6、在我们身边你所了解的人物中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学习了他们的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谈谈书上、生活中、周边人物忘我的学习态度,勤奋做事的故事。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做事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实现本节课情感教育目的。
7、揭示写作特点
文中还有一个举止特别的人,你能把他找出来吗?(作者)
师小结:我们应该像文中的青年和作者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注意积累,这样作文水平才会大大提高。
六、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1.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板书:
27、鱼游到纸上
鱼游到心里(因为)细致地观察
鱼游到纸上(所以)绘画美丽图画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工笔细描”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品读第4和第7自然段。
3、体会聋哑青年画技的高超,感受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在有感情地朗读中理解、感悟描写青年画鱼、看鱼的句子,感受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空白处,落实写话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创设情境:
板书课题,读题。
2、存疑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提出的疑问,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文中找出和题目意思相同的句子。
2、检查反馈,教师导学:
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⑵找出和题目意思相同的句子,指导朗读。
三、紧扣课题,体会“画技高超”
1、出示: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朗读,从一个“哟”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2、引读: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⑴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
⑵这段话里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⑶再次朗读句子,说说你读懂到了什么?
3、引导写话。
4、指名交流。
5、小结过渡。
四、品读“特别”,感受勤奋专注
1、自由读读第3~4自然段,体会“特别”。
2、品读: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⑴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
⑵从这句话里,你感觉青年有什么特别之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⑶其他人来到这美丽的玉泉是怎样看鱼的呢?
⑷你觉得青年真的是呆呆地、静静地,而且是不说一句话吗?再读。
3、出示:
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理解“忘我”。
五、小结设疑
1、小结。
2、设疑。
3、书写生字。(机动)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5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