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讲述》教案

2025/11/09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讲述》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讲述》教案 篇1

《讲述》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讲述》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讲述》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能按图片内容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并大胆想象故事的发展过程。

1、合理有序地组织语言,并讲出故事的发展过程。

3、学习掌握猴子的基本动作,喜欢模仿猴子表演,感受表演的乐趣。

4、认真倾听音乐,能随音乐变化进行表演,与同伴友好合作,在舞蹈中能用表情,眼神与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老爷爷,猴子头饰若干,音乐磁带,贴绒挂图

指导要点:

1、出示图1、图2、图3,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图片,提问:

(1)老爷爷去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2)老爷爷怎么说,怎么做的,小猴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2、引导幼儿思考,“老爷爷真着急,帽子被猴子拿走了,你能不能帮老爷爷想个办法。

3、选择幼儿办法中一种进行完整地讲述。

4、(1)幼儿分组进行讲述,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第4幢画面,能帮老爷爷想出不同的方法来

(2)请部份讲述故事,提醒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

5、活动结束,教师讲评,表扬大胆讲述大胆想象的幼儿。

活动延伸:舞蹈:“猴子学样舞”

指导要点:

1、教师结合前一节活动的故事,与一位一起表演,猴子学样舞。

2、(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提问:这首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2)幼儿跟着音乐拍手练习“猴子学样提醒幼儿认真倾听音乐。

3、(1)幼儿学习猴子的动作,鼓励幼儿大胆模仿。

(2)老师作老爷爷,小朋友作小猴子,幼儿集体表演,猴子学样舞

(3)幼儿分组表演,提醒幼儿表演前商讨好谁当老爷爷,谁当小猴子

(4)幼儿戴上头饰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模仿猴子的动作

4、(1)活动结束,教师评价,表扬认真表演合作的幼儿

(2)讨论:这个舞蹈还可以怎样表演,更有趣。

《讲述》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个孩子真正动起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更使他们增强了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幼儿勇敢、机智、细心、友爱、合作的好品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此次活动《不听话的小鸡》旨在激发幼儿脱险自救的积极情绪,促使幼儿想出一些自救的具体方法,让幼儿在活动中有高昂的情趣,主动参与分析讨论,积极地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1、用适当的动词讲述小鸡遇险和得救的经历,学习新词:捉、跳、扑、飞快、跑、难为情。

2、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图片观察,大胆想象,并进行表达。明确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讲述。

3、知道不能随便离开集体,保证自己的安全。

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四幅,箭头标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和妈妈一起出去玩,妈妈为了你的安全会说什么啊?那你们听不听妈妈的话?老师有个故事叫《不听话的小鸡》,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的小鸡它怎么不听话?请2-3名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感知理解图片

(出示图一)

1、图片上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学习动词:捉。请2-3名幼儿回答。

2、鸡妈妈为了鸡宝宝安全,会对鸡宝宝说什么呢?幼儿观察图片,学说鸡妈妈的话。

3、鸡宝宝怎么做的?

小黄鸡和别的小鸡一样?它在做什么?先请2-3名幼儿回答。

(出示图二)

1、图上发生了什么事?请个别幼儿回答。

2、老猫怎么样的?小黄鸡怎么样?一起学学做做。学习动词:跳、扑。引导幼儿观察老猫和小黄鸡的动作。

3、它会说什么?谁能把动作说出来?幼儿回答。

4、谁会来救它啊?怎么来的?学学鸡妈妈的动作。学习词语:跑、飞快。

5、请一名小朋友把这幅图完整讲给大家听一听?(完整讲述图一、二)

(出示图三)

1、小黄鸡得救了吗?

2、鸡妈妈是怎样救小黄鸡的?(引导幼儿做动作来想象鸡妈妈是怎么赶走老猫的,请幼儿表演)看看它的动作?谁能把它说出来?

3、老猫怎么样了呢?

(出示图四)

4、鸡妈妈对小黄鸡说了什么?

5、小黄鸡又对妈妈说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妈妈小黄鸡时,小黄鸡是怎么表现的?

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谁会把这四幅图连起来说给小朋友听?幼儿看图自由讲述。

引入新的讲述经验

图二:看看哪件事情先发生的呢?老猫、小黄鸡、鸡妈妈应该先说谁?再说谁?最后说谁?用箭头怎么标示呢?请1-2名幼儿讲述,其他幼儿仔细倾听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

接着看图一、图三、图四,继续引用箭头进行标示。

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师生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完整讲述。

幼儿看着图片完整讲述。

三、讨论

1.平时我们外出活动时,可以离开集体吗?为什么?

2.离开了集体可能会发生什么状况?

3.幼儿讨论并讲述。

4.幼儿用绘画表示出来。

四、教师总结性讲述

1、这四幅图画组成了一个故事,叫不听话的小鸡。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完整讲述。

3、小结。

课后反思:

这节活动主要是通过一张张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幼儿一步一步的进行讲述,然后再完整的讲述故事。幼儿对这些图片很感兴趣,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认真的去想去说,然后完整的讲述故事,同时还明白一个道理,幼儿知道了不能随随便便的离开集体,否则会发生危险,要学会保护自己。

这节活动,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能够看图完整的讲述故事,还有个别幼儿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整的讲述。 活动是通过小黄鸡不听妈妈的话,离开集体自己独自出去玩遇到了危险,大花猫差点把小黄鸡吃掉,最后鸡妈妈把大花猫赶跑,救出小黄鸡的故事。意在教育幼儿不能独自离开集体,否则会有危险。以后要听妈妈的话,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讲述》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关注故事的发展线索,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

2、养成从插图里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良好读书习惯。

3、体会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时密密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二、活动重点:

养成从插图里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良好读书习惯。

三、活动难点:

体会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时密密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四、活动准备:

1、绘本PPT、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

2、剪刀、蓝色布料、毛毯、外套等教具、废旧布料、风车、玉米皮小人

五、活动过程:

(一)出示剪刀和蓝色布料引起幼儿兴趣

1、孩子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样东西,来看一

看你认识它们吗?(出示剪刀)这是什么?(幼回答剪刀)剪刀是用来干什么的?(剪东西的)它又是什么?(出示蓝色布料)布料是用来干什么的?那你说一说布料可以做什么?(衣服、裤子、手绢等)哦,原来布料这么有用啊!

2、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本特别好看的图画书,这把剪刀和布料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面,让我们来看看吧!

(二)引出故事,出示图画书

1、封面上都有谁?(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和一个小男孩)

2、那你猜一猜老爷爷和这个小男孩是什么关系呢?

3、上面还有一行字,就是故事的名字,叫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会有什么办法呢?他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三)介绍扉页

我们再来看扉页,你有看到了什么?(许多小星星)它的背景是什么颜色的?(蓝色)对,这就是一块带小星星的蓝色布料,故事就从这块蓝色的布料开始了。

(四)播放课件,幼儿观看课件,回答问题

1、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

2、约瑟小时候的小毯子是谁为他缝制的?

3、约瑟渐渐地长大了,奇妙的蓝毯子变得怎样了?妈妈说了什

么?约瑟又怎样说的?

4、爷爷用小毯子做成了什么?随着约瑟的长大,爷爷用他的巧手又接二连三地把小毯子变成了什么?

(五)做游戏

1、幼儿排序(按爷爷缝制的先后顺序把毛毯、外套等教具排序)

2、教师在幼儿排序完后再为幼儿串讲故事

教师小结:原来这块毯子和毯子做成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记录着约瑟成长的岁月,陪伴着他童年快乐的时光。更重要的是爷爷在缝制的过程中也秘密的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爷爷是那样的有办法,用他慈祥的爱心和灵巧的双手为约瑟把旧的可以扔弃的东西变新,变成有用的的'东西,爷爷很爱自己的小孙子。那你的爷爷对你的爱又藏在哪里呢?

3、和幼儿谈话,一起说一说爷爷对你的爱和你怎样爱爷爷?

(六)幼儿找纽扣

让幼儿观察图画书最后一页,幼儿找纽扣发现了小老鼠的一家 教师小结:哇!这个故事太有趣了,还有小老鼠的一家呢!两个世界,两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老鼠的一家和爷爷的一家都是那样的充满着智慧,能把普普通通的东西变得奇妙无比,这本书告诉了我们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办法,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变废为宝,把不能用的东西变成有用的东西。

(七)出示风车、玉米皮小人,废旧布料

1、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做的?

2、教师把收集的废旧布料送给幼儿

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布料送给你们,拿回家也利用你的小巧手制作出有用的好玩的东西,看一看,谁比故事里的爷爷还要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