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清明粿美术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班清明粿美术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班清明粿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知道清明粿的由来和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动手制作清明粿,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之情,增进同伴之间的合作与分享意识。
【活动准备】:
1、清明粿材料:糯米粉、艾草汁、馅料(红豆、芝麻等)。
2、工具:模具、碗、勺子等。
3、PPT或故事绘本,用于介绍清明节及清明粿的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10分钟)
教师以故事或PPT形式讲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特别介绍清明粿的象征意义和制作过程。
二、实践操作(30分钟)
1、教师演示清明粿的制作过程:将糯米粉加入艾草汁揉成面团,分块包入馅料,再用模具压制成型。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进行清明粿的制作。注意提醒幼儿卫生习惯,如洗手后再操作,并强调安全使用工具。
3、在此过程中,鼓励幼儿相互帮助,体验合作的乐趣。
三、成果展示与分享(10分钟)
1、完成后,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2、将制作好的清明粿蒸熟后,大家一起品尝,体验传统美食的魅力。
四、总结延伸(5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讲述自己对清明粿的理解以及此次活动的感受,深化对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认识。
【活动结束】:
对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行为给予表扬,同时鼓励他们在家庭中也可以尝试与家人一起制作清明粿,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小班清明粿美术教案 篇2
前言:
清明节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节幼儿园都会组织小朋友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悼念我们那些未曾谋面的英雄前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没有他们的珍贵付出,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重大意义,让孩子们记住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目标: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四)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参考资料: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总结:清明节,我们带着小百花,在幼儿园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革命烈士陵园,悼念我们的前辈。老师妈妈讲述了很多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让我们内心无比感动,我们将眼泪收起,用我们的茁壮成长,造福祖国来纪念这些前辈。
小班清明粿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让幼儿初步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以及清明粿的意义。
认识清明粿的基本特征与形态。
2.技能目标:
培养幼儿运用手指精细动作进行简单手工创作的能力。
提升幼儿色彩感知与组合搭配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尊重之情。
通过亲子互动体验,增进家庭亲情交流。
【活动准备】
1、准备清明粿实物或清晰图片供幼儿观察。
2、准备彩色纸张、安全剪刀、胶水、彩色笔、可塑性较强的轻粘土或橡皮泥等材料。
3、准备关于清明节和清明粿的`小故事或者动画短片。
【活动流程】
1.导入环节(约10分钟)
故事讲述:老师讲述有关清明节和清明粿的小故事,让幼儿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观察讨论:展示清明粿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清明粿的形状、颜色和装饰特点。
2.艺术表现环节(约30分钟)
绘画创作:鼓励幼儿用彩色笔在纸上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清明粿,注意色彩与形状的表现。
手工制作:分发轻粘土,指导幼儿模仿清明粿的外形进行捏制,并可以用其他材料如纸片做装饰(如绿色的艾叶),力求形象生动有趣。
3.分享与评价(约10分钟)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清明粿设计想法。
教师及时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活动拓展】
鼓励幼儿回家后向父母讲述清明粿的故事,并尝试在家共同制作简易版的清明粿(如糯米粉做的简易版)。
在幼儿园环境布置上,展示幼儿的清明粿作品,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注意事项】
在幼儿进行手工制作过程中,教师需密切关注并指导幼儿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避免意外发生。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爱护材料、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
小班清明粿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知道清明粿是清明节的一种传统食品。
2、技能目标:
通过亲手制作清明粿,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其对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兴趣。
3、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感受与家人、同伴一起分享劳动成果的乐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清明粿所需食材(糯米粉、艾草汁、红豆沙等)、模具等工具。
2、关于清明节及清明粿的故事或动画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10分钟)
1、教师以故事或视频形式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特别强调清明粿的意义。
2、向幼儿展示并简单介绍清明粿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二、实践活动(30分钟)
1、教师演示清明粿的制作过程,包括揉面、包馅、压模等步骤,并讲解注意事项。
2、幼儿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尝试自己动手制作清明粿,体验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
三、分享环节(10分钟)
1、幼儿完成清明粿制作后,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感受。
2、将蒸熟后的清明粿分享给全班小朋友品尝,体验共享劳动成果的乐趣。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与家人共同制作清明粿,进一步加深对清明节习俗的理解和传承。
【安全提示】:
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工具,避免误伤,同时注意食品安全,确保所有食材都经过妥善处理和烹饪。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