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搭船的鸟教案

2025/11/11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搭船的鸟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搭船的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

2.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动作美,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语文要素]

3.在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重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展示鹦鹉的图片,从而认识“鹦鹉”一词。(课件展示,学生欣赏、评价。)

2.鹦鹉是鸟类中很漂亮的一种鸟,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另一种鸟,它比鹦鹉还要漂亮。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搭船的鸟》,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是什么鸟要搭船?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件出示小组自学要求。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小组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小组成员合作自主识字,在课文中圈画课后生字,读准字音,互相检测。

(3)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生字自学情况,给予“笑脸”贴纸评价。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学成果。

2.检查自学成果,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全班同学评议、补充。

3.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如:搭——答悄——消吞——吴

(2)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如:“父”字要先撇后捺,且撇捺要舒展;“翠”字的最后一横要写长;“嘴”字的口字旁要靠左上方。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标注自然段序号。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呢?课前提出的疑问,有答案了吗?(“搭船的鸟”是翠鸟。文中的“我”发现翠鸟的外形很好看,捕鱼的身手很敏捷。本文讲了“我”和母亲在搭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发现了一只翠鸟,通过对翠鸟的外形描写和捕鱼过程的描写,表达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指名回答,再读相关的段落。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暂时不用解答。

师小结:文中的“我”是怎样观察翠鸟的呢?我们下节课再重点探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动作美,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认读,复习巩固。

2.师:大家的生字词掌握得真好!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翠鸟是只漂亮的鸟,它还很会捕鱼。你知道文中的“我”是怎样观察翠鸟的吗?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美在哪里?它的捕鱼动作如何?勾画相关语句。

2.课件出示: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1)读完这句话,你知道“我”是怎样注意到这只小鸟的吗?(鲜艳的羽毛吸引了“我”的注意)

(2)你想怎样读好这句话?(引导学生)

3.课件出示: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这句话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美的?(整体到部分。羽毛——翠绿;翅膀——蓝色;长嘴——红色)

(2)(出示鹦鹉与翠鸟图片)你更喜欢哪一种鸟?说说你的理由。

(3)你能运用“我”观察翠鸟外形的方法,描述鹦鹉的外形吗?(指名回答)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翠鸟的外形美。(板书:外形美)

师过渡:面对这个“不速之客”,“我”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我”产生了3个疑问,这3个疑问体现了“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4.课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引导学生通过动词感受翠鸟捕鱼时的敏捷。(板书:动作敏捷、迅速)抓住“冲”“飞”“衔”“站”“吞”“一下子”“没一会儿”等字词重点体会。

(2)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冲”“飞”“衔”“站”“吞”“一下子”“没一会儿”等字词,语气轻快,语速紧凑)5.最后通过母亲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教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师小结:文中的“我”在乘船的过程中因为细心观察,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

三、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身边也有许多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家门口、上学途中、课外活动、上课瞬间、与人交流、收到的一份小礼物、别人的某个小动作……细心的你,都有怎样的发现呢?请你说给大家听。

2.课外练笔:把你观察到的一个事物或现象,用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教学板书]

15搭船的鸟

外形

彩色的小鸟 翠绿的羽毛

蓝色的翅膀 红色的长嘴

动作

冲 飞 衔 站 吞

留心、细致观察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我设计以小组合作式学习让学生自主扫清字词障碍,把握课文大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抓住第2、4自然段进行重点教学,通过找关键词、对比图片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翠鸟的外形美、捕鱼动作的敏捷以及作者观察的细致,最后通过一个小练笔让学生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搭船的鸟教案 篇2

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我”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多么美丽的小鸟啊!”直抒胸臆的赞叹,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一点“蓝色”。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无数的好奇与遐想编织着少年的梦。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

课文接着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一下子”,“没一会”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

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我”正是在自然中认识了翠鸟。“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扣住了课题,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

本篇课文是以一个小孩子的身份,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笔法是那样地浅近,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认读本棵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3.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5.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图片供学生欣赏生自由谈观后感。

2.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课件出示典型字,指名口头组词。

4.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5.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以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设计说明:以小组形式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6.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它句子,让学生再认读。

7.脱离语境,小组长检查组内识字情况。

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通过做“过独木桥”的游戏复习巩固。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现在自己再小声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你喜欢这样的鸟吗?为什么?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多么美丽的小鸟啊!”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引导学生一边想小鸟的样子,一边读后面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

3.课件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背诵这一段积累语言。

4.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设计说明:使学生进入情境,自由发散思维,有利于自由在读中品位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5.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之一。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三、积累与扩展。

1.生背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翠鸟的知识介绍给周围的伙伴。

第三课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先指名读,再齐读。指名检查背诵情况。

二、指导生字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

2.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5.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6.练习:边读边写。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搭船的鸟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悟翠鸟的外形和捕鱼的场景。

3、提升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指导表达。

教学重点:品悟翠鸟的.外形和捕鱼的场景。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指导表达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环节评析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虽然鸟儿会飞?但是今天我们却要来认识一只搭船的鸟。

2、板书课题《搭船的鸟》

3、看到这个标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这是一只什么鸟?它为什么要搭船?

3、找出描写鸟的外形的句子,画横线。

找出描写鸟捕鱼时候的场景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三、感情朗读

以读促悟

1、抓住“拟声词”,读出人物的快乐。

(指导朗读“沙啦沙啦”)

2、抓住“颜色词”,读出翠鸟的美丽。

(1)指导朗读出翠鸟的美。

(2)找出颜色词:翠绿,蓝色,红色,读出颜色美。

3、抓住“疑问句”读出好奇的内心。

(指导朗读好三个“问号”)

4、抓住“动作”,再现翠鸟捕鱼的场景。

(1)从哪里可以看出翠鸟捕鱼的动作敏捷?

动词:冲飞衔站吞(重点讲解“冲”和“衔”)

(2)指导朗读,读出翠鸟捕鱼的快。

(3)观看翠鸟捕鱼的视频。

5、抓住“语气词”,读出恍然大悟的心理。

(指导朗读“哦”字)

6、聚焦外形和捕鱼的场景,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四、学以致用

小练笔:猫捉老鼠

搭船的鸟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的观察;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教学重点: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课型:新授

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班级内汇报。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得出:外形美丽,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教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翠鸟美丽

嘴——红色羽毛——翠绿

本领高翅膀——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