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金》说课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诚信是金》说课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诚信是金》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诚信是金》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的第二课。诚信,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道德品质,在人的品德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加强诚信教育直接关系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目标、为处在基础教育最前沿的小学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尤其是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品德教育课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说教为主要形式和以书本为主要内容的封闭模式,它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
1、活动目标
在情感与态度方面: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唤起学生切身的体验,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体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增强感受事物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处处需要诚信。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料,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等方式,体会和深悟到:在生活中,一旦失去了诚信,不仅给当事人造成直接的伤害,而且也使整个社会失去安全感,人与人失去最起码的信任,受伤害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
2、教学准备:
1、播放诚信故事的《曾子杀猪》的故事。
2、从报纸、电视、书籍中了解人们讲诚信的现象。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设计中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活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将运用互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间教与学的沟通交往,多维互动,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如:我们在这节课中采用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小组交流等多种互动形式。其次是通过电影创设情景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让儿童获得情感体验,培养行为习惯。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主动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的教法将视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中有所调整。学生将用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来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在我们古代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我们来听一听,播放《曾子杀猪》的故事
故事大意: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为什么要杀猪呢?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我们这一课的主题是:诚信是金。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
活动二:感受生活课前让大家从报纸、电视、书籍中了解人们讲诚信的故事。(四人小组里互相交流)
同学们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诚信的故事,但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发生这样一来的事情。我们来看一看:一个在国外留学的青年,在校学习成绩十分优异,而且精明能干。毕业后,他想凭着自己的学识和才华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他跑了几家公司,都被拒绝了。请看他的个人资料:屏幕显示文字──留学生个人资料:1、学习成绩优异;2、精明能干;3、诚信记录:曾三次逃票。
讨论:(1)为什么这些公司不看重这位留学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精明能干的才能,却如此看重他个人是否具备了诚实的品质呢?
(2)这是一件真事。写这个故事的作者就是那位留学生,他把自己的教训写出来,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诚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美德。人一旦失去了诚信,就像那位留学生一样,即使有着聪明的头脑,出众的能力,也不会被社会认可,更不能在社会上立足。可见,做人首先应当是诚信。
设计理念: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让儿童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搜集资料,获得信息,激发感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是《品德与社会》中应该达到的目标。
活动三:反思换位体验,引导思考假如没有诚信
1、学生阅读书上班11页谈谈看发法。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便民伞的丢失带来的不方面
旅游时,游客不守时回来
2、学生调查了解到不讲诚信给人民带来的危害
资料:10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对白酒产品质量进行的监督抽查显示,白酒产品抽样合格率只有77、4%。本次抽查中有17种产品标签标注单项不合格,主要是产品名称不规范、未标注质量等级等,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34%。
讨论:如果生活在这样不诚信的社会环境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为什么?
设计理念: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评价某一事件、思想。学生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等方式,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
活动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设计诚信树上开满了诚信果,让同学们思考:如何把这些诚信果带回家?
第一个诚信果:小芳和小红约定星期天上午8时在学校门口见面,一起去看美术展览。可是星期天上午下起了雨。小红以为下雨了,小芳不会去了,所以她就没有去。
第二个诚信果:小强想跟爸爸去旅游,请李明代自己向班主任请两天“病假”,李明该怎么做?
第三个诚信果:果果同妈妈一起去旅游,买门票时妈妈隐瞒了他的身高,不用买门票了,他该怎么办?
讨论:你人为诚信树上还能结哪些诚信果?
设计理念:学生的良好品德习惯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可以使有目的的教学行为,利用生动有趣的“采摘诚信果”活动,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得到实现。
活动五:总结
同学们,让诚信变成清晨你窗前一缕温暖阳光,让诚信成为小鸟的清啼在你耳畔吟唱,让诚信成为你寒冷时身边红红的炉火,让诚信变成烈日下你头顶的一片绿荫。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道德基础。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小公民!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歌——《诚信如歌》:让诚信伴随我们每一个人。
《诚信是金》说课稿 篇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诚信是金》
一、本节课的地位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道德观念的深层内涵,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创造信用社会、富民强国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竞争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诚信,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人之本、兴业之本、立国之本.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调查表明,有不少中小学生就是从网络中学会了撒谎失信,并以撒谎或愚弄他人为乐事;有些人因为被谎言欺骗或被愚弄而采取“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报复他人。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诚信教育显得相当重要。
二、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利用生活的众多事例和因特网上的丰富资源,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学会辨识各种情境下的诚信表现并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做讲诚信、讲道德的`人。并通过情景表演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诚信的品质内化并以之支配自己的行为。
三、活动理念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教学原理,皮亚杰认为,儿童是主动地以同化或顺应的方式,与客体相互作用,感知客体,理解客体,并建构相应的认知结构,获得自身的发展。,学生对诚信的已有知识经验主要体现在对待他人要讲诚信,这堂课我设计学生学习的新知识有对诚信重要作用的理解与把握、在生活中怎样辨别诚信,怎样作到对人对己诚信,设计的主要活动形式有自由讨论、竞赛讨论、辩论赛、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与客体发生作用,把这节课的新知识与原来的知识经验想结合,内化为新的诚信知识,构建新的诚信认知结构。
(2)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原理,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态度或方法便是“发现”,发现法,要求教育对象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自我思考、探究和发现事物,强调学习活动的过程价值。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我发现、自我探索掌握知识。如让学生自己上网查阅资料,进行学习,把握故事体现的诚信思想,发现诚信概念的内涵。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探索。第二,让学生自己讨论诚信的重要作用,如何做到诚信,辩论在网上是否应该诚信等,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诚信思想,善于辨别诚信的真伪,成为诚信的人。总之,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3)在环境的设计上,以布兰斯福特为代表的“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子。他们主张把学生引入模拟的故事情境中以解决故事中的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实验证明这种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为提高。我在开始上课时就把学生引入设计的生活情境中去,让学习与生活接壤,让学生思考自身的实际问题,然后进入诚信故事情景,让其体验主人公的思想情感,还在上课时现实体验网上诚信情景,最后,设计角色扮演的情景,更加深学生对诚信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在诸多情景中学会如何做到诚信,成为一个诚信的人。
四、重点:诚信的重要作用、如何做到诚信
难点:辨析二难情境、缺乏他律的虚拟环境下如何保持诚信。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
互联网
六、教学过程
1、设计情境,巧妙导入
我引用20xx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略作改动,如果你是那位年轻人,你会怎么办?
通过情景性导入,既可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由课外转移到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最终提高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达到目的。
《诚信是金》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地位作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道德观念的深层内涵,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竞争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诚信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人之本、兴业之本、立国之本,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讲究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现在每一个人都处在诚信链条之中,打造诚信体系需要从青少年抓起。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教育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首当其冲的问题,这一教育要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本框共有两目内容:第一目“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揭示了为人处事要讲究诚信的道理。第二目“对人守信 对事负责”提出在做人方面没有大事小事之分,做大事的时候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统一起来。
二、学情分析
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诚信的现象如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人利己,青少年身心还未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再就是青少年情绪波动性大、一冲动,往往会出现以下现象: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虚作假;在认识问题上的肤浅,也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调查表明,有不少中学生学会了撒谎失信,并以撒谎或愚弄他人为乐事;有些人因为被谎言欺骗或被愚弄而采取“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报复他人。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诚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诚信的含义;了解失信的危害;认识诚信的重要性;懂得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能力目标:分辨诚信与欺诈的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践约守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古今事例的分析,学习诚信的含义及重要性。对身边事例的分析掌握诚信的基本要求。讨论驳斥“诚信做人小节无害无害论”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崇尚诚信的态度,鄙视欺诈、失信行为。崇尚诚信价值观,诚实做人,讲究信用。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的人生追求。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诚信的.基本要求。
(理论依据:课程标准中“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质”部分规定的:“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直观教学手段,对比感悟及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突破教学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
教法: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以学生探究活动、体验为主,以讲解为辅。结合活动的要求采取讨论归纳法、辩论法等,引起学生的反思,并内化为个人的品质。
学法:遵循“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课堂学习活动。
六、说教学准备
教师在课前准备有关诚信的文字或音像资料材料备用;要求每一个学生就身边的人和事选择诚信与不诚信的事例个一则,在课内交流。
七、说教学流程
(为了实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的教学理念,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导入新课】播放:“曾参杀猪”的视频 ,教师提出问题:曾参具有怎样的品质?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曾参具有诚信的品质,是一个诚信的人。他教育孩子要诚信,教育妻子也要诚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设计意图:由视频导入新课,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讲授新课】
诚信是金
一、言而有信 一诺千金
1、诚信的含义
活动一:探究交流教材115页“废石”的事例,并思考下列相应的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诚信的含义: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设置意图:通过故事情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诚信。】
学生自由阅读教材115页相关链接内容,明确“一诺千金”的由来。学生阅读教材115页倒数一自然段,学生明确其内涵。“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内涵。
活动二:多媒体展示:"狼来了"的视频,并思考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失信的危害: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狼来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悟不讲诚信的危害。】
活动三:学生阅读教材116页“洗盘子”的故事,并思考问题,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不诚信的危害: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人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多媒体展示:海尔诚信经营张瑞敏砸冰箱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诚信的重要性。
教师对上述事例进行总结的出:
2、诚信的重要性: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设计意图:通过不诚信的案例,使学生认识不讲诚信的后果;同时通过对“海尔诚信”事例的对比,感悟诚信是金。】
二、对人守信 对事负责
1、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活动四:师生探究交流教材117页活动——在我们周围常常看到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让学生讨论下列相应的三个问题。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总结诚信的基本要求。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体会诚信的基本要求。】
2、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要轻易许诺
活动五:探究交流教材117页“卖火柴小男孩”事例,并思考下列相应的问题。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感性材料,上升到道德理性的高度,让学生知道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不能轻易许诺,学会拒绝,一旦有所承诺,就应该努力兑现。】
3、做人无大事小事之分
活动六:探究交流教材118页活动——你赞成“小节无害论”吗?
教师简单说明什么是“小节无害论”。让学生讨论是否赞成“小节无害论”,说说各自的理由。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探究,不断激发学生的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己,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堂小节: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诚信是金,诚信无价!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遵循“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相关练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形式增强趣味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获得体验,巩固新的知识。】
布置作业: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我们为什么要讲诚信?
【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诚信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诚信是金
一、言而有信 一诺千金
1、诚信的含义
2、诚信的重要性
二、对人守信 对事负责
1、诚信的基本要求
2、诚信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3、做人无大事小事之分
《诚信是金》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
1、教材的地位
本课地位《诚信是金》一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题有两目:第一目是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主要讲诚实守信的内涵和诚信是个人和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第二目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主要讲诚信的基本要求。通过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与父母、与老师交往的基本内涵,也对全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往,网络交往等有了宏观的理解,第四单元重在探索交往的艺术与品德。本课内容是前面所学内容的自然延伸,也是前面所学内容的合理提升,与前面所学知识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本课内容不仅是交往的品德与艺术问题,而且是一个如何做人的根本问题。
2、对应的课标内容思想品德课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四个方面的内容。本课依据的是“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即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赢得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和基础,懂得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对诚信的智慧有一定的认识。
(2)能力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和辩论,培养学生思辩能力及判断分析能力。学会辨识各种情境下的诚信表现,增强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守法、守信的自觉性,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4、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诚实与信任的关系,怎样做诚信的人?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复杂性,具备诚信的智慧。
二、难点
说学生尽管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在不断加强,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因道德上的迷茫导致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人利己现象不可避免,这些现象对初中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譬如考试作弊、言行不一、撒谎骗人等不讲诚信行为在学生身上时有发生。而初中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阶段:他们情绪波动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且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虚作假;对问题认识肤浅,使他们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所有这些现象都要求我们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二、说教法
根据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的要求,本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法:
1、活动式教学法 :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触动学生心灵,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与学的统一。这是本课的主要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2、情绪调节教学法: 鲍比 迪波特曾说过:“你的最有价值的财富,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学习在充满乐趣时,才更有效。因此,本课采用了讲故事、歌曲欣赏等情绪调节的教学方法 3、信息技术教学法:即使用多媒体课件。
三、说学法
教学是生命相遇,心灵相会的过程。在课堂的活动过程中,以反思、体验、感悟、践行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主线,主要的学习方法有:
1、主体性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行为的主人,是思维的主人。
2、体验性学习: 通过演小品让学生用心灵去体验。
3、合作探究性学习 :通过讨论、辩论等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寻找真理。
四、说教学程序
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了五个活动。
活动一:
心灵有约首先,通过讲述《国王与花种》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没有种出美丽花朵的孩子却继承了王位?你有什么启示呢?学生将会回答:因为这个孩子的诚实,我们应做诚实的人。通过讲寓言故事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诚信道德的学习愿望,从而导入新课《做诚信的`人》。
活动二:
心灵点击首先给学生出示2个问题并回答:
1、日常生活中,你曾遇到过“诚实的人”或“不诚实的人”吗?请说说你与他们相处的感受?
2、你做过哪些诚实的事?做完后心里感觉如何?此环节让学生反思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的感受,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诚实的快乐、可贵,坚持做诚实的人。然后多媒体出示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故事对比。最后教师归纳:做诚实的人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所以要做诚实的人,也就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即实事求是。
活动三:心灵体验情景表演:小品《开店》:中学生小明的爸爸开了一家小酒店,由于货真价实,服务周到,生意倒也红火。有一天,小明放学后去酒店,发现爸爸正在用水和酒精兑制白酒…… 让学生具此情境分组讨论,小明会怎样做?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学生分组即兴表演。怎样做诚信的人,这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小品表演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按诚信守则要求做事,尤其是在涉及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决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决不能因小失大;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做诚信的人。
活动四、
心灵碰碰车做诚信的人就应该说实话,对于实话实说现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全班分成两组进行辩论:正方——实话就要实说反方——实话不一定要实说这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辩论,激发学生好胜心,调动其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把诚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充分认识诚信的复杂性。此环节让学生在辩论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澄清观点,在自主探究中提炼观点。从而突破本课难点。通过辩论学生能认识到:实话就要实说因为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我们应该“以诚待人,以信交友”。诚实与说谎水火不容,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实话不一定实说是因为由于我们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也需要说些“善意的谎言”。最后得出结论:在生活中,诚信具有复杂性。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拥有了诚信的智慧,才能真正做一个诚信的人。(再以课本P122案例加以说明。)
活动五:
心灵彩虹请学生制作自己的诚信档案。内容是:生活中(在学校、家里、社会上)你准备怎样成为一个诚信的人?然后播放《诚信》之歌。让学生在一边听诚信歌曲,一边制作诚信档案,以帮助学生养成诚信品德,做到以知导行。
六、说板书
前提、基础诚实 获得信任 说老实话 做老实事 实事求是 具备诚信的智慧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