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语文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绿娃娃》是一篇很有趣的儿童诗,诗歌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的生活,它以一个乡村孩子在上学路上的所见为线索,用诗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树叶、秋苗、小草这些绿娃娃的勃勃生机,展现了大自然中绿色植物的生命力。从而引导孩子们去留心观察身边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设计理念]
这是一首短小可爱的诗,语言简洁流畅,学生读起来容易琅琅上口,也正因为此,学生不容易根据自己的体会有滋有味地读好。那么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读出自己的感受呢?大量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兴趣就越浓。所以,本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通过语言描述和CAI课件引导学生不断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内容建立联系,唤起他们切身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内心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吹、秋、苗、齐、队、伍、处、家”8个字,会认”娃、怀、排、迎、悄、路、陪、伴“8个字,认识1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到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和小朋友一样在茁壮成长,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到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和小朋友一样在茁壮成长,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的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天早晨在上学的路上都看到些什么?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2.有一个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好多“绿娃娃”。板书课题,读题。
3.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记住字音。
3.小组交流,用大家喜欢的方式读生字词。
三、情景交融,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看看乡村的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哪些绿娃娃,用铅笔做上记号。
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树叶,秋苗,小草。
3.树叶、秋苗、小草都是绿娃娃,他们都在干什么呢?我们先去看看树叶娃娃吧!
(一)学习第1节。
1.自渎第1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指导朗读第一句话。引导学生联想和妈妈在一起时的温暖、幸福的感觉,表达快乐的感受。
(边读课文,边联想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就能读出树叶娃娃快乐的心情了。)
3.树叶娃娃在大树妈妈怀里长大,多高兴啊。看,风儿一吹,它就鼓起掌来。谁来读一读第2句话。指名读,指导朗读。
4.齐读第一节。
秋苗娃娃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第2节,边读边想。
(二)学习第二节。
1.同桌互相读第2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秋苗娃娃迎着阳光在说什么悄
悄话呢?请你们再读读第2节,边读边想。
3.指导朗读第2节。
树叶娃娃在大树妈妈的怀里长大,秋苗娃娃在田野妈妈的怀里长大,那你们猜一猜,小草娃娃的好妈妈是谁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作业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第二课时
总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生字。
2.朗读第1、2节。
二、情景交融,朗读感悟
1.小草娃娃的好妈妈是谁呢?
(一)学习第3节。
1.自由读一读,指名回答。
2.你们说了这么多,小草到底有多少妈妈?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第一句。
3.小草娃娃到底有多少好妈妈呢?答案就在第三节,赶快读课文去找找答案吧!
4.找到答案了吗?那我可要问问你们了。师生一问一答朗读第3节。
5.小草娃娃能在这么多地方安家,它的生命力真强。谁能像我这样问问?指导合作朗读第3节。
(二)学习第4节。
在上学的路上有那么多绿娃娃,它们正和我们一起快快长大。来,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节。
三、拓展升华
1.上学路上有那么多绿娃娃,你们在大自然中,还发现了哪些绿娃娃?
2.指名说,教师归纳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绿娃娃,只要我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仔细观察,你就会惊喜的看到绿娃娃们正和我们一起茁壮成长呢!
3.朗读全文。
4.练习背诵课文。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2.小组讨论,怎么样记住这几个字?汇报交流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指导。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12.绿娃娃
树叶大树妈妈
秋苗田野妈妈
小草高山小路石缝田埂
……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喻今的政治见解;
(2)掌握对比论证法在全文中的作用;
(3)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4)着重识记并理解“蒙、因、絜、爱、余烈、弱”等词的含义;
(5)理解“制、亡、利、固”4个多义词的不同含义。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教学设想:
(1)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诵读。
(2)本文文言词汇丰富,注意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3)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重点学习1─2节。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释题、明确文体。
二.⑴对照注释自读第一节。要求读准字音,先默读,再朗读。
⑵指名朗读,学生老师评价。
⑶再读课文,划出疑难。
⑷质疑,讨论释疑。
⑸要学生说出本节活用词、通假字。
⑹齐读课文第一节。请同学概括大意,教师板书。
三.1.用学习第1节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2节。
2.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学生口答)
⑴蒙故业
⑵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⑶宽厚而爱人
⑷相与为一
⑸赵奢之伦制其兵
⑹秦人开关延敌
⑺延及孝文公
四.自读第三节,方法同一、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3─4节,背诵3─4节。
教学步骤:
一.齐读1─2节,体会语言特色,板书1─2节内容。
二.检查自读第3节情况
1.指名朗读第3节,要求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蒙)恬藩篱黔(首)隳(名城)
2.对朗读给予评价。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3.质疑,讨论释疑。
4.要学生说出本节的.通假字、活用字、古今异义词。
5.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要学生口答)
⑴奋六世之余烈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⑶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⑷因河为池
⑸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⑹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注意句式)
三.指导背诵,概括大意。
1.结合课后练习二(1),指导背诵,加深课文理解
2.概括段意,教师板书。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1.对照注释自读第4节,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牖猗蹑氓
2.指名朗读、评价、教师范读。
3.质疑,集体释疑。
4.出示小黑板,请学生口答加点字的用法及意义。
⑴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注意句式)
⑵赢粮而景从
⑶天下云集而响应
⑷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齐读课文,概括段意教师板书。
6.根据课后练习二(2)提示,指导背诵,加深理解。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五.作业(早或晚自修完成)
1.继续背诵3─4节,(注意心到,口到,耳到)
2.自读课文第5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第5节,总结全文
教学步骤:
一.指名背诵3─4节,给予鼓励。
二.学习第5节
1.出示小黑板,翻译句子和加点字,口头完成,检查预习情况。
⑴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
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⑶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检查情况,要求学生质疑,释疑。
3.指名朗读、教师评价、教师指导朗读(参见教参P170有关朗读语气提示)
4.教师范读
5.指导背诵
6.学生概括本节大意,明确结尾句在本文中的地位
三.1.引导学生看板书,结合课题思考,认识本文“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的特色。
2.找出课文中的对比,寻找各组对比之间的关系,并用图表示,并分析运用对比对论证中心论点的作用。
3.朗读课文,找出骈句,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本文“赋体文心”的特色。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多义词)
板书:
兴孝公:崛起(前361─前338)第1节
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发展
(一)兴亡过程(前337─前247)第2节
以史始皇统一全国(前246─前210)第3节
论证亡二世:灭亡(前209─前207)第4节
(二)灭亡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第5节
语文教案 篇3
语文教案10篇[精品]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4
【目标导航】
1、掌握即席发言的要领和表达技巧。
2、通过情境创设的训练,克服发言时的紧张心理,学习即席发言的快速构思方法,提高瞬时应变和即席发言能力。
3、进行即席发言的初步尝试,充分调动课堂参与的热情,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表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气质风度。
【课时安排】1课时
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交际任务,围绕“即席讲话”的这个交际主题,做好本次口语交际。
【新课导入】
即席讲话,也叫即兴发言,是指在某个特定场合,临时受到邀请,由他人提议或自己认为有必要而作的简短讲话。
【交际技巧】
即席发言有三个特点:
一、临场性
即席发言既不能事先拟就讲稿,也不能进行试讲,它必须靠临时准备、临场发挥,因此临场性就成了即席发言最主要的特征。
二、针对性
由于即席发言一般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现实话题作出迅速反应,这就使话题的内容被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显示出鲜明的针对性,所以即席发言选取的角度宜小,内容宜集中,要力求说在点子上。
三、简洁性
即席发言常以简明扼要显出其力度,以亲切生动的表述给听者留下深刻印象。但是短小并不是空洞无物,而是要言之有物,言简意赅。优秀的即席发言常常以简练、含蓄而抒情的语言取胜。
即席发言的基本要求是:
一、沉着冷静,克服紧张情绪
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众说话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讲话的内容,而在于发言者的心理素质。如果情绪过于紧张,即使准备好的内容,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克服人前讲话紧张心理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当众说话的训练。只要持之以恒,随着讲话次数的增加,你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强,效果会越来越好。
二、边想边说,反应迅速敏捷
即席发言前,可以利用短暂的时间打一下腹稿,构想自己发言的主题、主要内容、开头等,但大部分情况是没有准备时间的,大脑是在临时组织说话的内容,因此,无法将所有的内容都有条不紊地安放在大脑中,这就要求发言者在说当前句的同时,还要斟酌后面要讲的内容,边讲话,边构思,根据主旨的需要,提取、筛选信息,组织语言。只有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有的放矢,切合环境对象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即席发言要注意环境、场合和对象,比如,环境有室内与室外、安静与杂乱之分,场合有严肃与随意、正式与非正式之分,对象有身份、年龄之分。面对不同的环境、场合和对象,我们发言的内容、语气、风格也应有所区别。越是有针对性的发言,越能得到听众的欢迎。
四、掌握分寸,语言简短明晰
掌握分寸,就是要使讲话恰到好处,不说空洞无物的话,不说过头话,不说伤人的话,不自我吹嘘。同时,即席发言务求简短精练,因为观众都喜欢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发言,即席发言时要尽量长话短说,克服口头禅,少用无关紧要的喻例、资料等,让每句话融入较多的信息。
即席发言也如唱戏一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它靠的是平时的口头练习,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敏捷、清晰的思维能力和富于亲和力的人格魅力。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即席发言练习和提高个人整体素质相结合,让即席发言成为展现个人风采的重要手段。
题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许多同学当众说话时过分紧张。要消除这种心理状态并不难。主要是应有自信心,即使自己没有做充分准备,只要有胆子,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讲。()?
2、说话怎样才能做到清楚呢?答案是要“多思”。说话前要认真想一想,自己为什么要说,说给谁听,说的重点是什么,怎样去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和非重点都要详细说。()?
3、说话要简洁,就要去掉不必要的重复,去掉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枝蔓。()?
4、要使说话中心突出,条理清楚,一是要求材料全而多,二是要理清思路和线索,三是要把材料的先后安排好,力求层次清晰,眉目分明。()?
5、说话连贯,是指句与句之间连接得上。说话严密,是指说话有逻辑性。要做到这两点,在平时要养成多思考的习惯。()?
6、在和别人交谈时,说话人不能我行我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要看对象,从对象的不同特点出发,说不同的话,达到说话的目的'。但说话看对象,不是说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7、说话要讲究方式。直言不讳充满刺激性,容易伤害对方的感情,造成抵触情绪。所以,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成。()
8、停顿的一般规律是:一个意思说完要有较小的停顿,一句话说完要有较大的停顿。()
9、无论是说还是听,都应当适度的看着对方的眼睛和面部。还要善于用眼神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
10、要“形于外”必须“诚于中”,这是做到语言美的关键。()
题二:根据提供的情境,在“XXXXXXXXXXXXXX”上填充恰当的即席讲话。
1、1935年,高尔基参加苏联作协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时,代表们要求他讲话。当他上台时,与会者长时间鼓掌。高尔基灵机一动借题发挥说:“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下子使全场活跃,讲话就在这样融洽的气氛中开?场了。
2、《正大综艺》的节目主持人杨澜,9月19日晚在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演出时,戏到中途,她在下台阶时摔了下来。出现这种情况,的确令人难堪。但杨澜非常沉着地爬了起来,凭着她主持人特有的口才,对台下的观众说:“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杨澜这段非常成功的即兴演讲,不仅为她自己摆脱了难堪,更显示出她非凡的口才。以致她话音刚落,会场就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的观众还大声说:“广州欢迎你!”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的对应练习。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和与人交往的一节课,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学习到了灵活地运用语言,让自己的即席讲话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课下同学们可以多尝试着练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