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科学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科学教案 篇1
一、研讨意图
1、新手老师与能手老师创造性使用教育用书的比较研究。
2、活动内容和要求对中班幼儿的适宜性。
3、幼儿从不会到会做豆浆的学习过程及指导策略研究。
二、活动研讨实录:
新手老师**(中3班)和能手老师**(中1班)一起选择了省编教师用书中的《我会做豆浆》为活动内容,而后两人分别独自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开展了《我会做豆浆》系列活动,本园课题组对两个班级的活动进行跟踪观察,开展反思与研讨。
中一班第一轮研讨活动实录
教师:***
活动目标:了解工具的变化过程,学习制作豆浆的方法,体验制作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浸泡过的黄豆,石臼、石磨、粉碎机、全自动豆浆机,电暖锅。
活动过程:
1、以“小熊请小朋友做豆浆”引题。
师:有只小熊开了一家豆浆店,今天生意太好了忙不过来,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
2、认识制作豆浆的工具。
(1)介绍工具的名称。
师:小熊家里有几种做豆浆的工具,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吧。(石臼、石磨、粉碎机、全自动豆浆机)
幼儿都很高兴,跟着老师。老师一边介绍工具名称,一边简单说说使用工具的方法。老师介绍时一部分幼儿去找他们喜欢的工具,并用手动它,三三俩俩窃窃私语。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这几种工具制作豆浆的基本方法。
师:这几种工具都可以做豆浆,你们开动脑筋想想如果你选石臼或石磨或粉碎机做豆浆,你会怎么做?
幼儿大部分都选择了石磨,能讲出要将黄豆放入石磨上的小洞里边并加上水,然后磨豆浆。一两个幼儿说到石臼的用法,懂得加黄豆加水,用石臼舂。没有幼儿介绍粉碎机。他们中有一半人对工具的名称还不是很熟悉。
(3)教师示范石臼、石磨、粉碎机制作豆浆的方法。
教师示范时两个幼儿迫不及待地挤到教师面前来看个究竟,其他幼儿大叫:“老师我看不到。”
3、学做豆浆。
(1)幼儿分组尝试用石臼、石磨、粉碎机制作豆浆。
师:小朋友可以选你们自己喜欢的工具做豆浆,每组四个人,挑好工具后每小组商量怎样做豆浆。小朋友也可以去参观其他组。
幼儿的目标很明确,他们占着自己喜欢的工具。有七、八位幼儿挑中了石磨,但有两个幼儿抱着石磨不放,于是有一部分幼儿只好走到其他组。石磨组剩下四个幼儿,其中两个女孩同意用一个石磨,两个男孩却争起来,一位提议用“锤子、剪刀、布”决定,另一位同意了。可是输的小男孩却不愿意离开,赢的'大叫:“老师他输了,还要玩这个,不肯走。”老师拉住输的小男孩的手:“愿赌服输,你输了就要去其他组。”小男孩哭了起来不离开。老师将他带到食堂粉碎机旁,不再理他。
食堂的粉碎机体积较大,而且操作时会移动,还要使用电,小朋友感到很困难,于是向老师求救:“老师,我们弄不来。”于是老师帮他们插上电源,踩住粉碎机的下端。粉碎机通了电源,“轰隆隆”工作起来。哭的小男孩被吸引了,又跑来三个小朋友。他们高兴极了,有的往机子里加黄豆,有的加水,场面又紧张又好玩,有个小朋友竟尖叫起来。一下子一个大脸盆就装满了豆浆。这组的豆子也很快用完,小朋友就向其他组借,“豆子给我一点。”“我的豆子很少,不要拿了。”但食堂粉碎机组的小朋友照样抓了一把就走了,没去拿豆的小朋友就一直往机里加水。“这样一来豆浆就很稀了,不能加水了。”老师在旁提醒,于是加水的小朋友停下来。可借黄豆的小朋友回来了,他又大加水。
旁边家庭粉碎机组的小朋友打不开粉碎机的盖子很着急:“老师这盖子打不开,你来帮帮我们。”老师过去帮他们打开了盖子,并将他们做好的豆浆倒入旁边的小碗。老师示范开盖子,但这组的小朋友仍叫老师开了三次盖子。
石磨组的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只见他们石磨盘上有许多豆渣,盛豆浆的碗里的豆浆有些稀,还有少许的豆渣。石臼组的小朋友正用力地舂黄豆,但只见石臼里还是些清水和半碎的黄豆。这组有位小女孩说:“老师我们弄不来。”“用石棒用力舂。”老师说完并示范,但没见到黄豆渍。“要不,拿到其他组去加工吧?”老师提议要停工了,老师请小朋友坐下来。仍有三、四位小朋友围在石磨那里。
(2)幼儿观看教师用全自动豆浆机制作豆浆,同时用电暖锅煮幼儿做的豆浆。
教师出示全自动豆浆时幼儿就叫到:“老师你做给我们看吧。”急切地想看这种工具如何做豆浆。但由于豆浆机有些损坏,教师只稍介绍操作方法。
(3)组织幼儿讨论:哪一种工具做豆浆又快又方便?
师:刚才你们都做了豆浆,你们觉得哪一种最方便呢?
幼儿都说是食堂的粉碎机,教师接着问幼儿粉碎机做出的豆浆要拿到锅里煮,而全自动豆浆机可以直接煮,那哪一个更方便呢?由于幼儿没见到全自动豆浆机的操作,还是有一半幼儿说是食堂粉碎机,于是教师就补充到:“食堂的粉碎机一下子做出很多豆浆,因为它比较大,功率高,但是最方便的是全自动豆浆机。其实很早的时候人们是用石臼做豆浆的,后来他们发明了石磨,这就方便多了。可是人们还是要用力气,仍很累。有电了后,人们发明了粉碎机,可粉碎机做出来的豆浆还要拿到锅里煮不方便。于是人们就想如果在粉碎机下装个加热器不是就很方便了吗?就有了全自动豆浆机。现在我们来看看豆浆煮好了没有?是不是又香又好喝?我们一起去请其他小朋友来分享吧。”
4、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省编教材学习包中的“看图说一说:4种制作豆浆工具的演变过程,并在图旁写上序号。”
科学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1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和阅读认识呼吸的意义。知道呼吸器官的名称和呼吸的过程,养成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对我们现时呼吸的观察,为下节心脏与血管的认识打下基础。
2.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让同学们科学认识到人类不停的呼吸是为人体的正常运行提供怎样的化学必备物质,让同学们科学认识呼吸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已经对科学课己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探究性的研究活动,但是学生们在课堂的自制力和该观察什么,怎样提问题,以及怎样将自己的.观察结果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图片、图表表达出来等问题上还存在不足,而且,学生往往不能按照要求带来课上探究所需的材料,影响教学的进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能相互质疑对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和作用进行推测。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
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型来初步了解呼吸过程。
3、情感与价值
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呼吸实际上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
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① 认识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
② 了解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推理能力。
②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体验应用计算机网络学习的乐趣。
②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
活动
设计
意图
备注
导入新课
1、说说利用计算机可学些什么。
2、同学们见过火山喷发吗?
倾听、讲解
为本课教学铺垫
学习新课
1、阅读火山喷发资料并思考:
A.火山喷发前有什么现象?
B.火山喷发物有什么,喷多高?它们是从哪里喷出来的?
C.岩浆是什么样的?喷出后有什么变化?
与学生一起分析研讨。
培养学生的想像、分析、推理能力。
2、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
A.地球内部有什么?B.地球内部温度怎样?C.地球内部的`压力怎样?D.岩浆是一种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冲出地面?
3、认识火山的成因。
4、利用计算机网络了解火山喷发时的状况。
5、思考火山喷发对人类带来的影响。
指导学生利用课件自己学习。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能力
总结评价
1、说说自己学习的体会。
2、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倾听、总结
反思、总结、激励、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的盐后,鸡蛋沉浮状况的变化,初步感知悬浮现象的变化。
2、幼儿两两合作进行操作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习记录和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积极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烧杯两只(分别装等量的淡水、盐水)鸡蛋一个,放大的'记录纸一张,实物:鸡蛋、盐、碗、盆、勺子、烧杯、抹布每组若干。磁吸标志、记录表、水彩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鸡蛋宝宝沉浮的位置
1、出示内装等量盐水、淡水的两个烧杯,引导幼儿比较:两个烧杯的水一样多吗?
2、出示一个鸡蛋:今天蛋宝宝要跟水玩个游戏,小朋友想知道吗?蛋宝宝到了这两个水杯里会怎么样呢?
3、猜猜蛋宝宝在盐水里、淡水里的沉浮状况。教师设疑:蛋宝宝到了第一水杯里(淡水)会怎样?它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
(幼儿猜测并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示沉浮结果:站表示浮、蹲表示沉——实验验证——幼儿观察——师幼同时完成记录)继续设疑:蛋宝宝到了第一杯水里(盐水)会怎样?它在水里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幼儿猜测并请幼儿分别把磁吸标记贴在自己猜想的位置上——实验验证——幼儿观察结果——师幼一同记录鸡蛋在水中的位置)
二、找一找蛋宝宝沉浮的秘密
1、幼儿针对观察的现象自主提问。看了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现在我们做“小问号”把你的问题提出来好吗?
2、教师顺应幼儿提出的问题设置悬念。哎呀,这倒奇怪了,蛋宝宝在第一个杯子里是沉在水底的,怎么到了第二个杯子里回浮上来呢?这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呢?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寻找宝宝沉浮的原因,启发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区分出淡水和盐水的不同,从而找到问题的缘由:鸡蛋装在淡水杯里是沉下去的,在盐水杯里是浮上来的。
4、进一步把问题引向深入。那么是不是鸡蛋在盐水里都会浮上来呢?再加了多少盐后才回浮上来呢?我们一起动手来试一试好吗?
三、说说蛋宝宝沉浮的规律
1、(展开幼儿的记录卡)从记录卡中讲讲自己的实验感受并发现鸡蛋的沉浮规律。
2、继续设疑:为什么鸡蛋在加入1勺、2勺的盐水中没浮起来。再加入3勺、4勺盐后会浮起来。
3、除了鸡蛋在盐水里浮起来。你还有什么办法让鸡蛋浮起来呢?(幼儿回忆生活经验,自由讲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