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村级平安建设工作方案

2025/04/21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村级平安建设工作方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村级平安建设工作方案 篇1

一、目标任务

构建和谐稳定环境:通过加强村级平安建设,构建一个和谐稳定、公平正义、宜居宜业的乡村社会环境。

完善治理体系: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自治、德治、法治、智治水平,确保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降低犯罪率:通过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降低各类刑事、治安发案率。

提高满意度: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

二、组织领导

成立村级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重点工作

夯实基层基础:

积极创建“十无”网格,包括无访、无诉、无邪、无毒等,确保网格建设达标。

加强“雪亮工程”等智慧防范体系的'建设,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

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尤其是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侵财犯罪和农村黑恶势力。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打击“村霸”和家族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的侵蚀。

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及时有效调解各类民间纠纷,防止小矛盾演变成大冲突。

构建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

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加强农村地区的法律知识普及和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

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小程序,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等常识。

加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

统筹推进应急管理与乡村治理资源整合,加快推进农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建设。

开展农村交通、消防、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村级平安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强化资金保障:为村级平安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请注意,以上方案是一个概述,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村级平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进和完善。

村级平安建设工作方案 篇2

20xx年全乡综治与平安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打造秀美乡村,建设幸福XX”的战略目标,真抓实干、开拓奋进,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推进平安XX、法治XX的基础工程和公共安全的骨干工程来抓,为实现XX绿色崛起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维护全乡社会政治稳定

1、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对矛盾纠纷要实行边排查边调处,排查一起调处一起,做到不积压、不耽搁、不延误。要将工作重点放在金融借贷、劳资关系、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矛盾纠纷较突出的领域,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报告、早解决,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将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解决矛盾纠纷,避免发生群体性非访事件,避免发生暴力维权等非法行为,避免发生“民转刑”案件。坚持依靠基层组织,落实《人民调解法》,强化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发挥乡综治中心在化解矛盾方面的优势。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协调衔接,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协议予以司法确认的工作。加强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劳资关系等领域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要健全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2、加强重点人群管理。

①加强闲散青少年服务管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未成年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加强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拓展全乡重点青少年教育服务管理的队伍和阵地。

②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信息采集力度,将刑释解教人员、对象、不良行为青少年、吸毒人员、艾滋病人、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同时落实责任做好管控工作,做到不失控、无漏管。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怀帮扶体系,建立帮扶教育和警示教育基地,加大政府经费支持力度,加强相关专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等建设,落实教育、矫正、管理以及综合干预措施,严防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

③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面构建“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为主、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模式,健全流动人口动态化服务管理机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服务好。

3、加强互联网管理。健全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提高网上网下发现处置、侦察打击、防范控制能力,对利用信息网络制造传播政治谣言、散布煽动性信息的,坚决落地查人、依法处理。加强对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型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作有效监管,及时做好对突发事件、热点问题的网络舆情处置和引导,有效掌握话语权、主导权。

二、优化社会发展环境

1、围绕大局主动作为。积极策应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跟进服务措施,积极化解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矛盾纠纷、企地纠纷,严厉打击侵犯企业的各类违法犯罪,为我乡的'项目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深化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平安村、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边界以及平安单位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以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为龙头,建立健全平安创建责任机制、齐抓共管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舆论宣传机制、奖惩考核机制,强化村民委员会调解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等职责,以基层、行业平安促进社会平安。突出抓好边界社会重点区域综合治理,打造平安边界。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继续推进“五大民心工程”,促进农村和谐平安。

3、发挥社会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鼓励引导武宁志愿者协会等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平安建设。重视发挥商会等组织作用,开展“平安企业”等创建活动,把非公有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纳入平安创建重要内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鼓励发展责任保险以及治安保险、社区综合保险等新兴业务,支持保险机构参与保安服务产业链整合,激发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发挥新媒体作用。抓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机遇,树立主动宣传、深入宣传的理念,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着力提升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沟通能力,提高公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要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既及时有效发声,又充分考虑对社会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切实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三、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1、加强社会面的巡逻防控。进一步加强人防力量建设,建立10人以上的专职巡防队,开展24小时不间断网格化巡防;每个村要建立5人以上的专职巡防队伍,配备相应装备,开展常态化治安防范和巡逻。完善幼儿园、学校、政府机构、商业场所、医院等重点场所安全防范机制,机关、企事业单位严格落实单位治安保卫责任,确保安全稳定。

2、加强乡村治安防控网建设。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乡、村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

四、推进平安XX建设法治化水平

1、加强法制宣传。实行普法教育规划,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农民、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采取建设法制宣传长廊、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组织法治文艺演出等方式推进法制教育。打造全媒体普法格局,发挥媒体在法制宣传中的作用,继续强化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在普法中的优势,同时要善于利用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法治建设工作信息,积极引导广大干职工关注法治XX建设新动态。

2、推进依法治理。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引导群众依法自己管理、自己服务、自己教育、自己监督。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工作。开展行业、单位依法治理工作,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依法治校示范、学法用法示范单位和法治中心等创建工作。

五、解决重点治安问题

1、落实依法严打方针。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盗抢骗、黄赌毒等顽症,加强严打专项整治,集中组织开展打击盗窃、诈骗和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犯罪和“黄赌毒”等恶性犯罪的专项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2、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在中小旅馆、娱乐场所、学校及幼儿园周边、卫生院等重点地区建立滚动排查和常态整治机制,对排查出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部位、场所,认真分析原因,逐个制定整治方案,逐个落实整治措施,逐个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整改。

3、严格公共安全监管。根据人口密度、治安状况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科学划分巡逻区域,优化防控力量,加强公安与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完善人员密集场所重点勤务工作机制,消除管控的死角和盲区。严防枪械弹药、危爆物品流散社会造成重大恶性案件和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完善治理超载超限运输的长效机制和重点单位、车辆、道路常态监管机制。加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和大型活动安全保卫、消防安全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监管等工作,严防发生重大特大事故。

六、进一步强化综治工作基础

1、开展基层综治中心建设。大力推进乡、村综治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乡综治中心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主任,村综治工作中心由基层党组织书记兼任主任,综治工作人员组成,健全工作制度,与群众“一站式”服务窗口和警务室调解矛盾纠纷集中办公。

2、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要组织培训人员,加强对社区、村居等各类信息的采集力度,确保信息的正确率和鲜活率,加强网格化的实用性。充分利用综治优势,进一步整合部门资源,特别是要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重点上访人员、邪教重点对象、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等重点人员纳入平台管理,实现信息互通互享,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加强统筹协调。完善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的平安建设领导体制,及时研究解决平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综治委各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协调、解决平安建设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相关工作开展;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围绕深化平安建设目标要求,分领域、分系统、分行业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综治组织要切实履行好调查研究、综合协调、组织推动、督导检查、考评推动等责任,进一步完善齐抓共管、协作配合的长效机制。

4、落实领导责任制。健全和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督查督办机制,充分用好表彰奖励、诫勉谈话、黄牌警告、综治考评、处分建议、一票否决等综治措施,特别对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要通过挂牌整治的办法,限期进行整改,确保深化平安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完善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考评结果作为对各村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20xx村年度绩效考评。

村级平安建设工作方案 篇3

一、目标任务

村级平安建设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农村地区的安全稳定,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具体目标包括:

建立健全平安建设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平安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筑牢“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基础,实现农村地区的安全防控全覆盖。

有效遏制各类刑事、治安发案,使发案率逐年下降,同时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稳控率,确保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深入推进“雪亮工程+”智慧防范体系建设,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措施,降低“两抢一盗一骗”等侵财性案件和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数。

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四治融合”建设。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村级平安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应成立专门的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村级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和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推进。

三、重点工作

夯实平安乡村建设基层基础。通过积极创建“十无”网格、完善网格员和联户长考核激励措施等方式,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雪亮工程+”智慧防范体系建设,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措施,提高农村地区的安全防控能力。

深化平安创建活动。通过深入开展平安村、平安家庭、平安校园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继续推进“五大民心工程”,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促进农村和谐平安。

宣传教育和预防工作。加强农村地区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同时,加强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级领导的责任和任务,确保平安建设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加强经费保障。加大平安建设投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有足够的经费支持。

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平安建设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水平。

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平安建设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评估。

村级平安建设工作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村级平安建设工作方案应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指导,以村民的安全需求为出发点,以构建平安、和谐、文明的村庄为目标,全面加强村庄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村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平安建设长效机制,确保村庄长治久安。

深化平安建设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遏制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推进智慧安防建设,提升治安防控科技化水平。

三、工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平安建设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奖惩制度,激励各方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工作。

加大预防和打击力度,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治安巡逻和值班备勤工作,确保村庄安全稳定。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利用多种方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推进智慧安防建设,加强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技防设施建设,提高治安防控的科技化水平。

四、工作重点

加强基层平安建设工作,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认真落实各项基础防范措施。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升级。

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进行重点监控和管理,确保村庄安全稳定。

加强与周边村庄和单位的联动协作,共同构建平安联防联控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五、工作保障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平安建设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加强经费保障,确保平安建设工作所需经费的及时足额到位。

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工作,确保平安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村级平安建设工作方案 篇5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和乡党委、政府关于平安建设工作的部署,加大对平安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推动全乡平安建设工作,乡政府决定,今年3月在全乡开展平安建设集中月宣传月活动。

一、宣传内容

一是紧紧围绕全国、省、市、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宣传各地、各部门开展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活动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以及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解决突出治安问题、改善治安混乱状况,增强群众安全感的成效。

二是宣传全乡各级政法、综治部门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工作成绩;预防和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成效和先进经验。

三是宣传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治安防范和管理力度,落实防控措施,以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强化综治组织建设的经验和成效。

四是宣传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省委、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平安建设工作责任制的意见》、省季政法委、省综治委等六部门下发的《河南省平安建设工作奖惩细则》和市“两办”下发的.《平安建设考核办法》,自觉履行保一方平安政治责任的.典型经验;宣传认真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重点管理的效果。

五是宣传各部门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措施的成效。

二、宣传的形式和方法

1、集中宣传。集中宣传时间为20XX年3月26日上午进行,”我乡集中宣传活动地点仍在政府所在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集中地点摆放不少于30块的宣传版面;设置法律咨询台,进行现场解答。

2、固定宣传。一是在城乡主要街道、公路沿线及醒目地段制作固定标语和横幅,起到长期宣传的效果;二是要在其出入口树立大型宣传标牌,在主要公交站点和主要干道设立灯箱广告,印刷宣传标语;三是在乡村主要街道制作宣传版面,开辟宣传专栏,刷写标语口号,利用农村有线广播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

3、流动宣传。各单位组织宣传队,一动宣传车,在集贸市场、村会、物资交流会等场所播放平安建设宣传内容,展出宣传版面。

4、文艺宣传。组织专业人员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进行巡回演出;各乡镇都要依托民间文艺团体组建志愿者宣传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深入群众进行宣传;利用文化广场,上演有关平安建设的文艺节目。

三、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集中宣传月活动作为今年平安建设工作的一硬重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制定方案,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强化落实,确保活动有人抓,有人管,确保活动扎实开展。

二是完善宣传机制。综治部门要组织协调宣传、文化、广播电视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宣传月活动。要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基层及时采编一批有份量、有影响的信息稿件,切实增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三是强化督导检查。要加强对集中宣传活动督导,确保集中宣传声势大,效果好,坚冰拉绝图开乡式,走过场现象。

乡综治办将组织人员对各行政村、各单位集中宣传活动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结果及时予以通报,并把宣传效果纳入综治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