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中秋节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生中秋节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生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合肥市杏林小学围绕教育局相关意识形态工作重心,开展月儿圆圆“hua(画、话)”中秋主题活动。中秋节,中国传统三大节日之一,围绕月圆人团圆这个活动主线,全力突出中秋节的团圆情意节日特征,利用极富学生特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二、活动主题:
月儿圆圆“hua(画、话)”中秋
三、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0日~9月13日
四、活动内容:
1、月儿圆圆“话”中秋主题中队会
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知识、图片等,通过中队会,在交流、讨论、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月儿圆圆“画”中秋挂盘设计大赛
活动对象:杏林小学全体学生
评委: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全体美术教师
3、比赛具体内容以及要求:
1)1—6年级每班发放圆形挂盘10个进行主题设计绘画,班级进行评比,选择五名优秀学生作品参与校园评比,于9月20日前将作品统一上交大队部。
2)比赛分一二三年级组,四五六年级组,每组设特等奖、一、二等奖;
3)绘画材料用圆形挂盘,绘画内容围绕中秋节,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在作品的背面注明自己的姓名、班级、作品名称,方便评比记录。
小学生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2
指导思想:
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知道它的传说、习俗。
2、通过过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来弘扬民族精神。
3、让学生懂得亲情的可贵,能融入集体中,促进学生之间的友情。
活动准备:
1、歌曲:但愿人长久。
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信息。
3、学生进行才艺准备。
4、学生带好月饼。
活动时间:
班会课上
活动地点:
教室
活动过程:
甲乙:401班“话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 ),你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乙:知道!明天是中秋节。
甲: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请听故事《中秋节的来历》
(同学说中秋节的来历)
乙:噢,原来中秋节是这样来的,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甲:中秋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乙: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同学来介绍一下
请听故事《嫦娥奔月》
(同学说嫦娥奔月的故事)
甲:嫦娥真是个善良的仙女,为了百姓,情愿自己受难。
乙:中秋吃月饼也是为了纪念朱元璋月饼起义,希望嫦娥一家团圆的民间传说。
甲:下面请各小组把自己拿手节目送给大家。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全班:古诗吟唱:水调歌头(歌曲:但愿人长久)
甲: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
乙: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聚,品饼赏月,尽享天伦之乐。
甲乙:《话中秋》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小学生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始终,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大力弘扬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以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展示中秋节团圆、和谐的文化魅力,引导学生进一步认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着力营造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活动时间
xx
三、活动内容
1、开展一次中秋绘画比赛
以“团圆、和谐”为主题,深入挖掘中秋内涵,进行一次绘画比赛。
要求:
(1)绘画种类为儿童画;纸张均为A4纸竖版;
(2)作品主题鲜明、题材新颖,作品表现手法不限,画面要保持整洁。
(3)9月9日每班上交10份参展评比。
2、记录我们的中秋节
号召师生积极参加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如社区文艺联欢、灯谜竞猜、中秋赏月等一系列活动。
要求:9月9日每班上交活动日记2篇、活动照片电子版2张。
3、进行一次经典诗文朗诵会
为提升情感境界,开展经典诗文朗诵会,精心选择有关中秋节的'佳作进行朗诵比赛。
要求:
(1) 每班经过初选,确定2名同学进行朗诵;
(2) 有感情的朗诵,建议只做好PPT;
4、开展一次网上寄语活动
中秋节期间,鼓励学生利用QQ、邮箱、手机等平台向异地生活的亲人、同学、朋友传达节日的问候,在人人思亲情、家家四团圆的氛围中,巩固家庭和谐的情感基础。
要求:9月9日每班上交3份截图。
各班级要把组织开展中秋节主题活动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营造“团圆、和谐”的节日氛围,推动活动有效开展。
小学生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学习有关中秋节的诗。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3.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本次活动更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感恩关心自己的亲人、长辈。
二、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自由组成4个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从中秋节的来历、习俗、诗词以及月饼中选择其中一个方面通过上网等途径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资料卡片。
2.教师准备:搜集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3.准备月饼30盒。
三、活动程序
(一)情境导入
1.音乐《花好月圆》,营造一种中秋的氛围。展示圆月的画面,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根据我国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节”,也称八月节、八月半;因这天的主要活动是围绕“月”进行的,有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又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我们中国的习俗在“团圆节”这天,和家团聚,共度佳节。孩子们,你们的父母为给你们更好的生活,终年忙于在外,佳节之际,他们一定也很想念你们,却无法和你们一起过团圆节。今天我们希望小学的领导、老师就像孩子们,你们的父母一样,关心你们成长的点点滴滴,组织了这个“中秋话明月千里共婵娟”茶话会,孩子们,请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学校领导、老师。
2.领导讲话:今天的活动得到我们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百忙中,我们学校领导也抽出时间来到我们活动的现场,我们请张校长给我们讲话。
(二)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对于中秋节的传说也是各种各样,你们想了解吗?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中秋传说之三——嫦娥奔月。
(三)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那寻常老百姓又是怎样过中秋呢?
1.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骨式。(对称、均衡)
生:动动手,画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学生作品欣赏。由学生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背后可写上祝福父母的话语,孩子们可以把这个月饼通过邮寄的方式寄给父母。)
2.中秋灯谜
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得月楼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重逢。猜一字(观)
(给猜对的学生发一样小奖品,如中秋贺卡。)
3.佳作欣赏
八月十五是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人就会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这天把这份思念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会让我们想起很多思乡、思念家人的诗句。
(1)出示图片
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同学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请两位学生对李白的诗进行再现,体会一下李白中秋之夜时的心情。(两位学生表演、展示,然后请学生自己背背有关的诗句。)
(2)介绍作词者苏轼
在中秋佳节,伟大词人苏轼也特别思念与他相别已有六年的弟弟而写的词《水调歌头》,这首词上片写的是对人生的执着(即使他在为官中有坎坷),下片写的是他是怎样看待对弟弟的思念,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需太过伤感,但可以从共同赏月中相互慰籍。这守词教育我们要热爱生活,对生活情怀豁达。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四)忆中秋品月饼
1.让我们欣赏xx和xx给大家带来的《但愿人长久》。
2.让我们代着对家人的思念,一起来品月饼吧。
我们在吃之前,要先来明白一个道理,我们这个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面,有好东西吃,你是先自己吃呢还是先给别人吃呢?你想给谁吃?(生:我想送给我的好朋友。/我想送给老师)
师:我们不光要送出月饼,还要送出我们的祝福,送出我们的亲情,在赠月饼时,要对对方说一句祝福的话并做一个令人感到亲热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