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2025/04/25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1

今天,读了《给教师的建议》第20条,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其中再一次谈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后进生的问题不是在知识上,而是在能力上存在着问题,说到家,就是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有理解地阅读。这种建立在没有理解基础上的知识就自然成了空中楼阁,自然也不会转化为应用的能力,要想学以致用,得先从阅读开始。

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了呢?苏氏说:所谓流利地阅读,就是一下子能用眼睛和思想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个的较短的句子,然后使眼光离开书本,念出所记住的东西,并且同时进行思考——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而且思考到与所读材料有联系的某些画面、形象、表象、事实和现象,做到 “有理解的阅读”。

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系列练习。我们语文课,“读”行天下, “读”占鳌头,“读”是理解的基础,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语文课堂就应该是书声琅琅的。

很惭愧,我的语文课有时被要考核的知识点占去了一大半,课堂上的朗读有时也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功利性太强,今后,还是我会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有理解地阅读”, 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阅读才是一把最实用的“金钥匙”,让我们铭记“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从阅读开始”。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2

现任班级中一名学生马剑豪,上课不参与学习,回家不做作业,热衷电脑,思维能力较好,自称很懒,不想学习。我与他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致入微的观察、耐心地一对一地陪做作业,沟通对一些事件的想法等,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效果。能主动要求老师放学后留下来教他学习,改变以往对待学习的冷漠的态度。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要关注每一个个体,赏识每个孩子,特别是弱势群体。

因为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我们应该摒弃冷眼和偏见,用真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培育。真正的爱是不必声张的,我们只要给他们多一份关爱,给他们多一些阳光,多一个笑脸。平时及时发现,准确把握每个后进生的优点,使他的优点得以升华、特长得到发展,使他们感到“我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我也有自己的优势”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我们还要善于给他创设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和空间,正确地加以引导,让他获得成功,只要有一次成功就有改变后进面貌的可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我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3

在每天的教学工作中,你有没有这种体会:"没有时间"。每天的时间被必须做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育学生等工作占据着,没有一丝空闲。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二小节中讲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文中也提到了这一令人苦恼的问题,但看完之后使我深受启发。书中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阅读中来。“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们大河一般。” 要给孩子们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阅读则是给教师提供“水”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优秀的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的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成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持之以恒的读书会让你的备课变得轻松,在课堂上不再是照本宣科,你的课堂将变得充满了吸引力,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在你的课堂上,自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将被调动起来,课后辅导的时间就减少。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4

以前只是听说苏霍姆林斯基,只知道好像他是名人,人们喜欢引用他的话来说明某个道理。今天暑假买了他的书。网上邮来,厚厚的两本,一本是写给老师的,一本是写给家长的。“他是哪里来的时间写下的这么多文字的?”我心里暗暗的想,他到底是一个怎么的人?他会写些什么?

每一条建议都不长,没有长篇大论,满满干货,收益颇深。其中,我最深受影响的两条如下:

一、关于阅读

阅读的重要,我很清楚。我以为,阅读的重点人群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有余力,吸收了课堂和课本知识,没有吃饱,没有劳累,翻开课外书,汲取智慧和知识。但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跟需要阅读。阅读才能打开智慧的'大门。

二、关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错字层出不穷,纠正不完。看了这本书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准确性。同时,努力确保学生记住正确的,第一次就写正确的。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学生第一次学习的准确与正确,这样可以避免“改不完的错字”等类似情况的发生。

他如我们一样,却能在繁琐与忙碌的工作中,总结出经验,其智慧的光芒一代一代传递。也许,他未必忙碌,但想必一定是很幸福的,所以,才会从他的笔端流泻下幸福的文字,他那种生活就是现在新教育提倡的那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吧。

但是最让我感慨的依然是教育工作者可以如此专业!

第一遍书读得不精,这个学期要再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