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

2025/04/27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 篇1

两只脚的是人,没有脚的是蛇,那一只脚的是什么?是独脚大侠乌丢丢。

今年暑假,我在《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认识了了不得的“丑娃”——乌丢丢。他一开始跟着布袋爷爷一起演人偶剧,但在某一个小镇最后的一场演出后,由于布袋爷爷的.不慎,乌丢丢那唯一一只有灵性的脚离他的身体和布袋爷爷远去,他丢了。

不过,被好心的珍儿给捡到了,虽然她拄着拐杖,但这盖不住珍儿内心的善良。珍儿决定帮助乌丢丢寻找布袋爷爷,但最后以失败告终。珍儿决定帮乌丢丢新的身体缝在她十岁生日礼物丑娃上,缝上后,乌丢丢拒绝另一条假腿,又变回了独脚大侠。但在珍儿十岁生日的前一天,他不辞而别,跳进吟老的家里,吟老是个没儿没女没老伴的孤独老诗人。他听了乌丢丢的故事后,决定帮助乌丢丢去找布袋爷爷‥‥‥

这都不是乌丢丢成为我的偶像的原因,最重要的是结尾:乌丢丢决定牺牲自己,把自己唯一的一条腿给珍儿,让她照顾好自己的妈妈。读到这儿,我非常佩服乌丢丢他那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当吟痴先生见到乌丢丢变成珍儿的一条腿时,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因为生命就是爱。有爱滋养着生命,生命才变得有意义,甚至不朽。”是啊,有的人虽人死了,但还活着。

这让我想起汶川大地震,一位老师让同学们都躲在讲台下用双手撑住不让石块砸到同学。当救援人员赶到,那位老师已经牺牲,但他的手怎么拔,都拔不下来,人员只能含着泪将他的手锯下来。

因为爱,乌丢丢献出了自己的腿,延续了珍儿的生命。这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因为爱,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 篇2

《乌丢丢的奇遇》是金波爷爷写的一本故事书,读了这本书后,我的内心被深深的震撼了。读书前,我调皮,不懂得关心他人,甚至有点自私。就像之前的乌丢丢一样,他从珍儿家不辞而别,跳上运棉花的车上直接去吟老家了,读完之后我懂得了爱和感恩。

培根说过“给,永远比拿更愉快。”是的,当你收到他人的礼物,是否想过回礼呢?哪怕是小小的一块橡皮,一支笔都表达了你对他人的谢意。

书中的乌丢丢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当他去找布袋爷爷时,一路上不畏艰苦,听到噩耗后,他强忍住悲伤,和小木偶一起为布袋爷爷演了最后一场戏;当珍儿深陷火场时,他奋不顾身的去救珍儿,自己被火烧成灰烬只留下一只小脚丫。乌丢丢回到家看到珍儿瘸的很厉害,知道珍儿需要一双健康的脚。

布袋爷爷给了他生命,珍儿给了他血肉,吟老给了他智慧,而乌丢丢用尽全力将自己的.脚融入到珍儿的生命。这就是感恩,他们都是因为爱而获得生命,也是用爱去回报。

大人们不要整天想着挣钱,人生的财富和意义不是金钱,而是爱。用爱去感恩你们的父母,你们的家庭和所有帮助过你们的人吧。父母劳累时,给他们泡上一杯茶;老师讲课时,专心听讲,用好的成绩回报老师;发生自然灾害时,捐上自己的压岁钱,让他们早日重建家园。

请记住:我们每天在接受着别人的爱,我们更不该忘记用爱来回报,就像走上人生之路,你必须迈开左右脚。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 篇3

金波的童话《乌丢丢的奇遇》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这篇童话给人们传递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文字背后作者的真情流露。《乌丢丢的奇遇》让我找到了封印在内心角落的美好梦想。

还记得里面有一只逆风的蝶,还记得这只蝶为了实现对花的诺言而逆风飞翔至死,还记得它为了让自己的灵魂前行,实现诺言的艰辛历程……阅读至此,我被它深深地震撼了,我被它纯洁的心灵感动了,我带着感动、敬佩去阅读着、阅读着…… 这只蝶为了报答曾经为它遮挡风雨的花,为了实践自己己的'身躯和狂风抗争,读到这儿你认为这还是我们印象中的那只外表美丽而内心弱小的蝴蝶吗?不,它是高尚而坚强的心灵的化身。每一部作品都有一个值得回味的角色,而这只逆风的蝶已深深打动了我,它在人们的心中化作美丽而坚强的灵魂。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它坚持不懈地努力着……我开始羡慕起它来,一个如此弱小的生灵。经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虽然最后在风中顽强地死去了,但是实现自己的诺言却成了它永恒的追求。读到这儿我想到了我自己:当我刚跨入幼儿园的大门,当我刚能看懂那色彩缤纷的幼儿画报时,我就想成为一个能写“好多好多故事”的作家,但一上小学,我在学习上就遇到了好多困难,于是我就经常地找借口为自己找退路,现在,成为作家的梦想离我越来越遥远了…… 读完这本书,我情不自禁地在《乌丢丢的奇遇》扉页上写上了这样一句话:“我愿成为一只美丽的蝶,永不停息地追求自己的梦!”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 篇4

假期里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书名叫《乌丢丢的奇遇》。它是著名作家、诗人金波写的。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我并不喜欢它,这本书既没有好看的封面,也没有吸引人的书名,渐渐的把它遗忘了。我在一次无意间翻开了它,第一眼看到了第一章开头的诗歌,那是多么美妙啊!我接下去看,过了大约两小时,我看完了,才意识到这是一本好书。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口袋村有一位耍木偶戏的老爷爷,有一次不小心把小木偶“独脚大侠”的一只脚给弄丢了,没有了脚那小木偶不就成了“无脚大侠”了吗?因此老爷爷一病不起。谁知被残疾小女孩珍儿捡到了,她想还给老爷爷却没找到他,珍儿只好把它安在她的娃娃上,还给它取了个名字乌丢丢。不久后乌丢丢不辞而别,误打误撞来到了吟痴老诗人家。

在老诗人家中它认识了声音沙哑的诗蒌子、美丽的套娃姐妹、爱看书的樟木老头、样子奇特的人祖猴、可爱的泥泥狗、英姿飒爽的鬃人、独一无二的`陀螺、惹人发笑的不倒翁和七嘴八舌的蝌蚪人,它们给乌丢丢和老诗人开了一次重返童年晚会,是因为老诗人准备陪乌丢丢回口袋村寻找布袋爷爷和珍儿。

乌丢丢和老诗人来到了口袋村,可是老爷爷已经生病去世了,他们非常伤心。第二天,乌丢丢和老诗人去找珍儿,但珍儿所在的学校着火了,珍儿为了救小狗冲进火海里,乌丢丢为了救珍儿也冲进了火海,两个善良的人在大火中重逢了。最终,乌丢丢的身体也烧坏了,只剩下了一只小脚丫,它看见珍儿的脚跛得更厉害了,就把自己和珍儿的脚融合了。

这让我知道了生命的存在,形式并不重要,无论是“独脚大侠”,还是“乌丢丢”,甚至是失去了躯体的“小脚丫”,他都因为被爱而获得了生命,更因为用爱去回报而使生命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