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读后感900字
微文呈现整理的《人生海海》读后感900字(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人生海海》读后感900字 篇1
活着容易,但我要活得漂亮!
动笔之前我一直在想,我要写这本书的读后感,写些什么东西好呢?这是我第二次看描写一个人甚至一群人一生的小说,上一次看这类小说,是余华的《活着》。麦家的《人生海海》,虽然也是几代人的故事,故事开头的背景也设置在偏僻、不与外界相连接的小村庄里,但是这本书的事件跨度与环境跨度更大一点。比如,老保长在上校带领下领略过军统时期的上海,“我”很早就去了西班牙,甚至在改革开放之后开了几家公司。
我们这一代人,对真正的乡土情怀了解与感受少之又少。稻田、青砖白瓦、山沟、茅房都是上幼儿园之前的记忆,像风一样吹过,留下的痕迹不长远。出生在城市的高楼中,那种农村独有的乐趣,不用考虑作业的快乐,以及村里邻里间的玩笑与闲话,这些神秘的情节与故事,我们只能从书中看到,自行遐想。
你说我看这本书感触深不深,我说深。但深的是一代代熬了大半辈子的感悟,而不是那个承载了一代人记忆的村庄与人事。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叫勇气。”这句话是全文唯一点题的句子。是“我”的第一仁妻子在车祸后说的。她要鼓励“我”努力活下去,不能因为她而放弃生的希望。生活到底有多残酷,命运到底有多坎坷,才会说活下去是一件需要勇气,值得倾佩的事情!至少现在在我看来,我的生命是我每一天生活的及出品,像空气一样,不必为之烦恼。谁会觉得吸入空气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
但在故事里,所有出现的主要人物的一生都在为活着奋斗。更准确的是,有尊严的活着,堂堂正正的活着。上校为了掩盖肚皮上的“脏东西”,受尽折磨,甘愿被叫“太监”,永生不结婚。他为了把污渍从人们脑海中抹去,成为没有一点把柄与瑕疵的爱国人士,付出了后半辈子的自由。爷爷在东窗事发后不愿村里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家,想要活得光明磊落,用公正堵住一帮人的嘴,最后却弄巧成拙,自己成了最被人唾弃的人。“我”未成年便被迫远走他乡,在人生地不熟的马德里做了6年的鞋匠,在被孤独吞噬的日子里,想的也是如何有尊严的活下去,而不是天天在阴暗的屋子里重复做同一个动作。
活着并不难,活得自己看的起自己才需要勇气与魄力。一个人像过街老鼠一样的生活,还不如死了痛快。有钱就能活,但是心病却是用钱也治不好。“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认为这才是人生海海里需要领悟关于活着的大智慧。
《人生海海》读后感900字 篇2
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过好这一生?作为一名福建人,看到自己的家乡话出现在麦家新书的封面上,有点小确幸。
小时候,就记得长辈经常拿“人生海海,时机歹歹”宽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
作为一句纯描述型的中性语句,你可以用来抱怨生活不易的开场白。也可以用来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开导别人要豁达,看得开,困难终会过去的铺垫。
我觉得,麦家的《人生海海》,应该是后者。
作为和苏童、格非、毕飞宇等八十年代就出名的作家年龄相仿的人,麦家成名太晚。直到2002年才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
但由此他也开创了中国文学的一个全新类型,加上后来的《暗算》和《风声》被成功影视化,他声名渐隆,有了「谍战小说之父」的称号。
大器晚成的麦家,那几年自信心特别的满,对待很多事情他是非常武断非常强势。
直到2011年,父亲忽然去世,《风语》和《刀尖》被评价为滑坡之作,麦家决定沉默,直到8年后的2019年,麦家终于写出了让自己更满意的作品《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的故事,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主角是个叫“上校”的男人,在大家还挣扎在温饱线的时候,他已经吃得起肉、养得起猫、生活体面而讲究。村里的人传他是太监,传他是汉奸、传他是女特务养的男宠。也传他医术了得,救过大首长的命,还是个潜伏者。但不管哪个角色,他在外面的故事都轰轰烈烈,有板有眼,是村里那个了不起的传奇人物,直到红卫兵来到了村里,上校一生,仿佛过了普通人的好几生,他学啥会啥,做啥成啥,所以年轻时候出生入死,忍辱负重,成绩斐然。
他熬过了战火的苦难,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我是上天派来救人的神,上天怎么舍得我死?”却在中年饱受责难、践踏侮辱,于乱世不死、却疯于和平,这就是当年社会那番奇怪的模样。
麦家说:“我想写的是在绝望中诞生的幸运,在艰苦中卓绝的道德。我要另立山头,回到童年,回去故乡,去破译人心和人性的密码。人生原本就像海一般广阔无边,充满诱惑也充满疑惑,但就像潮水随时会产生新的行进,潮落之后必会有潮起。
就像五月天《人生海海》歌曲里唱的那样:"就算是整个世界,把我抛弃,而至少快乐伤心我自己决定,所以我说,就让它去,我知道潮落之后一定有潮起,有什么了不起"。
《人生海海》读后感900字 篇3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一个作家,他叫麦家,阅读他的书籍,总能体会到一份淡然,体会到一份精准,体会到触动心灵的深刻,最近一段时间,我阅读了《人生海海》,我也再次走进了这个与众不同的故事,感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体会到人生与工作的真正意义。
走进《人生海海》,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是一个传奇而充满了人生价值的故事,曾经是一个很风光、很骄傲的“上校”,但是因为一个秘密,来到了一个村庄里,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然而,很多人想要探究秘密,也有很多人在等待秘密,书中的故事情节仿佛很简单,但是深入读下去,才能真正懂得作者麦家想要表达的那一份感情到底是什么,面对人生的诸多考验,我们需要做的,是直面难题,是笑对人生,正如麦家所说:人生太复杂、太宽广了,如果我们没有一颗悲悯的心灵,没有一点所谓的生命的顽强,在漫漫人生路上,在人生海海中,还需人心的温情与温暖。
“心若雷霆面若静湖,这是生命的厚度,是沧桑堆积起来的。”作者在描写上校这个人物的时候,刻画的很有悬念,我也一直在想,后来到底怎么了,而这也是作者的一种写作手法。我想,只有历经沧桑,只有有过人生的漫长阅历的人,才能真正体会作者传递的感情,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一份平静,一份对生命的尊重,或许我理解的还不够透彻,但是真正走进书中,真的对人生和当下有了一些独特的感受。平时忙碌工作,也曾想过,到底怎样的生活才是人生应该有的,如今,读书后,我也对工作有了新的感悟,微笑,服务,信任,这是我们选择的人生,也是人生最美好的姿态。
阳光心态,才能迎接一切的难题和考验。正如“上校”所说:“生活如此令人绝望,但人们还是兴高采烈的活着。”曾经的无限光荣,如今的惨淡与落寞,但是他依然坚韧不屈,从不输给命运,他身上的那一份坚持,还有后来做军医,我们都能感受到他身上的那一份传奇色彩,而让人敬佩的,就是他对生活的态度,他仿佛一直充满了激情与热情,对待人生的欢喜与忧愁,他从未低头,哪怕身上的秘密太多,让他无法遮蔽,但是他依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平凡,也希望可以做自己人生的船长。“幸福是养自己心的,不是养人家眼的。”一句话,道出太多的真谛,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
读书的过程,是成长的过程,读完这本书后,我也陷入了思考,工作很忙碌,也经常感受到工作的压力,还有身体的疲惫,但是面对所有的忙碌,还有人生的漫长,如同大海一样的深和梦,还需我们抓好机遇,在脚踏实地做工作中,用乐观与热情,迎接未来的一切挑战。
《人生海海》读后感900字 篇4
人生海海,谁主浮沉?
麦家的这本书让我一直以为是他的自传,直到叩问度娘才死了这条心。想来也是,什么人才能拥有上尉一样的人生呢?经历战乱而独善起身;多朝更替而名声泰然;偏居一偶却众望所归。
再讲故事,已然没多大意思了。这是小说,任何复述都是对原文的赘述。格物致知,能悟出多少,正确与否尚且不明,这只是个人见解。
我看到人的深深局限性,像是上吊的绳子,勒死人的脖子,动弹不得。爷爷一代乡绅,英明聪慧,却被名声勒住喉咙。为了还儿子“鸡贼”的清白,不惜出卖好人,惨淡收场。爸爸重情重义,又为情所伤。因为内疚,草木皆兵,被折磨半个世纪。上尉一位名医,悬壶济世。却为猫所困,处处被人拿捏。
稻盛和夫曾说了一句很有哲思的话:人生的意义,大致就是让你的心志在自己死去时,要比出生时更加完善。简而言之,人生海海,世人浮沉,不过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心志,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性罢了。
就如柴静说的:一代代人都是相似的存在。世到如今,依旧有人歧视同性恋,依旧有人视牲畜性命大于人命,依旧有人忙于名利,受不得脸上半点污渍。我们人类,依旧在大海漂泊,进化的彼岸远在天边。
时代由一个个人构成,人生海海,人是水,构成了海,但人作为水,却控制不了海。如果人性具有劣根性,那么时代也还在轮回。战争从未熄火,党派争执从未停止,阶级压迫从未放缓……我已经不看新闻了,世事让我厌倦,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人有人的局限,时代有时代的局限。我眼拙,看不出这个世界是在螺旋式上升,还是圆圈似的往返。就像是学校长跑,一圈又一圈,跑到力竭,跑到气喘,跑到扑倒。一圈圈都是相同的风景,梵天一梦,今夕何年。
人生海海,但总有一天也会海枯石烂。在单调贫乏的生活,我们的跑道越来越小,已然没有机缘去突破自身局限性。麦家,你是拓荒者,你的海很大,但我只有一片湖而已。湖很浅,很小,很安宁,也很无趣。
我羡慕你海的波涛汹涌,你垂涎我湖的波涛荡漾,我们之间,有一栋围墙,无论在那边都不会满足。这大概就是人进化的动力吧,也是一个个大写的圆圈。